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133节

第225章 血的教训:别让房地产绑架了华夏

  “老大人,最后就是要严厉打击学科类教培行业。也就是各种培训班,培训学校。这个产业一单做大,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好的老师不想着去学校教学,而是一股脑的进入教培行业。原因很简单,赚钱快啊。当老师一个月才赚几个钱,去教培行业当个培训老师,轻松工资翻几倍……”

  “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越来越浅。逼着你孩子去参加他弄的培训班。你孩子不参加,那你的孩子就跟不上,因为好多东西老师在课堂上就不讲了,直接放在培训班讲。你参加吧,就会形成更严重的内卷。因为他们还有升级的一对一教学,按小时收费,会更贵。一旦教培行业做大做强,对于我国的教育产业绝对是弊大于利,而且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师风师德的建设,让我们的教师队伍变得更加的功利,人都是一样的,只要看到有钱赚,别管是老师,医生,还是其他行业,都会抵挡不住诱惑……”

  徐华盛认真的把教培行业的危害说了出来。

  教培行业不打击,未来就会有大量资本进入其中,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等大量资本进入后,就会输出焦虑,让整个教育产业充满了功利。

  老师每天想着不是如何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而是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去参加自己的培训班,想着如何从这些学生身上赚更多的钱。

  辛辛苦苦一年的工资,没有暑假开个班,休息时候补个一对一赚得多。在这种风气下,只能让华夏的教育越来越浮躁,让家庭在教育上不断的内卷,增加家庭的教育成本和焦虑,危害性极大。

  徐华盛一番话让老大人表情更凝重了。

  “资本果然是吃人的猛兽啊,不管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大量的资金进来,就会变了味……”

  老大人感叹道,这话让徐华盛也很赞同。

  “是啊,所以老大人,关系民生的行业,一定要警惕资本过热。特别是衣食住行这种老百姓最基本需求的行业,一定要警惕资本过热。只要这个行业资本过热,那么最后肯定坑的是老百姓,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无利可图的事情资本是不会来的。而有些行业,恰恰不能太有利可图。比如水电气暖……”

  徐华盛认真的说道,老大人也点点头。

  “老大人,再说住房吧。住房更要注意资本过热,因为对于华夏人来说,房子就是家,再加上房子价格比较贵。一旦出现什么问题,直接就是毁了一个家庭。关于住房,我觉得一定要避免出现房地产过热,避免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特别是要避免地方政府出现土地财政依赖症……”

  徐华盛这话一出,老大人一脸的凝重。

  “老大人,房地产来钱太快了。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说。你辛辛苦苦搞企业,一年才多少税收。但卖地就不一样了,房地产产业一单起来,随便一块地就非常贵。一年卖几块地,地方政府就有钱花了。你说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老老实实的去发展其他产业啊。只要把地产经济搞上去,那么GDP数据就蹭蹭往上涨。到那个时候为了更贵更多的卖地,他们可能就会搞出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去买房子,因为只有地产开发商把房子卖的多了,卖的贵了,他们的土地才更贵。如此下来,用不了几年,你信不信咱们国家很多地方的房价都会涨到天价……”

  徐华盛一番话让老大人好奇的看着徐华盛,老大人对于房地产方面,还真的有些不太了解。

  “老大人,就拿燕京来说,如果不管控,你信不信未来很多地方的房价轻松突破十万人民币一平米……”

  这话一出,老大人有些不敢相信了。

  “十万一平米?小盛,这不可能吧?”

  老大人忍不住问道。

  “老大人,现在燕京的房价是两千一平吧。你信不信,如果交给我们华盛集团来运营,两年时间,我们能把燕京的房价弄到一万一平米?”

