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421节

  据孙传庭所知,崋军中的师长,往往被下属将官称为师座。

  其统帅三个旅,全师有三万五千多人,大概相当于以前明军中的大总兵。

  明军总兵统领兵马并无一定之规,少的只统领数千人,多的却能统领数万人。

  不过,若这一个师的将士皆如支援郿县的这一团般精锐,那沈万登这个师长的分量就相当重了。

  此次大崋派来支援汉中的,主要便是沈万登所领第四师。

  之前只来了一个旅,便让闯贼南下攻势止步于宝鸡、郿县一代。如今剩余两个旅也将到来,说不定便能让闯贼全面退兵。

  王光泰笑道:“来信时师座已经进入兴安州,如今怕是都要过汉阴了。”

  “这便好!这便好!”孙传庭也露出了笑容。

  乾元二年,二月十三,沈万登先率领两个旅支援郿县,在郿县附近,大败五万余顺军。

  二月十六,又转战宝鸡,再败围攻宝鸡的五六万顺军。

  连续两场大败,不仅令顺军损兵折将,便是逃走的顺军也变得对崋军闻风丧胆。

  ···

  凤翔府,岐山。

  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的大帐内,上至李自成,下至守卫帐门的侍卫,皆紧锁眉头。

  因为如今大顺形势之不利,即便是普通士卒,也都看得出来。

  此前在东边连败于清虏、崋军之手也就算了,如今南下攻取汉中,十几万大军,竟然只拿下了凤翔府的几个县,便再难有寸进。

  而今更是在郿县、宝鸡两场大战中,折损了五六万兵马。

  无论怎么看,大顺都好像那秋后的蚂蚱,支撑不了多久了。

  此刻,李自成神色阴沉无比,见帐内一时无人吭声,便觉得瞎掉的那只眼睛又隐隐地疼起来。

  随即将目光投向李岩,问:“左军师,对如今局势,你可有什么想法?”

  李岩虽然仍担任左军师之职,但因为入京后连续反对李自成的好几项政策(包括追赃助饷),还曾暗中包庇不愿降顺的大明官员,甚至失踪与乱军中的前明皇子、公主都有可能与他有关,因此迅速被李自成冷落,已成了边缘人物。

  只不过,如今顺军局势艰难,牛金星等又无高明军略,李自成即便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问策于李岩。

  同样紧锁着眉头的李岩闻声不禁苦笑道:“连续大败两场,虽然我大顺仍有十余万兵马可调用,可军心、士气不存,恐怕很难攻入汉中了。”

  李自成不悦道:“那汉中难道就不攻打了?待日后那刘升腾出手来,派遣更多兵马,从汉中攻打关中又该怎么办?”

  牛金星见状立马阴阳怪气地道:“左军师所言,该不会是想让陛下和我等坐以待毙吧?”

  李岩厌恶地看了牛金星一眼,却懒得解释,而是思虑着道:“若不能据有汉中,关中确实难守。因此,如今摆在我们大顺面前的其实只有三条路。”

第428章 逃命天下第一

  “哪三条路?”李自成忍不住问。

  李岩道:“第一条,设法在崋军再次增兵之前,大胜一场,挽回一些军心、士气,尚有能与崋军争夺汉中的机会。”

  李自成听了有些无语地道:“若能大胜一场,大家伙何至于愁眉苦脸?”

  李岩没就此多说,而是接着道:“第二条路,放弃关中,尽快打通西域。如此,将来即便关中难以守住,我军也可退往西域。

  据臣所知,昔日金国兴起,辽国覆灭,其遗臣耶律大石便率领部分辽军、辽民西去,在西域建立了西辽,存续数百年。”

  李自成思索着道:“我大顺肱骨、将领大多都是陕甘人事,去了西域如何能适应?

  况且如今西域也非无主之地吧?左军师又怎知我军去了西域能否顺利立足,重建大顺?”

  李岩如今对李自成的脾性已经颇为了解了,虽不屑于像牛金星、王邻臣等那样逢迎、奉承,但在“奏对”时也有了点技巧。

  此时他便道:“臣只是列出此路,是否选择,全看陛下。”

  其实他是偏向这第二条路的——在他看来,如今大顺已很难与大崋争夺中原,既然如此,不如退往西域,图谋后计。

  刘升作为大崋开国皇帝是厉害,但说不准他儿子会是第二个秦二世或隋炀帝呢?

  若刘升再早死,说不得他们这些人,还有生还中原之日。李自成、他以及大顺多数将领,都才二三十岁,若不横死,再活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李自成显然不太喜欢第二条路。

  因为他很明白,李岩之所以列出第二条路,就是不看好他和大顺,认为他已经失去了与刘升争夺天下的资格。

  所以,他怎么看,都觉得带领顺军退往西域,就好像被崋军打得狼狈逃走的丧家之犬。

  于是道:“左军师还是说说第三条路吧。”

  李岩略微犹豫了下,但还是一咬牙道:“这第三条路,便是我大顺上下,皆归附于崋军。”

  李岩这话一出来,顿时大帐内静得落针可闻。

  很快,李自成便用森冷的声音道:“左军师莫不是在说笑吧?”

