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73节

  如此情况让利勃海尔上心了,进一步调查后事情更心塞了。

  沃盛的技术,很有可能来自华夏的华盛集团。

  不仅如此,他们还收到一些消息,华盛集团接下来可能会在华夏市场发力,走低端路线。这一下利勃海尔这边着急了。

  要知道利勃海尔在华夏海尔可是有很大一部分股份的,要是华盛集团利用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在华夏走低端系列,海尔很难竞争得过。毕竟海尔什么情况利勃海尔最清楚了,不管是技术还是资金都无法和华盛集团相比。

  就在利勃海尔担忧的时候,竟然有人想要收购自己持有的海尔的股份,这对利勃海尔来说自然是好事。对于利勃海尔来说,投资华夏海尔就是一门生意,现在华夏海尔隐藏着巨大危机,如果自己手里的股份这个时候能有一个合适的价格出售,利勃海尔自然是很愿意的。

  对于利勃海尔这样的跨国公司来说,及时止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海外的投资。所以华夏投资公司的出现,对于利勃海尔来说,简直就是瞌睡时候递过来的枕头,来的正是时候。

第111章 百亿大投资:华盛要大老大谁反对?

  “徐总,成了……”

  深城,当接到张敏瑞的电话后,徐华盛笑了起来。

  成了,经过激烈的谈判,利勃海尔手里的股份已经被徐华盛邀请的投资公司全部拿下。

  而且价格并不算高,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花了4.8亿人民币。这个价格虽然看似不便宜,但在徐华盛看来也并不算贵。

  不过就算如此,利勃海尔的投资也赚了不少。

  对于利勃海尔来说,这笔投资是很划算的。短短几年时间,几十倍的回报率,这生意太划算了。

  如果没有华盛集团的突然出现,利勃海尔肯定是不会出售这部分股份的,毕竟他们也看到了华夏市场庞大的体量。

  奈何各方消息综合起来都有些不利于海尔,而现在有投资公司愿意出这个价格收购股份,他们自然就出手了。

  4.8亿,这是一大笔资金啊。

  反正张敏瑞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对于财大气粗的华盛集团来说,这点钱小意思,也就一亿美金多一点。

  “张总,合作愉快,期待您再来深城……”

  徐华盛笑着说道,海尔,拿下。

  而海尔只是一个开始,伴随着合作的开始,好消息不断的传出。

  长虹集团那边经过一系列的商议,最终接受了华盛集团的入股投资,华盛集团10.36亿人民币,成功拿到长虹集团百分之二十八的股份。

  而在格力,华盛集团以2.6亿人民币和一些技术入股,成功拿下格力百分之三十二的股份。

  小天鹅,创维,康佳,TCL,美的等公司,华盛集团也陆陆续续入股,占据的股份有多有少,但是最少也没有低于百分之二十的。

  撒钱,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徐华盛仅仅入股这些集团股份,就撒出去了数百亿人民币。如此恐怖的现金流,国内找不到第二家企业了。

  不过这数百亿人民币撒出去之后,收获的东西也很多啊。

  这些投资不是以华盛集团的名义来投资的,而是以云岭投资的名义投资的,低调才是王道。

  完成股权收购之后,徐华盛也给这些企业一些参考和定位。

  海尔未来可以专心在制冷产业发展,从普通的冰箱到未来大型制冷设备,目标就是全球制冷产业的王者。

  而格力这边,徐华盛也建议格力专心做空调,而且不仅仅是家用空调,还有车载空调,还有大楼车站机场用的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等等,先把空调行业做专精了。

  至于长虹,徐华盛也只是建议长虹先专心做电视产业,未来有机会在进军其他产业。

  小天鹅则是专精洗衣机,先把洗衣机做大做强。

  至于其他品牌,徐华盛多多少少都给出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建议也仅供参考而已。

  云岭投资虽然投资了这些企业,但却不会过多的插手这些企业的管理,只会当一个安静的股东而已。

  这次,华盛集团简直是把未来有潜力的家用电器公司全部给入股了一遍。至于未来这些公司会如何徐华盛也不知道,但徐华盛知道,未来就算这些公司发展不太好,但借助华夏未来发展的红利,自己这笔投资也是稳赚不赔。

  现在投资一亿人民币,未来最起码百倍收益。比如海尔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如果海尔发展顺利的话,未来上市市值最起码几千亿。

