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篡改历史是门好生意

篡改历史是门好生意 第172节

  大约是霍格沃茨大决战结束后的十九年,当原本的铁三角也为人父母,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送自己孩子登上霍格沃茨特快的那一天。

  这还仅仅是最保守的估计。

  就好像游戏里结束了一个任务,又或者现实里完成了一个工作项目;当“未知”事件结束时,也同样要进行“结算”。

  正是因为察觉到大世界异变,林祐才会匆匆离开;虽然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小矮星彼得死亡,更不知道引发异变的正是其人死亡。作为执笔人,这个时候当然要去往伊甸园,同大世界计划的具体执行人见面。

  结果刚一进伊甸园,就看到了上帝沉重的表情;这与祂一贯的轻松、从容大相径庭,也让执笔人心里咯噔一下,暗觉不妙。

  林祐赶紧问道:“出什么事了?”

  “大世界意志,马上要苏醒了。”上帝说道。

  “马上?具体是多久?”林祐追问。

  “很快,很快!就像人从深度睡眠中逐渐恢复对外界的感知,只要祂愿意,随时可以睁开眼睛。”上帝抬头仰望苍穹,虽然入目处满天星斗,但谁都知道,祂所关注的只有大世界。

  “这不是一直都在我们预料之中吗,为什么你看起来还这么忧心忡忡?”林祐不解地问道,“出什么问题了?”

  “时间线。虽然大世界意志尚未苏醒,但是大世界的时间线已经变得越来越坚固;我们现在就几乎要控制不住,如果祂完全苏醒,将会彻底夺走对时间线的控制权。”

  林祐诧异道:“过去这么长时间,难道伱对这个变化没做任何准备吗?”

  “事情失控了;你应该知道,‘未知’事件的失控让大世界意志的苏醒时间大幅提前了。”

  “查不出来吗?”林祐眉头紧蹙,“我从颠倒人那里得到的信息,都已经告诉你了。这么大手笔的动作,不是帕特里克·摩根单枪匹马能搞出来的;别的不说,祂能吞噬阿瑞斯的神格,还瞒过你的眼睛与颠倒人取得联系,就很不可思议。祂们都是DC故事里的角色,而整个DC世界都在你的掌控之下。”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布莱斯。”上帝瞥了林祐一眼,“要么是我给祂们放了水,要么……是有一个甚至更多实力强大的真神在给祂们提供帮助。”

  “我愿意相信不是你给祂们放水,但第二种可能性呢?”林祐追问。

  “第二种可能性也没有结果——至少暂时没有。”上帝坦然答道,“我不可能冲到每一个神系的老巢里去质问祂们的至高神,更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去调查每一个真神。除非有明确的证据和目标指向,否则,漫无目的的调查只会让我和你成为众矢之的。”

  林祐被噎得无话可说。连上帝都不得不认怂的现实,一个执笔人有什么好说的?

  “大世界的时间线控制不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无奈之余,林祐只能将话题转回更加紧迫的具体问题上。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时间禁区。”说起具体问题,上帝的脸色依然不见好转,“我和柯罗诺斯费了很大力气去清理‘时之沙’,原本进展不错,过去一个多星期,时间风暴的烈度已经平息了一大半。可就在刚才,时间线突然加固之后,我们的力量就很难再渗透其中,清理工作也不得不暂停下来。”

  “柯罗诺斯呢?”林祐左右张望,不见奥林匹斯至高神的身影。

  “祂还在时间线上继续尝试,能清理一点是一点;要不是为了赶回来与你见面,我也还在那里。”

  “时间禁区在那儿也不会跑,慢点处理难道不行吗?”林祐提议道,“暂时我们不融合发生在1840年到1940年之间的故事不就好了吗?就算处理得再怎么缓慢,总有完成的那一天。”

  “不能那么简单地想当然,布莱斯。”上帝解释道,“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方继续做出破坏性举动;有时间禁区在,帕特里克·摩根那些神明就等于有了一个安全的行动基地,同时考虑到时间线的连续性,祂们还有了一个绝对安全的‘操作台’。”

  “‘操作台’……”林祐转念一想,大概明白了上帝的意思。

  1940年的大世界,和1994年的大世界是紧密关联的;1940年之前发生的事,最终都会反馈到1994年的现在。如果任由帕特里克·摩根这帮神明在时间禁区的那一百年时间里自由行动,谁知道祂们还会埋下多少“未知”的雷?

  当大世界意志越来越清醒的时候,光靠执笔人的潜意识封锁,未必能堵住时间线上的漏洞。

  “看起来,我们有必要和大世界意志‘谈一谈’;你觉得呢?”

  “嗯?”上帝闻言讶然,“你想主动出击?”

