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528节
我和几个朋友悄悄的分析过,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被爆出这种问题。以往,如果出现某个画家的作品在拍卖会上没有卖到预期价格,通常会狠下心来找托或者花钱把作品买回来,而且是以更高的价格把它买下来,维持住定价。
可是,这次却出了问题。
在艺术市场有一个现象。一旦某位画家的作品价格开始走低,他就要被抛弃了。艺术作品不像股票还可以来回震荡。优质的艺术品,价格必须是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
姜哲听了这个消息,心里挺高兴,只是,现在还不能打开系统,查看系统的反馈。
他也明白,汪真说这么多是想让自己接受邀请。
他对汪真说道:“其实,我也很矛盾。接受定制,必然就要接受客户对作品的各种要求,我不确定,这些要求是否和我的创作理念相合,也不知道能否让客户满意。
如果中间出现了矛盾,会造成什么后果?如果我接受低价的定制,会不会对我的作品定价造成影响?”
汪真觉得有希望,再次开始劝说:“我觉得,你不需要担心。
很多大画家,都曾经走过这条路。
他们给一些有影响力的人作画,当这些人青睐他的作品之后,大量的客户受其影响,会蜂拥而至。
这些客户,说白了就是有钱,但不懂艺术,他们争相购买的过程,会不断推高你的作品价格。”
姜哲沉默不语。在这个圈子里已经不少时间,还有系统的帮助,但是,他对于之后的道路,特别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把作品价格推高,并不完全明白,甚至还有一点理想化的想象。
汪真继续对姜哲说道:“根据嘉士德对客户的回访联络。发现很多客户其实对你的作品并不理解。尽管你的作品都是写实绘画,从这一点其实可以分析出,艺术市场的一个现象。那就是,能买你作品的客户,是什么人?这些客户为什么要购买艺术品?为什么要购买你的作品?”
姜哲答道:“哦,能不能具体说说?我也做过了解,但是一直不够明确。”
汪真说道:“购买你的作品的客户,特别是未来的客户,必然是非常有钱的人。
这个定义有个标准,那就是,钱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直接意义,因为在他们的圈子里,大家都很有钱。
那么,你怎么能吸引他们,争相购买你的画?
你要明白他们想要什么。
有钱人真正想要的,是所谓的地位,也就是能够向全世界证明他们富有的东西,只是,有人明着来,有人无形的炫耀。
比如,用一辆豪华车子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可能会他们的圈子嫌弃。然而,用艺术品炫耀或者证明,却能让他们显得与众不同。
如果这位有钱人在客厅里,挂一幅著名的毕加索真迹,他就会听到,来访者的惊叹:哇,这是毕加索的作品吗?等等。
在米国或者欧洲这些传统艺术品市场中,真正的老钱是鄙视暴发户的,而在西方,买艺术品就证明某人不是暴发户的手段之一。
20世纪著名的画商杜维恩就非常了解这个诀窍。
他的客户十分渴望打入贵族的社交圈,他也是第一个以贩卖艺术为名,贩卖社会地位的商人。他有一句话,欧洲人有很多艺术品,而你国人有很多钱和空荡荡的豪宅,我将他们撮合在一起。
对当今的有钱人而言,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避税了。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假如一个米国大富豪,今年的收入有十个亿,那么他给政府要上交的税款,大约要占50%,也就是五个亿。
他想把这个税款减少,必须要把可抵税的花销变大。
如果选择买豪宅,买游艇,往往需要实名买卖,客户们得准备很多律师团队,空壳公司,信托基金,才能一层一层的把这些资产给藏起来,很不方便。
艺术品就没那些缺点。
假设,某人十年前用1000万买了一幅艺术品,多年以后,经过画廊和拍卖商的不懈努力下,这幅画的价值现在已经来到一个亿,他就可以通过捐赠艺术品,抵消不少的征税收入。
他拿到一个亿美金的估价后,把这幅画捐赠给美术馆时,他的征税收入就从10亿降到了9亿,直接省去了这一个亿的50%,也就是5000万的税款。实际上,他只用了1000万买了这幅画。
美术馆拿到了永远都负担不起的艺术品,画廊和艺术家名气、收入提高了,捐赠者还获得了一个大慈善家的好名声。
所以,艺术品可以满足顶级富豪三个需求,地位,投资和避税。
他又不懂艺术,应该投资谁的作品?他们会像追逐潮流一样,关注顶级收藏家的动向。如果你的作品被顶级收藏家青睐,他们就会争相购买你的画。
现在,你觉得这个邀请,怎么样?”