  徐华盛对于未来云岭投资可是期待很大的,未来的云岭投资,就是一个超级大的投资公司。不仅仅在国内,未来在国外也会投资不少企业。

  深城,华盛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今天来了很多人。

  不仅仅电器制造企业来了,还有好多做供应链的企业也来了。

  “欢迎各位前辈的到来,我是徐华盛,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

  徐华盛出现在台上,看到徐华盛,很多人心里忍不住感叹。

  厉害的年轻人啊,现在这些人都知道华盛集团到底是谁当家了。再过去这段时间,这个年轻人翻云覆雨,直接在国内电器行业投了数百亿人民币,现在被他投资的电器企业,一个个手里都握着不少的现金,再加上华盛集团的新技术,一个个都准备摩拳擦掌的来一场大的。

  “今天把大家邀请过来,第一件事情是想分享我们华盛集团一些经验,特别是出口海外的经验。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华盛集团和沃尔玛集团成立了一个联合品牌沃盛品牌,我们华盛集团出产品,沃尔玛集团出渠道。上个月中旬,沃尔集团旗下的第一个高端电器品牌沃盛品牌正式发布……”

  华盛集团直接拿出了一些数据,而这些数据,让现场所有人吸了一口凉气。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沃盛品牌在全美的销售额高达46亿美元。而沃盛集团凭借着一个沃盛品牌,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净利润高达6.9亿美元。

  而华盛集团这边不算沃盛集团的利润,都有10.3亿美金,而沃尔玛集团赚的利润也超过了10亿美金。

  “不仅如此,就在前几天,我们又接到了沃盛品牌一笔高达40亿美元的订单,目前我们华盛集团已经接到沃盛集团总计90亿美元的订单,总利润超过40亿美元……”

  当徐华盛说出这话后,现场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卧槽,都知道华盛集团赚钱牛逼,但是没想到他们赚钱这么牛逼啊。90亿美元的订单,他们都有40亿美元以上的利润,这利润率也太夸张了吧。

  眼红,所有人都眼红,这尼玛看看华盛集团,在看看自己企业,没办法比啊。

  “各位,这就是技术带给我们集团的溢价能力。科技产品,归根到底还是技术为王。做低端,只能赚个辛苦钱,甚至连辛苦钱都赚不到。今天我就是想告诉各位,想赚钱,赚大钱,还是赚外国人的钱比较快。但是想要赚外国人的钱,就必须有过硬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过硬的售后服务。创建一个驰名品牌,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经营,但是毁掉一个驰名品牌,往往只需要一件劣质产品,一件恶性的服务事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一个企业的信誉至关重要,一件小事,真的可能就能毁掉几十年的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徐华盛认真的说,下面的人也认真的听着,这都是经验啊。人家华盛集团能出海赚钱,这就是能力。人家在国外赚到这么多钱,对国外市场的了解肯定比自己更多。

  “所以,这次邀请大家来这里,是想和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咱们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联合会,打造整套严格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这样才能让大家更好的发展,我们华盛集团愿意帮助大家进行产业升级,现在也有其他国外企业找我们华盛集团合作,我们华盛集团很愿意给大家牵头引线,帮助大家的产品更好的出口到海外赚外国人的钱……”

  徐华盛笑着说,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都看着徐华盛,心里冒出一句话,华盛集团这是要立规矩啊。

  徐华盛站在台上,看着下面的人,心里笑了起来,这次就是立规矩,华盛集团就是要当老大,你们谁不服?

第112章 华盛标准:打造不一样的华夏制造

  “各位,问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说起日本商品,你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会议室里,徐华盛看着下面的众人笑着问道,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思索了起来。

  对日本商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技术厉害,质量好,制作精良……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全是优点,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价格贵吧。

  “谈起日本商品,或者说日本制造,抛开技术层面和价位,大家想到的是不是日本商品的质量好?不管是日本生产的电视机,还是日本生产的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等产品……”

  徐华盛的话一出,好多人认可的点点头。如果去掉技术和价格,好像大家对日本商品的第一印象就是质量好。

  很多人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一说日本进口的,大家自然就认为是质量好的代名词。

  在这个时代的华夏,日本进口的产品在华夏就是高端,就是质量好的代名词。不管是家电,还是摩托车小汽车什么的。

  虽然徐华盛知道几十年后,日本企业因为各种数据造假打破了日本制造的神话,打脸了所谓的匠人精神。但是在这个时代,不得不承认,日本的产品就是质量好,小日子的质量管理是超级厉害的。

  “各位,我想再问一个问题,日本制造这个牌子,是一个企业打造出来的吗?”

