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1323节

  男人也八卦,尤其是全球第一人领证了,后面的婚礼会怎么举办也是一件让人感兴趣的事情。

  陈潇此时在一边喝果汁,眼神和心情同样复杂的看着文琪她们。他不是无情之人,即便再迟钝,也能感受到这几个女人对自己的感情。文琪就不用多说了,眼神的炙热从来就不掩饰。屈萍和高苗的情绪也没办法完全掩盖。

  “都是好姑娘啊,可惜顺序很重要,我也没办法。”陈潇心中默念,以后这些情绪,这种纠结不复存在,跟沈薇领证结婚,那就不仅仅是感情的问题,更是一种契约和责任。

  聚会很晚才结束,气氛太放松了,陈潇都忍不住多感受感受,他有时候也想躺平摆烂,反正钱都花不完了,人类未来什么的,干嘛要全部承担?

  不过他还始终想着那个推断,内心非常的担忧,第二天就过去看了。

  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多次推演,十次结果有七次非常不妙,两次正常,一次比较不妙。

  “行了,不用太推演了,这件事不能忽视,你们继续忙别的项目,不要占用运算资源。”陈潇点点头,然后离开了虚拟世界的推演区域。

  这推演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周边天体变化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次具体推演的是参宿四的问题。

  参宿四是恒星,比太阳大了1400倍,它跟参宿七同为猎户座中最为明亮的两颗恒星。它在这些年出了问题,简单来说突然间变得过度暗淡。原本它就是一颗变星,主脉动每隔425天重复一次,亮度100—180天或者5.9年为周期变动。但不管怎么动,它是是越来越暗淡,亮度排名从10降到了21,又是历史新低,无论如何都是不寻常。

  有人说这是循环中连读最小值集中到同一时刻导致的结果。意思就是如果每天半夜三点观察最暗淡,连续观察一个月,再把图片重叠起来,就会看起来异常暗淡。

  可是长天科技的推演并不是那么乐观。这颗恒星质量比太阳大了11倍,半径却大了887北,平均密度只有太阳的630份之一。这就意味着更大的恒星,更大的半径,更虚的内核,用红热真空形容更确切,有多不稳定也就可想而知。

  还有一种说法是,参宿四只是被宇宙尘埃,宇宙气体遮盖了一下。但是根据接收的各种宇宙波显示,这条路径上并没有其他的恒星亮度有问题,可见没有其他的天体发生问题,只是参宿四出了问题。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它已经燃料耗尽,收缩,坍塌,爆发成为II型超新星,这对于地球来说无疑是相当可怕的。

  它距离地球很近,630光年的距离,射线如果以光速传到地球也就630年,如果爆发过于激烈,类似于宇宙大爆炸,或许能突破光速。这一点谁都不敢保障,毕竟没人看过超新星爆发,没记录过爆发喷射的速度,全都是推测的。既然是推测,那就得往不太好的方向推测,何况那个黑洞的因素也是极其不确定的,各种情况叠加之下,谁都无法预料事态如何发展。

  “有时候知道得太多也是一个负担啊。”陈潇不由得叹了口气,看看楼下的行人与车辆,他甚至开始羡慕起了这些普通人。

  沈薇这时候轻轻进来:“有难题?”

  陈潇点点头,沈薇走了过来,温柔的按摩陈潇的太阳穴:“不要太大压力了,你不是说大家都可以进入虚拟世界永生了吗?难道你吹牛了?”

  “我没吹牛,虚拟世界甚至可以通过我来管理。人类可以在里面繁衍。”

  “那你还这么焦虑做什么?”

  “生怕虚拟世界崩溃啊,得不断的寻找新的星球。不然的话,我们就会被困在虚拟世界里面出不来,那也太可悲了。”

  “我不这么认为,如果运算能力不断提升,我们造出了地球,也就能造出太阳系,甚至能造出宇宙。造出的方式用大爆炸的形式怎么样?然后看着生命从无到有,然后也跟你一样焦虑着要冲出太阳系。”说到这里,沈薇已经开始笑了。

  “哈哈!竟然敢调侃我!看我打你!”随后陈潇抓住沈薇,横过身子打了一巴掌屁股。

  “哎呦!放开我,一会有人进来了!”

  “没事,我已经关上了办公室的门。谁都进不来,而且你喊破喉咙也没用!”

  “别人看着我进来的!太久不出去会说闲话的!”

  “那我快一点!”

  “别开玩笑了!”

