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1335节

  “想当年,我们的罗老号……”

  “闭嘴!南朝鲜你凑个球的热闹,发射一次爆炸一回,还不如北朝鲜的火箭水平高!丢死人!”

  “阿三自己也炸了一大堆火箭,欧盟的火箭也搞不起来,你们都别说了,祖上就没阔过。现在都被夏国甩身后了。说起来人家才是真正的祖上阔气呢!领先世界两千年,也就近代没落了而已!”

  网络如此热闹,陈潇继续去钓鱼调节心态,这绝对是他有史以来最为紧张的一次,那个发射仪式他有话要说,可是他觉得很多话都不太好说。

  “靠!钓了一天鱼,竟然空军了!这运气也是没谁了。”陈潇无语得要死,明明是深秋,鱼应该是最肥的时候,竟然一无所获。

  时间终于来到了发射的当天,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或许是命运安排了这个巧合,宇宙飞船准备妥当快到中秋了,那就顺势而为吧。

  时间一到九点,所有的摄像机都瞄向陈潇,陈潇脸色严肃,身着夏国传统服饰,这是他的私心,荣耀属于夏国,自然不能身穿其他民族的服饰。这个时代是相当开化的,人们不再根据身着西装与否判定一个人正式不正式。

  深吸一口气,陈潇缓缓开口了:“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做个简短的陈述,全程不会超过三十分钟,如果觉得啰嗦的,那就三十分钟后再来看发射画面。”

  陈潇善意的自嘲打开了大家的兴致,气氛也不是那么凝重了。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从这一刻开始,人类就具备了初步探索太空的能力。这一艘飞船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将会不断的发射飞船探索太空,即便找到了宜居的星球,我们也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寻找宜居星球是一个目的,但更主要的目的是探索宇宙。我一直在好奇,宇宙究竟有多大?直到现在为止,宇宙依旧是加速扩张的状态,宇宙的边缘速度很可能已经突破了光速。

  当宇宙停止扩张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是直接坍塌变成黑洞在其他地方以白洞的形式喷发,还是其他的扩张的宇宙边缘发生碰撞继而收缩?

  这些我们都不知道,甚至有可能永远不知道。因为宇宙飞船是有性能上限的,它们或许根本没法应对复杂的宇宙环境。

  一旦被损坏,之前的等待就会重新归零。

  但我们不能灰心,只要人类还存在,那么探索就不会停止!”

  说到这里,陈潇喝了一口淡盐水,继续阐述:“我们聊点别的东西吧,人类到了现在,看宏观的宇宙看不懂,看微观的世界其实也没看懂。当长天科技在研究生命本身的时候,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

  生物体内的细胞,神经元,看上去就跟宇宙的星星点点差不多。说不定这个宇宙不过是巨人身体内的一个组织,随着组织的工作,线粒体一般的恒星就会提供光与热。

  当细胞不断成长,这个宇宙也在成长。死亡后的细胞慢慢坍塌,被消化,这个过程与黑洞何其相似。

  或许黑洞的另一端,是细胞破损后汇入了血管,组织液,然后再重新组成新的细胞,那就是新宇宙的诞生。所谓的介子须弥,其实都是同样的东西,极大之后变极小,极小之后变极大。

  以上都是猜测,错了不负责。”陈潇这时候已经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弹幕里面有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思考,想明白了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将会怎么发展,甚至预防最差的情况。

  遥看星空,那些星星总是那么有规律,创世之柱总是如此的迷人,分分钟吞吐新生与死去的星球。

  “看来大家都跟我一样喜欢瞎想,这样也挺好,人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总得找几件事情做,要不然心理会出问题。

  言归正传,宇宙太迷人却又太大太危险,所以人类一直以来都被困在小小的地球上。如果不是偶然间得到了思路,我们或许直到人类文明终结都走不出地球。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这个技术。这艘首次要冲出太阳系的飞船名字叫做‘应龙’,意味探索进取,它的外形与内部将会在下一个环节进行解释。这里就不多言了。接下来我说说后期的安排。”

  全世界的人竖起了耳朵。

  “探索太空是一批批出去的,我们会逐步建立太阳系的基地,第一站就是火星!然后逐步在岩石地面行星建立基地。

  气态星球,液态星球目前来说没有这个技术。

  不要意味火星真的不能生存,只要有水就行。水能把土壤中的各种元素糅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物,加上光和热,植物就能生长,人类也能生存。水在宇宙中并不罕见,只不过以冰的形式存在而已,只要开采出来就可以了。

  外星基地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那里的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这样一来地球的资源压力就会小很多。月球太小,无法弄出太大的生产基地,动作太大甚至影响地月运转,引发巨大的灾难。

  可以预见的是,火星这种大行星建立了生产基地后,我们就能在那里生产建设,造出更大的宇宙飞船探索太空!