  徐华盛笑着说,这话让老大人脸色立刻严肃起来,死死的看着徐华盛。

  “方法很简单,炒房啊。我先大量的拿地,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放出风说这房价要涨,一开始肯定很多人不信。但是不要紧,我可以雇佣人拿着我们的钱去自己炒。我弄个二手房交易平台,第一个月挂2000一平米,第二个月挂3000一平米,然后每个月涨1000的价格,我再用一些钱去跟已经买房的人购买他们手里的房子,让他们真的就赚到了钱。第一批赚到钱的人把这个风气放出去后,你说会不会有更多的人过来炒房子。炒一套房赚的钱是自己几年甚至一辈子打工都赚不到的数字,老百姓会如何?肯定砸锅卖铁去买房子啊,就算贷款,借高利贷也搞啊。前期让一些人吃到甜头,他们这些人自己都能把房子不断的推高,不断的向身边的人宣传房价会涨……”

  徐华盛把大概的套路给老大人说了一遍,听完这个套路,老大人感觉到不寒而栗。

  “老大人,这事就在我们眼前。日本房地产泡沫才戳破吧。我们公司起步晚了。要是能早个五年,我肯定去日本炒一波房地产,一进一出,最起码让资金多赚几倍出来。日本已经给咱们表演了什么叫做房地产爆雷,如果咱们再继续跳这个坑……”

  徐华盛的话让老大人表情彻底凝重起来。

  “老大人,房地产赚钱太快了。因为受益的人太多了。地方政府受益,房地产开发商受益,银行受益,钢铁厂,水泥厂等等都受益,也正因为如苦,很多国家其实都是热衷于搞房地产。但是最后被吃的人,却是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一辈子辛辛苦苦可能都买不起一套房,一年工资都可能买不起一个厕所。确实,到时候国家经济肯定看起来很繁华,富人多了,政府有钱了,但钱不是凭空来的,而最终就会导致所有华夏老百姓身上都背负着巨额的债务,这繁华的背后,是抽的老百姓的血啊,这笔账,早晚得还,只是早还晚还的问题……”

  徐华盛感叹的说道,此话一出,老大人的表情彻底阴沉下来,甚至颤颤巍巍的拿起桌子上的烟点上了。

第226章 给房地产下猛药:谁监管谁负责

  “小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啊?”

  抽了几口烟,老大人直接问道。

  看着老大人忧愁的样子,徐华盛也很是心疼。都这把年纪了,还为这国家操碎了心,他们这些老一代革命家,一个个真的是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了一辈子啊。

  “老大人,我觉得,解决房地产问题还是要追根寻源。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四个字。房住不炒,要搞清楚房子的本质。房子的本质是用来住的,是一个居住场所。不能把它变成一个理财产品。这才是最关键的……”

  这话让老大人点点头,是啊,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只要房子的本质没有变化,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会避免房地产过热。

  “要想避免房子成为理财产品,就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了。首先是限购,咱们互联网产业即将来临,计算机将会进入各行各业。有了计算机,咱们的全国数据就可以联网了。你一个人名下有几套房子,一查就知道了。直接限购,规定每个人在一个城市最多几套房子,在全国最多几套房子。最大程度的避免炒房团去炒房。”

  “同时在限购的同时还要有限售政策,这些炒房的人都想快速变现,但是如果持有成本大幅度增加,他们就得考虑考虑了。比如限制房子购买五年内不允许销售,这样他们炒房子的时候就得考虑考虑是否能够承担得起这持有成本了……”

  徐华盛的话让老大人笑了起来,限购限售,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除了限购限售,还需要对土地财政进行约束,不能让地方政府无节制的卖地。最重要的需要对资金进行监管,绝对不能让过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从资金上卡住脖子,避免过多的钱流入房地产领域。要我说,最好取消预售制度是最好的,所有的楼盘都必须现房销售,这样直接就可以卡掉大部分没够资金能力却想钻空子白手套白狼的人……”

  徐华盛直接说道,这话让老大人一愣。

  “白手套白狼?怎么套?”

