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144节

  “哈哈哈,小徐啊,这次你可跑不掉了。你上次答应我的事情,你可是还没办呢。我们海军现在可是穷的快揭不开锅了……”

  刘老看着徐华盛笑着说,跟在刘老后面的众人也咽了咽口水。好多人并不认识徐华盛,不知道眼前徐华盛是谁。但是他们猜测徐华盛肯定不简单,否则也不会让刘老如此态度。

  马明伟也是一脸的好奇,他在这群专家里面是最年轻的了,其他人都没有低于四十岁的,而他今年只有三十二岁,正年轻。

第249章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属于华夏的超级龙门吊

  “刘老,这不是这段时间太忙了吗。再说了,答应您老的事情,我可没忘记啊。我们集团这段时间一直在做相应的技术研发……”

  厂区内,徐华盛和刘老一边走一边聊着,顺便还给刘老介绍着自己的造船厂。

  一群徐华盛亲自点名的专家在两人后面跟着,也一个个一边走一边好奇的看着这个造船厂。

  这个造船厂规模很大,周围的建筑都是新的,内部看起来很干净很利索。

  当看向远处的船坞后,很多人咽了咽口水,因为这里的船坞有点多啊,大大小小的船坞数十个。特别是看到四个超大型的干船坞后,所有人都忍不住小声的议论起来。

  这样的超大型船坞可是建造万吨级轮船才用的到的船坞,看看这船坞尺寸,估计十万吨级的船只都可以在这里建造。这样的船坞在华夏可是很少见的,毕竟现在华夏的造船技术比较落后,万吨级的货轮造船能力真的很欠缺。别说万吨级了,就算六七千吨级的船,华夏都造不出太好的。

  这四个超大型船坞是封闭式船坞,一个巨大的移动式棚子直接把船坞覆盖,在船坞尾部方向有两条很长的导轨,当需要把棚子挪开的时候直接用导轨把巨大的棚子拉走就行了。

  “刘老,这是我们造船厂的一号船坞……”

  徐华盛带着刘老一行人直接进入一号船坞,当进入巨大的船坞后,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进入船坞后,所有人一眼就看到了跨越巨大船坞两侧的巨大的移动式龙门吊。虽然不知道这龙门吊的数据,但是看看这个头估计性能也不会差。

  这龙门吊的横梁上有几个巨大的英文字母,HUATENG,这个品牌大家没有一个人认识的,如此情况让这些技术人员忍不住小声探讨起来,好奇这龙门吊到底是从那个国家进口的。

  “这不会是拼音吧?”

  一个技术人员看了好久后忍不住说道,这话让大家猛地一愣。看看这英文字母,再看看字母旁边的四个比较小的汉字,顿时哭笑不得。

  华腾重工,这尼玛不是拼音是什么啊,这英文字母不就是华腾的汉语拼写吗。只不过现在用大写的拼音字母拼读起来,这样看起来跟外国品牌似得,如果不说的话,真的能够忽悠很多人。

  华腾,这个品牌大家都没听过。

  他们自然没听过,华腾重工是徐华盛投资的重工集团,龙门吊,就是华腾目前的核心产品,不仅有超大型的,还有大型,中型,小型的,只不过这些产品,目前还没大规模上市,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罢了。

  “刘老,这龙门吊是我们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华腾重工的核心产品。这款龙门吊的最大起重量达到16000吨。有了这玩意,别说造万吨货轮了,就算造十万吨级的航母都完全没问题。”

  徐华盛指着龙门吊给刘老介绍到,这款龙门吊性能很强大,最大起重量16000吨,别说在这个时代,就算放在三十年后,依然是全球顶级的龙门吊。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想要造大船,必须得拥有先进的工具。龙门吊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毕竟现代化造船可不像以前。现在造船都是分段式建造,一个个分段分开造,然后再把这些分段组装在一起,这样就大大提升了造船速度。

  而想要吊装这么重的分段,没有这大型龙门吊,是万万不行的。

  “就这几根钢索,能吊起16000吨的东西?”

  一个技术人员忍不住惊讶的问道,其他人也都差不多,连刘老都是如此。因为这龙门吊看起来并不复杂啊。

  就一个巨大的龙门架,一些钢索,还有多功能的吊钩,看起来并不复杂。

  听到这话,徐华盛笑了起来。

  “各位,千万别小看这些钢索,不是我吹牛,就这种钢索,美国欧洲都未必能生产的出来。这种钢索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性能非常的好。刘老,其实这种钢索不止可以用在龙门吊上,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跨海大桥的拉索,就算是航母上用的拦阻索都可以用这种材料,未来只要国家需要,我们随时可以拿出合格的航母拦阻索……”

  徐华盛的话让所有人瞪大眼睛,刘老更是激动不已。

  “小徐,你没骗我?”