  徐华盛这话一出,所有人愣在那里,有些人渐渐明白徐华盛要做什么了。

  “各位,有时候,国家品牌比企业品牌更重要。就比如日本制造,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让我们普通消费者谈起日本制造的产品都奉弱神明。不管是摩托车还是洗衣机,甚至连一个普通的电饭煲,甚至是普通的衣服食物,只要一说是日本制造,就会自动溢价很多。这就是国家品牌的形象,日本制造,德国制造都是这个道理。这不是一家企业努力的结果,这是千千万万本土企业和政府通力合作的结果。相对于日本制造德国制造,我们的华夏制造现在在消费者心里又是什么印象呢?产品技术落后,质量差,机器廉价,售后服务差……”

  徐华盛的话犹如一把重锤,一锤锤砸在大家的心口。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和日本制造的形象相比,目前的华夏制造不就是这个事实吗?

  技术全面落后,加工工艺全面落后,连工厂的管理体系也全面落后,甚至有很多企业都没有售后服务的概念,买产品是能坑一个是一个。

  “各位,你们觉得这样的华夏制造能走出去吗?就算走出去又能拿到多高的溢价能力?我觉得,不改变这个情况,就算我们真走出去,也一样会被贴上廉价产品的标签,到时候我们十件产品的利润,可能都不如日本企业卖一件产品赚的利润多。所以,咱们华夏企业要想赚大钱,就必须先改变这种情况……”

  徐华盛严肃的说道,这话让也让大家小声的议论了起来,对于徐华盛的话,大家有些认可,有时候真的国家品牌不行的话,企业想要走出去是非常困难的。

  “各位前辈,咱们华夏老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过硬的实力,就算天大的机遇落在你头上,你也把握不住。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标准,新的产品标准,新的质量标准,新的管理标准,新的服务标准,这个标准要足够严格,足够科学,我们所有的华夏企业都应该齐心协力,一起努力去经营华夏制造这个牌子,我们的产品走出去,我们要用产品技术,用产品质量,用售后服务来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我们华夏企业制造的商品才会慢慢提高商品的溢价能力,才能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才能从低端慢慢走到高端……”

  会议室里,徐华盛豪气的话语让所有人深吸一口气,随后觉得热血沸腾。

  会议在继续,会议的内容也让所有人表情凝重起来。

  华盛集团这次邀请大家来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团结起来打造新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属于华夏的标准,同时也是属于华盛的标准。

  有人反对吗?没有人,原因很简单,这个标准,你可以不参加,可以不遵守,可以自己玩自己的。

  但是不参加,也就意味着你就不能和华盛集团合作。

  你买不到华盛集团的核心部件,得不到华盛技术的授权。就比如做电视机的品牌有很多,你不按照华盛集团的游戏规则来玩,那么新型新型显像管你就拿不到货,拿不到货你就无法和其他品牌竞争,等待自己的只有灭亡。

  做零部件的也一样,你不参加,你不仅不能给华盛集团供货,你还不能给参加这个标准的其他企业供货,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灾难。

  未来伴随着加入这个圈子的企业越来越多,那么你不参加,你就等于被市场所淘汰。

  会议室里热闹了起来,按照徐华盛的说法,就是要建立一套新的认证体系。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和产品,都会被打上这个认证体系的标签。

  同时组建华夏联合商会,凡是加入商会的会员,都需要得到这套体系的认证。这套体系不仅仅包括对产品质量的认证,还包括售后服务标准,包括员工福利等等方面的认证。

  这个认证两年认证一次,考核人员由商会成员企业一起派人共同参与其中。如果两年后认证不合格会给出整改期,整改期过后再次认证,如果还不合格的话,企业要么立刻停产进行整改,要么被踢出商会。

  徐华盛知道,把华夏所有企业拉进来是不可能的。在华夏有太多太多企业了,还有一些无良小作坊,他们连国家标准都不遵守,你更别指望他们能遵守商会标准。

  徐华盛现在能做的,就是建立商会认证标准,拉一些企业进来一起赚钱形成效应,然后慢慢增加这个认证的权威性。

  等这个商会认证成为金字招牌的时候,如果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那就会主动加入商会,认可这个认证标准。否则你就只能靠卖廉价产品过日子,几乎不存在做大做强的可能性。

  简单的来说,整个商会就好像一个商业版的联合国。

首节 上一节 73/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