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177节

  话是这样说,但是凯特里立刻召开高层会议,他要继续和长天科技谈判。

  资本从来就没有面子二字,只有利益。

  碳晶存储技术很明显就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为了能够吃到一口蛋糕,面子算什么?

  ……

  初夏的燕京,没有了风沙的困扰。

  路旁的国槐早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早上八九点,太阳就有一点火辣了。

  一望无际湛蓝的天空,让首都人民的心情都会好一些。

  不过大家都不知道,这样的天气不会持续很久,随着城市对经济的要求,大量的重工业将会聚集在燕京周边。

  未来10多年,燕京都会沦陷在浓厚的雾霾之中,这样的好天气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在如此灿烂的天气之下,夏国超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心情也非常好。

  今天超算中心迎来一批客人。

  王翔和技术人员带着第一批总容量为100T的碳晶硬盘来到了超算中心。

  按照长天科技和夏国科学院的合作协议,第一批碳晶硬盘将会使用在银河系里超级计算机上。

  “王总你好,你好!”

  超算中心的郭主任年约40,和后世大部分程序员一样,郭主任在35岁那年就开始秃顶,40岁这一年头发已经从地中海阳光彻底变成了撒哈拉大沙漠,寸毛不生。

  “郭主任,久仰大名!”王翔此时也老练了不少,客气的寒暄道。

  哪有什么久仰大名?郭主任这三个字也是王翔刚刚下了飞机才知道的。

  “请进请进!”郭主任赶紧邀请到。

  做工科的人肚子都没有那么多的拐弯抹角,双方进入会议室之后直奔主题。

  这一次王翔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超算中心安装碳基硬盘。

  王翔来到了超级计算机的机房,庞大的超级计算机在机房中运行着。

  郭主任还是十分骄傲的向王翔介绍了银河四系列超级计算机的情况。

  “银河四系列计算机是去年正式研制成功的,由1024个CPU组成,峰值性能达到每秒1.0647万亿次浮点运算,其各项指标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王翔冷不丁问了一句,“CPU是国外生产的吧?”

  这一下让郭主任有些尴尬。

  的确一下过现在的计算机水平是没有办法生产CPU的,银河4系列计算机的CPU全是由国外代工生产的。

  郭主任也不掩饰点点头说道:“虽然是由国外代工生产的,但其设计和生产也有我们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也算是我们的成就。”

  说这话的时候,郭主任的底气也不足。

  受制于国家的实力和科学技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以国内设计为主,国外代工的形式构建出了我国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其实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银河启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超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心中其实也憋着一股气。

  为什么米国人、东洋人能够独立生产超级计算机,但是夏国人就不行?

  王翔说这话也不是尖酸刻薄,更不是看不起超算中心技术人员的努力,而是有感而发。

  在核心科技方面,夏国和西方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大概得知银河四系列超级计算机的基本情况之后,王翔说道:“这一次我们来,就是希望能够将碳晶硬盘应用在超级计算机上。”

  超级计算机的CPU和矩阵已经固定好了,所以它芯片的运算速度是固定的。

  给超级计算机安装碳晶硬盘,并不会提高计算机芯片的运行速度,但是能够提高计算机的综合能力。

  特别是计算机在读写数据时,采用碳晶硬盘将会比传统的机械盘快数倍不止。

  而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可不仅仅是看他CPU的运算速度,而是要看他的综合运行能力。

  一台计算机其CPU运行速度再快,读写速度慢如蜗牛,也不能够发挥其心的。

  很快,王翔的团队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这一批次的碳晶硬盘,并不是直接安装到银河计算机的主机机上,也不是直接应用于银河超级计算机。

  而是将其运用于银河超级计算机所承担的一项卫星任务。

  银河超级计算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时刻接收和计算卫星信号,以此来分析全国各地的自然情况和灾害情况。

  这项任务对夏国的国土资源利用以及灾害的预警十分重要。

  传统的硬盘在承担这项工作时,因为数据量庞大,所以其其读取速度很慢,严重的影响了分析工作。

  有时候上一部分的数据还没有存储完毕,新的分析数据又出现了。

  技术人员每天在存储和读取数据上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鉴于这种情况,碳晶硬盘才会应用到刀刃上。

  三天之后,100T的餐厅硬盘安装测试完毕。

  在超级计算机的中控室,郭主任邀请王翔等人共同出席测试仪式。

  “控制台,风云卫星数据准备就绪。”

  风云卫星是夏国发射的一系列气象卫星。

  该卫星的气象数据对夏国的自然灾害防治十分关键。

  风云卫星会时刻将卫星图传输到超级计算机中,由银河超级计算机对卫星图进行计算之后,再反馈计算后的数据。

  也就是数据会从卫星进入硬盘,CPU从硬盘读取和分析数据,最后将分析的数据再存到硬盘之中。

  硬盘会完成写读写的工作。

  在过去完成这项工作,通常会花费大半天时间。

  李主任说道:“数据传输。”

  大量的卫星云图数据传输进入碳晶硬盘之中。

  超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看到数据传输的速度惊呆了。

  几乎就是秒传,这种传输速度不知道要比过去快了多少倍。

  技术部的刘部长惊讶地说道:“传闻说碳晶存储能够达到计算机的最优性能,果然是如此呀!”

  第1步写入数据,在过去写入一个数据节点的数据,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如今几分钟就搞定了。

  第2步数据读取分析。

  数据读取几乎不再是超级计算机的拖累,而数据分析则是要看CPU的浮点运算性能。

  同样,这一阶段的工作时常缩短到过去的1/10不止。

  最后一部分是存入数据,也就是第2个写入数据。

  这一步骤的速度又比第1步要快得多。

  整个工作完成只花了半个小时不到,而过去需要花费大半天时间。

  “数据出来了!”技术员们看着已经做好的数据包十分地激动。

  按照这样的效率,今后超算中心风云组的工作人员,将会在更多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数据。

  可别小看这种提升,一次快速准确的灾害预警。能够挽回数千万上亿甚至更多的损失。

  王翔也及时给陈潇打电话,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没有想到碳晶硬盘的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提升竟然如此之大!”

  这是肯定的。

  陈潇想着自己再重生以前念大学的时候帮助寝室的室友优化计算机。

  大学生本来就比较穷嘛,一台笔记本电脑从高中用到大学。

  提升其性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内存和更换固态盘。

  特别是更换固态盘,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的读写速度。

  对普通用户而言,更换固态盘之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完全够用。

  完成风云系列数据的测试之后。超算中心又对计算机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更是出人预料。

  银河IV系列计算机如果使用碳晶硬盘,其整体性能要比过去提高20%左右。

  原本银河IV系列计算机在全球排名第五,这20%的性能提升以后,全球综合性能(非单纯的CPU浮点运算性能)排名直接提高到第三。

  这个成绩让超算中心的工作人员激动不已。

  夏国超算中心立刻将其性能数据上报给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以便于组织更新计算机排名。

首节 上一节 177/13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