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52节
说完开封府的军情,李自成就期待地看向李岩,问:“军师对此事有何看法?额们可需要暂缓在陕西的攻势,会师与崋军争夺开封?”
李岩明白,李自成之所以先问他,明显是已经不想要开封府了,想让他来找些理由,好有台阶下。
李岩虽然暗怨李自成之前不听劝,但同样认为此时无法与崋军争夺开封府。
他于是道:“大王,开封府此前数年连遭干旱、蝗灾、兵祸等劫难,土地荒芜、百姓远走。
如今又遭遇洪水,想要恢复生气,非数年苦心经营不可。若想恢复昔日繁华,更是得数十年之功。
我军又眼下又明显不是崋军对手,实在不宜为开封府与崋军大战。
因此,倒不如将军队从开封府撤出,依靠虎牢关等险关、要地紧守河南府。
如此便可将开封府的十几万军调入陕西,好尽快攻占全陕,乃至进军四川、甘肃、山西。”
李岩能看出李自成的心思,更擅长揣摩人心的牛金星自然也看出来了,因此竟罕见地赞同起李岩的提议来。
“大王,李军师说得对啊。如今陕西这边正缺兵马,与其在开封府跟崋军纠缠,倒不如调兵来陕西攻城掠地。”
王邻臣、来仪同样有眼色得很,也相继表达类似的观点。
李自成见了心里高兴了些,却故作无奈地一叹,道:“这般,额便只能将开封府先让给崋军了。”
···
亲卫军攻克许州后,又相继分兵攻克北边的长葛、洧川,以进一步保障小黄河这条水运粮道的安全。
而在北边,第十七旅等常备军,也在中牟、朱仙镇建立了防线,提防闯军再次来袭击通许的灾民营地。
至于说原本在归德府睢州、宁陵、考城的谷可成所领数万闯军,早在崋军数个独立旅北上之初,便被逼得退过黄河,到山东去了。
眼见时间进入五月,刘升一面令开封周边的部队加紧对灾民的搜救,一面令各难民营预防瘟疫。
一般来讲,洪水之后必有大疫。此前开封周边又经历数场大战,死人颇多,瘟疫出现的可能性便更大。
不过如今崋部对寻常瘟疫的防治流程已经颇为成熟,倒也不太怕。
这日,刘升在许州州衙中,正看着地图,准备明日出兵攻打禹州,便有侍卫汇报说马金水来了。
马金水作为讯风卫统领,一直在负责北方的讯风卫工作,刘升北上后,他没两日便过来随军了。
见到刘升,马金水匆匆行了个军礼,便递上一封密报导:“大王,禹州、新郑的闯军都撤离了。”
“撤离了?”
刘升露出讶异神色,接过翻译好的密报看起来。
密报内容很简单,今日一早,禹州的白旺率领三万多闯军撤往汝州,临走前还在城中大肆搜刮了一番粮草、钱财,引起禹州民乱。
新郑的闯军则是撤往登封去了,临走前同样搜刮了新郑的粮草,弄得当地民不聊生。
看完,刘升微微皱眉道:“难不成闯军要放弃开封府?”
马金水如今也经验丰富,闻言便道:“臣这便派人催问郑州那边的情报。”
等到晚上,郑州那边的情报传来,袁宗第果然也率领十几万大军退往河南府。
和禹州、新郑这边不同,袁宗第还驱赶部分百姓随军一起离开,似乎想要把郑州、荥阳等处整成一片荒无人烟之地。
刘升不再疑惑,次日便调大军北上、西进,相继占领禹州、新郑、密县、郑州、荥阳、河阴、荥泽。
就此,除了虎牢关所在的汜水县尚为闯军占据,开封府黄河以南诸州县皆为崋军所有,整个归德府,亦为崋军所有。
然而,正如李自成、李岩等闯军高层所料,崋军占据这一大片土地后,并没有获得任何直接的好处,反倒是多出一百多万嗷嗷待哺的受灾百姓。
时间来到五月中旬,得知已有五六万灾民被送至确山县,刘升便知道,他该去天目山负责移民之事了。
这一日,刘升率领侍卫团、骁骑卫来到了西华县。
见到葛文优后,刘升便问:“孤欲以你为开封知府,你准备怎么做?”
葛文优听了心中一阵激动。
开封知府,这在大明可是正四品官,比府同知高了两级!而且开封可是大府,原河南巡抚衙门所在,意义也非同一般!