  “总不能一直让那帮家伙牵着鼻子走。祂们想谄媚大世界意志,但我们也并不是一定要站在大世界意志的对立面,不是吗?就算意志苏醒,大世界依然需要源源不断有新故事融合进来,才能获得更多生机。”

第345章 “梦境”中的伏击

  与大世界意志取得联系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个真神就能做得到;因为大世界的主要框架本就是这帮真神一手一脚搭建起来的,甚至各个神系的神话小世界本就是大世界的主要“建筑材料”。

  所以林祐一开始也时常好奇:为什么众神对大世界意志长期讳莫如深,以至于对待“未知”事件的态度也是一言难尽;兴奋者有、恐惧者也有,喜其利而恶其害,患得患失。所谓利弊交织、难以取舍。

  后来旁敲侧击,时间久了执笔人才终于弄明白原委。

  众神担心大世界意志没长脑子——这句话不是比喻,而就是字面上的原意。

  人类心理学上有“本我、自我、超我”的分类。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不过是被本能驱使的野兽,不能称其为“人”;真正的人必须能用“自我”来压制“本我”。

  从某种角度来说,有了“自我”才算真正有了身为“人”的意识。

  同样的道理放到神明身上也是成立的,因为这里的神明本就是现实维度的人类所创造。

  虽然“本我、自我、超我”的完整理论直到二十世纪才被正式提出,但是人类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对这些概念有所了解;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许多神话的起源故事中,世界的最初形态都是一片虚无或混沌。

  北欧神话的起点是金伦加鸿沟,第一批神明和巨人诞生于冰与火交错的水滴和冰粒中。

  古埃及神话的起点是原初之水,从水中诞生了最早的八神。

  至于中国神话更是耳熟能详,世界的第一个神盘古就生在混沌圆球里,祂开天开的就是混沌;打开了混沌,才有了后面包括神仙在内的诸天万类诞生。

  虚无与混沌代表着“本我”,从虚无混沌中诞生创世诸神的过程,就像是“自我”的诞生过程;创世神的诞生象征着世界从混沌到秩序,也象征着从“本我”到“自我”。

  如今,一众真神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大世界意志没能成为各路神话里的创世神——比如柯罗诺斯、卡俄斯、上帝等等人格化的存在;反而成为了创世神诞生的母体——比如金伦加鸿沟里的冰与火、茫茫虚空里的原初之水、被盘古劈开前的混沌圆球、又或者开天辟地之后形成的所谓“天道”。

  人格化的盘古是可以沟通的,茫无实体的“天道”却是不可捉摸的。

  前身作为中国人,林祐就很熟悉一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从纯科学角度解释,“天行”指的是自然规律;从神学角度解释,“天行”就是“天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至高”。

  又说“天道承负、因果不虚、业力自承”。“天道”就是规矩,规矩摆在那儿,怎么做、做什么你自己决定,后果你自己承担。“天道”就像一个自动运转的程序,不跟任何人攀交情。

  如果大世界意志也是这么一副做派,该怎么办?

  如果更严重一点,大世界意志的“本我”还存在强烈的领地意识,把众神都当做来抢地盘的敌人,该怎么办?

  就好比占山为王的老虎,看到兔儿、狐狸之类的小动物进到自己地盘,可能无动于衷,只当给自己加餐;可要是看到另一只老虎进来的话……

  对大世界意志来说,发现有那么多真神——尤其是各个神系的至高神——那就跟两只乃至更多的同性别老虎碰面没两样。

  “你们不方便直接跟大世界意志沟通,我方便啊!”林祐大包大揽,能够巩固执笔人地位的机会,他会竭尽全力去抓;“我先尝试和祂沟通。如果能正常交流,伱们和祂就有得谈;如果不能正常交流,我也不会让祂感到威胁,不至于让双方立刻产生敌意。”

  对与执笔人的建议,上帝考虑良久,也不说可或不可,却招手把柯罗诺斯叫了回来。出现在伊甸园的时间之神兀自保持着三头龙形象,见到林祐时还晃了晃神,然后才想起来变作人身。

  一个智者老头的形象,掌心处一抹金灿灿的光芒;祂拍了拍手,落下一层薄薄的金色尘雾。

  “越来越难了。”柯罗诺斯冲在场的一老一少抱怨道,“原本再有一个星期就能清理干净,现在看来,一两个月都未必够用。”

  “好处是这个大世界越来越真实了。”

  “真实得让人害怕;我们想要的是一个稳定成熟的大世界,就维持现在这个运行模式最好,不希望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比如开天辟地之类的。”柯罗诺斯摇了摇头,“你的想法我知道了,执笔人;如果要问我的意见,那我觉得可以试试。”

  时间之神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上帝说的。

  “我也认为他可以去。”上帝并不反对,“但是这么做有风险,必须时刻盯着,而且是我们两个一起。”

  柯罗诺斯点点头没说话。

  林祐看着两个至高神,心里又犯起多疑的毛病;他很想问一句“你们是盯着我的安全,还是想盯着我的小动作?”但是话到嘴边又忍住,说出来时已经换了一个话题。

  “与大世界意志的沟通事关重大,不要通知其他神系么?至少,另外两大教总得通知到吧?”

