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493节

“你们认为,我们要一个什么样的欧战结局才最符合我们的利益?”江渝对他们问道:“现在就是两个三个选择,同盟国或协约国战败,或没有胜利者。”

“协约国的战败肯定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并不想和德国人一起瓜分世界。同盟国战败,实际上也不太符合我们的利益,因为同盟国一旦战败,德国就会结束与协约国的对立。协约国首先能够从德国那里获得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同时德国还将为他们生产机械设备。”蒋方震说道。“这两者实际上都有问题。”

“对,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们分不出胜负,同时还要确保他们持续的对立。届时德国可以为我们生产机械设备,而协约国没有了德国的机械设备输出,协约国的欧洲国家很快就会沦为三流国家。”唐汉民点头赞同道。

周正业摇头说道:“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同盟国也不是傻子,他们为什么不能和协约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我们呢?”

“有这个可能性。”江渝点头道。

“可能性很大。”周正业说着放下茶杯站了起来,走到地图边上指着俄国说道:“协约国要想拉拢同盟国非常简单,那就是俄国。让同盟国瓜分俄国。”

“而协约国本身就占领着世界上大部分的殖民地,他们的利益依旧保持着。而同盟国失去了向西扩张的希望,只要协约国拉拢几下,他们就会把兵锋放到对俄国的瓜分上。”周正业继续说道:“现在的俄国已经非常虚弱,到时候我们先和红色毛熊打一场,将西伯利亚及高加索吞并,那么俄国将更加虚弱。这时候同盟国入侵俄国,那将变得非常容易和简单。”

江渝他们不由思考起来,周正业的预测确实有些道路。

“当然,我们也有反制措施。例如,将掠夺来的俄国劳动力放回去,同时给红色毛熊一大批军火。让红色毛熊和同盟国再拼个你死我活。”

江渝思考了一会,摇头道:“起码战后七八年内不会出现战争,因为两大阵营还未抚平战争的伤痛,民众不太可能支持战争。而且战后,经济还是可以发展的。统治者在内部安定的时候,往往并不愿意发动战争。只有在经济发展陷入蛇头吃掉蛇尾的循环时期,才会想办法将祸水东引,靠战争来转嫁内部矛盾。”

“我们暂时对德国进行拉拢,德国要向倒向协约国倒是需要一定时间。另外战后,最有可能发生的,实际上是协约国对红色毛熊进行援助,以阻止我们继续向欧洲方向扩张。”江渝说道。

“有点混乱,谁也没办法预测。”蒋方震摇了摇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中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不错,欧洲人打到这程度,实际上同样也是元气大伤。就算是他们联合起来,也无法将我们击败。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在科技、经济、军事、人口上领先白种人世界,我们就将他们击败。”江渝点头道,“最好最坏的打算也是必要的。”

“最坏的打算就是同盟国、协约国、红色毛熊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我们中国。这时候主要的争端,实际上就是殖民地了。谁能占据更多的殖民地,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力量。从地图上看,我们占据了亚洲大部分地区,但亚洲次大陆印度还在英国人手里。而白种人世界,坐拥欧洲、北美洲,同时拥有非洲殖民地,在南美也有极大的力量,大洋洲也在英国人手上。从版图上来说,我们还是吃亏的。但从精华地区来说,白种人世界也就是欧洲和北美洲有有战斗力。非洲、印度、南美、大洋洲都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唐汉民说着,顿了顿之后说道:“不如我们趁着欧洲人还没有互掐完,把英国佬彻底感触亚洲和大洋洲。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在版图上就不逊色于白种人世界。同时我们搞的是经济殖民,能把印度发展得更好。”

江渝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这几年是不要想了,我们还在大力发展内部。而且先让他们占着印度和大洋洲也没什么问题,反正白种人世界不改变当前武力殖民模式,也不可能让这些殖民地发挥出太大的战争潜力。”

“不过,战后如果有摩擦,有的是宣战理由,只要时机到了,我们就把英国佬从世界老大的位置上踹下去。”江渝当然也紧盯着印度、澳大利亚这块肥肉。

只不过当前,澳大利亚可以通过移民的方式进行占领。移民多了,自然和澳大利亚白人发生冲突。

这时候澳大利亚政府如果不向中国妥协,那么就意味着战争。如果像中国妥协,那么就意味着澳大利亚将以非战争的方式成为中国的澳大利亚。

至于印度,英国人的盘剥方式太低级了。如果中国占领了印度,首先做的就是让印度独立,然后靠经济殖民的高级模式来盘剥印度,这样一来印度的经济首先可以发展,并加强中国的战争潜力。

至于非洲可以暂时先丢在一边不管,非洲实际上无法让白种人世界增加多少战争潜力。

中国随时可以从阿拉伯半岛出兵,切断欧洲和非洲的联系。

只要一切断,再支持黑人独立,那么根本就不用派兵去打,非洲就能摆脱白种人世界的统治,并加入中国的阵营去对付白种人世界。

非洲、印度,都是很容易策反的。

至于南美洲,虽然离得远了些,让中国暂时不太好插手,但南美洲绝对不是铁板一块的死忠于白种人世界。

最核心的,只要推平了欧洲,非洲、南美洲都好解决。很容易就能把北美洲包围,然后再干掉美国、加拿大。

第271章:消耗与积累

2月,中华民国又迎来了春节。

忙了一年的生产,老百姓们都纷纷归家,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好好的享受节日的气氛和悠闲。

中华民国的春节是假期最多的节日,能放假十天。

另外一个节日就是清明节,放假三天。端午节也放假三天,七夕节放假一天,重阳节放假一天,中秋节放假三天。

双十节放假七天。

双十节是中华民国的国庆节,1911年10月10日,江渝的江北巡防营率先起义,紧接着武昌起义爆发,拉开了推翻满清的序幕。

中华民国成立后,将每年10月10日定为国庆节,也称之为双十节。

中国的春节,在西方人的理解里,就是中国的狂欢节。

这一年春节的商品又丰富了许多,自中华民国把建设放在内部,物资供应是越来越充足。

来自全球各海域捕捞的渔产、来自热带的水果、来自俄国的裘皮大衣、来自服装厂的时尚服装、来自全国各省的传统年货、来自台湾、广西、海南等地区生产的蔗糖、糖果等等。

还有汽车、电器、钟表。

各种各样的年货、商品,在春节到来前销售得极为火爆,老百姓经过一年的生产劳动,口袋里都积攒了不少钱。

随着工资的不断上涨,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是越来越多。

大部分中高产阶级已搬入了赞新的住房内,地面上铺着地板。家里摆放着赞新的家具、橱柜、书柜。

放上一架收录音机,听着音乐、广播,一家人温馨无比的过着春节。

低收入家庭口袋里的钱在生活上来说也十分宽裕。他们很多则搬入了廉租房,一部分低收入家庭也买了商品房,不过还没建好。

由于中华民国的商品房购买之后必须满三年才能交易,二手房的交易税又收得比较高一些,因此很少人炒房。

炒房的目标普遍都是那些高档住房,但炒房的人也不多。

首节 上一节 493/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