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71节

  潘宏文这才带着侄子来到汝阳城。

  可惜他是南阳的举人,身份在汝宁这边没那么好使。最重要的是,汝阳通判朱国宝早年与他有些仇怨,让他求告无门。

  灭门之仇难报,潘宏文这才借酒浇愁。

  苦闷了大半个月,如今终于听到官府要出兵的消息,便高兴得情绪失控。

  回过神后,潘宏文去洗了把脸,喝了半壶凉茶,彻底醒了酒。

  再去想剿贼之事,便道:“天目山那些贼寇表现得不似寻常反贼,恐怕没那么容易剿灭。你可知傅知府准备派多少兵马去,又是谁领兵?”

  潘卓尔也恨贼寇,闻言摇了摇头,道:“等俺去府衙报到,成了随军向导,应该就能知道了。”

  “那行,你赶紧去吧。”

  ···

  汝宁知府衙门。

  知府傅汝为、通判朱国宝以及参将王应泰正在商议出兵剿灭天目山反贼之事。

  傅汝为是个很中庸的官,该贪的贪,该办的事便办,却也很会推脱搪塞。

  早在六月份,信阳知州就派人送来公文,说贼寇红娘子洗劫了明港等集镇,杀了长台关把总刘喜才,裹挟数千难民窝藏到天目山中了,请他早日派兵剿灭。

  傅汝为虽不算知兵,却也知道大热天的到山里剿匪多难,更别说他手上还缺少钱粮。

  若是贼寇没有裹挟难民,后续他还上心些。因为他听说贼寇在明港劫了张家好几千石粮食,若能尽早剿灭,说不定能缴获个三两千石。

  可贼寇既然裹挟了好几千难民,即便真有好几千石粮食,消耗起来也快。

  最重要的是,逼急了贼寇将粮食都分给难民,难民再四散而逃,官兵想缴获都难。

  于是,他就当没看到信阳知州的这封公文。

  哪曾想,眼见着秋收在即,这天目山匪寇竟然又闹起来,还升级成了反贼。

  而且这伙儿反贼不一般——分田地与穷人,审判乡绅地主,贼兵还有不少披甲,这是一般反贼能干出来的事吗?

  以傅汝为这几年当地方官的经验,灾荒地区秋收后难民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多——因为没有收获,只有逃难到别处才能找到一口吃的活命。

  所以,灾荒地区的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官府征收税赋时,最容易诞生反贼,贼势也最容易壮大。

  若汝宁府再闹出大股反贼,他这个知府恐怕不仅乌纱帽不保,还可能被下狱。

  所以,即便不考虑近日来不少天目山地区的乡绅来求告,他也得防止这股反贼在秋收之后做大,提前派兵剿灭。

  “都说说吧,要剿灭天目山的反贼得派多少兵马?”

  通判朱国宝咳嗽了声,道:“据那几位被反贼破家的乡绅子弟所言,贼兵虽披甲颇多,训练有素,但每次出动不过一两百人,想来人数不多。

  再考虑到天目山地形复杂,不适合大股兵马行军作战,因此属下以为,不必派太多兵马。”

第78章 知府派兵,实战缴获

  朱国宝刚说完,参将王应泰就提出了不同看法。

  “贼兵每次出动一两百人,不代表他们总兵力就是一两百人,也可能分成多股各处活动,甚至还可能在老巢留有不少兵马。”

  如果是早几年,王应泰一个小小参将,绝不敢如此质疑一位府通判。

  但如今地方对他们这些武将多有倚赖,且是他带兵去打仗,自然得料敌从宽。

  朱国宝皱眉,露出不悦之色,道:“即便如你所说,贼兵有多股,至多也就是四五百人而已,绝不可能更多。

  须知,这盔甲难得,训练有素的贼兵更难得。红娘子从信阳州起事不过半年,绝不可能练出太多精兵。”

  朱国宝说的有一定道理,王应泰一时无法反驳,但还是坚持道:“俺不管,若要俺带兵剿贼,俺至少得带走六百战兵,一千辅兵!”

  “你!”朱国宝起身指着王应泰就想喝斥。

  傅汝为却阻止了他,随即对王应泰道:“王参将,本府准你带走半营兵马,另外让蔡知县募集一千名乡勇助你。

  但本府只能给你提供半营兵马十日所需的钱粮,也即是说,你必须在十日内剿灭红娘子这伙儿反贼。”

  王应泰觉得带半营兵马去剿一个女反贼十日足够了,但他还是讨价还价道:“俺们至少需要半月钱粮!”

  傅汝为一笑,“好,本府就给你半月钱粮,你可莫要让本府失望啊。”

  ‘俺上当了!’王应泰心中暗呼,‘这老狐狸定然原本就准备给半月钱粮,甚至更多。’

  虽然心中后悔钱粮要少了,但王应泰却不敢反悔,只能起身闷声道:“府尊放心,俺定剿了那红娘子!”

