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香江:开局一百亿

香江:开局一百亿 第45节

  “真没了!”

  “唉,年轻人活的比我们这些老头子还谨慎,也难为他了。”

  “他这2000万,将来肯定值4000万以上。”

  “他白送给我,我包玉刚如果不表示一下,以后会让别人笑话。”

  “这样,不必找汇丰了,我直接出4000万买下这些股票,怎么样?”

  “爵士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但我来之前,阿轩就说过,一码归一码。”

  “股票是襄助爵士抗敌的,此时应积聚力量为先。”

  “哈哈.这小家伙理论一套一套的。”

  “也罢,既然他不收,那我就找找汇丰求个人情。”

  最新一章(第34章)被暂时404了,对不住各位书友,抱歉。

  (本章完)

第34章 沈弼:怡和,你个衰仔!(求收藏 求推

  荐 求月票)

  包玉刚是个行动派。

  当天答应游秉文后,

  就马上给汇丰的董事长沈弼拨了电话,

  并约他明天一起喝下午茶。

  翌日下午,半岛酒店。

  两人见面后,就像老朋友一样。

  聊了一会儿各自的近况。

  等这一通寒暄结束,

  沈弼率先开口问道:

  “包生,你最近又有什么新动作吗?”

  “沈主席误会了,我是帮人担保,想从贵行贷款4000万港币。”

  包玉刚笑眯眯的摇头道。

  沈弼眉毛一挑,惊讶道:

  “我没听错吧?包生替人担保,不是你自己要贷款?”

  “呵呵,这点小钱我还需要向汇丰求助吗?”

  “那倒是,你要么不借,要借都是以亿起跳。”

  “哈哈,太夸张了,我记得第一次向贵行借款,也只有100万美元。”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我记得桑达士先生提起过,好像是1956年?”

  “是啊,光阴荏苒,一转眼22年就过去了。”

  “包生也从一名船运门外汉变成了如今享誉世界的船王了。”

  “那都是同行瞎起哄、媒体朋友抬爱罢了。”

  “我很好奇,什么样的人能让伱这位世界船王帮忙?”

  “呵呵,一个小家伙,我的同乡,也是宁波人,蛮有趣的。”

  “哦,你这么一说,我倒是也有点兴趣见见你这位同乡了。”

  “你可能会失望,目前连我也没见过他。”

  沈弼这次的惊讶连瞎子也能感觉得出来,他奇道:

  “你都没见过他,就敢替他担保中国人的思维,真是难以理解。”

  “哈哈,你是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不然,你也会愿意帮忙的。”

  “.哦.愿闻其详。”

  “他送给我价值2000万港币的九龙仓股票。”

  “是送?不是卖.天哪,世界上还有如此大方的人类?不不不.他是有求于你。”

  “哈哈,的确如此,但我并不厌恶,反而很高兴。”

  “等等,你刚才说九龙仓股票?他为什么要送你这支股票?你想收购九龙仓?”

  “我和汇丰合作了20多年,在这件事上,我不会瞒你,没错,九龙仓我势在必得!”

  听完包玉刚肯定的答复,

  沈弼的眉毛拧的更厉害了。

  他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又似乎很纠结。

  半晌,他缓缓的开口道:

  “你真的决定了?”

  “心志如铁!”

  “收购九龙仓没那么容易,怡和不会轻易放手的。”

  “所以这次约你,不仅是为了那个小朋友,也是想提前告诉你一声,希望你能想清楚到底要支持哪一边。”

  “你可真是汇丰的好朋友!”

  “哈哈!我的确把汇丰当做我事业上最可靠的伙伴。”

  “谢谢!”

  “说真的,九龙仓在怡和手上真是暴殄天物,他们的经营理念太保守了。”

  “嗯这点我同意。”

  “最要命的是,怡和集团并不看好香港,或者说对北边没有信心。”

  “你很有信心?”

  “当然,那个小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看完后,我就更有信心了。”

  “你真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包玉刚见他真的是感兴趣,

  于是将方鹤轩来信的内容大致给说了一遍。

  听完,沈弼又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

  “他的意思是北边要开放?要打开大门了?”

  “他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

  “你知道的,我时常回北边探亲。”

  “多少已经听到一些要转型的风声。”

  “再结合国际局势来看。”

  “中美1972年破冰,中英1972年建交,中日1975年建交。”

  “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信号了。”

  “那个小朋友断定,两大国明年就会正式建交,我认同他的判断。”

  “一旦政治上达成协议,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就会开启,势不可挡。”

  沈弼也赞同的点点头,再次感叹:

  “聪明人不止我们两个啊!”

  “我们宁波是真的出人才。”

  “是是是,包生就是最有智慧的人才,哈哈!”

  “那沈主席支持我拿下九龙仓吗?”

  “这不是我个人能独断决定的,我需要向董事会报告。”

  “当然,一切要合理合规,我等沈主席的好消息!”

  包玉刚很有信心,他相信沈弼一定会支持他。

  这不单是因为包玉刚如今的个人资产名列全港第一,

  也还有了解沈弼的个性以及行事风格。

  沈弼不同于他之前的几任汇丰大班。

  他是军人出身,在多个殖民地的英军部队服役过。

首节 上一节 45/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