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48节

  红娘子张了张嘴,却又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反问:“刘寨主认为该怎么处置?”

  刘升笑了。

  红娘子这么问,显然已有以他为主的意思了——尽管她还没去看过那“宝地”。

  笑过后刘升想了想才道:“公审吧。”

  “公审?”红娘子疑惑。

  刘升解释道:“就是让老百姓来审判他们是否有罪,老百姓认为该杀头的,我们就砍头;老百姓认为该打板子的,我们就打板子。”

  其实刘升对是否祭出“公审”的方式处置张家人有过犹豫。

  因为公审并不是表面看着那么简单、随意,组织者需要事先进行一定调研,还要拥有一定控场能力,不然很容易出现两种不利结果。

  不调研的话,假如拉上去的大多数都是老百姓眼中的“好人”,就容易把义军衬托成邪恶的一方。

  没有控场能力的话,要么激发不出百姓参与的热情,导致冷场;要么就是场面失控,出现大面积诬告或老百姓直接把被审判者打死的情况,甚至发生自相践踏的恶劣事件。

  总之,公审不容易,尤其是第一次,组织者会面对不少困难。

  但刘升却觉得审判张家的机会很好,给可以给义军锻炼一下,积累经验。

  红娘子想了想,却提出了疑虑。

  “明港镇普通百姓中也有不少张家族人,张家的佃户就更多了,其他人也都是张家的乡亲。

  俺们在他们眼中却是外来的匪寇,如果他们都说张家人无辜,该放了,甚至要俺们留下张家的粮食、钱财,那该咋办?”

第52章 刘升:收小弟我是认真的

  刘升道:“明港的老百姓可以判决张家人,义军自然也可以。

  张家故意屯粮,哄抬粮价,致使许多百姓饿死,张德昭这个家主首先就是死罪,其同谋也都有罪。

  张德彪与刘喜才、曹家将难民哄骗至谷中,假赈济之名,勒索钱财,饿死百姓,甚至做那丧尽人伦的黑心买卖,同样是死罪。

  我们把张德昭、张德彪先判了死罪,当场斩首,再将剩余的张家男丁交给百姓审判,不论老百姓怎么判都不影响大局。

  至于张家的屯粮,我们拿出一部分赈济明港的贫苦百姓,其他的自然充为义军公用。

  谁如果反对,就是跟义军作对,是义军的敌人。该怎么对待敌人,这个就不用我来说了吧?”

  刘升这番话说得红娘子盯了他好一阵,灼热的眸子里有惊讶,也有笑意。

  她含着笑道:“真没想到刘寨主还有这么好的口才。”

  刘升其实并不认为自己口才好,只不过见多识广而已,可听了红娘子的夸赞,还是略微自得地道:“要造反,做大事,没有一副好口才是不行的。”

  “这么说俺只能跟随刘寨主喽?”

  “怎么,你不去查看我说的宝地虚实了?”

  “去当然还是要去的,但俺觉得刘寨主应不是那种好说大话的人。”

  两人都没有谈及张家妇孺怎么处置。

  不论张家的女人是否知道张家男人做的恶,她们都已经被刘喜才的官兵杀了,且没几个死得安宁。至于孩子,自然也跟着落了难。

  随后刘升又和红娘子一起查看了各间粮廒的粮食。

  这些粮食都是用大麻袋装着的,一袋大约有两百斤出头,以从南方来的稻米为主,其次是麦、粟,再次是高粱、大豆等杂粮。

  以稻、麦为例,此时去壳后大概能得七成左右的米面。但考虑到饥荒时,麸子也是能掺杂米面作为粮食的情况,完全可以将这一麻袋原粮视作一石粮食(188斤)。

  每个粮廒按规制满装,正好是两百麻袋粮食。

  除去几间空着的粮廒,再算上好几间没装满的粮廒,这里屯粮大概在四千七百石左右。

  考虑后面他们会将大部分粮食都运走,刘升、红娘子就都没有安排人统计粮食具体数目的想法——那毕竟是一项麻烦的工作,等运到了目的地再仔细统计也不迟。

  从粮仓大院出来,刘升问张遨等弓兵,“你们当中可有张家的亲近族人或亲戚?”

  张遨苦笑道:“张家亲近的人即便做弓兵,也是做队长,或是做张德彪家丁里的伍长、什长,俺们这些人哪有那福分。

  要说俺们与张家关系,最近的大概就是俺,却已经出了五服,往上数八代同一个祖宗而已。其他人大多是张家佃户。”

  刘升又问:“张德彪勾结刘喜才和曹家糟蹋难民尸体的事你们参与了多少?”

  张遨等人听了脸色一变,忙道:“这丧良心的事俺们绝没有参与!

