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香江:开局一百亿

香江:开局一百亿 第321节

  到了七十年代,元亨机床厂开始聘请工程师仿制和自己设计制造适合香港轻工业的各类机床。

  虽然这家公司的机床产品依旧无法与国外大牌相比,但是也在香港的一些作坊和小型工厂获得了不少订单。

  方鹤轩收购元亨,根本不在意其原本的那点技术实力,他只是懒得重新建厂招工了。

  而且,这家机床公司虽然实力一般,但还是有完整的研发团队,人数十五六个人。

  以他们为基础,再从国外高薪聘请一些大牛工程师到香港,方鹤轩的机床公司就可以初步起航了。

  其实内地有太多机床厂了,但是方鹤轩却不想收购他们。

  一,这些机床厂,缺乏有实力的研发人员,大多设备老旧,技术落后好几代,收购后更费时费力。

  二,鉴于“巴统”禁运的原因,即使收购改造了这些厂,即便拿到了Toshiba的先进机床技术,可更后续的技术升级也会面临困难。

  所以,方鹤轩打算先在香港建厂,拿到Toshiba技术后再紧跟最新技术潮流逐步升级,几年后再把工厂迁到内地。

  既然搞定了Toshiba,后面的技术谈判就不需要方鹤轩本人亲临霓虹了。

  元亨机床公司会派技术小组和alphabet集团的投资团队一起去神奈川,由他们与Toshiba总公司以及芝蒲机械株式会社共同携手技术授权细节。

  整件事情,看起来只是方鹤轩这位大老板打了通电话动动嘴就成功了。

  可如果他不是穿越重生者,没有上帝视角知道东芝的骚操作,也没办法比东芝不得不就范。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方鹤轩并不算太贪。

  他要的机床技术主要针对汽车发动机制造、变速器制造这两大类,并不算机床行业中技术最复杂的种类。

  像东芝卖给苏联的用于制造核潜艇螺旋桨桨叶的五轴铣床技术,就算给方鹤轩,他也用不到,当然了,东芝肯定也不会给。

  元亨机床拿到这两大机床种类的技术后,会优先为BYD和宝马制造相应的精密机床设备,以后也会深入参与到两家公司的研发需求当中。

  8月10日,中银香港宣布将在中区兴建总部大厦,也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中银大厦。

  这则新闻本身爆点不大,但是港府同意以10亿港币出售包括美梨军营停车场以及美利楼现址地段总共6700平米给中银香港,那就是大新闻了。

  要知道,这地段可是中区,属于中环的黄金地段,这地价,放在两年前,每平方英尺10万港币都不算太贵。

  可现在呢,6700平米,也就是74444平方英尺,只有10亿港币,也就是每平方英尺仅13432港币。

  这10万港币和一万多港币,可是差距好几倍之多啊。

  即便现在市道极其不好,可中环就是中环,再坏这些地方的地价也不会拦腰砍后再拦腰砍。

  毕竟,中环一带不仅是香港的金融中心,也是香港各大政府单位集中所在地,属于政治经济中心。

  想想看,如果是后世京城三环内的地价连降好几倍,那是什么概念?

  虽然港府和中银一定有某种程度的PY交易,但地价低到这种程度,还是会对外界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前有港府收回天水围土地,后有港府超低价卖地给中银,这两条消息中间虽然隔了十几天功夫,但双重迭加后造成的破坏力,还是对香港这座经济自由化且外向型城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第348章 准备好了

  自从成为香港首富以来,方鹤轩似乎都在往外花钱。

  比如,创立BYD和宝马后,红磡研发中心花钱如流水,深圳建厂、试生产,三年下来,他在这两家企业身上砸了不下50亿港币。

  比如成立万达,又是收购大厦、又是拍地、又是兴建大楼和购物中心,虽然这里面很多钱都是从银行贷的,但也需要他单独拿出超过30亿港币不止。

  比如收购和黄,为了和黄瓜一起完成控股,他前前后后用了20多亿港币收购足够的股份。

  比如建造自己的海岛庄园,卖地、填海、填土、别墅建设和装修,也花了他接近10亿港币。

  比如打造自己的兰桂坊,从收购房屋店铺到之后的改建和装修,这里面也投入了差不多10亿港币。

  比如为进军电脑行业而特意在美国成立的枫叶公司,在第一款电脑Maple I上市之前,也足足花了他15亿港币。

  比如最近在美国购买房产、买飞机,在欧洲买游艇等,一口气砸了差不多50亿港币。

  如果还算上各种投资入股、捐款,这里面也差不多用掉了12亿港币。

  不算其他杂七杂八的开销,光是上述几项,大概就让方鹤轩掏出了接近200亿港币的资金。

  偏偏这些花销,要么回报周期长,要么就是消费性投入,要么即使开始有产出了但是不能分红,基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为他产生实际的收益。

