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497节

  他拿出一份名单递给陈潇说道:“按照你的吩咐,我们相关科技的不同部件细分成了相关的领域,并且在国内找到了这些领域最顶尖的相关公司。”

  陈潇当然知道光刻机仅仅依靠长天科技一家来做,相当的耗费时间。

  但是如果把整个光刻机分成不同的科技产品,交给相关的行业顶尖科技公司来做,那么在长天科技的技术指导之下,这一些科技公司完全能够成为附属于长天科技的科技矩阵公司。

  这也和陈潇当初设定的,带动整个夏国科技念发展的初衷一致。

  以光学镜头为例子。

  要让沿江半导体公司从零开始建设光学镜头的生产线,在按照成效的设计图生产,高精度的光学镜头,没有五六年是拿不下来的。

  但是如果把这个技术教给夏国,最顶级的光学镜头公司——海鸥。

  那么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这些矩阵公司的,陈潇的意思就是,给予技术甚至给予资金,对这些公司进行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控股。

  比如海鸥公司,这是成立于新夏国刚刚成立的相机公司。

  其产品在50~80年风靡夏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以及以索尼、佳能为代表的先进产品进入夏国大陆市场。

  海鸥公司就算是有设备有技术,其产品也没有办法和这些公司相竞争。

  进入数码相机时代,除了镜头以外,相机的芯片也控制在米国和东洋人的手中,海鸥公司更是失去了竞争力,选择彻底躺平。

  如果长天科技能够借此机会将海鸥公司扶持起来。

  海鸥公司不仅能够为沿江半导体公司提供高精度的光学镜头,其自身的产品质量也将会有极大的提高,和索尼以及佳能等大公司抗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潇说道:“我需要在年底以前,拿到65纳米芯片的样品。”

  张京当即就立下了军令状,“不要说年底,在11月1日以前,我绝对能够搞定65纳米芯片的样品!要是我生产不出来,我在沿江半导体公司全部的股份都让出来。”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骗你,干翻索尼不是梦

  从现在到11月份,也不过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要完成65纳米光刻机的生产,以及65纳米芯片的生产。

  这样的任务不可谓不重。

  但是还好,陈潇要求的是在11月份之前,生产出一枚65纳米级别的芯片。

  而不是让65纳米芯片量产。

  这极大的减轻了众人的工作量,但是张京根本就不敢怠慢。

  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张。

  张京立刻按照和陈潇商定的名单,和高层分头行动,立刻去找这一些公司进行合作。

  将光刻机内部的零件,分散在夏国各大科技公司之中,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因为长天科技的相关设计图,有每一个零件的相关参数和规格。

  只要你的设备能够达到长天科技的要求,那么生产出来的零件长天科技就能够使用。

  毕竟将这些零件全部生产好之后,再由长天科技下属的沿江半导体公司进行组装,要比全部由沿江半导体公司自己生产零部件快捷得多。

  当然,为了控制这些零部件的知识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陈潇采取的办法就是,对合作的公司进行控股,直接控股和间接控股都行。

  控股的方法有很多。

  陈潇最愿意采用的就是用技术控股。

  光刻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代表着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对长天科技控股的这些子公司,既能够利用长天科技交予的技术,为沿江半导体公司提供相关的硬件设备,也能够利用这些技术,提高自己的产业水平,在市场之中竞争。

  陈潇相信,依靠这种合作方式,大部分科技公司还是愿意登上长天科技的这艘大船。

  而且陈潇和张京的人商量的名单,都是合作概率比较高,十分有针对性的。

  毕竟时间有限。

  长天科技不可能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谈判上面。

  比如在光学镜头上,陈潇和张京反复商量之后,决定了两家公司。

  第1家公司就是海鸥,第2个家公司是凤凰。

  想要收购这两家其中的一家相机公司,可不是陈潇心血来潮突然想到的办法。

  而是关系到长天科技未来的布局。

  第1个布局当然就是立刻就要使用的光学镜头。

  第2个布局则关系到长天科技未来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就是摄像头。

  这种关键技术,陈潇可不想今后去求索尼或者是徕卡。

  夏国一定要拥有自主独立技术产权的镜头公司!

  海鸥是最佳的选项。

  海鸥和凤凰都是夏国七八十年代的知名相机品牌。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以及海外技术和成本的冲击。

  两家公司的经营状态都不太好,持续亏损。

  在这种状态之下,极有可能和长天科技达成合作。

  海鸥的总部就是在沪市。

  所以这是张京谈判的第1站。

  沪市海鸥总部。

  总经理李国军看着摆在桌面上的财务报告,很是头痛。

  去年一整年的亏损,已经让海鸥无以为继,可以说把裤子底都亏了没了。

  李国军无比的怀念他自己在海鸥工厂做工人,上一任总经理还在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还有是享誉国际的品牌。

  可是夏国摄影师最喜爱的品牌。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海鸥的工厂还时常接待国家相关领导人的来访。

  也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夏国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被推出去。

  但是现在。

  传统的相机已经没有了市场。

  数码相机的技术又跟不上欧洲米国和东洋的技术,所以接连亏损。

  亏损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后面的人工机械设备土地成本压力非常大。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投资失误。

  李国军也是有眼光的人。

  他看准了未来必定是数码相机的时代。

  所以花费巨资投资数码相机的相关产业。

  但是数码相机客户仅仅是需要不错的镜头那么简单。

  需要的是光学算法以及相适配的芯片。

  这一些做传统相机的海鸥一个都没有。

  国内也没有任何公司有相关的技术。

  没有技术怎么办?

  只有去买。

  找东洋买,找东洋的二级技术市场弯弯地去买。

  李国军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嗜血的国际市场,怎么可能够允许有新的竞争者?

  海鸥分别从索尼以及家人购买过一些数码相机芯片。

  其芯片的价格贵得离谱,贵得令人发指。

  这种价格要是做在数码相机上,海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竞争力。

  但是没有办法。

  无论是佳能还是索尼,在相机芯片基础上都是垄断的。

  你要买就花高价。

首节 上一节 497/13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