  走出太阳系之后,我们还会建立系外基地。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漫长而巨大的工程。弹幕又有人在算账了,说是要花多少钱。这都不是事,一些资源在地球贫瘠,但在宇宙是很常见的,去一趟,开采一次就有得赚了。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一起达成这个目标,甚至走得更远!谢谢大家,接下来画面转到‘应龙’号这边吧!”

  此时陈潇说了二十分钟不到,但他说完就不说了,宁愿把画面空出来。

  应龙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解说的声音适时的响起。

  “应龙号整体呈银灰色,速度最快能达到每秒30千米,这远超第三宇宙速度,我们可以走出太阳系了……”

  “……该宇宙飞船上面,同样有着自循环系统,人类的活动与植物生长完美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圈,损失的元素可以通过捕获技术在太空获得,不需要担心远航的人会饿死。如果真有极端情况,生命体可以融化在培养器中,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培养出来。”

  “……应龙号飞船上面有着人类的各种文明信息,包括学科,习俗,语言,不间断的发射,希望能够寻找到生命体的信息。放心,这些信息没有透露地球的信息,如果合适我们再考虑在其他星系建立基地作为中转站。”

  “……深空探索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会开通实时直播,通过宇宙飞船的视角,可以看看在太空看星空是什么感受。如果接近了大星球,我们会提示各位,敬请期待!”

  距离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陈潇再次紧张起来,随着倒计时结束,粒子发动力点火,整艘宇宙飞船轻盈的悬浮起来,然后在大家的目光中,保持着飞机的飞行姿态飞向了太空。

  不是宇宙飞船就这点速度,而是全速前进就没人看得清了。

  很快,卫星就拍下了应龙号的身姿。进入太空的应龙号速度再次提升起来,没有空气阻力确实方便很多,不过这点速度还是有点不太够看。好在这只是探路而已,主要目标是火星基地的建立。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想太多没用,即便是太阳系也太过于广阔了。

  宇宙飞船发射了,陈潇还在原地没有走,沈薇温柔的走过去抱住他的手:“要是舍不得,把飞船叫回来呗?”

  “别闹。”陈潇笑笑,“我只是有点恍惚有点落差,一直以来的目标突然间实现了,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回想来的路,虽然辛苦,可是过了之后又觉得乏味无趣了。科学的尽头究竟在哪里,我们真的能探究到宇宙的奥妙吗?”

  沈薇拍了一下陈潇:“你是搞科学的,不是搞哲学的。你这是属于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了又觉得平淡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你看看普通人的生活,哪个不是这样?你已经比他们站的高,看的东西多,生命有趣得多了,还不满足?”

  陈潇认真看着沈薇,沈薇都有点毛了。

  “干嘛这么看着我?”

  “没什么,不知不觉间,你的思想水平也这么高了,都能开导我了。真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啊!”

  “你才愚者呢!回家!如果接近火星了,我一定要看看!”

  “好咧,第一时间通知你!”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大结局

  宇宙飞船飞出了地球,人们时不时的看看飞行的情况。一开始大家都兴致盎然,经常的看宇宙,再迟上一些时日就会兴致缺缺,再久一些,也就没那么兴奋了。

  太阳系对于人类来说都太大了,一天到晚看个黑漆漆的星空有什么意思。远处的星光闪烁不定没啥看头。

  平时大家看到的美丽星云图,是太空望远镜一张张拍出来后叠加起来获得,现实当中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转悠的。

