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82节

第242章 这内容实在是应景

  保卫科赵守青副科长知道被人传谣言要动一动位置后,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那是动作不断,连续几天整天巡查巡视,李铭治安股的三个手下这几天都没空去山上查看陷阱坑了。

  算起来,还是保卫科三个队长最是尴尬不已,估计私底下骂死了那最早制造谣言的人。

  开完会回来的陈国栋科长进门就吩咐道:“小铭,出一趟车,去拉一车核桃回来。”

  “好的,科长。”李铭起身接过陈科长的单子,没说钱进偷溜去练车的事情,他打算等会绕路去运输科把钱进叫回来。

  “下午‘学习小组’办公室的要开会,记得要参加。”陈科长是怕李铭忘记了,吃完午饭就提前翘班溜走了。

  “科长,我记着呢。上周开会,我建议他们把邀请函搞正式点,不知道他们会设计成什么样子的。”

  “应该能体现你说的对先进劳模的尊重。要是这点要求都做不好,那他们就是没用心,就得揪出来狠狠的批判一下。”陈科长估计很想批判一下那些人,说的时候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回到座位上,陈科长继续说道:“这两天发邀请函过去,双方来回协调安排时间,路上的时间。月底就要开始先进事迹报告会,时间还是挺紧张的。”

  “科长,东风公社那边的生产队选好人选了没有?”

  “选了几位。各个生产队选的人选大体相同,选的基本都是果树等经济作物的能手。正好是果树冬剪的时间点,可以实际操作指导。”陈科长对农业生产也是有所了解的。

  “没选养殖能手啊,像母猪的产后护理也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咱们科主要的采购任务是肉啊。”

  “咱们也不能指定他们选什么,而且水果也是咱们需要采购的,问题不大。除了肥皂、手套等劳保用品,每个月给工人发些水果也是咱们厂的一项福利。”

  “科长,您看咱们只邀请了少数几个人,能不能以采购处的名义发个感谢信或者奖状给那些提供帮忙的人?”李铭对这事情很是上心,这些人可是帮了他的大忙,他也就尽可能的给多争取一些奖励。

  陈科长琢磨了一下说道:“以咱们处里的名义发是可以发。就是采购处发,会不会感觉有点怪怪的?”

  “科长,一点也不奇怪,有‘京城’这个牌子就够够的了。其实,我更想建议咱们厂里印刷一批年画挂历,主题内容就是厂里员工听劳模的报告会。然后凑一起寄一份过去送给他们。”

  陈科长眼神一亮说道:“这事,李副厂长肯定会同意。”

  李铭也听懂了,李副厂长肯定会把这些年画挂历送去部里,部里估计还会继续往上送。

  工人老大哥向农民兄弟学习先进,这内容实在是太应景了。

  这事情做成了,可以肯定,年底开会的时候,红星轧钢厂的一群头头脑脑们必然会被重点表扬。不单在各种会议上可以很出风头,今年先进单位的锦旗也可以说已经提前预定。

  陈科长吩咐道:“小铭你把详细的方案写出来,这两天把报告交给我。雪瑶,这事情不许说出去。”

  “好的,科长。我今天就写,明天交给您。”

  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也是解决了李铭的一大心病,他一直想着要怎么感谢那些帮助他的人。

  “放心吧,科长。我也是能分清事情轻重的,我肯定嘴巴严实。”

  事情谈好,李铭绕路去通知了钱进一声,就下乡载核桃去了。

  下午他是连轴的开会,‘学习小组’办公室的会议,保卫处的工作会议。

  傍晚,他回到小四合院。

  李铭跟娄晓娥抱怨道:“一下午都在开会,累得我都没力气了。”

  “开会又不是下车间干活,坐一整天办公室有这么累的么!”

  “嘿嘿,第一场会议,我坐在后面就偷摸写一份材料。开第二场会的时候,我坐在前排,没法写材料也没发呆,有点太无聊了导致的精神累。”

  “你要写什么材料?那么着急,还得开会的时候加班写。”

  “我不是一直想回馈那些寄良种给咱们的人吗?我上午就跟陈科长建议,让厂里印刷一批年画挂历,主题就是轧钢厂工人听农业生产劳模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陈科长让我把设想写成一份材料交给他。”

  李铭接着说道:“我也建议了陈科长,以采购处的名义给他们发感谢信或者奖状,再加上这些年画挂历一起寄过去给他们。”

  “这样啊。刚好我给你准备了开胃菜,你等会多吃点,吃饱了就又有精神了。”

  晚饭的时候,有一碟酸豆角,是李铭爱吃的菜,酸香爽脆,咬着咯咯响,确实开胃下饭。

  吃完晚饭,李铭娄晓娥两人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闲聊,吃饭后的水果。

  娄晓娥随意问道:“今天你有抽时间去工地看大棚的安装么?”

  “你知道我下午一直在开会,上午我也没空,就没去。安装没什么难度,而且我都把施工图纸给画出来了,他们不至于再弄错。”

  李铭上周跑去郊区偷师学艺了一下,当时刚好有一个参观交流团也在,他就混进去跟着走了一遍流程,对方讲解的时候把一些小窍门也介绍了,他也算是有点实际经验的了。

  “你没空去看着点的话,那明天我去现场看着点好了。那么多玻璃也是花了好多钱的。”

  “大棚安装明后天应该都能完工了。你要忙的是其他事情,咱们要开始种蔬菜了。”

  娄晓娥很有兴致的问道:“你打算要种些什么菜?”

