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116节

这一年,江渝的华东集团一共盈利16亿元,超过zhèngfǔ税收。

当然华东集团此时也是负债累累累。上百亿元的借款,大量的投入,使得这一年的收入和支出都在飞速增长。

不过对于能否还清这笔借款。江渝比谁都有信心。

一战过后,英镑大幅度贬值,战争期间贬值得更厉害,加上到时候出口量激增,要想还清这笔贷款其实并不难。

只要把这笔贷款还清,江渝的财团就将正式成为一个小巨人了。

当然这一年的军费问题成为了内阁和国会争论的焦点。

两淮行政总署上缴国会的税收是6亿,那么按照约定。这一年国防军将拿到地方税收中的4.5亿元。

北洋zhèngfǔ这一年从直隶、河南、山西、东北搞上来的税收勉强达到了2亿元,其中很多还是华东集团贡献的税收。

加在一起,这一年北洋zhèngfǔ能动用的税收为8亿元。

按照约定。zhōngyāng给北洋军多少军费,也要给国防军多少军费,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搞,首先在军费上国防军就比北洋军多出了4.5亿元。

以北洋军这种等级的陆军。就是有个1亿军费。也能拉出上百万兵力了。而以国防军来说,1亿军费远不够训练和装备上百万兵力,当然这是指正规军。

如果是生产兵团,普通士兵都不用发饷,1亿军费拉出上百万兵力那是轻轻松松。

最终军费还是北洋军与国防军内定为各1.5亿元,北洋军则保持100万兵力,国防军保持25个常备甲种师,10个常备乙种师。总共65万兵力,同时保持200万规模的生产兵团。

当两大军事集团在协议上各自签下名字的时候。北洋军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了国防军的军事附属。

1914年,国防军拿到了6亿元军费,其中海军拿走了1亿元,空军拿走了5000万,陆军为4.5亿元。

但在外人看来,双方却是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局势。

因为外人并不知道国防军还有另外的军费支撑,只认为北洋军和国防军的军费开支都是一样的。

所以造成了一种错觉,即北洋zhèngfǔ依旧能够对华东派系进行制衡。

只不过上次倒江战争让日本暴跳如雷的是,袁世凯竟然选择站在了江渝一边,使得日本吃能吃了一个大闷亏。

特别是那一千五百万元的贷款,不仅没有达到目的,日后肯定也是没得还的,因为这是无抵押贷款。

最终只会成为烂账,中方则会对他们说,他们无力偿还。

……

军费就搞掉了zhōngyāng3亿元,剩下4亿元要用来支撑教育、水利、民政、医疗、农业、工业等等领域,自然是不够的。

不够怎么办?

向银行借钱啊!

例如此时的北洋zhèngfǔ向华东集团借款100万元修建一个工程,那么接下来华东集团就会弄出一个兄弟公司,或者一个空壳公司,把这个工程接下来。

实际上这个工程的成本价可能只需要60万。

财团会让zhèngfǔ不断的加大开支,加大开支之后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好过很多,但问题是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zhèngfǔ负债太多怎么办?

那自然是出卖一些条件给财团,而财团永远保障zhèngfǔ的运作资金。

这一年内阁和国会大肆花钱,宋教仁有江渝在背后的支持,得到了江渝在资金上的保障后,也意气风发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当前的中国。

因此很多花钱的项目就这么上马了,当年预算就超过了5亿元。

在地方上,也和zhōngyāng国会差不多,政策都在往财团身上倾斜,特别是那30%的地方建设资金,花钱的项目几乎都是华东集团承包去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在为华东集团保持稳定的垄断利润。

同时zhōngyāng的很对惠民政策也在华东集团的承包下很好的执行了下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际的好处,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北洋不如大清了。

历史上有人说北洋不如大清,那是因为北洋时期虽然zìyóu,但军阀动乱太频繁。不够稳定。

满清时期则不太zìyóu,但更为安定。

壬子年以来,两大军事集团开始靠拢。癸丑年大肆‘削藩’之下,军阀已经被消灭了大部分。

地方上的土鳖zhèngfǔ更是消灭了不知多少,也许现在只有一些大山里才有一些XXX军zhèngfǔ,或者是什么神经病皇帝和神经病子民,人数可能还不足百人。

这种土鳖zhèngfǔ现在几乎看不到了,而在辛亥年间却是遍地都是。

中国地方上的军阀动乱也在这一年被消除了大部分隐患,各地军阀逐渐被两大军事阵营收编、遣散。

未来的中国已经不太可能再陷入军阀混战的悲剧中去了。

同时在东北地区。也不再可能出现日本侵略后的‘不抵抗’命令,日本也不再可能快速的从中国掠走大量资源。

此时的中国已经彻底转变了,而此时日本如何和中国开战。中国的国力已经不低于日本,战争潜力已比日本强上许多。

时间拖得越久,中国越强大。这时的中国,已经能够自主发展工业。军工业规模也能自主扩大。

加上四亿人口。以及丰富的资源。

首节 上一节 116/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