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426节

南洋地区现在就是中国的,在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海南这些地区都是适合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方。

中南半岛、吕宋省(菲律宾)、南华共和国这些地区,则是出产热带经济作物的。广东、广西、台湾、海南也属于出产热带经济作物的地区,而广东有部分地区是出产亚热带经济作物。

福建、浙江、湖南、贵州、云南这几个省份则是出产亚热带经济作物的。

北方的经济作物主要就是棉花、中药,以及苹果等水果。

油料产地则分布在全国各地,四川平原、汉江平原这些地区生产的是菜籽油,同时湖南、云南也生产菜籽油,南洋生产的棕榈油,东北生产的是大豆油。

广西、海南、台湾则生产蔗糖,南洋同样也生产蔗糖。北方寒冷地区,则生产甜菜。

整个中国,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农业分工,同时每个省份也都有矿产、木材等商品出产。

同时工厂则分布在全国各地,又有主要产业和次要产业之分,主要产业比较集中,但一般都会形成两个以上的城市搞这个产业,免得打仗的时候被人一锅端了。

次要产业则分布全国各地。

还有为主要产业输出零部件、初级加工原材料的工厂,也分布在原材料产地,把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后运往产业城市进行附加值更高的最终生产、组装,然后再运往全国各地。

要想把这些原材料和农产品运出来,就得有铁路、公路。

要建设的项目自然是更多的,同时地盘大了,水利什么的要求也更大了,公路建设更是得建设比美国更多。

而中国之前并没有太多这些方面的积累,只要就是一些古代灌溉设施留了下来,但也需要改造。

此时中国的发展是很畸形的,很多省份还处于落后状态,之前的发展都是集中在一部分的省份。

这时候中国要做的就是把全国各省都开发出来,并把先进生产力普及到各个省份,形成一个个原材料产地和工业集群。

只要中国完成内部开发,那么中国就算是彻底崛起了,因此战争多拖一年是一年,永远打下去那是最好不够的。

当然那只是想一想罢了,一旦战争持续到一定程度,双方也是会停战的,这就看中国的态度了。

如今中国展现出的是对战争高度的掌控能力,中国只要随便调整一下出口政策,就能影响整个欧洲战局。

此时中国才是世界裁判,而美国早就不是了。

如何更快的建设和开发,却是此时江渝与周子跃等人要考虑的问题,基础设施靠国家建设这没错,但是开发不可能全靠财团来开发。

如果全靠财团来开发,尽管财团有很多钱,但是很多小项目是开发不过来的。

这就得靠民间资本来开发了。

“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首先新占领的地区的农业开发不足,还有一些落后省份的农业资源开发也不够,但是落后省份有居民,土地都还在那些居民手中。在农业开发的问题上,美国《宅地法》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那就是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开发无主土地,只要开发出来,达到标准就可以拥有1000亩土地的产权。然后再通过经济萧条,财团在把这些土地收到手上来。”周子跃又想出了一个坑人的主意。

以国人对土地的狂热,这个政策一出台,马上就会导致全国那些没有土地的商人跑去开发土地。

商人们把钱砸下去,把土地垦荒出来了,并且把水利设施建设好了,并且把农业机械都买好了。或者把多年生的经济作物种植下去了,这时候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说不定生产还要亏钱,同时政府税收不会变。

除了退伍军人有补贴外,其他的全得阵亡。就连农业辛佳迪当中的那些地主,也全部得完蛋。

然后,那些土地就是财团的了。

而且不是说亏了钱,我换成另外一种行情好的农作物就行的。因为此时的中国是规划型农业,那些大、中型农业产地,都是规定你这个地方就只能种个玩意。

种不下去了,那你卖土地吧!不卖?那你等着申请破产吧!

第240章:坑钱的外来人口移民政策

第一更,五千字大章!

——————

“这个政策不错,不过《宅地法》只适合那些新占领的地区,并且可以把那些地区迅速的开发出来,而且不用财团花一分钱。”江渝不由称赞道,周子跃这个想法确实非常不错。

一直以来,江渝都在为土地问题发愁。

如何兼并土地!这是绞尽脑汁在想的问题。

而周子跃想出借鉴美国《宅地法》不正是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连财团开发土地的成本都省了。

周子跃继续说道:“反正所有土地,都先进行国家规划。如这块地方种什么东西比较合适,预计产量是多少,然后从各种作物的种植份额中分出来。接着根据这些地区的不同条件,灌溉设施要修到什么程度,土地要平整到什么程度,甚至要配备多少飞机,多少农机,都给他算得一清二楚。同时这些土地每年种植某种作物,在规划价格下能赚多少钱都给他算清楚。接着就是招商引资,把民间资金坑进去,在规划农业的情况下,这些土地每年都是有稳定收入的。但是,一旦出现经济萧条,那么这些民间资本家就完蛋了,土地就变成烫手山芋了。”

“至于那些传统省份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地主手里。国家规划之后,则责令地主整改,自耕农和地主的土地可以一起整改,愿意卖就让一户人经营。不愿意卖就搞成一个公司,没钱的话就招商引资。然后通过土地、资金份额各占多少股份。不农改也得农改。我们可以用‘生产效率低下’的借口强制地主们农改。”

“细化农业调控的借口就更简单了,那就是保障所有农民的利益。毕竟每一种东西如果种太多了,就会造成市场价格波动。这样的好处就是。经济繁荣时期,每个农民都有稳定收入。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则可以成为兼并土地的利器。因为在经济萧条时期,并非每一种作物都是亏钱的,但是这些农场主们,又不能随意对种植的作物进行调整。那么就变成了烫手山芋。”

“而我们财团家大业大,一点农业税还是撑得住的。而且我们财团可以随便调整种植作物。加上我们有销售渠道,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同时这个政策出来后,可以消化掉大量民间资金。并建设起大量农业设施,整个国家的农业因为有大量民间资金投入,从而迅速的把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提高上去,而我们不需要花一分钱。最后大部分的农场都是我们的。我们在经济萧条时期低价卖来,经济繁荣时期又可以高价卖出。”周子跃已经想出了十分完整的计划。

这个策略的好处总的来说就是四个。

第一,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大型的农业产地财团包了。而像山区、丘陵比较多,农业资源比较凌乱的省份,则由民间资本提高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力,自耕农大幅度退出农业生产,转为工人。加快城镇化步伐。

第二,稳定农民收入。使农民在经济繁荣时期,以及平稳时期都能安心生产。

首节 上一节 426/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