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91节

  如今京师的那位陛下,可是颇希望获得亲家这样大明遗臣的承认。昨日那位还封朱慈烺为宋王呢,其意,不就是向我等表示仁义,希望获得我等的认可吗?

  所以,亲家此时投过去,说不定能在大顺也位列宰辅之位呢。”

  周延儒被说动了,但仍迟疑道:“可如今大崋占据了湖广、江南这等膏腴之地,只怕将来大顺争不过大崋啊。

  若大顺没几年就完了,我们投过去又有何意义?反倒是失了降崋的机会。”

  看好大崋是一方面,家乡在南直隶也是一方面,总之,周延儒确实更看好大崋。

  冯铨又轻笑一声,“亲家也是知史之人,遍观史书,除了大明太祖北伐成功,此前历朝历代,有哪家可以从南方一统天下的?

  而大明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有驱除鞑虏的大义在。

  如今顺崋皆汉家王朝,别看此时大顺弱势,可到底已据有陕西、山西、北直,焉知将来不能如周(宇文氏周)隋宋一般破南朝,一统天下?”

  周延儒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毕竟周隋宋两个短命,一个屈辱无比,都不是什么好王朝,但他也没深想。

  出于对权势富贵的渴望,他到底被冯铨这番话打动了。

  于是故作犹豫一阵,才为难地道:“伯衡如今在大顺应该能说得上话吧?我这降顺之事,就请伯衡牵线搭桥了。”

  “哈哈哈,好说。”

  冯铨是真高兴,他之所以冒险前来,不就是为了拿到劝降的功劳吗?

  如今周延儒果然被说降,他自然高兴。

  稍稍沉吟,冯铨便道:“我这便回京,告知陛下此事。不过,亲家最好还是设法带着整个河间府降顺,那样才能更受陛下重视。”

  “保定总督张福瑧、河间知府李化熙可都不好糊弄,如今他们是什么态度也不好说——劝他们降顺的事,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以如今的形势,他们不降顺,便只能被顺军包围、消灭,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随后,周延儒写了一封降表,交由冯铨带回京师。

  一日后,周延儒还没能成功劝降张福瑧、李化熙,北边就来了几骑快马,送来了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圣旨。

  周延儒当即召集随行京营将领,在大营内设香案接旨。

  宣旨的是昔日紫禁城中的传旨太监,照例笑眯眯地收了周延儒幕僚暗中递给的几十两银子,这才打开圣旨宣读。

第387章 封官厚赏?夹棍招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前明首辅周延儒,上识天数,下应民心,率领三万将士归降我大顺,今特封为左辅···”

  这封圣旨也不知李自成让谁写的,行文颇为直白,谈不上什么文彩,但圣旨中的意思却很清楚明白。

  那就是封周延儒为大顺左辅,类似大明的阁臣,并让其立即启程,前往京师上任。

  至于说跟着周延儒降顺的三万京营将士则就地接受收编,等候相关大顺官员安排。

  听闻被封为左辅,周延儒大喜过望。

  虽然他之前没想好是降崋还是降顺,但却对两边朝廷的官职都进行了些许了解——主要是消息来源有限,不然他肯定会研究的更加透彻。

  据他所知,大顺朝廷中有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务的,被称之为军师,目前左军师为李岩、右军师为顾君恩。

  此外还有设有上相、左相、右相、左辅、右弼来辅佐大顺皇帝处理政务。

  大顺上相为去年就降顺的衍圣公孔胤植,左相牛金星、右相来仪也都是去年年初就主动投奔李自成的,在文臣中资历颇深。

  他能被任命为左辅,应该是顺军破京师后,李自成封给大明降官的最高官职了。

  由此可见,他降顺很是正确——若渡海回南直隶,他无权无兵,哪可能直入大崋内阁?

  “臣领旨谢恩!”

  周延儒心情大好,接了圣旨便示意幕僚又给传旨太监暗递了百两纹银。

  传旨太监也笑得更开心了,道:“事不宜迟,周阁老赶紧收拾一番,尽快随我回京师觐见陛下吧?”

  “好好,没问题。”周延儒不疑有他,很高兴地答应了。

  至于大顺会如何安排天津的这三万京营将士,他完全没放在心上——就算大顺一文钱不发,将这些人都遣散回家,又关他什么事?

