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有风:庄主的悠闲生活

有风:庄主的悠闲生活 第21节

“而且,城里的房子买了就买了呗,反正放在那里又不会过期。”

“我就当是买房投资了呗,反正以首都的房价,越往后只会越贵。”

“并且,当我在村里住的烦了,还可以去城里住住,就当是留个后路吧!”

一旁的谢之遥闻言,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之前的“过错”。

在谢临风话音刚落,他便连忙赞同的点点头,道:

“是啊,首都的房子可不好买,当成是投资放在那里也会慢慢升职。”

“说不定哪天房价又大涨了,多间房子也能多条后路!”

谢之遥说完,还悄悄的对着谢临风挤了挤眼,意思很明显:我这算是将功赎罪了吧!

谢临风见状,悄悄的对着谢之遥比了个大拇指。

或许是见谢之遥都这么说了,谢和顺的神情顿时变得和善了许多。

“我一辈子都呆在农村,也不懂得你们说的什么买房投资之类的靠不靠谱!”

“不过既然阿遥都这么说了,那说明你的想法还是有些道理的。”

“只是,在这里我还是要多问一句,小风你真的考虑好了吗?”

“要知道山庄不是那么好经营的,当初你爷爷可是有着几十年的经验。”

“你虽然从小就聪明,学什么东西都快!”

“但是经营山庄一事,我还是劝你自己需要慎重考虑一番!”

谢临风闻言,轻轻笑了笑,道:

“放心吧,师父,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明白了。”

“我没准备沿袭我爷爷之前的老路,仅仅靠着山庄的土地收获挣钱。”

“而是准备将山庄开发成一家集旅游、休闲、住宿为主的综合性农家乐。”

“现在国家不是都在提倡乡村发展吗?我这就准备走旅游路线。”

“现在阿遥也跟着回来了,到时候我们会一起将云苗村发展起来。”

“到时候,靠着我们云苗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挣钱应该不算太难!”

“.”谢和顺听完谢临风的介绍,说实话他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好吧,真实的情况就是,谢和顺根本就没听懂。

因为他根本就不明白,所谓的旅游发展路线是什么意思。

像谢和顺这样,在农村已经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农民。

根本就不明白外面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观念任然停留在几十年前。

在他看来,要么学一门手艺,靠着精湛的手艺养家糊口。

要么,就是读书有成,在外面出人头地。

或者说,普通人想挣钱,还可以去外面打工。

留在村里,发展什么乡村经济什么的,在他看来就有些不靠谱。

但是,他有很清楚谢临风的性格,从来都不打无准备之仗。

和性格有些跳脱却又有点能力的谢之遥相比,在他眼中谢临风性格更为沉稳。

现在他们两个云苗村最有出息的人,都决定回乡创业了。

那一定说明,这件事情还是有一些靠谱的,虽然他依旧有些想不明白。

算了,后辈自有后辈福,以后时间还长着呢,慢慢看吧。

想通之后,谢和顺很明显的暗叹了口气,随即看着两人道:

“行吧,你们年轻人的想法,我们老一辈算是看不明白了。”

“就让你们试试看吧,看你们能够整出什么花样。”

“丑话先说好,一旦你们觉得事不可为,就给我滚回城里去!”

谢临风和谢之遥闻言,顿时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哈哈,又搞定一个!

说真的,村里有些威望的人就那么几人。

杨阿公算一个,而且谢临风爷爷去世后,他现在威望最高。

中间一辈的谢和顺算一个,谢之遥的阿爸谢四平也算一个。

他们两个一个是村里手艺最好的人,一个是当年最有出息的人。

现在杨阿公和谢和顺都已经被两人“搞定”了。

那么,等到谢之遥的阿爸回来,哪怕是有意见,也管不了什么事了。

最多.也就是他自己闹一闹,不可能有什么“后援”了。

想到这里,最高兴的莫过于谢之遥了,现在他终于可以轻松了一口气。

第25章 后续,失望

同样的跟谢和顺聊了聊家常后,两人没一会儿便告辞了。

终于到了最后一家,也就是压轴的一家——谢怀兰老师。

谢怀兰,是两人父母那一辈的,同样属于有血缘的亲戚。

谢家在谢临风爷爷父亲那一辈,一共有三脉。

谢临风、谢之遥和谢怀兰各属一脉,所以关系比其他谢姓村民更加亲密。

当初,谢怀兰和谢临风、谢之遥的母亲是从小长到大的闺蜜。

没错,谢临风的母亲和谢之遥的母亲,其实都是村里人。

谢四平和谢临风的老爸谢毅文一样,都是娶的同村的青梅竹马。

不过,谢临风的母亲和谢之遥的母亲以及谢怀兰一样,家里都没老人了。

毕竟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活下来的且长命的并不多。

就像现在一样,村里出了杨阿公、谢阿奶等寥寥几个长命老人外。

剩下的都是一些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能活到七八十岁的真不多。

毕竟,曾经的云苗村算得上是一个毕竟偏僻的原始村落。

各种医疗条件都不发达,一点点小病都很容易被拖到大病。

而这也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向往着去外面打工。

以及,其他人的观念也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根本原因。

就拿现在来说吧,今天两人可谓是转遍了几乎整个村子。

但是,根本就没有看见多少年轻人,就算有也是一些在家带孩子的女人。

因此,谢临风和谢之遥之所以想要将云苗村发展起来。

这也算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之一

谢怀兰和谢和顺一样,都是村里的老手艺人。

谢和顺是传统的手工雕刻师父,谢怀兰则是刺绣师父。

因此,村里人见到两人后,均是叫他们“老师”。

并不是他们从事着教师的职业,而是对他们所拥有的手艺的尊称。

不过,或许是今天来得不巧,两人过来时并没有见到谢怀兰本人。

谢怀兰在村里开了一家绣坊,并且免费的传授一些留守的妇女刺绣。

绣坊的产出,会有镇上专门的售卖点进行收购。

毕竟,谢怀兰的刺绣手艺,在整个古镇,乃至南云都是赫赫有名的。

而且,和谢和顺守旧的观念不同,谢怀兰更加新潮。

她的绣坊可谓是紧跟着外界的变化,就连直播和参加各种展览都很积极。

因此,谢怀兰今天没在家,说明她应该又出去参加什么展览之类的了。

果然,两人来到绣坊一问,就有相熟的村民告诉两人,谢怀兰去明昆参加展览了。

颇有些“败兴而归”的两人走出了绣坊后,不由地面面相觑。

谢之遥有些可惜的叹道:“哎,没想到这么不巧,怀兰嬢嬢居然不在村里!”

谢之遥和谢怀兰从小就亲,或许是因为谢之遥亲生母亲去世得早吧。

在谢之遥的眼中,谢怀兰就和他母亲一样,那么慈祥可亲!

谢临风闻言,神色也不由地有些失望。

首节 上一节 21/1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