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642节

  姜哲临摹过这幅作品,再次看到原作,依旧很崇拜画家创造美的能力。

  “这就是古典美。”雅克小声评论:“安格尔时任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院长。如果你真的去那里读书,就和他有了联系。

  这位院长,给所有的美院学生们做出了榜样。很多画家希望获得认可,希望功成名就。在接下来的几个展厅里,你可以看到学院派画家们,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美女们,完美的比例和姿势,大理石般的肌肤,同时,画中内容出自古籍和典故,暗含着诗意和哲学内涵。

  安格尔倡导的这种风格,就被统称为学院派,也可以称为新古典美主义。也是19世纪后半段的主流审美。可是,这位院长,几乎就是就是学院派的最高境界,没人在这种范围内超过他。

  不过,有一些画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很快打破这种主流审美的束缚。

  我们在奥赛博物馆,就就可以看到整个颠覆的过程。”

  来到这里的雅克变得越发健谈。评论过后,还向姜哲询问。

  “你曾经学习古典主义,能不能说说这种风格的问题。”

  姜哲说道:“古典主义力求完美。极致的美,也会有弱点,那就是容易变得不真实,。

  面对美到不真实的画面,有人会觉得心情舒畅,但看完后,又会觉得什么都不记得。看多了会出现审美疲劳。

  而且,过于完美的画面,很难让人感同身受。”

  雅克点头:“人类喜欢美好的东西,同时也有好奇心,例如,除了这种绘画还有没有真实的内容?”

  两人看完了学院派的作品,沿着通道,上台阶,这里能看到两幅大型油画,一幅叫画家工作室,另一幅叫奥尔南的葬礼。

  两幅画的作者,是库尔贝。

  姜哲二人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看向画面。

  “这幅画的作者,就是第一个挑战学院派的人。无论从艺术史的定位还是从影响力,这幅画都是重量级作品。”雅克虽然如此评价,但依旧在话语中带有吐槽。

  “库尔贝在巴黎蒙马特地区,有一个小画室,《画家的工作室》就是他在这间画室里创作的。

  画的内容直白,或许藏着一些隐喻。也许,当时的法国人才能理解。你认为呢?”

  说罢,他看向姜哲。

  姜哲摇头,表示不理解,他除了感受画面的视觉冲击,正视图理性的分析作品。

  画作的中心是一间宽敞、光线充足的画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画作,从素描到油画,涵盖了多种风格和题材。

  画室的角落里有一位画家。他穿着工作服,正在聚精会神地画画。他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不关心周围的人和环境。

  此外,这幅画很大,尺寸接近3米×6米,画中的每个人都近乎真人大小。

  他也经常创作大幅作品,知道其中难度。正在用这幅作品,对照自己的作品,分析优缺点。

  听到雅克的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

  “我在想,工作室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包括艺术家、学者、工人、士兵等。这些形象,也许会引起观众的思考。

  还有一个问题,谁会购买这种题材,这么大的作品。”

  雅克说道:“你的切入角度很独特。

  能买这种大画的人,要有宽敞的展示空间。通常是贵族或者是富商。

  那时的贵族,花钱购买绘画题材的要求很苛刻,通常会选择历史题材或宗教题材。”

  姜哲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说法,历史画在19世纪的画坛,地位最高。

  雅克继续说道:“买家们通常不会购买这类题材的作品。

  而画家要完成这种大画,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

  画家对这幅画的付出,说明他在开始创作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参加艺术沙龙展览。

  当时,巴黎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官方艺术沙龙。

  1850年那届沙龙,很多人都听说有人把一幅大画送去艺术沙龙。表现的内容,还是乡下的葬礼。

  很多人把这件事当做笑话。

  但是,谁都没想到,库尔贝在沙龙展览中,一夜成名。”

  聊着艺术沙龙,两人继续往前走,在一幅肖像画前停步。

第698章 ,隐喻,打破束缚,崇拜

  “这是库尔贝给自己画的一幅自画像,他一定对自己的样貌很满意。”雅克看着肖像画,对姜哲说道。

  姜哲说道:“这张画中库尔贝,留着长发,有文艺青年的那种忧郁气质。但不像现实主义的风格。”

  雅克带着一丝狡黠笑容,说道:“等一会,你会看到他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姜哲没能很快看到雅克说的作品。

