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157节

  腾龙建工大规模招工排队太正常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真正能够进城务工的农民其实并不多。很多农民就是一年到头守着家里几亩地。

  不是不愿意出去,而是没这么多工作岗位。现在华夏工厂也不多,工地也不多,想要找个地方打工赚钱很不容易,特别是年龄稍大一些的中年人。

  现在,龙腾建工突然在周边招工,这些人怎么能不积极啊。腾龙建工的工资高,待遇好,而且工资一个月一发。

  至于工地干活累不累的问题,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是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辛辛苦苦干了活拿不到钱,无法回家交代啊。

  不过这些问题在腾龙建工是不会有的,腾龙建工没有包工头,也没有黑心老板。龙腾建工就是一个巨大的正规建工集团,入职先体检,体检通过后办理入职手续成为正式员工。

  包吃包住工资还高,而且活也比较多,基本上不会出现干十天歇息半个月的情况,你要是运气好,还能捞到出国打工赚大钱的好事呢。

  现在腾龙建工的名气早已经传遍了全国各地,特别是经历了这次春节,腾龙建工的名气在全国各大农村算是打响了。

  好多回家过年的腾龙建工的民工脸上都带着笑容。这些人回来的时候不仅带了不少钱,还被公司直接用大巴车送到家乡,不用再去辛苦的买火车票挤火车了。

  而他们回来后描述的在腾龙建工工作的幸福日子,引来村里很多人羡慕,一个个都在打听腾龙建工是否还要人。

  看着别人羡慕的眼光,这些回家过年的腾龙建工的员工那叫一个自豪啊。怎么能不自豪呢。

  以前他们和村里的其他人都一样,都是靠着种地养活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还穷巴巴的揭不开锅,日子虽然也能过,但却过得紧紧巴巴的,和城里人的生活天差地别,一年到头也存不到什么钱。

  现在不一样了,加入腾龙建工,平均每个月能有六百元的收入。再加上年终奖,一年能拿到八千元甚至过万,而且这还是净利啊。因为腾龙建工包吃包住,很多人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

  八千元在这个时代可是很多的啊,八千块钱在农村都能盖三间新的瓦房了。

  干一年盖三间瓦房,再干一年直接把家里都能好好装修一番奔小康了。

  日子和以前比起来天差地别。有钱了,能让家里人吃的好点,能给孩子多买两件衣服,能让媳妇也能买套化妆品用用,这日子谁不喜欢,这工作谁不眼馋。

  所以过年后,当腾龙建工的车子接这些人回工地的时候,村里人一个个羡慕的很啊。过个年,他们成为村里最风光的人,亲朋好友都巴结,都是为了以后腾龙建工招工的时候,这些人能先推荐自己。

  在这种口碑下,腾龙建工根本就不愁工人。无数农民想要进入腾龙建工,而且进入之后也格外的珍惜,一个个都遵守公司规矩不敢乱来。而且公司有学习进修机会的时候,很多人也很积极。

  眼前这个长长的队伍就是腾龙建工口碑的最好证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企业,你就不会出现用工荒。

  至于那些说用工荒的工厂,有几个工厂反思过自己啊。他们反思过自己这些年对工人如何吗?反思过自己有没有把员工当人看,给员工一些必要的尊重了吗?

  很显然是没有的,他们就像用最低的工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然后还找各种理由拖欠工资,最后招不到人了出来哭着说用工荒。

  徐华盛一行人来到拆迁工地,整个拆迁工作已经启动了起来。一些工程车辆正在忙碌。

  这片区域大部分都是农田,农田里放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麦苗。很多工程车辆正在清理这些麦苗,还有一些人正在伐树。一些当地的农民在捡拾这些麦苗。对于一些家里有牛羊的农民来说,这些麦苗弄回去是最好的牧草了。

  没有人阻止施工进度,这些麦苗也都补偿了青苗费,只要钱到位,不存在暴力征收。

  看着这些麦苗,再想想刚才报名加入腾龙建工的农民队伍,徐华盛眉头微微皱起。

  “咱们这个工程到时候用到的农民工会很多,周边的农民恐怕大部分都会被抽到这个工地上,到时候夏收秋收这些老百姓有的忙了啊。”

  徐华盛忍不住说道。

  “徐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人总不能顾两头吧,到了夏收的时候,他们也不舍得请假啊。地里那些粮食卖了都未必有几天的工资多。现在的夏收工作很耗费时间的,夏收秋种,没有个半个月根本弄不利索……”

