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大明:日记造反,老朱追着我狂砍

大明:日记造反,老朱追着我狂砍 第243节

“冬天来了,有多少老百姓被冻死的,你们也可以去研究,如何能够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顺顺利利的渡过寒冬。”

“你们也已经感觉到了,最近这些年来,大明的冬天是越来越冷了。”

“按照这种趋势下去,未来几年,将会更冷。”

“我们是没问题,但那些贫苦人家的老百姓呢?”

“他们如何过冬!”

“再比如,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养殖技术,如何能够让猪肉的味道,变得不那么腥和膻,如何能够让野猪变成家养的猪。”

“让猪大肆繁殖起来,牛和羊也是如此。”

“到时候,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得起肉,这也是大功一件。”

“可……可!”

听到朱肃这话,刘三吾忍不住说道:“吴王殿下,我辈读书人,又……又岂能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呢?”

“愚蠢!”

朱肃忍不住地说道:“那你说,读书人为何不能去做这些事情呢?读书人就很了不起,高人一等了嘛?”

“你们不去做这些事情,那你准备让谁去做呢?”

“呃!”

“这!”

朱肃这一问,刘三吾又说不出话来了。

是啊!

他们不去做,谁去做呢?

朱肃接着问道:“你们不是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嘛!这就是方法,实践出真知。”

“为何自从孔夫子之后,儒家便再也没有出过一位圣人呢?”

“因为你们都死读书,从来不去实践。”

“尤其是你们这些读书人,都自命清高,自以为高人一等,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去做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明明应该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你们这些聪明人去干的。”

“只有你们去干了,研究出来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才能够去教会更多的人,告诉他们怎么办。”

“你们不去做,他们不知道怎么做。”

“然后,大家就一直都原地踏步,谁也没有进步。”

“甚至于,你们都还退步了。”

“我问你们!”

朱肃一脸不屑地看着翰林院的这些大儒,说道:“你们不是都以孔夫子为自己的目标嘛?那我问你们,君子六艺,你们都会多少呢?”

“宋濂大儒,你可会骑马射箭啊!”朱肃问道

“我……我!”

“呵呵!”

朱肃接着问道:“刘三吾大儒,你可曾会驾驭车马呀!”

这一问,翰林院的大儒们,就没有一个敢抬起头来的,他们都不会啊!

“呵呵!”

朱肃一声冷笑道:“以本王看,你们这些人,也就只会君子六艺之中的礼和书吧!对于乐你们怕是一知半解吧!”

“至于射、御、数这三门的话,你们可曾有过什么研究呢?”

“宋濂大儒,刘三吾大儒,你们两可曾有过研究呢?”

“本王再问你们,君子六艺,你们有多少人掌握了四艺以上呢?”

朱肃这一问,愣是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他们是真的没有研究过,就算是宋濂这位大儒,他也没多少时间去研究射、御、数这三门。

“咳咳!”

朱肃随即说道:“现在,本王打算改革文举科考,你们还有异议嘛?”

(

第289章 考完之后再分专业

这特么还能有什么异议啊!

武将代表这一方,完完全全就是站在朱肃这一边,不管朱肃提出什么,汤和跟徐达,还有沐英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无条件的服从。

而他们文臣这一边,也都被朱肃说得无话可说了。

这会儿,他们算是领教到了吴王朱肃的厉害了,单单是他的口才,就连宋濂,刘三吾这些大儒,都根本不是其对手。

虽然没有异议,不敢反抗了,但宋濂还是忍不住地问道:“敢问吴王殿下,您打算如何改革文举科考呢?”

“如果您的改革是好的,有利于大明的发展,那老臣绝对是支持的。”

“但……但如果是弊大于利的情况,老臣还是会反对的。”

“哈哈哈!”

听到宋濂这话,朱肃忍不住大笑了出来,说道:“不愧是当世大儒,你的风骨还是让本王有一些敬佩的。”

“本王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情,既然本王敢这么说,那本王将要对文举科考改革的方向,自然而然都是好的,都是有利于大明的。”

“首先,从这一届大明科考开始,本王将会在其中加几个科目。”

“如果仅仅只是文章写得好,那样是不行的。”

“为什么自古都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呢?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他们就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很多书生除了写文章之后,啥也干不了。”

“首先,本王打算将算数这一门,加入到文举科考之中。”

“你们可有异议呢?”

“没有!”

刘三吾随即说道:“吴王殿下,将算数加入到科举之中,这理所应当,我们没有任何的异议,您还有什么要加的嘛!”

“因为现在开了武科,对于文科这边,稍微放松一点,可以不要求参加科考的学子都会骑马和射箭,驾车这一方面,也可以放低要求。”

“除此之外,政治和历史这两门学科,本王打算加上去。”

“嗯?”

宋濂忍不住问道:“吴王殿下,何为政治和历史呢?”

朱肃随即回道:“就只是字面意思,历史就是考核他们对历史的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学子,怎么能不了解历史呢?”

“在这一点上,本王认为是非常关键的。”

“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一件事情嘛?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演,徐铎儒家经典的含义,都被你们给曲解了。”

“每一部经典,每一段有教育意义的话,都必须得结合当时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唯有如此,才能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你们还别不信,宋先生,我切问你,君子远庖厨,这话什么意思?”

“呃!”

“这……这!”

看到宋濂战战兢兢的样子,朱肃冷笑道:“你是不是想说,作为一名君子,是不是应该远离厨房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是君子要把厨房安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还有一句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什么意思呢?”

“呵呵!”

看到宋濂不说话了,朱肃接着说道:“宋濂先生,按照你们现在所理解的,是不是就是不要去招惹女子和小人,他们不好对付呢?”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这样的嘛?”

“孔老夫子在说这话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当时那个历史社会,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说这话的含义是什么呢?”

“本王来给你们解释一下吧!这话的真正含义。”

“孔老夫子口中的这个小人,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小人,而是指的家中的奴仆下人,亦或者是未修身之人。”

“而他这话的真正含义,其实是指女子与小人,他们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于儒学的传承。”

“孔夫子这等圣人,又怎么可能会贬低他人呢?”

“所以啊!”

朱肃很严肃的说道:“学经典的时候,必须得学历史,两者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一个个都会各种曲解经典。”

“一旦开始曲解,到了后面,就会越来越严重。”

“知道嘛!”

“嗯!”

被朱肃这一番教育,翰林院这些人的头,低的更下了,完全就不敢和朱肃对视,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被朱肃批评得无话可说,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呢?

汤和,徐达,沐英三人更是瞪大了双眼。

首节 上一节 243/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轮回者吊打禽兽很合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