  雅克选的参观路线,有些别扭。

  姜哲再次看到了一幅名作——捡拾麦穗的人。

  “这个场景在19世纪的法国乡村,是比较常见的场面。”雅克说道。

  姜哲答道:“放在我们,也有这种场景。”

  “米勒一生都在描绘乡村题材。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的巴比松画派,不喜欢库尔贝。你知道为什么吗?”雅克看向姜哲。

  姜哲摇头。

  “因为他们比库尔贝更早想到以农民为题材,进行创作。但是他们却没有创造出奥尔南的葬礼这样的知名作品,所以,不服气。

  当时,晚钟和拾麦穗的人这些作品,还不被重视。

  可见,先行者不一定都成功。

  但不管是库尔贝还是巴比松掀起的这股审美风尚,确实在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笼罩下,开启了新的道路。

  他们的出现,引起了争议。当时,社会上关心艺术的人,以及关心未来的人,都主动或被动参与。

  无论谁对谁错,库尔贝以及巴比松画派,都成名了。

  在艺术圈,只要获得争议,就会获得关注。”

  两人边聊边走,来到博物馆更高一层。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底层。”雅克停步之后,指着下方说道:“你知道博物馆原本是做什么的地方吗?”

  姜哲说道:“听说是火车站?”

  雅克说道:“是的。博物馆中间一条过道比两边更低,就是铁轨原来的位置。两边的展厅就是原先的站台。

  因为科技发展,火车站不够用了。

  为了利用好这块地,才改成了现在的博物馆。你看看两边的布局。这种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塞纳河左右岸的区别,右岸都是混的好的学院派和史诗作品,左岸的作品,表现的都是些食不果腹的百姓。”

  姜哲经雅克提醒,也发现了这个现象。

  “是故意这样安排?”

  “也许是。”雅克答道。

  两人继续参观,看到了一些名气不高的肖像画。

  雅克告诉姜哲,“在库尔贝成名之后,巴黎出现了许多梦想一夜成名的年轻画家,这些肖像画就是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其实和学院派没什么本质区别。

  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送进学院派主导的官方艺术沙龙。这是当时成名的途径。

  你猜这些人的生活是什么状态?”

  姜哲打量这些作品,斟酌着说道:“我猜不到太具体的情况,但是,从作品尺寸大概猜测,这些年轻画家多半家境殷实。”

  雅克说道:“当时,大多数学艺术的人不是穷人。当然,也有例外。

  注意这幅画,它的作者名叫巴齐耶。他是一座酒庄的继承人。”

  姜哲看到,雅克特意指出的这幅画,描绘的是在庭院中的聚会场景。

  “这是他家的一次家庭聚会,左边的高个子,就是巴齐耶。

  这位画家的作品,有些平庸,但是,他有一位好朋友——克劳德*莫奈。”

  两人很快就看到了莫奈的一幅作品。

  姜哲说道:“这幅画,还没有出现莫奈典型的个人特征。是故意安排在这里?”

  “是,因为当时的莫奈和所有人一样,就梦想加入学院派,另外,这幅画的尺寸也很大。可是,莫奈并不富裕。

  幸好,他和有钱的巴齐耶是朋友。”雅克快走几步,指着另一幅画,说道:“这作品中描绘的,就是巴齐耶的工作室。

  你看,这是莫奈几人跑去借用工作室的场景。”

  姜哲一眼认出了画中的巴齐耶。只是看不清他的表情。

  “巴齐耶不止让这帮朋友借用画室,甚至还资助他们。”雅克指着放在这间展厅的莫奈作品,说道:“莫奈的这幅——花园里的女人,就是巴齐耶购买的。这幅作品和巴齐耶画的家庭聚会,很像。”

  两人说话时,一位年轻女孩走过来,向雅克打招呼。

  她认识雅克,雅克却不认识她。

  女孩自我介绍,是一位正在学绘画的学生,喜欢雅克的作品,问能否与雅克合影。

  雅克欣然答应,然后,又给女孩介绍了姜哲。

  女孩听了介绍,对姜哲非常客气,但没有面对雅克的那种崇拜。

  雅克拉着姜哲,一起合影。

首节 上一节 642/6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86:我用游戏踹开世界之门

下一篇:四合院:一不小心截胡了秦淮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