他在崋部为官一两年,知道刘升要听的并非表忠心之话,而是他的施政想法。
当即控制住激动的心情,认真思考一番后道:“微臣以为,开封府首要任务还是安置难民。
而要安置难民,搜救仍需继续,排涝之事也要加紧,唯有如此方可赶上夏播。
另外,开封城虽有部分埋于泥沙、洪水,但待洪水退去,便可设法挖掘其中可用物资、钱财,用以恢复开封府民生,为中枢节省钱粮。
最后,灾后各地恐怕有不少贼匪啸聚,还需派遣军队剿匪,以保各州县安靖。”
仓促之间,以葛文优的见识也只能想到这些政策了,也不知刘升满不满意。
可他又不敢当面看刘升表情,只能低着头等待。
“你所想都不错,但一定要注意轻重缓急,注意充分调动灾民恢复生产的积极性。”
听到这话,葛文优顿时心中放松,应道:“微臣必谨小慎微、鞠躬尽瘁,竭力恢复开封府民生,不负大王所托!”
···
五月二十三日,刘升王驾至汝阳,入住原崇王府。
刘升已经有近半年没见到李长文了,再见,发现李长文头上居然多出了十几根白发。
须知,李长文才三十几岁,尚未到四十。华发早生,必然是过度操劳的。
这让刘升不禁心生些许愧疚——他丢给李长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当即关慰道:“先生还需注意身体啊。”
李长文虽然长了白头发,人也一如既往的清瘦,但精神却不错,闻言笑道:“大王放心,臣身体尚可。”
刘升直言道:“先生如今身兼政务院总参政、吏部左侍郎、河南与湖广巡抚、汝阳知府,事务繁巨,肩上担子太重了。”
听刘升这么一说,李长文也觉得随着崋部制度日益健全,他再身兼这许多职务不太合适。
这时刘升又道:“汝阳知府、湖广巡抚之职,先生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李长文想了想,道:“义阳知府高斗垣,可调任为汝宁知府。至于通判季象乾,本义阳息县人,就在本地为官终究不好,可胜任为开封府同知。
原湖广随州知州徐世淳,降崋后留任,政绩卓著,或可为义阳知府。
至于湖广巡抚,臣一时也难以找出合适人选。”
第339章 宰辅劝进,一后四妃
刘升一听,就知道李长文并非不知何人适合担任湖北巡抚,而是想要避嫌。
他于是道:“那便让王扬基担任湖北巡抚吧,此人为我崋部劝降数位贤才,也算是立下不少功劳。军事上不行,可治理地方还是有点能力的。”
李长文点头,“王扬基确可胜任。”
之后,刘升又跟李长文聊了一些崋部的其他行政事务,比如中枢各部门主官人选、制度改变,又比如地方上一些问题,等等。
再之后,刘升又与李长文一起去视察了汝阳兵工厂。
如今汝阳兵工厂仍是华部最大的兵工厂,其次是舞阳兵工厂,确山的兵工厂只能排到第三。
可以说,崋军能够在快速扩军与扩张中仍保持着颇高的战斗力,这三处兵工厂居功至伟,其中又以产量最大的汝阳兵工厂居首功。
李长文之所以一直坐镇汝阳,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粮草物资调度,二便是为了监督汝阳兵工厂的生产和发展。
所以,刘升每次过来都要视察汝阳兵工厂,既是表明重视的态度,也是要实地了解该兵工厂情况,好做到扩军时心中有谱。
次日。
刘升将要起程离开汝阳时,李长文郑重提起了一件事。
“大王,如今我崋部已占据河南大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淮南、南直隶,杨将军攻打浙江以来也捷报频传,估计不久就能拿下整个浙江。
大王欲尽快平定天下,是该更进一步,建国称帝了。”
这是劝进!
以李长文近乎崋部“宰相”的身份,是不会轻易劝进的,也不需要这个功劳。
他既然这么说,那就是真的认为,刘升以及崋部该更进一步了。
刘升其实也觉得该更进一步了。
底下很多官员、武将,早就觉得“崋部”不顺口,改称“大崋(四声)”。甚至他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也会偶尔称“大崋”。
可见,他再不称帝建国,崋部的体制就要跟不上崋军占领的地盘以及人心的需求了。
想到这里,他慎重点头道:“先生之意孤明白了,待移民之事完成,孤便在南京登基称帝。先生这边也需早做些准备,到时候好参加孤的登基大典。”
“是。”李长文应了声,随即犹豫了下,又道:“大王若登基称帝,后宫仅一后一妃未免单薄,还需选秀女,以充实后宫。”
刘升觉得选秀太麻烦了。
而且如今天下都未统一,他便选秀,未免显得急色,会让一些不明就里的百姓误认为他荒淫无道——历史上南明的弘光皇帝朱由崧不就因为急着选秀,被谣传为蛤蟆天子吗?
他看向李长文,莫名就想到了李灵菲,于是笑问:“灵菲尚未婚配吧?先生可愿做孤的岳丈?”
李长文听了愕然,开始还以为刘升开玩笑。
随即便知道,刘升不可能拿这事开玩笑。
李灵菲今年已十五岁,母亲早故,他又与之分开,一直忙于政务,确实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许配。
要说刘升当女婿自然是让人满意的,看他心中却有不少顾虑。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