  陈潇和沈薇打闹了一会,心情一下子就转变了不少。也对,自己太贪心了,人类这个物种才进入现代化多久?一百多年前才刚刚发明飞机而已,现在就有了这么多的科技。

  到最后即便真的没走出太阳系,虚拟世界也足够大家生存了,不能回到原来的宇宙又如何?还能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其他宇宙,甚至可能连通其他位面呢。

  最糟糕的情况是最终虚拟世界崩塌,这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人类存活的时间肯定大大超过了原来的物种界限。

  “最少也有630年,事情一点点做吧!先把第一代飞船,第一代设备发射出去试试水。然后再看看第一代宇宙人类的情况。恩!事情太多了!哪有时间想这些乱七八糟的。”陈潇随后联系了屈萍,说了个想法。

  “什么?人类改造?改造成什么?”屈萍一下子愣了。

  陈潇非常坚定:“把水熊虫的基因夹杂进入人类的身体,让人类能适应太空的环境,这么一来就可以减少对设备的需求,也就能腾出手来探索宇宙了。”

  “额,你还真是想法多。碳基生物是有限制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即便人类变成了钻石,也有可能毁于高温。宇宙这么复杂,或许只有改成硅基生命才可能走向宇宙。”

  “先改造成水熊虫那样吧,以后你能把人类改造成硅基生命也算你厉害咯。”

  “不要!水熊虫吃喝拉撒都没意识,我不认为人类能变成那个样子,降低活动频率方能降低生命需求。”

  “不动也挺好,进入虚拟世界呗。得了,去弄吧!”陈潇笑笑,屈萍转身出去了,随后立马开始组建团队。

  “你负责水熊虫基因的分析,你负责带队分析人类现有的基因序列,把所有人种的基因共性找出来。你先去把茶水烧了,然后过来一起搭建培养……我先去厕所吐一下。”屈萍说完,直接奔着厕所去了,随后就听见“哇哇”吐个不停。

  “这天杀的陈潇,竟然不说清楚这件事,我打扁他!”屈萍一边吐一边骂,但随后又开心的笑了。

  陈潇分派任务给了屈萍,随后就去看看飞船研发的进度,上回说的立场问题还没有下文呢。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需要技术加速

  “能量场的推行怎么样了?”陈潇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水熊虫基因融入人类基因的项目压力就小一点,要不然的话,难度实在太高了。

  “现在的设想是洒出诱导物质,吸收宇宙能量转化为能量场。上帝粒子的存在让光子能够凝聚,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思路来弄。

  所谓的各种场也不过是粒子的堆积,跟板子没什么两样,区别在于能量大小和物质的密度。现在不用考虑密度,考虑能量就行。”

  陈潇一听有戏,整个人都精神了,说实话他好久没这个感受了:“那就是说能搞定?”

  “不能……上帝粒子只能在超强对撞机当中产生,那个超级对撞机,绕圈长度十几公里,供电百亿度起步。小型化是最为头疼的事情。如果能搞出上帝粒子,并且可控,那么我们绝对能把能量场当盾牌用。”

  陈潇只能叹气,自己确实是心急了,只能换了个问题:“通过推衍没有?靠谱吗?”

  “比较靠谱,而且这样还有个好处,如果超级对撞机小型化了,我们就可以通过原子流,电子流来推动宇宙飞船的移动,不用老想着传统的那些燃料。曲速引擎的能量比这个还高,感觉这个更靠谱一点。”

  陈潇瞬间进入了思索,这个领域看来不押宝都不行了,同时兼具动力和防护的技术,谁能说个不字?

  就在此时,一声美妙的提示瞬间在陈潇脑海里面响起,影响力系统已经达标,他又可以给技能树加点了。这一次他看着分支陷入了沉思。

  目前各个项目都很需要加点,飞船发动机,飞船材料,飞船的能量场问题,水熊虫与人体基因的结合,都需要加点,其他方面不是没有需求,只不过看哪个进度相对落后。

  要走向深空,不能有短板,这就叫木桶效应,缺哪个都不行。

  思来想去,陈潇还是纠结的把技能点点到了航天技术这一块,毕竟这种指向性的具体技术属于复合型学科。

  里面就包括了材料,发动机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等级够高,甚至可能触类旁通,提升其他学科的理论。长天科技的基础学科水平正是在这些符合项目里面慢慢总结提升的。

  加了技能点后,陈潇专门看了飞船的材料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飞船发射出去,积累积累经验,不出去走走,光在地球构思没用。

  推算得再多,外面的环境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推算存在。

  拿到技术后的陈潇第一时间就把资料分门别类的发了下去,这些科研人员头都秃了,可不就盼着这点东西吗?拿到了技术之后,再次沉默,科学越是往上,就越难突破,每一个小的进步都得巨大的心血。

  剩下的就是纯粹靠时间来堆积了,好在这一次人类有了虚拟世界的推衍模式,那么就不用在现实世界当中苦哈哈的等待着实验结果。

  因为虚拟世界的时间是可以加速的,别以为现在虚拟世界的工作就已经彻底完成了,事实上工作量更大了。

  除了要扩大影响的范围,还要扩大影响的深度,也就是往里面塞入更多与现实一致的规律,每天都有人查漏补缺,力求彻底真实。

  一开始往里面填充的或许是大家平时常见的层面,现在就得朝着更微观与更加宏观的地方扩充。

  人类的认知范围是通过工具来决定的,没有天文望远镜之前,人类还以为自己在一个有边界的平面上生存呢。

  没有显微镜之前人类还以为最小的物质是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呢,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晓得了。天文距离用上了光年,小小的物质用上了夸克来衡量。

  所以一切都得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这是一种危机意识,虚拟世界说到底不过是人类构建,描述,有一定自我推演完善能力的异世界空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构建性的产物。既然是构建,那就一定有漏洞呗,不检查怎么行?

