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59节

“咳!”

上铺的周全英开始无聊的咳嗽,翻来覆去。

睡醒了,天亮了,不打两把对不起火车上无聊的时间不是!

别的铺位已经有开始的,那边都是老爷们没那么多顾及,围了不少人,打牌的还没看牌的多。

“咳。”周全英又又咳嗽。

这会火车上略显噪杂的环境,让陈雪茹想睡回笼觉也睡不着。

她睁开眼睛没好气道:“别咳了,想打牌就直说。”

周全英笑嘻嘻道:“雪茹同志,你不再睡会。”

“打不打”

“来了。”

说着“滋溜”就顺了下去。

赵丽惠看的脸上满是无奈,这小姑子投错了胎该是个男孩子。

伊莲娜道:“我刚化了妆,你们玩吧,我去上面看会书。”

周全英迫不及待道:“徐得庸同志,你来。”

徐得庸玩了一会便让王霄婷顶上,自己借她的书看起来。

……

火车最终还是晚点,按照行程十八点十分到站,等他们抵达已经十八点三十多。

当火车鸣笛缓慢停下,一行人下火车踩在地面上有种踏实的感觉。

沪上,到了!

几个女子打牌结下的短暂友谊也到了分别的时候,她们相互拥抱道别便在车站门口各奔东西。

在这个车马很慢的年代,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远。

徐得庸目光微眯,他看到周全英和赵丽惠竟然上了一辆威斯利吉普车。

陈雪茹瞥了他一眼道:“别看了,人家小姑娘不错,看样子出身也挺好,要是追现在还来得及。”

伊莲娜也笑嘻嘻道:“是啊,那周在火车上很注意伱,应该是被你英俊的外表折服。”

徐得庸连忙做告饶状道:“得,两位就不要拿我打擦了,这天也黑了,咱们晚上去哪?”

“哈……。”陈雪茹闻言捂嘴打了个哈气道:“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去叫三轮车吧,我们去ZS友好大厦附近的招待所。”

徐得庸笑着道:“嘿,我这肆玖城蹬三轮的在沪上坐三轮,两位稍等片刻。”

他去门口外面路灯下等待的同行叫了三辆车。

三人上车,在略显昏暗的路灯下行驶而去。

此时夜晚的沪上虽然和后世的灯火璀璨相去甚远,但繁华地段比肆玖城更多,“夜生活”也更精彩一些。

毕竟沪上在解放前就是国际大都市,号称东方“八厘”。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曾经那个年代沪上摩登女郎的面貌。

而演唱者周璇此时不过三十六岁,她三四十年代被称为“电影皇后”红极一时,可惜伍壹年后一直因精神疾病住院,明年更是会去世。

三轮车一路行驶,路上的自行车也比肆玖城多,行人穿着的服饰也更加多彩,一片升平。

谁能想到,就在伍什年代左右,这里还遭受着老蒋的七十多次轰炸,最严重的一次沪上一片黑暗……。

盲盒啊盲盒,有种来点实用的高科技,就算冒着被切片的危险也给国家送去。

徐得庸YY的想着,我都这么有觉悟,婶核大神应该会给面子吧!

……

三轮车抵达招待所,陈雪茹付了钱后哈欠连天道:“困死了,火车上一点也休息不好,快点办入住上床睡觉。”

徐得庸背着布包,提着两个大手提箱随着两女进入招待所。

服务员检查完介绍信等证明,登记之后给他们有门牌的钥匙。

陈雪茹和伊莲娜住双人间,徐得庸住单间。

将行李送入两人房间,徐得庸麻溜离开回到自己房间。

单人床,独立卫浴,暖壶茶杯……。

嘿,环境还真不错!

他打开“淋浴”,等了一会才出现热水,然后三下五除二脱得精光,甩了晃荡的进去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擦干净后出来,徐得庸滋溜钻进被窝里。

舒服!

要是再有……嘿嘿嘿!

他双腿夹着被子睡去,今夜的梦“多姿多彩”……。

感谢“无花果252”“1314张灵”等兄弟的月票

感谢兄弟们每一份支持

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双倍最后两天,大家看着给点吧

第54章 不出意外

翌日。

徐得庸醒来后看着被子发呆,他没有在阴沟里翻车,却先栽在被子上了!

嗯,被子没坏,晚上翻过来继续盖吧!

他穿好衣服,做了一百个俯卧撑和一百个仰卧起坐后,又精力满满。

望着窗外沪上的景致,徐得庸开启今天的盲盒。

“啪。”

一套竹制的鱼竿包括鱼线等出现在盲盒空间内。

徐得庸忍不住咧咧嘴,这是啥意思?

让自己到黄浦江上喂鱼……呸,钓鱼?

得,鱼竿也不错,回头可以学三大爷钓鱼补贴家用。

招待所里有早餐,伊莲娜开的证明可以免费吃。

这时候,大饼、油条、豆浆、粢饭被称沪上早餐最有特点的“四大金刚”。

既然免费,徐得庸自然不会客气,都吃一遍。

味道吗……感觉都差不离。

两个娘们一直睡到八点多,梳洗打扮一番美美的又去吃饭,半个中午就过去了!

满血复活的陈雪茹,满是胶原蛋白的脸蛋神采飞扬,白嫩的小手一挥道:“出发!”

伊莲娜背着一个相机,一脸笑容的与陈雪茹手挽手。

徐得庸双手插兜不知道……呸,亦步亦趋的跟在她们身后,汇入这曾经远东第一城之中。

他一身中山装,精神的短发加上俊郎的长相,吸引了一些路上姑娘的注视。

有大胆的还悄悄指指点点,互相推攘发出低笑。

相比肆玖城的庄正保守,这里就多了一些开放、活泼,偶尔还可以看到身穿西装和旗袍的男女,这在肆玖城基本看不到。

也就是今年,明年就得压箱底喽!

徐得庸边走边观察,同时心里还抱着一丢丢警惕性。

这时候的沪上除了大苏人,还是有一些其他外国人居住。

解放之初,沪上常住外国人5.5万余人,在“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下,到七十年代末,沪上常住外国人只剩710人左右,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迎来复苏。

三人来到ZS友好大厦,这座大厦去年三月份才刚刚建成。

整个大厦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央大厅、工业馆、东西两翼的文化馆、农业馆及电影院。

建设过程中用了大量E式风格的装饰构件和黄金等贵重材料,整体也是选择E式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并将巴洛克艺术运用在局部。

这里原址曾经是二十世纪初沪上首富哈同,应夫人罗迦陵提议修建的花园——哈同花园,只是后来经历战乱沦为废墟。

从今年起,很多会议和展览都将在这里举行。

这里极为热闹,穿着体面的人进进出出。

“徐,我给你拍张照片吧,在这座ZS友好大厦前,见证我们的友谊。”伊莲娜笑着提议道。

徐得庸道:“这是我的荣幸。”

首节 上一节 59/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利坚驱魔男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