  “边上种些菠菜,最中间种西红柿、黄瓜。”

  “是怕边上的温度比较低么?”

  “晓娥你真聪明。这里头温度高了不行,温度低了也不行,还有湿度调节,到时候有的你麻烦。”

  李铭继续说道:“对了,还得找人帮忙编稻草苫子了,这稻草秸秆不知道要去哪里买。”

  “稻草秸秆不是乡下到处都有么?”娄晓娥几次下乡,在路上也是看到好多稻田。

  “到处都有的那是今年新鲜的秸秆,太湿太重太硬,咱们用不了,得晒干一些了才合适咱们用。”

  “那我们能不能跟他们换一些旧的秸秆?”

  娄晓娥终归是大小姐出身,还是不太懂农田里的事情。

第243章 那些人是去哄抢的

  李铭详细解释道:“稻草秸秆的用途很广,既可以喂养牲畜,也可以拿来铺床保暖,可以用来遮风挡雨,也可以当柴烧火做饭,还可以弄成堆肥、沤肥来年肥田。”

  “这个时间点还能有干的稻草秸秆,估计只剩人家的床垫。”

  “咱们总不能跟人家说,您受点累,先艰苦一下,把垫床的稻草先贡献出来给我用用。”

  娄晓娥被这番话逗笑道:“人家肯定是不乐意的。”

  稻草秸秆在此时还是个宝。

  大规模的田里焚烧秸秆,当垃圾一样烧掉,是农民燃料充足后才有的事情。大约90年代才开始,二十多年而已,不是什么老传统。大量秸秆几天内烧掉,在缺柴火的年代算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即使分田到户后,半大小子把人家田里的稻草垛点燃了,也是要被主人骂半天的。

  后面家家户户就地焚烧纯粹就是为了省事,想杀灭病虫害那是门都没有。秸秆燃烧太快时间太短,田里的泥土才刚烧热就烧完了,倒是把地面上的青蛙之类的给祸害惨了。

  田里就地焚烧秸秆的时候,遮天蔽日,空气里烟灰到处飞,偏偏这个时候又是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是各地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大规模的田里焚烧秸秆还真不大合适。

  娄晓娥不确定的说道:“那就等新的稻草晾晒好了,我们再加苫子也行吧?现在晚上也有十度,也不算冷。”

  “只能这样子。我们还需要试验苫子什么厚度最合适保温,所以要早一点用。”

  娄晓娥撒娇的口吻说道:“我现在有点没信心了呢,怕种菜都种不好。”

  “没事。我跟高支书都说好了,那些大娘大婶会帮忙的,又有高建成、高建德帮着干活,还有公社的农技员也能帮一点忙。”

  公社农技员、农机员、兽医之类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最重视的工作就是农业生产。

  重视是主观的,缺乏技术是客观的。也没办法,此时全国都缺农业生产技术,所以鼓励各地搞试验田,希望百花齐放后能找出新的高产增收技术。

  效果是显著的,这时期是农业优良品种、生产技术大发展大普及的时期。后面虽然有点波折,主流还是在发展。有这些基础,农药化肥大量投产的时候,产量才能又迅速增加。

  李铭的温室大棚也挂上了向阳花大队试验田的名义。

  娄晓娥佩服道:“就你主意最多了。明明是咱们的大棚,被你弄成了向阳花的试验田。”

  “我又不担心他们会把咱们的大棚给贪墨了。有这个名头多好,平常的技术指点,从咱们求人帮忙变成他们应该做的义务,咱们欠的人情可是少了很多。”

  “只种黄瓜、西红柿也太单调了一些,我们用一个棚,各种蔬菜都种一些吧,我们冬天就不缺新鲜蔬菜了。”

  “行,都听你的安排。”

  提议得到认可,娄晓娥又开心的说道:“我到时候要亲自去种这些菜。”

  “那我到时候就吃上你亲自种的菜,你亲自炒的菜,幸福死我了。”

  “我可是认真的呢!”

  “我也是认真的。时间差不多了,我回95号院了。”

  “好吧,我送送你。”

  天黑得越来越早,李铭就着路灯骑车回95号院。

  他一进门就看到董大爷在忙活。

  “董大爷,您这是干嘛呢?”

  “准备好架子车,麻袋,明天早上去交道口粮店买红薯。”

  “这么早就有红薯卖了啊。”

  “刚收到的消息,有人看到粮店在接收红薯。早点买更好,后面买的红薯更容易坏。”

  李铭有点好奇问道:“后面买的红薯为啥就容易坏?”

  董大爷对此就很懂,说道:“后面上市的红薯,农户是可以收获更多一点分量。但是冷空气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来了,地里的红薯就容易受冻害,短期存着没问题,长期储藏就容易出现烂窖的情况。”

  “还有这样的说法,怪不得一上市大家就排着队抢购。我之前还纳闷呢,这红薯也是每家每户按本限量购买的,去早去晚都一样。”

  红薯在城里的菜市场是买不到的,粮店在收获的季节会供应三四回。两三分钱一斤,还要粮票,因为红薯是湿重还带有些微泥土,所以一斤粮票可以买四、五斤红薯。也有的城市红薯供应充足,按一斤顶六七斤优惠给群众。

  董大爷很不待见的说道:“那些人是去哄抢的,他们是怕以后没有红薯供应。我跟他们可是不一样。”

首节 上一节 182/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遇见青梅,从幼儿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