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17节

  六亿美金的净利润,在这个时代,对于一家华夏公司来说,简直不敢想象啊。别说华夏了,放在全球六亿美金也是超级巨款啊。

  徐大宝感觉这已经是滔天财富了,不过徐华盛却觉得还不够。

  这些钱不能乱花,得存着,不仅如此,徐华盛还准备明年拿着空气炸锅和筋膜枪的专利去美国银行贷款,到时候肯定能贷出不少钱。

  有了这些钱,只要赢了那场赌博,接下来华盛电子就可以真正的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罗向宇的办公室,徐华盛又来了。

  当徐华盛把这几天收到的订单给罗向宇看了之后,罗向宇差点从椅子上蹦下来。

  颤抖,罗向宇拿订单的手都颤抖了起来。

  总价值9.5亿美元的订单啊,这太恐怖了。这些钱如果交给国家,国家能买多少好东西啊。现在国内大建设,到处都需要钱,到处都需要引进技术。

  看着罗向宇的表情,徐华盛笑了起来。

  “罗叔叔,这产能还得增加啊。我们得尽快赶紧交货啊,迟则生变啊……”

  徐华盛叹了一口气,交货,现在不能交货是最大的烦恼。

  因为徐华盛注册了太多的专利,形成了专利壁垒。其他品牌根本绕不过去。

  所以短时间内根本不用担心有竞争,华盛电子的空气炸锅现在是独一份的生意,这就是躺着赚钱啊。这也是为什么华盛电子能拿到这么多订单的原因。

  沃尔玛和百思买也早就咨询过其他商家,包括欧美的大牌电器生产商,而得到的结果就是无法绕开专利,无法生产。如果不是这样,沃尔玛和百思买怎么可能如此利索的下订单呢。

第22章 光刻机攻坚战开启:华光电成立

  “我亲自去盯生产,一个月,不,半个月内,日产量必须弄到十万台……”

  罗向宇的手都是颤抖的,他没想到空气炸锅的订单会如此恐怖。

  这才多长时间啊,总订单就达到这个恐怖的数据,这要是再过段时间,会不会更多?这可都是钱啊!

  专利期二十年,如果华盛电子不向外授权专利,以后每年是不是都会有如此多的订单啊?

  如果是这样,仅仅这一款产品每年就能给国家创造海量的外汇,同时每年还能带动国内大量的就业,让很多人因此受益。

  而华盛电子更是凭借这一款产品,就能成为巨头。

  此刻,罗向宇终于见识到科技产品的威力了。

  怪不得外国那些科技公司都赚疯了,怪不得国外都这么发达,原来科技产品这么赚钱啊。

  想想华夏之前出口的衣服,原材料这些东西,利润少的可怜。得多少东西才能比得上这款空气炸锅啊。

  “罗叔,我觉得,光刻机的研发可以开始了。相关产业链的研发也需要跟上。这笔钱,我们华盛电子投了……”

  徐华盛显得很豪气。

  这笔钱,华盛电子投了。对,有钱就这么任性。

  哪怕空气炸锅的订单才开始交付,但现在仅仅收到的定金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再说了,在国内研发光刻机,钱又不是一下子扔进去。

  这钱都是慢慢的花,而华盛电子这边也会快速的交货,钱款会快速的回款。

  钱,现在华盛电子不缺了。

  徐华盛和罗向宇再次来到燕京。

  潘云清的家里,当潘云清看着手里的订单后,表现的不比罗向宇强多少。

  “小徐,我问你一件事情啊。你们公司赚得美元,能不能兑换给国家啊。你放心,国家给你等量的人民币,绝对不会亏待你们公司的。”

  潘云清看着徐华盛说道,外汇,现在华夏需要的就是外汇。

  但是华夏需要外汇也需要征求企业的意见,现在这些钱是在华盛电子的海外账户上呢。属于华胜电子的钱,你国家不能强制收走啊。除非华盛电子愿意跟你国家兑换,要不然你还真的不能动这笔钱。

  听到潘云清的话,徐华盛深吸一口气。

  “潘老,再等等行吗?明年我们公司需要大量的外汇,等过了明年……”

  徐华盛看着潘云清说道。

  “没事,这钱本来就是你们公司赚得,怎么用还是你们公司做主。我只是帮国家问一问,毕竟国家现在缺外汇……”

  潘云清笑着说道,心里难免有点失落。不过潘云清也没有怪徐华盛,毕竟肉都是在自己锅里的。

  更何况现在华盛电子给其他厂子支付货款都是用的美元,这也是一笔很大的外汇啊。

  徐华盛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有些事情,现在说出来确实有点骇人听闻。

  徐华盛虽然也想让华夏在这次机遇中大赚一笔,但徐华盛却不敢赌。自己的钱赌输了没事,万一因为自己国家把辛辛苦苦赚的外汇赌输了,自己可就是民族罪人啊。

  罗向宇和徐华盛的到来让燕京这边再次忙碌了起来,如此大的订单,惊动了更多的人。

  潘云清更是亲自组织召开会议,这一次直接召集了全国各地的负责人。

  当得知有这么一大笔订单后,所有人都无比的兴奋。现在大家最发愁的就是没订单啊。

  厂子没订单,人和设备都得闲着,闲着就没钱,对于工厂来说,只要闲着就相当于赔钱,毕竟设备有折旧费,人还得有工资。

  更何况这笔订单不仅利润还可以,而且还能赚外汇。这对于那些情况不太好的厂子来说,就是天上掉的馅饼。

  徐华盛没有参与其中,本来潘云清的意思是让徐华盛露露脸呢。但却被徐华盛拒绝了,把这事交给自己老爹了。做人还是苟着点好,自己可不想过早的暴露,还是让自己老爹当马前卒吧。

