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香江:开局一百亿

香江:开局一百亿 第302节

  就拿买私人飞机来说,这个就太招眼了。

  香港富豪成千上万,但在80年代初,还真没几个人买了自己的私人飞机。

  连方鹤轩很敬重的包船王,在他崛起之前,一直都是香港首富,可也没见人家有私人飞机。

  所以,私人飞机,他肯定要买,但要等时机。

  就拿他之前来说,即便买了,对他的工作也没多大的加成作用。

  但是现在,随着枫叶电脑正式推出新品,以及下半年BYD推出新车,方鹤轩就需要频频在欧美来回跑动,这时候,有自己的飞机,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升旅途舒适性。

  有句话说得好,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

  如果钱只是躺在银行账户里,数目多少对你而言只是个数字,那你就未必真的拥有这笔钱。

  方鹤轩每次来美国,基本都要带自己的投资和财务团队,外加8名保镖,人数众多,每次搭乘飞机,安检以及在飞机上临时找属下商量事务,都面临很多麻烦和不便之处。

  对于有钱人而言,生活和工作中让他感觉麻烦的事情,如果能通过花钱来解决,那对他们而言,绝对是最省事的手段。

  既然有那么多不方便,那就买架飞机呗,即便要花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也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像湾流这样专注于发展公务机的公司,世界上数得上名号的富豪,都是他们的潜在客户,根本不用这些富豪自己想,他们就已经提前多次联系了。

  方鹤轩早在1979年就接到过湾流公司香港分公司的推销电话,后来又陆续和他们上门拜访的销售团队见过几次面。

  六月初的时候,当他向湾流表示自己打算采购一架私人飞机时,这家公司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于是积极和他协商考察行程,这才有了方鹤轩此次去湾流安大略工厂一行。

  上辈子他虽然资产几十亿,但并没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因为不想太高调。

  现在真的要买一架自己的飞机,他既有花钱的兴奋,也有得到玩具的喜悦。

  湾流安大略厂占地面积很大,厂房不算密集,但是看起来非常现代化。

  令方鹤轩意外的是,湾流老板阿伦·保尔森竟然亲自在总装厂房门口等他们一行。

  众所周知,湾流前身是格鲁曼飞机公司为抢占商务机市场而成立的部门。

  1973年,这位眼光长远的保尔森先生以区区200万美元买下了湾流系列的生产线,并正式成立了湾流宇航公司。

  既然知道自己的生意要靠富豪,阿伦·保尔森做足礼节等候方鹤轩,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鹤轩也非震惊,只是有些稍稍惊讶,没想到这位飞机公司的老板挺会来事的。

  “你好,方先生,欢迎来访湾流宇航!”

  “保尔森先生客气了,也谢谢你亲自迎接!”

  既然正式见了面,两人便不再过多寒暄。

  保尔森亲自领着方鹤轩他们参观起了飞机最后的组装环节,这往往都是湾流公司招待客人的必走流程。

  总装车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甚至比外面还要亮堂。

  车间里使用了不少工业机器人,真正的工人都在进行飞机内部的软包安装,三条流水线看似庞杂,实则井井有条。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被这现代化的车间给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但方鹤轩这位穿越者,也只是善意的点点头,并不会有多么震撼。

  实际上,如果阿伦·保尔森去自己在深圳的BYD厂,恐怕会比自己惊讶的多!

第321章 客户变股东

  以方鹤轩估计,湾流这座总装车间的自动化率应该达到了60%以上。

  但BYD深圳工厂,自动化率与其不相上下,但是机器人的使用占比,绝对超过湾流。

  这还是方鹤轩为了拉动内地就业,特意让一些操作工序留给工人的结果。

  但不管怎么说,湾流虽然目前名气不算响亮,推出的机型也不算畅销,但放在如今的80年代,这种生产线也算足够先进了。

  阿伦·保尔森亲自为方鹤轩讲解一些值得湾流炫耀的工艺,后者也是礼貌的频频点头。

  光是参观这座总装车间,一行人就花了近一个小时之久。

  方鹤轩不知道这保尔森打的什么算盘,有必要亲自上阵说的口干舌燥吗?