  便是勒索难民,欺骗难民去那谷里,也都是那一小部分人负责的,俺们平时就负责巡街和缉拿小偷小摸的毛贼而已。”

  受伤的李牛插了一嘴,道:“自从知道了那事,俺们便再也没吃过曹家的肉。”

  刘升笑道:“你们倒把事情撇得干净,合着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磊落好汉是吧?”

  张遨红起了脸道:“俺们平日里确曾仗着弓兵身份在街面上占些小便宜,但丧天良的事是真没干过!

  恩人若不信,俺们愿意报上姓名,您派个人去问问街坊邻居就知道了。”

  张遨也就是急了这么一说,并不认为刘升真会费力去查他们底细。

  谁知刘升竟点了点头,道:“行啊,你们一个个来,姓名、住址、家庭成员都说清楚,我回头就派人去查。”

  说话间,刘升就拿出了一个巴掌大的小笔记本和一支水笔。

  好吧,他其实是看中了这二十几个弓兵,想把他们收了。

  在群体战斗力处于弱势下,这二十几人居然能退守到粮仓大院,借粮食一时保住性命,足以说明他们有一定能力。

  伤员过半都没投降,说明骨头不软,头脑也比较清楚,知道投降范家和官兵没活路。

  刘升手下本就人少,眼见又要收服红娘子的义军——即便除去难民们不算,红娘子的义军也有三百多人。

  所以,趁着机会多招几十个手下总不是坏事。

  张遨见刘升来真的,却是有些担心起来。

  他自己以及相熟的李牛等人确实没做过什么大恶,可这二十几个人中却也有好几人他没那么熟悉。

  可话都出口了,他没法儿再收回来,只能硬着头皮当先跟刘升汇报自家情况···

  记录张遨等人的情况时,刘升把史进才、马金水也叫过来听着。

  两人都认不得几个大字,但这些人的信息听一遍记个大概应是可以的。

  等记录完,刘升就让两人带着另五名骑手,押着张遨去核查这些弓兵的信息,顺带打听下他们的名声。

  王老五、杨魁五两人则让他派去北街口官道五里外,通知马金梁等人来明港镇。

  刘升才处理完弓兵的事,杨和庆就找了过来。

  “刘寨主,红娘子将公审张家人的事跟俺讲了,俺寻思着会不会太耽误时间?

  俺们运粮时间都未必够,再浪费时间在张家人身上,要是让官兵围堵在这里可就不妙了。”

  刘升听了略一沉吟,道,“公审张家人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前后一两个时辰就够了。

  倒是运粮花费的时间不好说,得看能搜集多少骡马和车子。

  却也不用着急——明港属信阳州管辖,却离州城一百多里,离确山、真阳两座县城稍近些,却也有近百里。

  你们跟信阳州的官军交过手,觉得从他们得到消息,再到派兵过来,最快需要几天?”

  杨和庆听完想起信阳州那些个官老爷和官军的德行,不禁一摸后脑勺,道:“最快也得三天吧?”

  以杨和庆对信阳州官军的了解,一天最多行军四五十里,只走三十里都是可能的。所以算上消息传过去及官老爷反应的时间,三天真是最快的了。

  刘升闻言一笑,拍着杨和庆肩膀道:“三天足够我们运走许多粮食了。”

  ···

  红娘子跟杨和庆说完公审张家人的事,就抽调了一百义军步卒,准备巡街。

  一方面是捕杀趁乱打劫的地痞、宵小,维持秩序,给义军做正面宣传——这是红娘子攻破好几个集镇所积累的经验。

  另一方面则是逮捕曹家人。

  出了张家大宅,红娘子发现街面上竟然比义军进来时更乱。

  许多人家都在忙着收拾东西,想要趁义军没控制整个镇子前逃跑。

  一些地痞、流氓等,趁机入室抢劫、欺辱妇女,而且专门挑老实人家,或是家口少的搞。

  红娘子嫉恶如仇,当即吩咐道:“各什分头行动,沿街逮捕杀人、抢劫和侮辱妇女者,逮到后当街斩首!”

  “是!”

  这些步卒至少也都是跟红娘子经历过邢集、难民谷、明港镇三场战斗的,已经有了点正经义军的样子。

  此时领命后,便随着红娘子的步伐,迅速斩杀街道上的作乱之人。

  一时间宵小之辈吓得纷纷逃蹿,都缩了头不敢再出来作乱。

  随着红娘子领兵走过,街面竟迅速变得一片安静。

  她出了张家大宅后往北走,走完了这条南北向主街道的大半,来到曹家大宅前,发现曹家人正在吵吵闹闹地收拾家当装车。

  一些护院原本紧张地守在几辆马车前,瞧见义军过来,顿时一哄而散。

  曹宅正门大开,到时候省去了红娘子攻打的麻烦。

  于是她一声令下,义军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去堵后门,或到院墙外巡视;另一部分则冲进大宅内,逮捕曹家男丁。

  红娘子准备明日先公审张家人,再公审曹家人。曾犯奸作恶的,一个都不放过!

首节 上一节 48/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