  更何况,徐华盛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燕京,两家新公司特事特办,快速的注册完毕。

  一家公司名字叫云岭投资,注册地燕京。而股东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徐华盛。

  另一家公司的名字叫做华夏科学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而简称华光电,这是一家特殊的股份制公司。

  注册资金高达五亿人民币,华夏科学院以人才和技术入股,占股百分之五十一,云岭投资以五亿人民币入股,占股百分之四十九。

  所以华光电还是国企,但这国企却和普通的国企不一样。

  华夏科学院虽然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但却没有管理权和经营权,只享受分红。

  云岭投资虽然只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但却拥有公司的管理权。说白了,这公司就是这个时代下特殊的产物。

  同时在公司成立的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都拥有股份优先收购权。如果一方想要出售手里的股份,必须先咨询对方,对方明确表示不购买之后,才允许出售给其他企业。

  简单的来说,就是云岭投资出钱,华科院出人出力,一起研发新技术,一起研发新产品,一起赚钱。

  之所以不用华盛电子的名义入股,徐华盛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现在华盛电子还太弱小,能低调就尽量低调点。卖空气炸锅没人会在乎你,你要是卖光刻机,那可就不一样了。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布局上,能让华科院去扛压力还是让华科院去扛吧,毕竟华科院个子高。

  而自己,只需要闷声发大财就可以了。

  华光电的业务范围很广,不仅仅只研发光刻机,还要研发蚀刻机,光刻胶,晶圆生产设备,同时还有光学组件的研发,甚至包括很多基础材料的加工工艺都在整个范围内。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华光电就是为了半导体产业链而来的。从最基础的材料到最高端的光刻机,都需要布局研发。半导体产业需要什么,华光电就研发什么。

  光刻机很重要,其他设备也很重要,基础材料也很重要。

  徐华盛可是很清楚日本半导体产业被美国打下去之后就开始在基础原材料上布局,后来跟韩国半导体发生冲突的时候,日本断供原材料差点没把韩国半导体产业给玩死。

  这种事情,未来在自己公司绝对不允许出来。

  徐华盛不相信国际分工,不相信全球供应链。未来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徐华盛,自己拥有才是最好的产业链。自己要做就做全产业链布局。

  从基础材料到最后的产品甚至到销售渠道,自己有远超这个时代人几十年的眼光,还有超过这个时代几十年的技术储备,更知道如何用最节省的方法布局,知道如何才能不走弯路,而其他人没有,所以现在徐华盛宁愿什么都控制在自己手里,也不让华夏走更多的弯路,浪费更多的资源,否则多浪费自己重生的机会啊。

第23章 人心浮躁:用钱砸人的感觉真爽

  华夏科学院的大礼堂,今天格外的热闹。

  “老刘,你也回来了啊?到底什么事啊,我那边项目正忙着呢……”

  “我也不知道啊,我还纳闷的,听说咱们院里成立了一家三产公司,准备把我们安排到新公司去……”

  “凭什么啊?凭什么让我们去公司啊,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就是,我就在院里,我不去狗屁公司,真逼着我去公司,我就出国……”

  “哎,真是瞎搞,我们研究所都忙成什么样子了……”

  大礼堂内人心浮动,大家都小声的议论着。

  他们都是华科院的精锐,有好多都是从其他地方的重点研究所叫来的。

  能进入华科院,能力都非同一般。而且华科院是正儿八经的体制内啊,对于华夏人来说,体制内那就是荣耀啊。虽然工资不太高,但最起码也能养家糊口不是。

  现在听说要把他们弄到华科院的下属公司去,这不是扯淡吗?好好的华科院不待,去下属公司,谁尼玛愿意去啊。

  “你好,请喝水……”

  “你好……”

  徐华盛在人群里转悠,伪装成服务人员给大家端茶倒水。

  大家也都没在意,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徐华盛的服务。徐华盛认真的听着大家的议论,嘴角的笑容越来越浓。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所有人安静了下来。

  一个打扮的一丝不苟的老人走了进来,看到这个老人,所有人都暂时收起了情绪。

  这是华科院的周院长,对于这位老人,大家是非常尊敬的。

  “怎么?看上去都挺有情绪啊?”

  周院长坐下后,看着下面的众人直接说道,这话让大家咽了咽口水,废话,这事谁没情绪呢?

首节 上一节 17/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