姜哲听了这段分析,收到不小的震撼,已经有些意动。
车子到达机场。
姜哲在过安检之前,对汪真说道:“我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考虑?”
汪真说道:“尽快给我答复吧,最好是明天。你有一个晚上,再加一个上午,可以考虑。”
“好,我会尽快给你答复。”
“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汪真说完,又想起一件事:“那几套房子,你看好了没有?”
姜哲摇头。
他和汪真,抽空看了几套房子,但是都不满意,要么贵,要么就是过于老旧。
“不着急,咱们慢慢再找。”汪真说道。
姜哲过安检对着汪真挥手,走向登机口。
第560章 ,接下订单,去钮约
姜哲坐在自己的坐位上,等到飞机飞行平稳之后,就闭着眼睛,点开系统。
系统页面上已经给出提示。
您消耗奖励所使用的反击手段,已经超出预定效果。对您展开打压的几个利益团体,正在崩溃。
看完提示,姜哲放下一件心事。觉得这件事情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很快,他就开始考虑汪真的建议。
他心里明白,汪真的建议是对的,但是,现在自己已经脱离了急需用钱的阶段,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此外,他也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一些利益团体裹挟。
顺利回到滨海,先到在父母那里报平安。回到自己画室之后,他觉得心烦意乱,就想从书架上找本书看看,希望寻找一些例子。
画册,各种理论书籍,其中记录的一些事例,都在说明,很多西方的古典绘画大师是多面手,能承接大量的要求多样化的订单。
看到米开朗基罗曾经帮古董商制作商品这样的例子,姜哲不得不感慨,大师也不例外,这就是艺术家的生活。
想要用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挣钱的时候,或许,就不可避免遇到矛盾。
姜哲翻阅一本国画山水集时,又看到了另一条道路。
自己国家的文人画,特别是古代的许多绘画高手,在绝大部分时候,创作是为了取悦自己。
这种思想在元朝以后,逐渐成了一种主流,例如黄公望。
姜哲看着这位画家的经典之作,猜测,画家或许没有想着完成作品,只是一直在想着完美。
一件艺术品如果完全源自自己主观的评判时,只有满意和不满意的区别。
这些文人画家,无论他们是达官贵人还是落魄文人,在绘画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完善。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有自己的工作来养自己的,通过其他的工作来挣钱养自己的爱好,没有名利牵绊,也许更容易实现享受和自我愉悦。
姜哲把画册放下。
问题回到原点,自己能不能用画画来赚钱,同时兼顾兴趣爱好。
如果两者不能兼顾,自己是不是可以把其中一部分创作,视为工作,用来养自己的爱好?
他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但是没有急着给汪真打电话。
周一上午,学校的文化课时间。
姜哲在课间,来到了秦教授的办公室。
“你怎么这个时间过来?”秦教授问道。
姜哲说道:“有件事儿,想向您求教。”
秦教授说道:“昨天,我就想问你,活动的结果怎么样?我一直在等你的消息。”
姜哲说道:“美术馆那里,是不可能有什么答复。”
秦教授听明白了:“你还年轻,别着急。”
“我明白。”
秦教授问道:“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吗?”
姜哲说出汪真的建议。
秦教授听了之后,哈哈一笑,说道:“你呀,想的太多了。
我说说自己的例子。
我在读书的时候,大家的生活都不好。在学校的食堂吃饭,吃五分钱的菜,很多同学还排队喝免费的菠菜汤。
当时,学习油画用的材料也很稀少,大家一起买颜料粉,买最劣质的布,拼命争取为某些单位的订单,就为了能免费使用绘画材料。
可即便在那种状态下,每次能有机会创作,依旧是感觉很快乐。
现在,生活好了,反倒没有那时候的冲动和乐趣。
有时候,我拿出一些早年的作品来看,依旧觉得当时的作品虽然稚嫩,但是却很生动。
我想,你遇到的问题就是,你的选择很多,反倒是变得犹豫。
定制又怎么样?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机会难得,有机会画画,为什么不去呢?考虑那么多干什么?”
姜哲听了秦教授的话,肯定越发坚定自己的选择。
“谢谢老师。”
“行了,别考虑了,答应下来。”
上一篇:重生86:我用游戏踹开世界之门
下一篇:四合院:一不小心截胡了秦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