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169节

  “鹿总,我觉得,我们一拖现在需要一款走量的产品。”

  徐华盛笑着继续,这话让鹿总一愣。

  看着鹿总的表情,徐华盛笑了起来,直接拿起笔,随手拿起旁边的一张纸画了起来,而鹿总坐在旁边,一脸好奇的看着徐华盛画的产品,眼神慢慢的凝重起来。

第301章 一拖的走量产品:打造世界级的农用三蹦子

  房间里,徐华盛在认真的画,鹿总在认真的看,很快一款农用三轮车的图纸就出现在草纸上。

  “鹿总,我觉得,农用三轮车未来市场是非常大的。咱们国家的农业结构是小农结构。大型的农机需求量并不算太大,最起码现在是如此。反而适合小农经济的小型农机会我觉得会比较受欢迎……”

  徐华盛直接说道,鹿总点点头,确实如此。现在东方红卖的最好的产品也是小型产品,比如单杠的拖拉机,就卖的比较好。

  “鹿总,夸父动力现在有一款单杠水冷柴油机,马力达到四十匹,不仅马力大,而且结实耐用故障率低维修简单,咱们可以用这款柴油机开发一款农用三轮车,农用三轮车相对于四轮拖拉机有很多优点。首先可以当工具车,农忙的时候可以拉个化肥种子农具什么的,收获的时候可以拉瓜果蔬菜粮食,除了不能耕地外,四轮拖拉机能干的事情它都能干……”

  徐华盛笑着说,鹿总点点头,确实如此。除了不能耕地,四轮拖拉机能干的事情三蹦子都能干。

  “鹿总,除了当工具车外,这款产品还可以当农村的交通工具,平时农村人走个亲戚,去个县城直接拉着人就可以去了,相对于四轮拖拉机,三轮车速度可是快了很多,如果在飞轮上弄个加大轮,速度就更快了,而且带着车厢个头更小,更容易停放……”

  徐华盛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加大轮的作用,这一下鹿总眼睛开始亮了起来。

  “第三,这款车还可以当货车,不农忙的时候可以拉货赚钱,后车厢可以安装自动液压升降变成自卸车。还可以把车子加大拉长,安装更大的发动机,可以弄个封闭式的车头,里面还可以安装电扇空调,变成三蹦子货车,他的载重能力和速度甚至不比专业的货车差。最最重要的是,这车子便宜啊,比专业的货车便宜多了,很多人能买得起,而且在很多地方,通过性比较好,完全可以当专业的谋生工具车,比如用来拉砖瓦,拉木材,开着这车到处收粮食……”

  徐华盛把农用三轮车的优点说了出来,这些优点让鹿总眼睛亮了起来。徐华盛这么一说,鹿总一下子觉得这三蹦子浑身都是优点啊。

  功能多,价格便宜,通过性强,这太符合现在华夏的国情了。

  徐华盛看着鹿总的眼神笑了起来,他是知道农用三轮车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会有多火。90年代,好多农村人家里都有这玩意。

  虽然在这车子在有些专家眼里不安全。但抛开时代谈这东西不安全就是纯粹的扯淡。

  谁都知道这玩意不太安全,难道农民不想开更安全的车吗?难道他们不想开小轿车吗?难道他们不想买大拖拉机大货车吗?想啊,当然想啊,但是他们买得起吗?这就跟专家说吃泡面不健康似得,尼玛,都穷的吃泡面了,还考虑健康吗?

  农用三轮也是一样,这款车的爆火是有时代性的。虽然这款车不太安全,出了事故危险性也很大,但这款车却能成为华夏无数农民的好伙伴,成为他们种地的好工具,成为他们暂时的交通工具,甚至成为他们谋生的工具。

  “鹿总,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三轮车系列,小的,大的,单缸的,多缸的。不仅可以在国内卖,还可以卖到国外去。要知道国外也有好多国家的人比较穷,他们也买不起比较贵的汽车……”

  徐华盛小声说道,这一下鹿总更激动了。卖到国外赚外汇,这真的可以吗?不过想想好像又不是不可能,毕竟这个世界上穷人还是比较多的,经济不好的国家更多。

  鹿总走了,带着满意走了,对于一拖来说,接下来就是大地震的时刻了。

  因为鹿总不是一个人走的,而是带着徐华盛准备的团队走的。华盛集团提供的财务团队实力是非常强的。以这些人的能力,想查清楚一拖的具体账务难度并不大。

  偌大的一拖,华夏目前最厉害的农机企业,又有光荣的历史,这里面要说没问题,鹿总自己都不相信。

  “徐总,你找我?”

  徐华盛的办公室里,鹿总走后没多久,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男人皮肤黝黑,看起来有些憨厚,但是身材却比较高大,足足得有一米八五,很有气势。看到这个男人,徐华盛笑了起来。

  “高总来啦,来,别太拘谨,坐,我记得高总你家是豫省的对吧?”

