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48节

“啪啪啪……。”

空间里稀里哗啦落下一小堆东西。

徐得庸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封封的火柴,一共十封,每封十盒。

得,一百盒火柴,足够他用上很长时间。

一个火柴两分钱,一百盒两块钱,不算小钱了,要知足长乐!

他伸手一掏,从口袋里摸出一盒。

“猴虎火柴,地方国营肆玖城火柴厂。”徐得庸瞅了瞅火柴盒上的字。

火柴这玩意后世人已经基本不用,某些男科医院小广告倒是成为它们的大客户!

没稀得搭理何雨柱,他信步走回家中,将一盒火柴随手扔在柜子上,回头奶奶发现说不得要高兴一阵。

两分钱也是钱呐!

吃完健康的粗粮早饭,告别奶奶,说好中午回来吃饭带她出去,徐得庸骑上三轮出发。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有时候不浪一下,你不知道有多精彩!

所以他才利索的答应陈雪茹和伊莲娜的邀请,不然想出去,只是一封介绍信就能把他难住喽。

兜兜转转,拉了两个客人来到菜市口附近,他边骑边四处打量,当他看到一处门面时目光微眯。

摸了摸口袋,块块毛毛加起来还有十块出头。

得,好东西就别想,进去瞅瞅看看有什么小玩意吧!

徐得庸将车骑过去停在门口,大步走了进去。

“同志你好,这是打算委托东西还是买东西。”四五十岁的工作人员笑呵呵道。

没错,这是一家委托商店,主要是收卖旧货。

这些工作人员一部分都是以前“打小鼓儿”的。

打小鼓的就是以前收旧货的,乃是旧时代“八不语”行当之一。

这名称的由来,大约是因为他们出来做买卖的时候,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打小鼓的一共分两种一种是打硬鼓的;一种是打软鼓的。

打硬鼓的本钱比较大,同各个古玩铺都有相当的往来,他们自己也开着小旧货铺。

打软鼓的正与打硬鼓的相反,他们专到穷人的家里、小的胡同里去收买破旧无用的东西。

这些“打小鼓”的很多彼此之间都有猫腻,旧时候有人家卖旧物,问了几个“打小鼓”的,价格是越问越低,最后只能卖给第一位。

五十年代后,国家成立了回收公司和信托商行,价格公道童叟无欺,这些打小鼓逐渐就销声匿迹。

而他们中独具慧眼的有经验者,也被这些行业吸收进去,成了国家职工。

这委托商店里面可是琳琅满目,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旧照相机、旧手表,旧衣服、旧鞋子……,但凡有点用处的旧东西都能在这里收售。

委托商店收购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托,比直接卖给店里贵些,双方商量一个合适的价钱,物品卖出后商店收点手续费。一般物品手续费是7%,家具、自行车类为4%。

如果您急等着用钱,还可以由委托商店估价后直接拿钱走人。当然,价钱肯定低一些,因为人家还要为您承担卖不出去的风险。

徐得庸笑着道:“您忙着,我随便逛逛。”

工作人员打量了下徐得庸,又看了看外面的三轮车,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委托行自然也有“江湖”。

而经常在街面上行走的蹬三轮者等一些“无业游民”,便是这江湖的常客。

他们“消息”灵通,东家少西家缺的事儿,时间长了就门清,新东西太贵买不起,品相好价格便宜许多的旧东西自然有人需要。

这些人就是“最初的倒爷”。

眼光,门路,要是再有些维修补旧的本事,那就是“江湖高手”。

有些人将委托行里坏的东西修好,拿回来再卖,就能赚不少差价。

当然,要是能找到买主,赚的更多。

工作人员显然将徐得庸归于这一类人,只是看徐得庸有些眼生。

现在还不是委托商店最兴盛的时候,等困难时期,“什么都可以买卖”还不要票的委托商店才热闹。

徐得庸看了一圈,好东西有一些,比如相机、手表啥的,但多数都是一般的东西。

至于古董一类的……,别闹,一是现在民间不兴,二就是有这类东西的人也不是傻子,没遇到难事谁舍得出手?

捡漏之所以被称为捡漏,是因为极其难得!

你以为是“破四旧”那会随便糟蹋呢?

徐得庸逛了一圈就要离开,这时一个人抱着一座木楼钟走了进来。

他瞥了一眼,钟针已经不走,看来是出了问题。

若是好的,他直接就走了,坏的反而才有赚头。

等那人离开,徐得庸上前问道:“同志,这木楼钟多少钱?”

工作人员道:“这个钟坏了,人家托卖五块钱。”

“麻烦您拿给我看看。”徐得庸道。

工作人员将木楼钟放到柜台上,徐得庸经过同意后拿钥匙上了上弦,听声音后便道:“您开票吧,这木楼钟我要了。”

工作人员边开票边道:“您这是会手艺?要是拿出去修可没啥赚头。”

徐得庸笑了笑道:“略懂,这要修好拿过来能卖多少钱?”

工作人员道:“看您怎么卖,卖给我们,顶多八块,您要托卖话,价格最好也别超过十块,不然一两年都未必卖的出去。”

徐得庸付了钱道:“谢谢您指点。”

工作人员笑着道:“您也来得巧,要是再过个半小时,这木楼钟您可就见不到喽。”

徐得庸懂了,拱拱手道:“您忙着。”

“您慢走。”

……

徐得庸蹬着三轮回家,今个算是他运气好,恰好碰到,木楼钟修好之后能小赚一笔。

运气不可能一直站他这边。

一山更比一山高,不知名的聪明能人海了去!

回到家里,徐南氏见徐得庸又抱回来一座钟,自然好奇询问。

徐得庸只能善意的谎言说是别人让修的,老太太一听又有进项自然高兴。

中午油渣炖土豆。

相比大白菜,徐得庸更喜欢吃土豆。

呀,土豆,你给我添餐!

吃完饭喝茶歇息一会,老太太出门前也得捯饬捯饬不是。

爱美之心,不分性别年龄大小。

徐得庸则顺手拆开那木座钟检查问题,等他将钟芯打开查看后,不禁眉头微皱。

……

第42章 老太太出门

钟芯内部,一根轴承断了,齿轮也崩了两个齿。

这玩意以自己现有的装备可搞不定。

不过旁边有人可以搞定,比如易中海,比如刘海中。

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修钟表他们不会,但以他们高超的钳工技术,补齿、接轴承还是手拿把掐。

两相比较,自然还是易中海的人品靠谱一丢丢。

自己之前可是借给他扫帚用,这点小忙他不会不帮吧,嘿嘿!

晚上回来问问吧。

这时奶奶收拾妥当出来,换上较新的蓝布衣服,用头巾将花白的头发包起来,妥妥精神老太太。

也就是以前吃了太多苦显老,搁以后,六十多岁还是广场舞的主力呢!

徐得庸连忙将东西归拢,腆着脸上前道:“奶奶,我背您吧。”

徐南氏笑着佯责道:“我可没裹脚,想背我再过二十年吧!”

徐得庸笑嘻嘻道:“那我可省力了,您有本事让我四十年后再背。”

徐南氏拍了他一下道:“活那么久干嘛,我不真成老不死的了。”

徐得庸道:““老不死”的好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到时候您就是家里最大的宝贝。”

首节 上一节 48/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利坚驱魔男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