  李岩也是头铁,解释道:“若我军无力与崋军争夺天下,而陛下与大伙儿又不愿背井离乡前往西域,那么降崋确实是唯一出路。

  一则可以令天下尽快太平,让百姓少受刀兵之灾;二则,我等主动降崋,即便不能保有富贵,也不至于落个身死族灭的凄惨下场。”

  牛金星看出李自成对李岩提出降崋之事十分不满,见状便讽刺道:“是啊,若我们降崋,恐怕左军师便因促成此事,成为刘升一统天下的大功臣,不仅不会身死族灭,还会获得荣华富贵,传与子孙后代吧?

  待那时,我等再见到左军师时,也不知是要称一句侯爷,还是公爷?”

  牛金星这番话,虽然没明说李岩勾结華军,可这般意思却是大帐内每个人都听得出来。

  又因为李岩作为军师,时常检举军中不法之事,尤其是欺压百姓之举,再加上为人确实有点清高,所以顺军中大多数将领并不喜欢他。

  反过来,牛金星因为会说话、回来时,对将领们的不法行为也是睁只眼、闭着眼,甚至暗中参与贪污受贿之事,反倒是能与多数顺军将领相结好。

  因为即便是在顺军这种以农民军起家的队伍中,也是庸俗者众,洁身自好者少,能理解并亲善李岩的就更少了。

  更别说,李自成早就表现除了对李岩的忌惮与不满,一些心眼明亮的将领便都有意与其保持距离。

  此时听了牛金星的一番话,帐内不少将领看向李岩的目光便异样起来。

  李自成也是疑心大起,竟顺着牛金星的话冷声道:“若是降崋,你李岩确实能保平安,但朕以及诸位追随朕多年的将领,恐怕未必能活命吧?”

  李岩神色凄冷,道:“这只是臣提出的三条路之一,陛下若不愿,不选就是,何必怀疑臣之用心?”

  李自成到底没拿定注意弄死李岩,又念着如今军中大略没有超过李岩的,便冷哼一声,道:“降崋断不可能,此事休要再提。另外,今日出得此大帐,若让朕听见谁议论此事,必不轻饶!”

  这场会议开到这里也没法再开下去了。

  于是李自成便下令让众将领退出去。

  至于说如今的局势,他也只能干看着,看能否有其他转机了。

  只不过,在排除第三条路,又无法满足第一条路的前置条件后,李自成难免暗暗考虑起第二条路来。

  虽说第二条路明显是失败者的选择,但仔细计较起来,自他起事十几年来,本来多数时间都被明军追得狼狈而逃。

  论逃命的本领,他认为天下义军当中,只有张献忠、罗汝才能与他媲美。

  如今这两人都死了,论逃命本领,他便是天下第一了。

  若能逃到西域,立稳脚跟,如那耶律大石般重新建立大顺,传与子孙后代,倒不失为一条不错的退路。

  于是,李自成派人叫来了侍卫头领李来亨,让他暗中搜集与西域有关的消息。

  因为此前李自成一心逐鹿中原,对西域方面的消息关注并不多。只知在青藏地区有个固始汗,而在嘉峪关以西则有个叶尔羌汗国。

  唯有对西域了解更多,他才能确定,西域能否当做他的退路。

  ···

  乾元二年,当大崋与顺军在河北、汉中交战,打得顺军节节败退之时,辽东也是阴云密布。

  先是睿亲王多尔衮因入关失败、损兵折将,被皇太极剥夺了爵位与所属的镶白旗牛录。

  便连作为副帅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也受到责罚,豪格被降爵位郡王,济尔哈朗则被罚银数万两。

  入关的其他八旗军将领也多有被惩罚的。

  满清众勋贵、大臣本以为皇太极这一番责罚后,必然会有新动作,以提振士气、人心。

  比如说派兵再去打一打朝鲜,掳掠些钱财人口什么的,又或者派兵大肆搜捕一番野人女真。

  谁知不久后皇太极就病倒了。

  满清众人都知道,皇太极本就有大病在身,活不了几年,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倒下去。

  须知,直到现在,皇太极这个建立大清的皇帝,也还没设立太子呢。

  至于说努尔哈赤,建立的是后金,称的是汗王,而非皇帝。

  所以,满清对此类事其实是没什么经验的,不知道是该按照以前后金的惯例行事,还是按照汉人王朝的规矩行事。

  若说按汉人规矩,豪格作为嫡长子理应为太子。

  但豪格本就性格粗狂,虽然作战勇猛,可并不能令所有八旗勋贵心服。更别说,皇太极这个阿玛都屡次训斥、责罚于他,如今更是因入关失败之事将其降爵为郡王。

  然而,除了豪格,皇太极的其他几个儿子不是年幼,便是还不如豪格争气。

  面对这一情况,多铎等皇太极的兄弟难免就起了别的心思。

  因为按女真部族老规矩,若首领后人太过年幼或不能服众,兄弟也是有资格继位为新首领的。

第429章 皇太极暴怒

首节 上一节 421/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