  如果方鹤轩这两年来没有其他开源手段,恐怕早就被掏空了。

  换做一般人,把自己手头上的资金换成了不动产或者生产性投资,他们也许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方鹤轩很重视现金流,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活用资金,那他就不会有任何安全感。

  所以,尽管大把大把往外撒钱,但方鹤轩也在默默的拓展更多的赚钱手段和渠道。

  只不过,他现在手上人才济济,行动层面根本不需要他亲自操心,都是靠他高薪养着的投资团队来执行。

  比如他早在两年前就把手上几乎所有的港币资产全部换成了美元资产。

  随着美元相对港币升值,从之前的美元对港币4.87:1变成了如今的6.16:1,他几乎是躺着赚到了高昂的汇率率差,光是这一项,就收获了近80亿港币。

  此外,两年前靠着黄金期货成为香港首富后,他虽然没有再大举投资黄金,但在知道大概趋势的情况下,还是单独拿出了10亿美元看空国际金价,由于没有使用任何杠杆,无法赚大钱,但到目前为止,这笔10亿美元的做空资金已经变成了22亿美元。

  抛开这两笔靠方鹤轩自己的上帝视角所赚的钱,他的投资团队也在这两年里取得了不俗成绩。

  这些投资精英辗转于美国、霓虹和欧洲三地的金融市场,在股市、汇市、债市等领域频频出手。

  虽然也有赔钱的时候,但两年下来,总体上为alphabet集团和方鹤轩的个人资产赚到了接近百亿港币的收益。

  正因为成绩不错,所以这支团队几乎是人人年薪千万港币起步,有时还会得到大老板上亿港币的集体奖金。

  总之,别看方鹤轩花的多,但其实他能灵活使用的美元资金,并没有比两年前一开始的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些。

  这也是穷者愈穷富者恒富最直观的体现。

  因此,尽管港府前后两大消息对香港的投资活动蒙上了巨大阴影,但方鹤轩却反而高兴的紧。

  眼看铁娘子那惊天一摔将要在下个月发生,他已经准备了足够的银弹。

  到时候,他会如同一只惊天巨兽,在市场上买下一切认为值得买的资产,包括但不仅限于地皮、房产等等。

  虽然聪明人不是只有他一个,但他肯定会是吃下最大一块蛋糕的人。

  眼看时间越来越紧,方鹤轩又和陈松青约了一次。

  两人刚坐下不久,连咖啡都没来得及喝,他直接开门见山。

  “昨天中银的新闻看了吧?”

  陈松青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方鹤轩用食指敲了敲桌子,提醒道:

  “这就是信号,跟上个月的天水围新闻一样,你得抓紧了。”

  陈松青蹙了蹙眉,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这么急?”

  方鹤轩翻了翻白眼,嘲讽道:

  “你以为我之前跟你讲的都是为了吓唬你?”

  陈松青不置可否,只是死死的盯着他。

  方鹤轩摇了摇头,叹道:

  “你就算盯死我也没用,下个月月底之前,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恐怕就走不成了。”

  陈松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会尽快办好一切的。”

  方鹤轩这才露出笑容,说道:

  “不是我故意逼你,我得到的讯息已经可以确定,下个月将会有大事发生,至于什么事,我肯定不会告诉你,但肯定对伱们佳宁以及整个香港股市都不利。”

  “还有,这次做空行动,你少说也赚了三千多万港币,不少了,加上你已经转到海外去,足够你一家四口过的逍遥自在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太贪心,你会把自己的余生都搭进去的。”

  “话就说这么多,如果你不听,我会动用自己的一切手段将你弄出去,毕竟,咱俩现在算是一损俱损,你的任何不理智行为,我都会视为破坏咱们之前的约定。”

  听完对方这一大堆又是忠告又是威胁的话,陈松青心里其实是有些火气的。

  但他也知道方鹤轩的能量有多大,其他的不用说,就讲上个月月底对方告诉他的关于“港府收回天水围土地”的消息,已经足够证明其掌握了绵密的资讯。

  而且都已经说的这么直白了,下个月会有一场针对香港的“大地震”,一定会波及到自己的佳宁集团。

  这时候如果还舍不得那三瓜两枣,就真的出不去了。

  所以,尽管脸色一片阴霾,但陈松青依旧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

  方鹤轩喝了口已经端上来的咖啡,再次叮嘱道:

  “你手上还有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最好在这个月底之前处理完,之后,咱们就算两清了。”

  ······

第349章 收获颇丰

  8月13号,周五。

首节 上一节 321/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