  老大人好奇的问。

  “老大人,很简单。我先用一笔钱拿一块地。然后用这块地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这是这块地拿的第一笔钱。然后我盖个售楼部开始卖期房,从老百姓手里拿到第二笔钱。而我盖房子的时候让施工队或者材料供应商先垫资,只要我规模够大,给他们预留的利润够多,这完全没问题。这样我出钱买了一块地,我就拿了三笔钱。然后我用这三笔钱,我再去拿三块地,还用这种方式,我就能再拿到九笔钱,到时候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房地产行情好的时候,只要资金链不断,我就可以不断的拆借玩下去。只要房价在涨,只要我还能交房,就没事。但一旦房地产不景气,资金链一旦断裂,那么这个巨大雪球就会哗的一下崩塌,变成一滩水,把所有人都淹了……”

  徐华盛的操作让老大人有些目瞪口呆。

  “老大人,这个雪球滚起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受益的人太多了,所以推动这个雪球滚动的人也多。最关键是有一个人成功力,那么所有人都会这样玩,因为来钱太快了。最后咱们国家的房地产就会变成一个又一个这样的雪球,一个又一个房地产企业做大做强。不仅有民营企业,到时候国企,央企,地方企业肯定扎堆的进来,好好的干企业一年赚的钱不如盖栋楼赚的钱多,谁还好好的搞企业啊。到时候所有的资金都进入房地产,全国各地都会在盖房子,大城市盖,小城市盖,县城,乡村,不约束,这些资本能盖几辈子都用不完的房子。但是买房的人是有限的啊,早晚有一天,接盘的人会用完,老百姓钱包里的钱会掏空,到那个时候……”

  徐华盛的话让老大人都咽了咽口水,他能想象的出来那一幕会多么可怕。

  “日本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最终结果咱们也看到了,房地产泡沫破碎,未来几十年,日本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不断的来还房地产欠的债。这个泡沫破碎之后,无数家庭一辈子积蓄买的房子将会一文不值,老百姓花出去的钱会变成烂尾房,甚至变成一片荒草地。而那些玩房地产赚到钱的人要么抓了,要么跑到国外去了潇洒去了,国家能怎么办……”

  徐华盛的讲述让老大人立刻明白了这套玩法的套路。

  “所以我说最好取消预售制度,加强监管,设立监管制度,让这个雪球滚不起来。你开发商拿一块地,用这块地去贷款拿到的钱只能进入监管账户。这笔钱只能用来建设这个项目不能用作其他。等房子建设好了,再开启现房销售。这样就算房价高点,最起码不至于让咱们的老百姓掏空六个钱包买的房子变成一场空,就算未来房价跌了最起码他们拿到了房子,能住啊。你开放商把房子卖了以后拿到的钱再去买第二块地再继续开发,避免出现空手套白狼的情况……”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监管,一定要划分好责任,监管账户的钱,谁监管谁负责。比如依然采用预售制,而监管账户的钱开发商没有用来盖房子,而用其他理由把这笔钱弄走了。导致了房子烂尾,不能给老百姓交房。那么谁负责监管这笔钱,谁就需要负责把这房子建好交付。你是监管者,别管什么理由,哪怕开发商造假,官商勾结什么的,那也是你们内部出的错啊。不能说把你们内部的人移交执法机关,你们就没有责任了。让你们监管钱,结果钱没了,不能一句员工的事你们就没责任了……”

  徐华盛直打开了话匣子,不断的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说出来。

  “谁监管,谁负责,这是对的,也是天经地义的。”

  老大人仔细想了想,觉得非常有道理。

  “是啊,老大人,不仅仅是房地产,其实各行业各都应该这样。你是监管部门,你是既得利益者。你这个部门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我们华盛集团的一名高管打着我们集团的名义骗了老百姓的钱,最后被抓了。难道我们华盛集团把责任都推给高管就行了吗?”

  徐华盛反问道,这话让老大人抬起头看着他。

第227章 华盛集团的底蕴:人才为王

  “我觉得不能这样,我们的高管用我们公司的名义去骗了钱,这说明我们公司对高管的监管不到位,导致这名高管用公司的名义骗了钱。那么我们除了把这名高管送到公安机关,努力追回钱外。那么我们企业也应该有连带责任,你用人不明,你监管不力。那么我们公司就必须先把老百姓的钱补上,然后我们再想办法把高管弄的钱要回来。”