  长天科技自然科学院到现在为止,依旧坚持走自己的科学道路,这也是陈潇的意思,即便有了系统给的技术,人类依旧需要自己想自己的问题,看看能不能想到其他的可能。很多猜想一直在推算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圆周率的问题。

  曾经有人说,圆周率如果能算完,那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创造出来的,人类,尘埃,宇宙都是如此。而现在推衍的结果渐渐趋向一个可能,那就是圆周率本身就是可以除尽的,只不过是圆的本身发生了变化,所以才导致圆周率一直在变化。

  无论宇宙是扩大的,还是收缩的,只要它是一直在变化的,那就不能除尽。除非一切停止下来,扩大或者收缩到极致的瞬间,然后就被除尽,之后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奇点,创造新的宇宙。

  这或许是造物主对自己的保护方式,不让创造出来的生命算尽圆周率,以免找到了创世的办法。

  想太多没用,事情还得一步一步的做,陈潇不由得感叹,或许人类的智商还是太低了,必须得全面提升起来,基因筛选后进行的细胞结合非常必要,如果个个智商三四百,人类的创造力绝对更上一层楼,这种事情就得几代人才能完成了,在实验室能搞出高智商的人类,可要全面更替是个长期的活儿。

  工程部这时候上传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全智能交通城市的构思,把人力解放出来,路线完全由服务器决定。这么一来,道路运转效率就会达到最大。

  这个框架之下,公共车辆都会提前知道目的地,人们就站在路边等待车辆,私家车会提前规划路线,绝对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虽然现在长天科技的智能汽车已经很多了,可是公共交通很大程度都是人工驾驶的,依旧存在交通事故,也存在交通拥堵。

  如果这个设想能完全实现,人们甚至可以彻底告别私家车,公共出行就行了,反正比自己养车更便宜。这么一来,汽车产品慢慢淘汰,走向更高的层次,世界上其他地方依旧需要长天科技的智能汽车,那就卖给他们。

  这个框架的要点有两个,一个是汽车的智能化,这个长天科技已经做到了,深蓝汽车就很优秀。不过最好还是变成磁悬浮的形式,连轮子都别用了。这样一来汽车的轮胎使用就会减少,橡胶需求也会减少,能减轻大自然的负担。

  另一个要点就是马路材料的问题,得随时提供磁悬浮的能量,要不然的话怎么悬浮得起来?

  陈潇看到这个方案,瞬间来了兴趣,这个可是个好项目,时期长,资金多,能最大程度的拉动经济,提供工作岗位。

  经济增长就是这么个道理,要么上大工程,要么上新技术,前者太虚,后者实在。更妙的是能把车子与道路当做新材料的试验场!

  再细细的看了下思路,陈潇觉得非常靠谱。道路的磁场供电问题可以通过铺设环形电线来决定。每隔一段距离肯定有一个供电设备。如果有某个地方坏了,那就引导车辆走其他的线。一条电线周围配着磁场发生器,将电流转化为磁场。

  如果是孕妇要搭车会有影响吗?

  显然不会,车子的底部能断绝磁场,车子整体也是抗电磁辐射的。人站在这种道路上面不需要担心,悬浮汽车不启动,磁场也不会启动。车子就跟钥匙一般,跟那个磁场发生装置互动一下才会产生磁场,平时都是关闭的状态。

  这个过程甚至可以让服务器提前准备,瞬息之间就完成。

  导电的问题怎么处理呢?如果发生了破损情况的话。首先这个概率很低很低,现在绝缘材料用的都是新材料,基于硅藻外壳合成的一种植物纤维状的外皮,又硬又抗磨损,伸缩性还很好。就算真的把外皮干爆了,这道路的排水是有设计的,各走各的,不会有问题。

  道路真进了水,那还有自动设备断电,剩余区域继续供电,继续产生磁场,防漏电装置根本就不是什么高科技,二三十年前就有,现在多了个智能化而已。

  想法很好,但也得经过批准报备不是?

  长天科技这头把申请打了上去。

  这一次却遭受到了阻力,因为有些群体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有些飘了。之前的管束通道能解决,是因为海外市场火爆,长天科技允许他们的公司参与项目,从中得到了大量的利益。这种群体在全世界都有。

  现在问题是什么?就是长天科技这么做,将会彻底掌控公共交通项目,这将是他们无法容忍的,再加一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如此。

  “陈潇是不是太贪心了?铁路让了,低空让了,如果只是公共汽车类,我们甚至能让,现在就连公路的项目都要参与,这可不只是施工就完事了,还有供电,照明,排水,绿化等配套项目,这是想插手国家的运转!”夏国某个高管有点气愤。

  “如果把这个项目让我们参与,你还是这个态度吗?”有个人看不下去,出言打断。

  “你以为我是看着那几毛钱?你问问其他国家的高层,我敢说他们绝对不愿意,公路是什么?是命脉,甚至是关乎到国防安全!如果全都磁悬浮了,我就问问我们的武器怎么通过路面!”

首节 上一节 1323/13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