  反正这些京营将士在他手上已经卖出个好价钱了。

  一天后,周延儒就回到了京师。

  城还是那座城,却已经换了主人,行走在城中的众多大顺将士,让周延儒对这座原本熟悉的城市产生一种陌生感。

  但他并未感怀什么,而是充满期待地等着李自成召见。

  他相信,等见到他,李自成便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宰辅之才。

  毕竟他在大明可是差点连中三元的状元郎,而李岩、牛金星只不过是个举人而已,还是屡试不第的那种,论学识、文采是绝对没法儿跟他相比的。

  不过,当周延儒回到自家府邸耐心等待了一天,到了次日,没得到李自成的召见,反倒有一队顺军精锐来到了他府上。

  为首一个小将不怎么客气地道:“周延儒,汝侯请你去他那里一趟。”

  刘宗敏几乎是如今大顺名气最大的武将,周延儒自然知道其封爵。

  他先是对小将态度有些不满,随即又感到奇怪,心想:这刘宗敏请我作甚?莫非得知李自成任命我为左辅,想要宴请结好于我?

  他若是前去的话,会不会引得李自成不高兴?

  想到这里,他于是问:“敢问汝侯请我过去有何事?”

  “你去了就会知道。”小将硬邦邦地回答。

  听此,周延儒觉得他不去多半会得罪刘宗敏,于是便稍稍收拾,随这队顺军精锐走了。

  等来到地方,周延儒才察觉不对劲——因为他竟被带到了刑部衙门!

  他在大门前一愣后,便惊疑不定地问:“不是说汝侯要见我吗?缘何带我来此?”

  “汝侯就在刑部衙门办事,不在此地见你还能在哪里?”

  真是这样?

  周延儒疑惑地走进了刑部衙门,刚穿过两座院子,他便听见远处一个院子中隐约传出凄惨的叫声。

  “没了,我家真没银子了,呜呜···”

  这什么情况?

  周延儒更加惊疑了。

  心想,难道大顺才入主京城没几日,就有人被下狱了吗?还是李自成将不愿归降他的大明臣子投入了狱中?

  就在周延儒胡乱猜测之际,他被带到了刑部大堂上,终于是见到了刘宗敏。

  只见刘宗敏一身盔甲地坐在大堂主位上,正朝这边看来,目光极为不善。

  周延儒被看的心中一突,但还是拱手见礼,“见过汝侯。”

  刘宗敏丝毫没有起身回礼的意思,用他那大嗓门道:“周延儒,按理来讲你带着三万人投降额们大顺,额不该为难你。

  但陛下听闻大明官员贪腐严重,担心这股歪风邪气传入额大顺,令额们大顺官员也都变成贪官污吏,那样大顺必然长不了。

  所以陛下授予额节制文武百官的权利,向各位前明大臣追索脏银——像你这样的,只要老老实实将贪污的脏银都交出来,便可以干干净净地当我大顺左辅。

  若不然,这左辅的官帽,你恐怕就戴不上了。”

  下方。

  周延儒听完整个人都呆了。

  他万万没想到,顺军才破京师没多少天,大顺又南北皆有大敌,李自成竟然搞出向他们这些大明旧臣追索脏银的事来!

  而且连他这个才带领三万兵马归降的前明首辅都不能例外!

  从呆愣中回过神,周延儒来不及想李自成是怎么想到这么个馊主意的,便疾呼道:“冤枉啊!陛下明见,汝侯明见,我周延儒自在大明入仕以来,便以廉洁奉公著称,这么多年来,可是连一分一毫的银子都没贪!”

  刘宗敏听了露出嘲讽的笑,随即哼道:“一分一毫的银子你是不贪,因为你根本瞧不上。别以为额不知道,自你去年重新担任大明首辅以来,就至少收受了几十万两银子的贿赂!”

  周延儒再次呆了。

  没想到刘宗敏竟知道这事。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多半是有人出卖了他。

  是谁?

  想到昨日回京师后就没瞧见留在京中活动的心腹幕僚董廷献,周延儒便不禁猜测:该不会是那货已经被刘宗敏抓了,供出了他的底细吧?

  嗙!

  主官位置上的刘宗敏忽然一拍惊堂木,道:“周延儒,还不快如实招来,你究竟贪污了多少民脂民膏?!?”

  周延儒心头狂跳,但理智还在,知道这事绝不能认。

  一则他贪污的那些银子不少都花了出去,根本还不回来。二则即便他真拿出贪污的银子,也会坐实贪官身份,在大顺再无前途可言。

  他于是满脸冤枉的哀嚎道:“我真没贪污啊,不信的话,汝侯可以派人到我住所去搜!那里虽有点银钱,可都是我从家乡带来的,贪污的银子,真是一分都没有!”

  “搜?”刘宗敏冷笑,“谁知道你在京城有几座宅子?额们可没工夫去慢慢地搜。

  额就知道,你跟那几个狗官一样,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给这位前大明首辅拿一副新夹棍来,额倒要看看,夹棍之下,他到底招还是不招!”

  随着刘宗敏一挥手,堂上侍立的几个顺军立即来按住了周延儒,同时有一人拿来了一副赞新的夹棍。

第388章 破罐子破摔,奴家陈圆圆

首节 上一节 391/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