  别墅里,徐华盛这番话让老大人眼里带着赞赏,他觉得徐华盛绝对有这份承担。

  “放在我们华盛集团是这样,放在咱们国家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管钱的部门更要这样,特别是银行部门,比如银行的员工把老百姓的钱不存到银行,而是偷偷的弄到自己的账户上挥霍了,你银行不能拍拍屁股说这是员工犯了法跟你银行没关系啊。我们老百姓也不知道你们银行工作人员要犯法啊。你不能说你们把工作人员抓了,你们就没责任了吧!我觉得银行必须把这笔钱偿还给老百姓,你自己承担这个责任,谁让你们是监管主题呢。监管账户也是如此,你监管账户的钱你监管不好,你就应该自己出钱来弥补损失……”

  徐华盛吐槽道,因为这事真不少。但很毒有时候很多部门都以犯法的人被抓了为理由,让老百姓来承担这个损失。

  别墅内,徐华盛和老大人一直聊到很晚才结束。

  这个晚上,徐华盛和老大人讲述了很多。

  住房的一些建议徐华盛也一股脑弄了出来。取消预售制度,加强各种资金监管,限售限售,采用套内面积计算房本面积,建立国家保障用房,租售同权等等。

  至于有用没用,徐华盛不知道。徐华盛能做的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股脑的说出来,至于国家会如何处理,国家有自己的考量,毕竟房地产有弊有利,这之间需要做利弊的衡量。

  至于养老,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在社保上下功夫,徐华盛顺便吐槽了一胎政策,吐槽一下未来独生子女两个人养四个老人,两个孩子,压力巨大,建议国家实行二胎政策等等。

  总之这个晚上,徐华盛说了很多,对和错徐华盛自己也说不好。

  老大人也记了很多,最后老大人更是让徐华盛回去好好的整理一份资料交给他。

  徐华盛没有拒绝,虽然徐华盛知道这份建议会得罪很多人,但徐华盛还是应了下来。

  得罪就得罪吧,再说了老大人都说要把资料亲自交给他,最后政策的实施和徐华盛也没关系啊。

  未雨绸缪,现在趁很多事情还在萌芽时期,可以更好的调整。

  现在不管是医疗腐败,还是教育产业化,还是房地产,在华夏都处于早期状态。毕竟现在华夏太穷了。

  现在立好规则,比以后等发展起来再立规则简单多了。

  虽然谈到深夜,但是第二天,老大人却依然起的很早。起来后,老大人一行人来到了华盛集团的总部食堂,和华盛集团总部的员工一起吃了顿早餐。

  “你们这里的伙食,很丰富啊。”

  看到这里的伙食,老大人忍不住说道,随行的人员也满眼的羡慕。这伙食,太好了。

  巨大的食堂非常干净,装修的也很有格调。

  再看看这里的食物,简直就是一座美食城啊。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色香味俱全。

  “老大人,这些员工可都是我们公司的宝贝啊。我可得伺候好他们,公司赚不赚钱,全靠他们了……”

  徐华盛笑着说,这话让大家都笑了。

  “这里还有外国人?”

  当看到很多苏联人也来吃饭后,老大人问道。

  “老大人,这些人都是我们公司从苏联各国挖来的人才。现在这些人也都是我们公司的正式员工,他们的家人也都在这里。他们和我们华夏员工是一样的……”

  这话让老大人点点头,看样子华盛集团不仅从苏联买了东西,还挖了人啊。这是好事啊,毕竟苏联的人才是很多的。现在苏联解体了,很多人才都被埋没了。要是能挖来一些,对于华夏来说也是很好的事啊。

  “这里的饭菜免费的?”

  老大人发现这里的员工吃饭,根本不掏钱,饭菜随便拿,这里的饭菜都是自助餐模式,谁想吃什么直接拿。

  “对,我们这餐厅,二十四小时都有饭。有时候我们的科研人员加班,不知道加到几点呢。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工作人员饿了来到食堂,都有饭菜吃……”

  徐华盛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深吸一口气。

  二十四小时都有饭吃,这后面的含义代表着在华盛集团,可能很多人都会忙到很晚才回家。

  卷,在华盛集团内部也卷啊。

  确实卷,华盛集团给的工资高不假,但要求也高啊。想要混日子根本是混不下去啊,因为所有人都很拼。

  在这里,加班是很常态的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技术需要紧急技术攻关的时候,好多人更是玩了命的卷。

首节 上一节 133/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