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1293节

  最后事情重新回到原来的节奏,还加了工资,这才好转了起来。乱搞一通,事情完全没有变好,还把时间浪费了,把工价提高了,综合成本上升了,膀胱不好的,真能气到被尿给憋死。

  长天科技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化,低头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而长天科技在保密方面是有选择的,那种对人类现有秩序,伦理道德有巨大冲击的项目就会选择高度保密,除此之外都是一般保密。

  这是出于三个因素考虑。

  首先是长天科技摊子越来越来,涉及的领域,产业类型越来越多,这样的前提下,自己还怎么能做到全方位的保密?高度保密要消耗巨大的精力,物力,财力,人力,所以不如把重点放在那些实在不能看的地方。

  其次就是长天科技很多技术已经成熟,自成一体又水平极高,给人家也没关系,即便拿数据丢给老外,老外也造不出来。哪怕把机器设备一并送过去都没用,生产有这么多环节,那么多环节有那些多的生产参数,即便是商业间谍也没办法偷完这些数据。

  就算什么都偷到了,权限也不够,长天科技远距离就能封住系统,把那些设备变成废铁。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遮掩的?

  最后一点就是出于全局的考虑。现在长天科技走得太快,已经快到了不得不停一停,等一等全世界的程度。别说给大家看了,长天科技已经早就开启了开源计划,保证夏国总体水平优势的前提下,向全世界开放诸多技术的信息,让全世界都能跟上脚步。

  如果不这样,人类文明的发展实在太慢。这样的做法也会让夏国人产生一定的危机意识,否则人类都是有惰性的,能轻松挣钱就一定不会高标准要求自己。

  正是由于这样的理念下,长天科技宇航部的一些新产品就被拍到了,引发了米国当局巨大的恐慌。

  “根据现场的拍摄与描述,长天科技打开薄薄的一些纸片,灌入空气,然后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房间。”

  “还有,长天科技宇航基地外的隔壁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车子,能折叠,又扁平,像极了月球车。”

  “那个仓看起来不像是载人的,倒像是装货物的。综合以上的各种信息判断,夏国很可能在搞人类登月并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

  这个结论不是一下子就做出来的,而是综合了许多信息得出的结论,甚至在夏国内部都不算什么秘密了,很多爱好者都看到了,那些细细碎碎的信息给普通人看是没用的,但是落在专业情报分析机构手里,就会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米国就是这样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夏国要在月球建造基地!这个猜测的可能性竟然还不低,米国当局自然要着急上火了。

  “不行!更改任务!我们不仅要登陆月球,还要早于夏国建造月球基地!”米国大佬拍桌子下了命令,这可把负责人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夏国人没有的,米国人要有,夏国人有的,米国人要做得更好。这个要求也太过分了啊,知不知道这件事根本就办不到?

  目前米国重返月球计划的进度严重滞后,能准时发射都要看运气,上去之后什么情况都是个未知数。现在还要加上个建立月球基地的任务,一次登月发射计划能完成这么多事情?米国现在连合适的月球基地材料都还没有准备好,相关的货仓也没有,怎么整?

  米国上头发话了,下头就只能硬整了。

  没有货仓就改造载人仓,反正都是装东西,装人和装货物有什么区别?把建造材料往里面塞塞就行了,上了月球就打开货仓自己搬,月球引力小,总该能搬得动。

  建造材料没准备好?那就拿充气城堡作为思路,长天科技好像也是这么搞的。估计内部外部涂上防护层就搞定,相关的防辐射涂层自己有研究,如果不计算长天科技,技术也算是一流的。

  问题是,这些材料并不能做得很轻薄,整个基地极其配套设备想塞进“货仓”,难度不小,米国人就只能拼命的降低质量,货仓能拆的全都拆了,不能拆的也要看着拆。

  两头忙碌起来真是要了命,很多科研人员都是两边跑,连轴转的。高端航空人才很多都跑到夏国去了,老一辈的大牛被捞走去夏国了,年轻一辈有潜力的很多自己就跑掉了,以各种名义去了夏国,真是防不胜防。

  现在剩下来的都是不能走的,铁杆反夏国的人员,他们去哪里都是过街老鼠,只能留在米国咯。

  人力不足,信心也不足,进展能快?紧赶慢赶,惶惶不可终日,就在此时,夏国宣布了准确的登月火箭发射时间,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我们决定在五月一日上午十点发射登月火箭,这是夏国现代社会首次人类登月行动。曾经的夏国已经有古人做过类似的尝试,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着现代航天人不放弃……”夏国宇航部门搞了专门的发布会。

  会后一堆记者开始提问。

  “距离发射时间已经不足一个半月,现在就宣布了登月时间,是不是意味着各种技术都准备好了呢?”