  旁边的工作人员低声说道。

  这个负责人对于现在的农村夏收是有了解的,现在的夏收几乎全靠人工,收麦子用镰刀割,割好以后还要用人力车拉回晒场碾压,碾压完毕还要把粮食弄出来清理干净,还要再晒干弄到家里存放起来。

  收获之后还要耕地,播种,浇地等等。

  从夏收到秋粮种上,在这个时代往往一折腾就是半个月一个月的。

  这个时代,机械收割只存在国营的大农场,像豫省这种每家每户几亩地的小农,别说收割机了,能有一台脱粒机都不错了。

  工作人员的话让徐华盛沉思了起来,随后一个想法涌上心头,伴随着思索,一个计划快速的酝酿了出来。

第276章 稳赔不赚的公司:华盛农业服务公司

  “徐总……”

  在拆迁工地,徐华盛再次见到了李吉林。

  李吉林看上去有些风尘仆仆,没有西装革履,而是穿着一身宽松的工装,脚上还穿着解放鞋,脚上,衣服上全是泥,跟着他身边的一行人也差不多都是如此。

  这真正一看就知道这是真的下工地了啊,当初李吉林说要钉在工地上可不是说说而已,现在李吉林虽然不是二十四小时在这个工地上转悠,但是对这个工地绝对是非常上心的。

  这个工程,已经不是豫省的重点工程了,国家都盯着这个工程,派遣了很多人过来帮忙。

  “李书记,辛苦你们了。对了李书记,正好有一件事情想咨询一下您的意见……”

  徐华盛笑着说道,听到徐华盛的话李吉林一脸的好奇,其他人也看向徐华盛,不知道徐华盛又准备做什么。

  “李书记,农业机械化在咱们豫省普及率很低吧?”

  徐华盛一边走一边问道。

  “嗯,咱们豫省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确实很低,咱们豫省虽然是产粮大省,但是却不像东北那样都是大农场。咱们豫省地少人多,大部分都是小农经济,一家几亩地,地块也不大……”

  李吉林叹了一口气,把豫省的情况跟徐华盛详细的说了一遍。

  豫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也是农业人口大省啊。地少人多,前两年陆陆续续重新分了土地之后,一户人家的土地少则几亩多则数十亩,根本无法和东北地区的大农场比。

  地少人多,地块小,而且这些地块是东一块西一块,比较分散。再加上豫省又比较穷,所以现在在豫省农业机械化率太低了,现在豫省的农业大多还是传统的手工农业。

  说到这个情况,李吉林也是一脸的无奈啊。

  作为豫省的父母官,他也希望豫省的老百姓能过的好一些,特别是农民,谁不希望能够普及机械化种植啊,但是穷啊。

  “李书记,是这样的,我打算成立一个农业服务公司。我们华盛集团出钱采购一批农业机械,包括收割机啊,旋耕机啊,播种机什么的。然后在每个县甚至每个镇建立一份固定的服务点。每年耕种收割的时候,我们这个服务公司就集中给大家服务,收取一个成本费,这个成本费是非常低的。比如用大型收割机收割小麦,可能一亩地也就几块钱,但这样却能大大解放农村劳动力,也能增加耕种的效率。同时这个农业服务公司也能增加一些就业。我们这个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甚至还是一个稳赔不赚的公司,未来每年我们总公司还需要倒贴一些钱……”

  徐华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完徐华盛的想法,李吉林一行人瞪大眼睛,一个个惊讶的看着徐华盛,眼里全是敬佩。

  成立一个农业服务公司,服务广大农民。农民买不起机械,但华盛集团却有钱买啊。

  到时候收一个成本费,甚至连成本费都不到。这个费用对于农民来说也完全承受得起。

  只要这个服务公司规模够大,那么就能让整个豫省的农业快速进入机械化。该收割的时候服务队统一收割,大家就派个人在地头等着就行了。

  该耕地的时候统一耕地,该播种的时候统一播种,甚至连打农药,施肥,浇地都可以统一起来,效率达到最大化。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老百姓的种地负担减轻了很多,也能大大解放农村的劳动力,让百姓种地更简单更轻松。种地用的人少了,空闲的人就可以去外面找个工作赚点钱增加收入了。

  而对于华盛集团来说,虽然花了钱,但对公司却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可以想象一下,以后每年在农村都有华盛集团的农业服务队在服务广大农村,这无形之间积累的口碑是非常恐怖的。

  再说了,这个服务公司不仅可以起到宣传总公司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这个服务公司卖产品。徐华盛手上可是有农业公司的,到时候服务队积累了口碑之后,农民对服务队就产生了信任。

