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第234节

  常龙磬大笑,“晓康同志你果然不是寻常人,就凭你这份见识和胆量,我这位迟早会被别人大卸八块的老家伙,哪有不追随的道理?好好好,那就你上,我来跟到底吧!”

  “呃...两位且住。”

  陈伟总算把差点惊讶的、都快要脱臼的下巴恢复正常了,“有雄心壮志是好事,可也得先认清形势才行吧?”

  见常龙磬和韩晓康住嘴,齐刷刷的看着自己。

  陈伟扶扶嘿嘿一笑,“现在...目前,似乎,好像...不让私人涉足自然资源开发,上面更不可能,会允许个人开矿哈。”

  “总有一天会允许的!”

  韩晓康和常龙磬回答的很整齐,也很响亮。

  常龙磬补一句,“水无常形,事无常势,那些埋藏在地下的丰富资源,总有让它重见天日的时候。而其中属于偏、少、低的矿产,锅家不可能投入海量的资源,去一一开发。

  上面吃肉,总得让下面喝点汤。

  否则的话,开发起这些品质低、储量少而分散的矿产资源来,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所需要冒的风险实在是太大,最终极有可能得不偿失。

  所以呢,以我综合世界范围内矿产开发行业的模式来分析,上面终究还是会放出一部分矿脉,让民间资本介入...而上面只需要收取适当的税收就好。

  这种模式,去开发这些分布散乱、规模小而且品质低下的矿产资源,是风险最小、锅家获益大的最佳开发模式...抓大放小,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啊!”

  “再说了,现在底子薄,上面也没有那么多的经费,去追求全面开花。”

  常龙磬笑道,“除了国营矿井之外,不还有集体性质的工矿企业么?

  到时候,晓康同志想想办法,去取得一个集体性质的名头,相信对于心眼比牛毛还多的晓康同志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对吧?”

  韩晓康,“呃...承蒙夸奖。”

  自己原本就知道在黄荆沟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有大批量的煤炭,有铁矿,另外还有少部分的伴生金矿。

  按照韩晓康的长远打算,以后铁定是要把黄荆沟一带的矿产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的。

  不过在此之前,首要任务还是要多开荒,多种地,多攒粮食才行。

  而不管是短期目标、还是长远规划,不论是偷偷摸摸的在山里种地,还是以后搞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

  首先就得和进入深山的门户,也就是武小双所在的“武家寨生产大队8小队”搞好关系。

  这个是绕不开的坎。

  要自己和武家寨生产队搞好了关系,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联系。

  那么无论是近期,靠着武家寨生产队,充当进入深山的最为重要的屏障、维护山里的安全。

  还是等以后自己要大规模开发铁矿、煤矿的时候。

  只有把武家寨生产队充分利用好了,才能让事情推进的更加顺利一些。

  所以现如今,韩晓康其实已经开始在刻意的,去和武家寨所有人搞好关系了。

  好比以前给武家寨送肉,就是为了达到搞好关系的目的。

  而这次自己之所以购买了那么多的东西,其实也有出于帮助武家寨社员们的打算在其中。

  只不过,

  目前韩晓康还不打算,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分发给寨子里的村民。

  只因为目前,社员们需要购买供销社的大部分商品,还不需要什么票据。

  等到以后,社员们买东西需要用的工业券的时候,相信武家寨不少需要结婚、过日子需要购买一些必需品的时候。

  只有到了那时,手头上严重缺乏工业券的社员们,才会真正感受到韩晓康低价转卖给他们这些日用品,是多么的让人感动!

  锦上添花意义不大,雪中送炭才显珍贵。

  既然现在常龙磬已经彻底转变了思想,愿意和韩晓康一起进山,那自己也没理由拒绝。

  且不说他们爷仨进山,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根本就不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也不说深山本来就是属于大家的,自己根本就无权拒绝别人的选择。

  就说现在接下来的严峻形势,常龙磬那种身份、这种性格的倔拐拐留在生产队里,他最后究竟能不能活下去?

  那自己也没有理由,阻挡人家找一条生路。

  一位地质学专家,搁在哪都算得上是一块瑰宝了...这是目前某些人觉得形势一片大好,高铁产量高的吓人,所以就没有特别急切的那种需要,重启像常龙磬这样的人。

  毕竟要追求一个新气象嘛!

