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299节

那整齐的军容,还有轰鸣的战车,以及天上那呼啸而过的飞机,无一不展现出中国的强盛军容。

什么日本陆军,完全就是乡巴佬一样。

不过登陆后的国防军却是立即开始构筑阵地,做好了防御准备。

第二日,中国册封日本大正天皇为日本王,日本宣告废除帝制,同日日本王进行了广播讲话,正式承认自己并不是神。

日本民众的信仰瞬间垮塌。

原先那些还坚信日本天皇是神的日本民众都深深迷茫了。

在日本王发表了广播讲话之后,随即又下令裁军。

陆军、海军、空军都彻底裁撤,只保留一支五万人的日本自卫队,所有军事武器都交由中国国防军保管。

这是先缴械。

日本还算配合,没有要搞什么小心思,裁军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日本陆军被遣散得只剩下五万人,日本向国防军交出了武器。

完成了缴械之后,中国随即开始在日本收刮一切可以抵偿赔款的东西。

日本zhèngfǔ主动交出了仅存的价值两亿炎黄币的黄金,而中国的打捞工作也在东京湾展开,陆续从东京湾打捞起了大量黄金、白银、珠宝、古董,价值近三亿炎黄币。

接着要干嘛?

自然是拆工厂了!

日本那些造船厂都拆回中国去,不管是造商船的还是造军舰的,连带着那些日本技工都装上船运回中国。

还有那些日本科学家、工程师,也都搜罗起来运往中国。

自甲寅战争以来,中国从日本身上获取的利益,已经基本上抵消了损失。

毕竟工厂也是很值钱的。

日本工厂虽然被轰炸,但很多只是厂房被炸毁,很多设备还是完好的。

这些设备虽然落后一些,但现在毕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这些设备只要投入生产,基本上就是大赚。

就如13年从国外购买的高炉,生产三个月生铁就能回本,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疯狂。

日本从中国掠走的赔款、财物,很多用来建立金本位和工业、海军。

尽管在战争中毁坏了很多东西,但在这次全面收刮下,日本从中国抢走的古董、金银基本上被追回。

中国在甲寅战争当中投入的军费并未亏本。

同时日本在还了这些东西的同时,还是欠着中国一屁股债,那些工厂折价都是比较低的。

这边中国在一边拆,那边日本zhèngfǔ有迅速与中国签订了一个借款协议,中国借给日本的第一批贷款的额度为5亿炎黄币。

这些钱将用来购买中国的粮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粮食贵得要命。

大正现在要巩固统治权不被日本民众推翻,那么首先就得让民众吃饱肚子,所以得向中国买救济粮,然后再发给日本民众。(未完待续。)

第175章:前途晦暗的日本

PS:今天一万字更完了,求下月票!

这一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能够满足整个民族吃饱肚子了,并且还有许多可以用于出口。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倒也没有什么谷贱伤农的事。

粮价虽然有所压制,但还是抬升了二分之一,而粮食出口价格就高得多了,但粮食出口的关税也很高。

中国的粮食出口则是有江渝的军阀寡头控制,很少直接把谷物拿去出口,而是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食品再出口。

卖给日本一些救济粮是完全没问题的,而在财力方面,财团有大把的钱没地方花。

但是现在的中国,暂时不需要太多日本代工,因为中国也还未完全发展起来,很多产业对中国自身还是有用的。

毕竟中国要确保就业。..

而且产业发展还不像二战后的时期,中国的劳动成本也是比较低的。不过中国要想成为一个世界大超级大国,人民收入是肯定要提高的,到时候中国就不得不丢弃一些毫无技术xìng的低利润产业。

然后把这些毫无技术,纯靠卖力气的产业丢给日本。

也就是说,中国负责大规模的原材料生产,并抓住那些中高利润的产业,像电器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日本都是别想的,那些没什么技术xìng又没什么利润的配件生产则可以交给日本。

毕竟那些产业放在国内虽然还能创造就业岗位,但是财团却没有多少利润。但以战略考虑,国内还是要保留一些的,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例如纺织业。把普通的纺织业交给日本发展没问题,那中国就把那些利润高的高端服装生产保留下来。

尽管把那些产业交给日本会造成中国的就业岗位减少,但对于一个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来说,这并不是问题。

这边没有就业岗位,可以增加其他的就业岗位。

并不是一个人有工作,别人就会少一个就业岗位的。整体上来看,如果每一个人都有在生产商品。同时每一个人都能有合理的财富分配,那么不存在缺少就业岗位之说。

首节 上一节 299/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