  傅汝为点头,道:“准备妥当后就早点出兵,早点回来,这府城还得你来守着,本府才能安心。”

  这话让王应泰挺受用的,当即也恭声回道:“是!末将这就去军营准备!”

  “去吧。”

  等王应泰离开,朱国宝便气得一拍桌子,道:“这个王应泰,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傅汝为喝了口茶,道:“甭管他像不像话,只要还听我们的命令,能帮朝廷镇守汝宁府就行。”

  朱国宝道:“我倒是觉得,那个沈万登比他更听话些,能力也不错。府尊或许可以多拨付点钱粮,好让他制衡王应泰。”

  傅汝为深深看了朱国宝一眼,摇了摇头道:“沈万登原来是反贼,归降不过几年,哪有武进士出身的王应泰可靠?”

  朱国宝还想再说些什么,傅汝为却是端起了茶杯,道:“本府累了,若无别的事,朱通判还请回去吧。”

  朱国宝无奈,只能告退。

  ···

  九月初二。

  刘家寨,军务堂。

  刘升及红娘子、文宥、彭有义四人,正听马文远汇报实战练兵的抄缴总报告。

  因为四路常备军抄缴所得都是先送到刘家寨这边的。

  马文远四十多岁,大水瓶寨马氏族人,读过几年书,还会算账,却因为得罪了管家马贵,混得颇惨。

  后来跟杨魁五等迁到刘家寨,因表现尚可,被刘升任命为刘家寨的文书总管,此番便由他负责起记录、汇算抄缴钱粮的事务。

  “此次共计抄缴粮食一万两千三百石,借粮一万三千五百石,共计得粮两万五千八百石!”

  马文远念完,彭有义忍不住笑道:“首领,俺瞧着俺们靠打大户就能得到足够的粮食,都不用在北美辛苦开荒种粮了。”

  这次义军实战训练涉及三十多个村庄,且没一个人口低于三百的,能抄缴这么多粮食,刘升并不算意外。

  可他也知道,想要靠打大户供给义军所需粮食,绝非长久之计。

  听了彭有义的话,他道:“河南连年干旱,又闹蝗灾,其实大户家粮食也欠收,甚至绝收。

  我们这次能抄缴这么多粮食,是因为他们家都屯有往年的余粮。

  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对一个地方的大户用一次,还得他们之前没被别的匪寇、官兵祸祸得太狠才行。

  等到明年,想要从天目山周边大户家中掏出这么多粮食,就不可能了,反而会激得所有大户都跟咱们为敌,得不偿失。”

  红娘子、文宥原本也为这次练兵缴获感到惊喜,此时听了刘升的分析,才知道是一次性“买卖”,便都冷静下来。

  红娘子道:“北美垦荒肯定是要继续下去的,但垦荒一两年内恐怕都难有大收获。

  所以,等到明年俺们不妨到其他地方去打大户,比如说铜山周边,北边的薄山湖周边。”

  刘升笑道:“这个想法可以有。”

  他心里想的则是,李自成大概率会在秋收后进入河南,等到明年就会席卷河南各地,华部要扩充地盘,就不能像现在这般小打小闹了。

  随后,刘升示意马文远继续汇报。

  “除粮食外,俺们还抄缴白银三万六千八百两,借粮银七千五百两,共计四万七千三百两。

  另得金银珠宝总计十三小箱,价值暂时无法估计。”

  义军士卒抄缴劣绅恶霸的家,主要就是搜集钱粮,其次是珠宝首饰。

  至于瓷器、字画,这些乡下土财主家中原本就没什么值钱的字画、瓷器,其价值还需辨别,又不好拿,义军也就没拿,和家具等物品一起便宜了村民。

  “农具及各类铁器得了多少件?”刘升问。

  农具及各类铁器对华部而言,是仅次于粮食的抄缴目标,比银子还重要,刘升关心得很。

  马文远翻了下手中账册,念道:“各类农具共缴获两千三百件,另缴获各类刀具八百三十六把,长枪一千九百五十五杆。

  排除农具、兵刃,剩下的铁器以铁锅、铁罐、铁壶为主,只有两百二十三件。”

  刘升道:“回头让王老五安排人去挑一挑缴获的兵器,符合常备军兵器规格的刀枪留下,其余的都送去铁工坊回炉打造甲片吧。”

  马文远先点点头,接着便问:“首领,那些铁锅、铁罐、铁壶如何处理?”

  “也让王老五的人挑拣,能给军队用的留下,不能军队用的回头送北美那边给百姓用。”

  “是。”

  说完缴获的事,刘升便让马文远退下,又派人去将王老五叫了过来。

  “参见首领!”

  “别拘着,坐吧。”

  等王老五在彭有义下手坐下,刘升便道:“我们实战训练弄得动静不小,很有可能会惊动官府。

  你们回驻地后除了日常训练,还需在周围多布明哨、暗哨,最好挑选十个善于在山间奔走的,分成两伍到更远的地方探查。

首节 上一节 71/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