  他哪里知道,对方也是专门研究过自己的。

  事实上,湾流内部把全球富豪都做了不同分类,方鹤轩这样的,属于他们客户资料上的S级。

  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有重大影响力,可以吸引其他人效仿购买的一类超级富豪。

  更何况,私人飞机也是消耗品,一般富豪可能几年后就会换新的机型。

  所以,像方鹤轩这种,在湾流和保尔森眼里,是一定要竭尽全力拉拢的宝贝级客户。

  参观完总装车间,方鹤轩他们没有再被带去看什么更硬核的比如飞机发动机组装车间,而是直接去了办公楼接待会议室。

  在这里,基本上就是正式谈具体的购买细节了。

  不过,阿伦·保尔森不再作陪,而是由湾流安大略公司的销售总监亲自负责。

  女助理给方鹤轩送上了机型资料,销售总监在他随意翻页时问道:

  “方先生,您对自己的公务专机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这个问题,方鹤轩必修想过啊,所以根本没思考,甚至都没抬头,直接说道: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必须能够跨越太平洋,航程足够从香港飞到旧金山或者洛杉矶。”

  他这话一说完,会议室里突然陷入了一片寂静。

  方鹤轩的保镖站在身后自然不会出声,可湾流的人也鸦雀无声,倒是让方鹤轩有些奇怪。

  销售总监连忙咳了两声,欲化解尴尬。

  “方先生,很抱歉,我们公司目前还没有这种超远程机型!”

  这回轮到方鹤轩安静了,他有些发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上辈子虽然没有私人飞机,可是也动过买的心思,不过当时只是看了最新的机型资料,还真不知道现如今的湾流宇航可能真的没有航程超过一万公里的公务机。

  他有些不确定的试着问了问。

  “怎么会没有呢?”

  湾流的销售总监被问的再次尴尬起来,他能怎么说呢?总不能说公司实力不够,连远程公务机的研制计划都还没展开吧。

  无奈之下,他只能假笑了一声。

  “方先生,如今中短程公务机才是全球商务市场的主流机型,至于远程和超远程机型,我们湾流正在研发当中,相信不用多久就能与大家见面!”

  方鹤轩才不相信对方的这句挽尊之言,他自己也有工厂和研发中心,才不会相信对安全要求非常高的飞机,竟然只要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研发、生产、测试、试航等全流程。

  就算真的有公司效率如此爆棚,估计也没多少惜命的富豪敢买。

  大概是不甘心可能错失这么个重量级客户,销售总监反而劝道:

  “方先生,其实以我之见,您没有必要买超远程飞机,虽然这种飞机可以从香港直达美国西岸,但目前市场上只有波音的大型客机才能满足您的要求,它们不仅昂贵,而且维修保修麻烦,通勤率不如小型公务机,我们湾流的‘III’型就非常适合您,只需要在澳大利亚加一次油,还是可以飞到美国的。”

  方鹤轩听对方这么一说,把手上的资料翻到湾流III型那一页。

  全部乘员23人,机长25.3米,机高7.4米,最大飞行速度0.75马赫,最大航程6760千米,首飞1979年12月2日。

  看着这些数据,方鹤轩在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就以全球多家私人飞机制造商来排名,目前的湾流也算实力突出了。

  但他依然有些失望,中途需要去澳洲加油,这很影响旅行体验啊。

  本来,从香港直飞洛杉矶,大型客机需要至少12个小时,而湾流III型如果算是在中途加油时间,最后一趟行程下来,恐怕需要花14-15个小时。

  对方鹤轩来说,一趟多2-3个小时,未来经常跑,岂不是要浪费更多时间?

  “抱歉,我还是希望买一架能直达的飞机,既然湾流没有,不知其他私人飞机制造商有没有这种机型呢?”

  销售总监闻言,在心里冷哼了一声,如果湾流没有,其他公司也不会有。

  “方先生,据我所知,目前能满足您的要求的只有波音747-200和747-300两种系列机型,就连欧洲的空客都没有远程客机。”

  方鹤轩点了点头,不过有些不死心的再次问道:

  “加麻大的庞巴迪呢?”

  销售总监嘴角微微扬起一抹弧度,摇了摇头道:

  “他们也没有,超远程公务机不是目前市场的主流。”

  “但未来会是主流的!”

  “方先生,我也相信,不过那是未来的事了。”

  和湾流销售总监的继续沟通显然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或者说这次来参访湾流,可能也是个错误。

  上个月决定买私人飞机,他脑子一热,根本没有问清楚情况,还以为一直都有这种远程公务机呢。

  他决定也去西雅图看看,或者找咨询机构问问目前的私人飞机行情,不能再稀里糊涂了。

  如果真的像湾流销售总监说的那样,那方鹤轩也不得不多花美元买一台747了。

  虽然空间有些奢侈,燃油费高,后期维护保养贵,但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以后他带着团队和保镖出去,不用再分批搭机了。

  方鹤轩自己觉得尴尬,所以也没打算和保尔森告别,正当他准备返回洛杉矶时,却被对方赶到办公总部门口喊住了。

  “方先生,请留步!”

  “保尔森先生,你不用如此客气的!”

  “很抱歉湾流没有让方先生满意的产品,不过,也许我们可以另外合作一次?”

首节 上一节 302/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