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646节

本土市场的繁荣,则使中国各领域的制造业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大量的先进商品的出口,使中华民国具备了通过商品输出对世界进行盘剥的能力,同时大量的资本向附属国输出,也使附属国无时无刻的都在受到中华民国的盘剥。

中华民国也在这种盘剥手段下,越来越富裕。

另外通讯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乎到了信息的传递,中华民国的电话普及速度很快。

高收入群体都有电话,中产阶级也开始使用家庭电话。

低收入群体尽管没有电话,但是各个城市都开始安装公用电话,同时中华民国的电话设备也在向国际市场出口。

电话在这个时代是暴利行业,为财团所垄断。

电话是财团回收钞票。增加消费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一个高产、中产阶级家庭消费完了房子、汽车、电器之后,电话却是每个月都可以收费的项目。而且开通时还能收一笔费用。

电话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非是必需品,财团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推出消费项目,以将饱和的市场扩大。

如果市场都饱和了,那么高产阶级、中产阶级的钱没地方花,那么就会出问题了。

财团还会通过产品的升级来扩大市场,例如汽车,先卖低级汽车。而且是高价的卖。

低级汽车已经卖不动了,那就降价卖,同时推出更高级的汽车。这时候高产阶级就会去买更高级的汽车。中产阶级同样也是如此。而原先那种低级汽车,则卖给低产阶级。二手汽车,则是最便宜,则卖给那些消费能力比较差的低产阶级。

再如电视。现在先是黑白电视。而且造的尺寸还比较小。

先高价的卖,等卖不动了再降价,到时候推出尺寸更大的黑白电视。

当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都卖不动的时候,在把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降价卖给低产阶级,彩色电视则推出来高价卖给高产、中产阶级。

等彩色电视都卖到平白无奇的时候,再搞出液晶电视呗。

财团通过这样的手段,使钱不断回流,又不断的拿去投资。从而使那些肯干活的普通民众都能够有工作。

当普通民众的福利制度不断的提高之后,就会向**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大同。

在国际市场上,财团的策略是如此。

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国家,是等中华民国的汽车、电气这些商品在低产阶级那里都卖不动的时候,再卖给那些国家,从而延长产品寿命,以产生更高的利润。

此时的日本基本上就是这个现象,日本市场因为刚刚培育出来,有消费能力的不多,而中华民国直接把当前民众消费的汽车版本卖到日本去又不划算,因此就卖最低级的汽车,然后让日本人慢慢的更新换代,从而攫取到最多的利润。

这就像是后世日韩向中国销售过时的手机一样。

一场上海世界博览会为中华民国全面打开了海外市场,也使财团和民资都在这个过程中拿到了大量的订单。

这进一步的刺激了经济发展速度,大量的民资工厂在沿海省份遍地开花,沿海城市开始发挥出了其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性。

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开始向华东、华南地区进一步的倾斜,而江苏因为发展最早,又是沿海省份,所以经济总量一直是全国首位。

广东省发展速度很快,广东连接湖南、广西、江西、福建、海南,经济又可向越南辐射,成为了轻工业发展最快速的地区之一。

中南省则成为了最大的一匹黑马,中南省不仅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而且可辐射越南、暹罗、南洋,所以工业也有极大的发展。

只不过中华民国的轻工业,都是那种高级的轻工业。

低级的轻工业基本上都分包给了各附属国,因此那些附属国的轻工业总量将超过中华民国。

华东、华南各省份,倒是出口型重工业等产业发展迅猛。

西北地区,则以中亚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最为快速,那里不仅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大量的重工业开始向华西倾斜。

重工业、军工,还有出口型工业,在中亚行政区都能看到。

特别是中亚行政区出口欧洲更加方便,因此这里才是全国地区最大的黑马,因为西部经济发展比较给力,大量的工业人口开始向西部迁移。

北海行政区则是原材料开采发展很快,此时北海行政区的铁路框架已经形成,大量的木材开始供应国内市场。

铁矿石、煤炭,也开始大量的被开采出来。

北海行政区的林区被一个接一个的开辟出来,这些林区每年都是计划性砍伐,这些木材资源在有计划的砍伐下,可实现资源不断再生。

其中很多造纸木材砍伐之后,直接从海参崴运往日本,日本人则把这些木材拿去造纸,再出口到中华民国。

日本人的劳动成本低,低级的普通纸张价格十分低廉,财团把这些纸张转手一卖就变成正常价格,从而谋取暴利。

造纸形成的污染,就日本人自己承受了。

中华民国在进口日本低级纸张的同时,又向日本出口附加值高的特种纸。

中华民国在可再生资源的出口上是很在意的,向北海行政区这样拥有大量木材的地区,把资源开发出来,中华民国每年所需的木材都足够产出了,而且这种开采还不是灭绝式的砍伐。把过熟林砍伐后,反倒是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扩大。

倒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中华民国基本上不出口,反倒是在不断的进口这些资源。

北海行政区的养鹿业、养兽业,以及渔业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特别是渔业基本上都开发了出来。

养鹿业和养兽业的规模则在不断的扩大,成为北海行政区拉动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海行政区、中亚行政区,以及南洋地区的开发中,人口流动非常频繁,中华民国汉人传统生活区域的人口,开始大量的向其他地区迁徙。

首节 上一节 646/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