  “可以这么说,但为了事情万无一失,我们还在不断调试,力求完美!”

  “对于米国重返月球的计划,您有什么看法?”

  “我们祝愿米国的登月计划可以顺利,月球是蓝星人共有的,不是独属于谁的,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去研究,开发。”

  “请问发射时间是不是受到了米国重返月球计划的影响才会这么快?”

  “并不是,我们有自己的计划,如果真要赶进度,其实今天就可以发射了。”

  “……”

  记者问了很多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答,越回答,米国高层就越是心凉。

  “夏国这是疯了!他们怎么可能会这么快!一个半月之后?这不是等于把我们的时间又提前了吗?”

  “你看看那个发言人的状态,已经胸有成竹,说技术准备好了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能给出具体时间就意味着是真的。他们真的进入了最后调试的阶段,我们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不太乐观!调试得很不好。我倒是觉得夏国是不是放空炮?到了那时候就推迟计划?”

  “夏国人从来不做这种事。”

  米国高层想疯了都想不出为何夏国的事情进展得如此快速,长天科技的技术再好也都是没有经过上天实践的产物,再加上长天科技自己的航天产业链都还没完全打造好,那些产品是哪来的?

  长天科技对现有的部分产线进行了相关的改造,这等于是降低了手里面的技术标准,却又提升了夏国航天部门的技术标准,两边靠拢一下,就把事情办成了。

  长天科技又不打算全方位的改变现有的产业,只是为了合作做一下调整,所以产品出来的就比较快。

  这样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调试的效果非常好,毕竟原有的框架没怎么动。另一方面,长天科技也会打造彻底属于自己的航天体系,那一套是真要花大工夫的,也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米国还以为长天科技会为了夏国航天全方位调整,所以这才意料不到。其实米国人没有低估长天科技,只是它的进展太超乎想象。

  “我们必须要把提前执行计划了,夏国五月一日就发射,我们就定为四月二十六日!恶心恶心夏国人!”

  提议听着很解气,问题是办不到,各方面的进展明显跟不上的节奏,拿什么提前发射?

  “要不这样吧,我们增加旧产品的比例,不要用那么多新产品了,调试起来就会稍微省事一点,毕竟新产品需要时间检验。”

  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提出了这个建议,米国高层竟然真的同意了,只要时间能提前,什么都不管了。再说了,旧产品又如何?还不是经过实战的?

  唯有专业人员无语至极,如果用的全部都是旧产品,事情还容易点,新旧搀和进去,问题就大。再者,米国航天部门也没这么多旧产品,把过去那些东西都拆的差不多了,该造还得造。

  “真是的!整个火箭看上去是新的,但在我们看来,就是个打满了补丁的热气球,会出事的!”米国航天负责人气到摇头。

  科研进度的滞后也让事情有了戏剧般的变数,那就是米国宇航员的选拔问题。

  过去都是抢着报名,心想上太空站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可这一次是隔了六十多年去月球,加上整个项目进度如此滞后,上去大概率就是个死,谁心里不别扭?

  于是就出现了无人报名的惨状,逼得高层下了死命令,直接从现有的宇航员预备人员以及上过太空的人员里面选,选的方式非常硬核——抽签!

  就这样,三个倒霉蛋被选上了,分别是马特,达蒙,加上他们的好基友——本,昵称大本。

  被抽中的三个人满脸愁容,就怕上了月球回不来了,到时候谁上去救他们?

  愁归愁,事情还得做,三个人开始参加基地搭建的培训,各种设备让他们有种返回原始社会的感觉,这也太落后了吧。

  “越简单,越可靠。你们上去后,还会带着相关的制氧设备,种子什么的,我们要做的是在月球生存下去,而不是停留几个小时就开始返回。”

  “这个你们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们有拒绝的立场?”

  “得加钱!”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出发,月球!

  有些事情是真的加钱也做不了,比如进度,始终是钱不能快速解决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事实上,米国人从2004年就开始喊着要重回月球,并制定了大概的阶段,最迟到2020年就得再送人上去,可为何都2025年之后了还是这个进度?