  刘老赶紧问道,航母啊,航母是刘老心中的执念啊。他对航母也是非常了解的,而航母上的拦阻索,别看只是一根细细的钢索,但是确是技术最难的东西之一。因为航母没有这东西,战斗机就无法降落,战斗机无法降落,就算造出来航母也是一个空壳子,由此可知这拦阻索的重要性。

  刘老更清楚,目前能制造这种拦阻索的国家,很少很少。

  “刘老,我骗你干嘛啊?别小看我们自己的研发能力啊,有很多时候,我们的企业并不缺研发能力,只要钱到位,技术突破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

  徐华盛笑着说,想到了原时空华夏航母拦阻索的趣事。当初华夏造航母的时候却没有拦阻索,就想着跟俄罗斯和美国购买。结果两国直接明确拒绝,美国还讽刺华夏想要造出拦阻索最起码得用十年。

  但万万没想到打脸的事情来了,华夏发狠准备自己搞拦阻索,把性能指标发下去之后,国内一家企业立刻汇报,说这玩意他们早已经造出来很久了。

  华夏军方调查才发现,原来美国航母的拦阻索竟然是华夏造的。美国企业为了省钱,做了二道贩子,直接从华夏企业手里购买的钢索,还对华夏企业说这是造大桥用的钢索。

  就这样,美国企业陆陆续续从这家华夏企业手里买了六百万美金的钢索,但转手卖给美国军方的价格却高达数亿美元。

  其实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隔壁的小日子就喜欢干这种事情。从华夏进口东西贴牌卖出去,什么高端的轴承,钢铁,就连电饭煲,鳗鱼,一些农产品都是如此。

  没发现就闷头赚钱,说这是日本制造,出事了就继续老套路,鞠躬道歉,然后接着卖。那个时候,华夏好多崇洋媚外的人去日本旅游买日本的电饭煲回来,还吹嘘日本电饭煲多好,最后才发现,这些电饭煲竟然是华夏生产的,着实讽刺。

第250章 技术验证船:吊炸天的造岛神器

  “好,这个好……”

  刘老看着龙门吊,脸上全是灿烂的笑容,后面的技术人员也是如此,一个个心情舒畅。

  徐华盛开始给众人介绍这个船坞,这个船坞用的大小设备都是国产的,而且性能优越。同时这个船坞几乎可以造市面上所有的船只,就算那些排水量一二十万吨的超级货轮也都可以在这个船坞制造,而这样的船坞,这个造船厂一共有四个,可以同时开工建设四艘大船。

  从船坞里看了一圈出来后,徐华盛带着众人来到一个巨大的会议室内。

  “各位老师,首先我代表我们华运造船厂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咱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合作愉快。各位,接下来我们公司要造的是一艘特殊的船……”

  徐华盛直接拿出一幅效果图挂在会议室的黑板上,当看到这个效果图后,所有人都瞪大眼睛,连刘老也是如此。

  “各位,这就是我们公司想要造的船。这是一艘现代化的绞吸式挖泥船,设计空载排水量3.2万吨,满载排水量五万吨左右,船长196米,船宽47米,装机总功率8万千瓦,采用全电推推动方式,铰刀架重量3700吨,最深挖掘深度55米,设计每小时挖泥量2.5万立方米,传输距离230米,铰额定功率3.3万千瓦……”

  会议室,徐华盛指着效果图开始介绍这艘挖泥船的各种设计数据。听完这个设计数据后,所有人瞪大眼睛。

  因为这些数据,随便拉出来一个对华夏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每一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以登天的技术啊。

  别的不说,就装机总功率就很可怕,8万千瓦的装机总功率确定不是闹着玩的吗?换算成马力可就是11万马力啊。

  11万马力是什么概念?可以做个对比,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的总功率为26万马力。但那玩意可是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啊。

  而现在这艘3.2万吨的船就弄了11万匹的马力,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华夏真的有这样的动力系统的话,就算造航母动力系统也不用担心了。

  至于其他数据也很惊人,跟天书似得。特别是工作效率,一小时2.5万立方米,你确定不是开玩笑吗?

  2.5万立方米,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华夏未来的天鲲号,每小时的挖泥量为6000立方米。而这台大家伙,一艘的效率顶的上四艘天鲲号还要多。如果用这玩意去南海造岛,绝对会非常的爽。

  当然这家伙的排水量也比天鲲号大的多,天鲲号的排水量才一万吨,满载排水量1.7万吨。

  而徐华盛拿出来的这玩意,空载排水量3.2万吨,满载排水量直接到了五万吨了。就这体格把上面的设备拆了变成平铺式甲板,能轻松起降垂直起降的战斗机。

  这样的船,妥妥的大国重器啊,

  “小徐,这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啊。”