  徐华盛笑着招待高平,随后给高平倒了杯水。黝黑的汉子叫高平,是华盛集团售后团队的一名副总,农村出身,上过大学,当过兵,打过仗,还是党员,做事比较踏实,工作也做的很不错,是第一批进入华盛集团的员工,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为售后团队的一名副总,可见能力很不一般。

  “嗯,徐总,我家是豫省商丘的。”

  高平笑着点点头,好奇的看着徐华盛,不知道徐华盛叫自己来干什么。

  “家里人都来深城了吗?”

  徐华盛接着问道,高平摇摇头。

  “没有,只有我媳妇带着俩孩子来了。本来我想把我爸妈他们接过来住,毕竟年龄大了。不过老两口死活都不愿意来,之前接过来了几天,还没住三天就嚷嚷着回去,说住不习惯不自在,还惦记着家里那几亩地。而且亲戚朋友都在老家,他们来了深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最后就回去了……”

  高平无奈的说道,听到这话徐华盛也笑了。

  对于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老人来说,到城里未必就是享福。他们一辈子生活在村子里都习惯了。朋友亲戚大多都在农村,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串串门,和邻居们聊聊天,打个牌,喝个酒,八卦一下村里长短,虽然穷,但很多人觉得心里踏实。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翻腾一下自己的几亩地,看着地里收获的粮食,心里踏实。

  院子里再养点鸡鸭,家里的菜园子再种点菜,吃着自己种的小麦磨出的面粉蒸的馒头,做的面条,吃着自己种的菜,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没有城市的繁华浮躁,虽然穷,但心里踏实。

  猛地把他们接到城里,高楼大厦的,一个人都不认识,再好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牢笼。

第302章 农业服务公司启动:让华夏农民少点辛苦

  “老人家来城里确实不太习惯,毕竟他们在村里过了一辈子了。我爷爷奶奶也是如此,去年来住了一段时间后,死活不愿意再住这里了。过了年就回村了,现在连我爸妈都很少回深城了,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农村才是家吧,这里的房子再好,也不是家……”

  徐华盛也随口说道,这话让高平也笑了起来。其实不仅老人,连高平自己都有这种感觉,虽然现在一家人都在深城,但是心里总觉得老家才是家,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有人才有家,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有老人的地方才有家。父母在,每年都会回去几次,过年不管再辛苦都要回去。

  但是一旦父母不在了,只有兄弟和亲戚在,可能回去的次数就少了,有很多人渐渐的也就不回老家了,这也是未来很多农村荒废的原因。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农村的衰落,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最后却迷失在城市里,虽然生活变得好了,但是却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家的感觉了。

  “平时休假的时候可以多回去看看,反正咱们公司的假期也算是比较多的了。对了,叫你来是有件事情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集团准备成立一个农业服务公司……”

  徐华盛把农业服务公司的具体情况详细的给高平讲了一下。从农业公司成立的初衷,到农业公司未来的展望,徐华盛都详细的给高平说了一遍,听完徐华盛的讲述,高平看着徐华盛,眼里带着敬佩。

  “徐总,我替我们农村人谢谢您。这个服务公司对于我们农村来说太好了。我是农村出来的,我知道农村的苦。农活不好干,很辛苦,每年到夏收秋收的时候那是真累啊。收麦子的时候得全家老小一起上,拿着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割,割完之后还需要打捆,然后用人力车拉到晒场用石碾子来回碾压,我家就几亩地,但是每年收麦子都得折腾半个月。最关键这么辛苦还赚不到什么钱,一亩地一年到头除了成本也就赚个一二百块钱,这还是收成好的时候,要是遇到老天爷不赏饭,一年到头甚至都不够吃的……”

  谈起农村,高平也忍不住感叹道。他是农村出来的,他知道农村的苦,辛辛苦苦一年真的赚不到钱。

  如果是丰收年,还能多收获点粮食,卖点粮换几个钱,但是还不敢乱花,还得存着避免家里急用钱,存着干大事。

  要是遇到灾年,一年到头最后连本钱都可能捞不回来,一年到头白忙活,农村种地真的是要靠天吃饭。

  天好了,能吃饱一点,天不好,得饿肚子。但是就算再风调雨顺的年份,种地是发不了财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农村人都希望出来打工赚钱,不是他们愿意背井离乡,实在是家里那几亩地养活不了一家人,只能出来啊。当初徐大宝就是如此,家里产的粮食不够吃,再不出来得饿死,万不得已徐大宝才出来闯荡的。

  而现在华盛集团要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对于农村来说太重要了。有了农业服务公司,农村种地就不那么辛苦了。以前需要忙活半个月的夏收,现在有了机械,一两天时间可能就结束了。

  以前需要一家老小上阵割的麦子,现在大型收割机一会儿就收割完毕,出来就是脱了皮的小麦,回去晾晒一下就可以存起来了,省太多力了。

  不仅收方便,种也方便。服务队各种机械都有,到时候你就到地头看着就行了,甚至都不用去地里。

  时间长了彼此有了信任,夏收之后你直接告诉服务队我这块地要种什么,要什么品牌的种子,用什么品牌的化肥,然后地头有人没人都没事,服务队直接拿着小本本,一块地一块地的给你耕地,给你施肥,给你种植,弄好一切给你说一声就可以了,费用找个时间总的结算就可以了。

  高平已经能够想象的出来那种场景了,要是能那样种地,该多舒服啊。这样种地,家里就算没有年轻人也没事。这样一个家庭就可以解放出劳动力,劳动力就可以出去打工赚钱了,而且家里的土地也不至于荒废。

  “高总,是这样的,你有没有兴趣来这个服务公司当负责人啊?”

