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487节

中华民国没有什么外资了,所以这是一个不会漏水的水桶,涓滴效应过程钱不会被其他国家赚走,从而使普通老百姓也能获得足够的养分。

在建设方面。如今中华民国很多工地都用上了工程车辆,而且每天都有更多的工程车辆出厂投入建设。

因此国家、财团、民间资本三方的建设量尽管很大。但基本上还是能够建设得过来的。

如果是昔日的中国,四亿人不管怎么干,也建设不了这么多的东西,这就是生产力的进步。

先进生产力普及到了一定程度,那建设速度绝对是越来越快,快到让人望尘莫及。

……

就在春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南华共和国地区,一支人数达到5万的日军正在进入存在食人魔部落的‘新几内亚岛’。

这个岛屿未经开发、孽障丛生,蚊虫、水蛭、毒蛇、食人魔部落、疾病,各种威胁在雨林中潜伏。

这支日军是中华民国让日本组建的一支雇佣军,专门用来对付南洋的那些未开化部落。

那些部落要驯服教化太麻烦,而且南洋猴子本身就比较懒,因此教化也貌似没什么用。

在南洋地区,各种各样的部落都有。

在后世,有的部落甚至完全不干活,就等着吃政府救济,因此这些猴子还是清理掉比较好。

而那些开化的猴子,在种植园当苦力也是不错的。

种植园的活不是太累,但比较繁琐,这些南洋猴子也能胜任,因此南华共和国,以及中华民国的吕宋省,都将那些开化的南洋猴子全部都迁移到了各种植园当工人,他们的土地直接没收了。

反抗者——杀!

这些南洋猴子要有用,才有留着的价值。他们的价值,就是给中华民国当廉价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劳动力,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大部分是不能使用机械化的。

杀光这些猴子的话,中国老百姓劳动成本又比较高,这些热带经济作物就没有种植利润了,那也就没有发展的必要。

但是这些热带经济作物是需要的,因此需要很多南洋猴子。

需要他们割胶,需要他们种植菠萝、香蕉、甘蔗、荔枝、芒果、火龙果、咖啡、可可等等热带经济作物,这些东西机械化是搞不了的。

同时还需要他们当佣人、保姆。

这些南洋猴子吃的比较少,饭量小得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中国人的饭量甚至会吓到他们。

因此养这群那样猴子不需要花多少钱,只需要让他们吃饱,再给点零花钱就可以了。

那些自耕农的南洋后贼被没收了土地,送进种植园当工人,他们大部分都不敢反抗,到了种植园之后,有饱饭吃。还有一些钱给他们花,让他们日子还过得下去,因此他们就随遇而安了。

性情方面。总的来说还算平和。他们昔日屠杀华人,主要还是西方人的煽动,不过也因为这样,使得他们如今不可能获得像样的地位。

他们每个人都被打上了‘南洋原住民’的身份,能从事的职业都被限制死了,收入水平也遭到限制。

教育方面,中华民国对他们采取的是奴化教育。上学时间也不用太长,上个小学就可以了。

教学用的是汉语、汉字,从小给他们灌输奴化思想。

个别比较优秀的女人。则可以去读中学、然后进入佣人、保姆培训学校,这个所谓优秀,实际上就是看性情和相貌。

长得丑的影响市容市貌,雇主不要雇佣这种女佣、保姆。长得漂亮的可以成为高级女佣、保姆。

这是一种分工。

日本为中华民国提供妓女。南洋土著为中华民国提供女佣、保姆。

日本为中华民国承担高污染工业生产,那样土著为中华民国生产热带经济作物。

朝鲜为中华民国提供足够的苦力,同时也分担一些个人劳动力比较低一些的轻工业。

越南、暹罗,为中华民国生产粮食,同时也负责生产一些个人劳动产值比较低的轻工业。

同时朝鲜、越南、暹罗的女人,在中华民国的地位则比日本、南洋土著的女人地位要高一些。他们很多是直接嫁给中国男人,也有的是当了小妾。

这些藩国女人嫁到中国来,很多还能勤劳工作。养家糊口。

俄国女人也大量进入中国,有的但服务员、女佣、保姆。有的嫁给中国男人,有的当了妓女。

这种分工都是围绕着中华民国进行输出的。

同时其他国家,如印度这种国家,随着大量资本输出,印度将成为中国的原材料生产地,同时也会有大量印度女人来到中国。

女人实际上大多贪慕虚荣,中华民国有这个基础,最高质量的生活,最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种时尚名贵的奢侈品,绝对能让这些异乡来的女人流连忘返。

很多俄国女人就是这样,刚来到中华民国时要死要活,没过多久就因为宽裕的物质条件而安分了下来。嫁给了中国男人之后,基本上就不想什么俄国了,很快就把自己当成了中华民国公民。

中华民国把南洋的那些自耕农土著迁移到种植园里之后,就是对那些部落的清扫了,中华民国并不想沾染这份血腥,因此交给了日本人来做。

这些日本雇佣军待遇不错,每个月军饷达到20元,同时补给充足,他们往往也被送入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作战。

新几内亚岛就是一个典型区域,这里条件恶劣。

本来这里是中华民国用来处理一些异族的地方,不过后来经过考察,这个岛屿面积达到78万平方公里,岛屿上有一条比较大的中央山脉。

首节 上一节 487/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