  得向世人展示一下,在新时期里,全凭新人,也能做出新的巨大成绩。

  这个程序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不对?

  反正现在有送上门来的地质专家,愿意和自己一起打拼,自己只需暂时还在他们身上贴一点点粮,贴一点不起眼的钱。

  却换回来这么一位千金难觅的专家,那绝对算得上是赚大发喽!

  事情顺利谈妥,原本就应该收拾收拾东西,然后大家结伴进山。

  江跃却说:“晓康哥,我饿了。”

  扭头看看江涛。

  身为弟弟,又还是在校学生的江涛,他要比江跃更内向一点,他有什么需求,多半是不会直接了当说出来的。

  见韩晓康盯着自己,江涛小脸一红,“晓康哥,我,我也饿了...”

  今天一大早,韩晓康和两兄弟只是在县城吃了点杂粮稀饭和杂粮馒头。

  此时已经到了午时,也确实应该吃饭了。

  原本按照韩晓康的打算,是在进山之前,带着两兄弟去餐饮服务社下馆子,好好吃一顿。

  这不是因为常龙磬的事情,而耽搁了吗。

  “我去给大家伙儿做饭吧。”

  陈晓端撩起袖子,找出围裙准备下厨,“只是我家没什么菜,咸鸭蛋只有三只了好像,另外有一把苋菜,我加点猪油炒一炒。

  剩下的,就得艰苦一下大家了,用辣椒油拌酸菜下饭。”

  没有酸菜吃,而且还用红彤彤的辣椒油拌酸菜?

  这种生活水平,在生产队里,已经超过90%的农村人的生活水准了。

  不过既然今天自己的队伍,又充实了几员大将,尤其是常龙磬先生的到来,就让韩晓康对以后涉足于矿产开发,就变得更加信心十足了。

  遇到这么好的事情,当然应该庆祝一下。

  我们天朝的传统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多半都是大吃一顿。

  君不见,咱们任何一个节日,其核心主题,还不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吃字?

  有介于此,所以韩晓康准备奢侈一回:掏出一笔巨资,到餐饮服务社去买上几个硬菜回来,让所有人都饱饱的吃上一顿!

  可万万没想到哇...这次出去,弄回来的菜倒是是够硬。

  但正是因为太硬,却被人给盯上了...

第200章 婚姻大事不能拖了

  蒸蹄膀这道菜,有肉票的话,餐饮服务社一只卖2块8毛7。

  用足足3斤猪后腿蒸成的蹄膀,油汪汪、金灿灿,颤颤巍巍看着都馋人。

  如果顾客没肉票,又想吃的话,价格差不多就得翻倍了:卖5块3毛2一只。

  这个价钱,大致相当于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普通职工,他一个月将1/4的工资收入了。

  吃不起,哪能吃得起?

  除非是孩子老婆或者是家里的老人过生日,要么就是请领导,要不然的话,这些城里的职工,多半也是舍不得买一只蒸蹄膀来解馋的。

  一只香喷喷的蒸蹄膀卖5块3毛2分钱,这个价格之所以有零有整。

  那是物价局和计划委,用算盘噼里啪啦敲了好几天,才核算出来的价钱,谁也不能私自改动一分一毫。

  否则的话,那就是相当严重的原则性错误了。

  在这个时期买任何东西,大抵都是如此:价钱有零有整。

  千万别说什么为啥每件商品、包括粮食也是,它们的价格为什么都是精确到分?

  其实不是。

  有不少的东西,它的价格其实都精确到了厘:比如说拿着《粮食供应本》去粮站的门市上买二级大米,需要补差价1毛5分3厘。

  到供销社“农副土特产门市”购买红薯淀粉,每斤定价是2毛7分7。

  粉条2毛9分3一斤。

  诸如此类。

  由于上面把价格定的太细、细到营业员时常在心里骂娘:他麻个巴郎子!害得老子收钱都不好收,时不时得按照四舍五入,去和顾客结算。

  你说一个两个顾客,那倒没事。

  中间的差价不大,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营业员自掏腰包,往里面贴上一分钱、两分钱了事儿。

  可供销社那是独家生意,有些时候,一天之内需要面对好几百个顾客来购买东西。

首节 上一节 234/3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巨龟:悟性逆天,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