  徐华盛的话让高平一愣。

  “徐总,让我去?”

  高平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徐华盛点点头。

  “我们这个服务公司首个试点省份就是豫省,正好你也是豫省的人,而且你也是农村出来的,还读过大学当过兵,知道如何和农村人打交道。前期这个服务队肯定是很辛苦的。需要操的心非常多,我思前想后觉得你比较合适。你做事比较沉稳,这件事情想要做好必须沉下心去做,要有真心才能做好,这家公司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助农。用真心的去帮助咱们国家的农民农村。这家公司我不要求盈利,赔钱都没关系,这点钱我赔得起……”

  徐华盛认真的说道,听到这话高平深吸一口气。

  “徐总,谢谢您的信任。这活我接了,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把这个公司弄好。”

  高平认真的说道,这一刻,高平心里真的仿佛有一股火在燃烧。

  以前他在售后上也是做服务,但服务的对象是华盛集团的消费者。

  这次也是做服务,但这次服务的对象却不是购买华盛产品的消费者,而是和自己一样的农村人。

  因为知道农村人的苦,高平心里才有了共情,此刻的高平真心真意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苦点累点都无所谓,他就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长大的那片土地变得更好,让在那片土地上的人过的更好一些,过的更轻松一些。

  “好,那这事就交给你了。跟家里人好好说一下,接下来一段时间恐怕你得到处跑了,时间紧急,你明天就得出发,要知道快夏收了。”

  徐华盛的话让高平点点头。

  “对了,这次服务公司需要招募不少人。我允许你可以优先从你的家乡招人,这也算是让你给家乡人带去的机遇。走的时候带走一批手机,我再给你批一些车,有车有手机到时候也方便办事,现在咱们的基站在全国很多地方也都开通了内部服务……”

  徐华盛笑着说,听到这话高平彻底笑了起来,眼里带着感激。

  允许自己优先从自己的家乡招工,这对于高平来说绝对是大惊喜。作为人,谁都想衣锦还乡,发达了以后回家让父老乡亲看看。

  这次高平带回去这么多华盛服务公司的岗位,这对家乡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高平可是知道华盛公司的待遇,农业服务公司的待遇到时候肯定不会差啊。

  高平的村子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村子,有了徐华盛这句话,高平这次回去,那简直就是村里的大恩人啊。加入华盛农业服务公司,成为华盛系的员工,对于高平村子里的人来说,可能就是这辈子最大的机遇了,这是莫大的恩情啊。

第303章 衣锦还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范

  大刘庄,豫省商丘市下面县城的一个很普通的农村。

  这种名字的村子在豫省这边太多太多了。什么大刘庄,小刘庄,大王庄,小王庄,大张庄,小张庄,大李庄小李庄等等,主打一个随意好记。

  高平所在的这个大刘庄,是镇上的大村子,足足九个大队,五六百户人家,人多地多,姓氏也很复杂,各种姓氏都有,并不是说整个村子都姓刘。

  大刘庄地处平原地区,周围没山没水,都是大平原,村子周围的农田里的小麦已经抽穗了,绿油油的麦田看起来很是壮观。

  进村的路是一条土路,土路还算是平坦宽敞,只要不下雨,还是比较好走的。

  一个车队拐进进村的路,这个车队立刻引起在周围农田劳作的人的好奇,看到这个车队,一个个眼神那叫一个羡慕,甚至还大声议论着。

  实在是这个车队太过于壮观了,这样的车队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如此壮观的车队,毫不客气的说,别说县领到了,就算省领导下来都没这阵容。

  足足三十多辆陆巡,而且是清一色的白色车漆,看起来特别的霸气。白色车身左右两侧的车门上还印着华盛农业服务公司专用车的红色字样,还有华盛农业服务公司的标志。

  三十多辆白色陆巡组成的车队,别说在这个时代了,就算再往后二十年,这样的车队也是很壮观的。

  这几天天气干燥,土路上带着一层黄土,车队所过之处,直接掀起一道黄色土龙。当车队进入村子后,村子里更是一下子炸了锅。

  “乖乖儿,这是咋了,出大事了?”

  “不知道啊,看车上印着字类,谋看清啥字……”

  “咦,这是停在老高家门口了,不会是高老三回来了吧?”

  “有可能,高老三现在有本事了狠,听说给深城类,一个月能赚好几千类……”

  “咦,听老高吹吧……”

首节 上一节 169/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