  连刘老听完之后都忍不住说道。

  前两天徐华盛打电话说要造一艘万余吨级的大家伙,技术比较高端。

  刘老还以为是一个一万吨左右的船呢,谁知道现在空载就3.2万吨,满载直接干到了五万吨去了,你这个万余吨,这个余的有点多啊。

  “刘老,虽然难,但却也不是完不成的事情。先说动力系统吧,我们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一款燃气轮机,已经差不多快要定型了,性能完全能够达到需求。至于这艘船上用的各种材料,我们公司现在也有足够的技术储备,难度也不算大。这一次之所以让各位来,其实就是想让你们帮助我们解决一个比较重要的难题,那就是电推系统。这艘船的电推,我不准备采用交流电推,而是准备采用中压直流综合电推系统……”

  当徐华盛的话音落下后,所有人都瞪大眼睛。

  中压直流综合电推系统,这个名词他们真的没听说过啊。

  交流电推,这他们倒是不陌生。毕竟船舶电力推进也不是什么新的概念。

  只不过电推有电推的优势,但是电推也有电推的劣势啊。

  最大的劣势就是不稳定,故障率高,一旦出故障,那么整条船将会失去动力。

  稳定性现在是各国在电推技术上最大的难点,这个难点别说现在了,就算四十年后,也是一直困扰欧美的一个技术难点。

  但是对于华夏来说,自从马明伟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后,这个问题在华夏这边基本上是解决了。这个系统让华夏在舰船电力系统上面一路领先,彻底与美国拉开了差距,领先美国至少十五年。

  如果现在搞出来这套系统,那就不是十五年了,领先三十年都差不多。

  “什么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其实原理也不难……”

  会议室里,徐华盛开始讲述什么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伴随着徐华盛的讲述,所有人仿佛被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似得。

  而坐在后面的马明伟的眼睛更是彻底亮了起来。因为徐华盛讲解的东西,也是马明伟其实一直在思考的东西,也是他一直想研究的东西。

  只不过自己一直没有机会罢了,毕竟现在自己只是一个教授而已。

  但是现在,马明伟的眼睛却很亮,大脑犹如一个海绵,拼命的吸收着徐华盛所讲述的东西。

  徐华盛没有把所有的数据都拿出来,但却把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大体原理给讲述了出来。

  这就相当于有了明确方向,接下来团队只需要按照这个方向去研究就行了,大不了徐华盛过来偶尔开开挂,推进一下进度。之所以没有把具体数据拿出来,徐华盛是有自己考虑的。因为这其中的技术太复杂,自己直接拿出来不如让这些团队去按照方向去摸索,把这些技术吃透了才能让这个技术未来会更好。在这个过程中,说不定这些技术人员还会脑洞大开,再开科技树呢。

第251章 火力小怪兽:强悍的022导弹艇

  “各位,这次邀请你们来最主要的就是解决这套系统的技术问题。研究资金我们公司出,但研究专利却是属于我们公司,其他民用船只想要用这套技术,必须得到我们公司的授权。但是军用技术我们公司会免费献给国家。不仅仅是这套系统,这艘船的所有技术,只要国家军事武器装备需要,我们都可以无偿拿出来让咱们军方使用,当然军方也可以从我们公司直接采购相应的产品,可能这样会更划算。未来我们公司将会研究更大的船,到时候研发的技术也会如此,这也许就是军民联合的另一种方案吧……”

  讲述完毕之后,徐华盛直接说道。未来华运造船厂就算接到军方军舰的订单徐华盛都不会惊讶的,毕竟技术摆在那里。有时候军方自己去研究技术反而不如直接买华运的产品来的方便。

  当然以华夏的谨慎,就算华远接到了订单,那么相应的技术也必须给国家备份的,必须保证一旦华运造船厂不给制造,其他造船厂立刻就能生产这些武器装备。华夏的武器装备,可以交给私企生产,但是绝对不能交给私企控制。

  听到徐华盛的一番话,所有人对徐华盛肃然起敬。

  他们这些人都是国内军方最顶级的船舶专家,自然也很清楚这套技术的厉害之处。

  如果这套技术研发成功了,那么华夏的船舰的动力系统将会领先全球,包括军舰。对于一艘军舰来说,动力系统可是重中之重啊。

  这套系统能用在满载排水量五万吨的挖泥船上,那未来也可以用在几千吨的护卫舰上,也可以用在一万多吨的驱逐舰上面,也可以用在几万吨的补给舰,甚至十万吨的航母上面。

  这套系统的技术吃透后,整套系统可大可小,几百吨的小船可以用,几十万吨的巨舰一样可以用。

  再想想徐华盛要造的这艘船的各项技术指标,这哪里是在造一艘普通的挖泥船啊,这是在为华夏的造舰技术建造的技术验证船啊。

  要知道华夏现在经济比较穷,海军军费比较少,每年在技术上的研发资金也是相对有限的。他们根本无法像徐华盛这样烧钱研发这么一艘船。

首节 上一节 144/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