  缺钱呗,米国的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被其他崛起的势力慢慢侵蚀,统治力远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再加上这个项目实在没有市场,不可盈利,也就慢慢搁置了。

  突然再次重启,约等于从头再来,还得几个月就搞定,可能吗?显然不可能!

  项目负责人跟米国高层开了会,挨了骂,回来就给手下开会,他倒是没骂人,好歹是有科学知识的,只不过满脸愁容,头发都快掉光了。

  “目前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就是货仓的载重量严重不足,第二个问题就是没有绕月卫星把把关,哪怕有一台中继一下都能降低不少难度。”

  米国一股脑的要干那么多的事情,火箭除了载人还得载货,根本就挤不下。那些必须的设备已经无法再缩小。

  比如种植的土壤,压缩的空气,灭火的设备,还有探测的,通信的,光照系统,这么多的东西堆在一起,零零散散都有两三吨了!

  上月球的设备哪有不重的?为了性能谁都不敢缩减构造,甚至还要多弄几个备用的手段,这个不行那个得行,不然就只能等死了。

  这都还没完,回程的燃料也总得留一下吧?燃料带不够,怎么摆脱月球引力到达预定轨道被地球引力捕捉?

  这么一来,自重根本降不下去。

  两三吨听起来不多?其实已经相当夸张了。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满打满算就得三吨重,毛熊研发中的新型货仓只有700公斤的载重,米国一弄就是两吨多的东西,根本带不上去。

  另一个问题也很棘手,那就是绕月中继卫星。米国不是没有绕月卫星,但那些卫星早就超出了使用年限,有的时灵时不灵,有的根本就不是通信用的,有的干脆直接报废了。这么一算下来,对于登月计划的帮助几乎等于零。

  麻烦的还不只是如此,即便绕月卫星还能用,已经严重超龄,对外还在运转,其实内部的功能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的要求。

  “不要如此乐观,其实那些绕月卫星都玩完了,时不时公布出来的照片都是提前储存好的……”角落里面有个人闷闷的开口了,这一击将所有人都打蒙了。

  “什么?这样的事情你们都敢造假?什么时候的事情!”

  “你们其实心里应该也知道才对,月球没有稳定的大气压,轨道自然也就不会很固定,这些卫星的寿命都是相当短暂的,运行个一年半载就算完成任务了。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照片还时不时的发回来,你们就不觉得奇怪?”

  大家再次沉默,很多人早就想过这个可能性,但被证实的这一刻还是非常难受的。

  载人载货的载具不够给力,地月间又没了卫星中继,这件事怎么玩?过去米国人凭啥能登陆成功?那时候天上卫星比较少,选择大呗。现在再发射,得一边计算地月间的引力问题,还得避开漫天的卫星。这种位置早就送了很多颗卫星了,方便观察嘛。要想登陆就得拿到人家的轨道数据,巧妙的避开,这件事说来话长了,真是要好好琢磨一番,要不然上了太空撞卫星,还登陆个毛线。

  到了这里,最严重的问题已经列出来,接下来就是想着该如何解决了。

  “单个货仓装不下,那么就一次性搞两个载具,同时发射两颗火箭,一前一后落地,你们说怎么样?”

  “不怎么样!GPS给地球定位都有一两米的误差,上了月球鬼知道定位准不准确。地球有磁场,会影响探测的结果,你不会不知道吧?最严重的就是宇航员上了月球得跑小半个月球才找到另一个货仓!”

  这个可能性还真不小,没有大气层摩擦阻挡,货仓调整位置都挺困难的,定位不准确的话跑哪里都有可能。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找夏国借用中继卫星,以前不是没找过……”

  这个提议立马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夏国的绕月卫星的最新上去的,运转肯定正常,以前米国确实找过夏国帮忙,可是现在是死活不能行的,要脸啊。

  可是不找夏国还能找谁?

  全世界都不玩这个项目了,东洋当初野心勃勃,搞了十来年,也停了,距今也有十年以上的时间不玩了,东西早就丢了。

  欧洲那头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整个欧洲绑起来搞这么个项目本身就不靠谱,出钱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哭穷。

  夫妻俩同床异梦就够难受了,欧洲这踏马是一堆夫妻,能睡到一张床上?这个项目也就实质上的凉了。

  想了一圈,谁都用不上,那就自己再提前丢一颗上去吧,好在这种事情也不算特别难,手头就有星链,改造改造应该也能短时间有点用,但是想彻底取代中继卫星的作用是不可能的。

首节 上一节 1293/13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