  有了这个信任后,服务公司再推出种子,农药,化肥这些东西,哪怕同样的价格,大家也会相信这个服务公司的。

  大家相信在服务公司不会买到假产品,毕竟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屡禁不止,很多农民都上过当。一旦他们选择了购买,并且产品还比较不错,价格合适,未来可能他们就不会从其他地方购买这些东西了。

  到那个时候,农业服务公司就是一条龙服务了,你种植的时候,直接机械带种子带化肥直接拉到地头,你只要掏钱就行了。

  不仅可以卖,还可以买。华盛集团可以通过服务公司。直接根据需求购买农民手里的农产品,甚至和很多农户合作,指定他们种植某些产品并且回购。有了足够的口碑,你买老百姓的东西就算是先欠着钱,这些老百姓都不怕。

  这样一来,这个服务公司可就慢慢的变得不一样了。最后整个服务公司甚至还会变成一个农业超级巨头。

  以服务公司为切入点,慢慢的一点点深耕华夏农村,最后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占据农村市场,到那个时候,华盛集团在农村可以盈利的地方就太多太多了。

  不过这些东西,徐华盛没有跟李吉林说。徐华盛暂时只是说了农业服务公司的事情。

  “徐总,这是真的吗?”

  李吉林看着徐华盛激动的问道。

  “李书记,这点钱对于我们华盛集团来说不算什么。”

  徐华盛的话让李吉林笑了起来。

  “谢谢,徐总,我替我们豫省几千万农民谢谢你,你放心,我们豫省会全力配合落实这个服务政策,咱们这块土地上的农民太苦了……”

  李吉林脸上尽是笑容,这个事情,太好了,这是做好了,就是一份巨大的政绩啊。

  要是华盛集团这个服务公司能够辐射全省,对于豫省几千万农民来说可就太重要了。带有大型机械的服务团队用很低的价格服务大家,虽然农民还是花了一点钱,但是总的成本算下来是降低的。

  就比如收割小麦,如果用机械的话,一亩地五块十块的,这点钱不算多。花几块钱,几亩地的小麦一会儿工夫就收完了。如果你为了省这几块钱选择自己收割,劳累不说,你这几天耽误的时间要是去找个活干,能赚很多个五块十块。

  在收割的时候,要是天气好还好说。你要是遇到不好的天气,你收割不及时,可能一年的收成都没了,得不偿失啊。只要不是脑子抽的人,都会毫不犹豫选择花钱让机器收割的。

第277章 找个代工厂生产收割机:眼馋的华夏一拖

  “李书记,既然这样,你能帮忙问一下咱们一拖吗?看看他们能不能帮我们代工生产一些农业机械,我们公司可以给他们出代工费……”

  徐华盛看着李吉林笑着说道。

  徐华盛嘴里的一拖,就是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前身是洛阳拖拉机厂。赫赫有名的东方红品牌就是这个公司的品牌。

  而这个拖拉机厂以前可是军工企业,是生产坦克的企业。最后企业转型,专门生产农业机械。

  不过现在徐华盛有点看不上一拖的产品,虽然一拖的产品目前在国内也算是比较不错的了。但是和国外同类产品比起来差距不小。

  徐华盛眼光多么毒辣啊,连国外的产品都有些看不上,更别说现在一拖的产品了。

  对于农业机械这一块,徐华盛也是有想法的。不过现在还没有工厂,既然豫省有一拖这样的企业,那么找他们代工生产一些产品,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先不说外售,先生产一批产品让华盛集团的农业服务队用。然后再建设自己的工厂,专门生产农业机械。徐华盛的脑子里可是有很多很多农业机械的资料。徐华盛可不想以后华夏的农田里用着大量外国人的机械。

  “徐总,你们为何不直接购买咱们一拖的产品呢?”

  李吉林身边的一个工业口的人忍不住好奇的问道。这话一出其他人也看向徐华盛,对啊,直接购买一拖的产品不行吗?为什么非要让一拖代工呢。

  “各位,我能说实话吗?”

  徐华盛忍不住笑着说道。这话让大家一脸的苦笑,仿佛猜到了什么。

  “不瞒各位,之所以不买一拖的产品,首先是一些产品,一拖也没有。其次咱们一拖的产品我有些看不上。技术比较落后,而且质量不太好。故障率比较高。未来我们农业服务队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农忙的时候一旦机器出现故障会耽误很多时间的。不是我不支持国产企业,实在是有时候国产的产品真的很难满足需求。”

  徐华盛的话让李吉林他们有些尴尬,实话难听,但是目前这就是实话啊。

  一拖的产品在国内算是先进的了,但是和国外的产品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国产的产品,现在国内有些国营大农场都不愿意用,他们宁愿花外汇从国外购买更贵的产品。

首节 上一节 157/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