  上帝与柯罗诺斯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摇了摇头,各自苦笑。这种表情难得同时出现在两个至高神脸上。

  林祐大感好奇:“怎么,祂们不同意?”

  “不是不同意;只不过祂们两位,一个不可触及,一个不在乎。”柯罗诺斯说道,“所以,祂们很少过问大世界计划的具体事务。”

  “不可触及我能理解……”林祐很快想到了世界第二大宗教的教义。

  不同于基督文明的大规模世俗化,上帝已经以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白人、黑人等不同形象出现在各种现代艺术作品中;世界第二大宗教的教义十分严格,不要说至高神,就是先知也从不允许出现具体形象——图画和影视剧都不行。

  所以,虚幻维度这边,第二大宗教的至高神始终不闻其声、不见其形;除了上帝等同一级别的存在,谁也不知道祂来了没有,又做了什么。

  “极乐世界那边又是怎么回事?‘不在乎’是说祂们吗?”

  “就是祂们。”上帝接口解释道,“说祂们完全不在乎或许有点过,但是释迦牟尼确实对大世界计划不是很上心。”

  “为什么?”林祐愕然。

  “怎么说呢?”上帝很认真地斟酌着措辞,“祂的心态大概就是‘成功了固然很好,失败了也有其他选择’,所以就万事随缘了。”

  林祐差点被逗笑了:“随缘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可祂们凭什么随缘,祂哪来的‘其他选择’?”

  “你是中国人,不应该很清楚吗?”上帝反问道,“你应该知道佛教里有中国佛教这么个分支;最初推动大世界计划的时候,释迦牟尼就主动把中国佛教分支剥离出来,排除在大世界计划之外。”

  “你是不是想说,中国佛教被融合到东方神系自发形成的那个大世界里去了?”执笔人脑瓜子转得飞快。

  “被你猜中了。”柯罗诺斯应声说道,祂的笑容里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羡慕,“中国佛教和当地许多神话传说故事密切相关,在现实维度就天然地融为一体。用释迦牟尼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中国人还记得齐天大圣,西天大雷音寺就能屹立不倒’;嗯……这是祂的原话。”

  林祐自觉脸上大有光彩,却淡淡说了句:“或许这就是人各有命,有些事情你羡慕不来。”

  相比于大世界计划的修修补补、坎坎坷坷,东方神系那个天然形成的大世界有着难以想象的稳定性;要说旁人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羡慕也没用!人家那是四、五千年不断融合修补的产物,而且还有着文明特性上的根本差异,再羡慕也学不了、做不到。

  “话说,东方那个大世界有没有诞生世界意志?”

  “不曾听说。”

  “可惜了;要是祂们已经诞生了世界意志,说不定我们可以去学习借鉴一下先进经验,看看人家是怎么跟世界意志交流的。”林祐无奈地感叹一声,手中握紧了鹅毛笔。

  执笔人不是神,必须借助鹅毛笔才能让自身意识深入世界的底层。

  林祐不仅要进入世界的底层,而且要更进一步进入大世界的意识层面;这是一段没有距离、不知方向、难辨时间的旅程。他的眼前是一片随时在变换的迷雾;可能前一脚踩在高山之巅,后一脚落下却深陷漠漠黄沙。

  耳边偶尔有海潮如雷,下一刻又变成冰雪呼啸。

  不论是目中所见,还是耳中所闻,林祐能辨认出其中大部分场景的来源——无一不是来自构成大世界的主要框架。

  高山之巅是安第斯山脉,漠漠黄沙是古埃及沙漠;海潮如雷是爱琴海上波塞冬的怒吼,冰雪呼啸中隐约可闻芬里尔的狼嚎。

  一开始出现的都是各个神话故事里的地形地貌,没过多久,各种融合故事的“背景图”陆续浮现。

  横冲直撞的海盗船,阴暗幽深的地下墓穴、十九世纪末污浊喧闹的伦敦、二十世纪末灯红酒绿的港岛。

  除了大环境的“背景图”,各路故事角色也纷至沓来。

首节 上一节 172/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被青梅破防后,我成了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