  并且,星星再美丽,其实也不过距离产生美导致,远远看去,什么都好看,近距离一看,吓都吓死人。

  “应龙号”接近火星那一次,大家再次感受到了火星的“丑”,整个星球犹如铁锈一般,过去的黄土高原都没那么黄。

  降落的时刻,全球几乎所有人都观看了直播。

  当飞船成员下来开始搭建火星基地的时候,地球人全都沸腾了,而夏国人则是无比自豪。

  飞船继续向着太阳系外飞行,靠近木星的时候,木星让人产生了巨物恐惧症。飞船选择在木卫二上面建立基地,因为木卫二有冰态水,说不定下方还有液态水,整个星球是有氧存在的,只是没有大气层而已。这颗星球是实打实的存在着地质表面。

  飞船经过土星的时候,选择了土卫六作为基地,这颗星球充满甲烷,本来大家以为这是一颗气态星球,结果发现了一块澳大利亚那么的大陆,能够落点。

  可是不能呆的太久,只能由无人机,机器人去工作。探索这颗星球的意义在于找出地球发展的历史,据说它的环境跟早期地球差不多。

  其他地方就没办法下去探索了。木星有大红斑,海王星有大黑斑,这些都是超级飓风,天王星没有这些斑,可是自身的风速十分惊人,想探索只能找卫星。

  好在卫星足够多,找基地不难,但是贪多嚼不烂。

  据初步探测,长天科技在这些卫星、星球上勘察到的稀有元素就价值整个地球数年的生产总值。

  这些在地球上极其稀缺的元素能干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五年,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区内的交通已然换成了磁悬浮技术,那些材料都是在其他星球送回来的,要不然也打造不了这么多,地球上的原有的材料效率相对较低。

  管束通道成为了过去式,当年看起来庞大无比的跨海工程,今天已经成为了小儿科。

  不过管束通道依旧还在使用,作为备用选项来说还是很合格的,价格低廉还怀旧。

  人类已经把居住地扩展到了海底。

  海底建立起了多个城市,这些城市的上方看起来就像倒扣的锅盖一般,把海水排出,让人类能够在里面生存。这种城市有两三层物理防护罩,甚至还有能量场作为备选。

  对了,此时的核反应已经由单纯热核发展为热核与冷核并举的程度。

  冷核反应更安全,无污染,无辐射,需要的是特定的催化剂,猜猜这些催化剂从哪搞来的?从谷神星上面搞来的。

  海面上方有多个人造岛屿城市,超级海上平台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功能完全不同,这是个综合型堡垒,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速度还极快。

  人类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搞出反重力技术,依托外星的材料,捕获到了暗物质,将其转化拘束后拥有了这项神技。有了反重力技术,人类的飞行器又搞出新的样式,形状已经不重要,有的人甚至个性化定制自己喜欢的造型。

  飞行执照很容易获得,这玩意基本上就是傻瓜式的,系统的权限非常高,如果是人类自己驾驶,那还真有可能出问题。

  能高于系统权限的那种人,肯定是基因强化达到最高等级的。人类坚信,工具再厉害,还是自己更为可信,所以对于基因的改造没有停止。

  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是再怎么强也是提高了下限,每一个人的进度不太一样,强行改变基因也没用,受不起。

  针对这样的情况,长天科技做了针对性研究,发现人类的进化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分支,会产生不同的进化方向。

  说简单点就是某些方面会特别强大,耐受度就高。这就类似于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分工就极端精细化了。

  因此,根据基因进化的层次给予不同类型的基因强化药剂,这些人就安排到了特定的工作岗位,机械师,修理师,飞行员。

  最屌的那种是机甲操作员。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地球已经造出了大型机甲方便施工。

  这个时代什么都很大,没有大型机甲很难干活,凭借着原有的设备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即便无人机,龙门吊的能力再强大,也需要地面人员的配合,受制于地形,进行各项准备。

  还不如人形机甲直接搬了一步到位。

  现在的人形机甲内部犹如一个生命体,起家的原理就是鞭毛发动机,内部有能量路,高效使用高能燃料。

  关节,肌肉依旧是生物特征,配合电路刺激,能爆发强大的力量。五六十米高的机甲,自重就千吨,举起万吨的重量轻轻松松。

  当然,驾驶这样的机甲首要条件就是精神力和肉身特别强大,这么大的生命体,构造极其复杂,想要驾驭如此强大的身体,精神不强大怎么行?

首节 上一节 1335/13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