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255节

  葛三娘、肖欢倒是改了称呼,但见到陈恒依旧紧张、局促,赶紧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陈恒笑着示意两人起来(直身),“明早便要上路了,你们这营没什么问题吧?”

  葛三娘知道陈恒指的是思想问题,笑道:“陈知县放心,我们这一营的姐妹都打定了主意迁徙,没人反悔。”

  略微一顿,又道:“就是有点担心去到新地方,能否把日子过好。”

  陈恒笑道:“这个我不是说过嘛,你们要去的地方,土地肥沃,只要能吃苦,肯定不会饿肚子。若是有一技之长,一两年就能过上好日子。

  当然,若是去到那里直接找个好男人嫁了,立马就能过上好日子。”

  葛三娘、肖欢听了都僵硬微笑,略感无语。

  陈恒几次来对妇女们做思想工作,已经明里暗里鼓励她们尽快嫁人好几次了,一个知县、将军,倒像是个媒婆,也是稀奇。

  跟葛三娘聊了几句,陈恒便前往其他小营。

  等他将所有小营跑了一个遍,确定没什么大问题,这才来到亲卫军营地,向刘升汇报工作···

  帅帐中。

  刘升正在跟刘焕(刘振世)讨论以工代赈之事。

  “新野那边的水利系统基本修整完善了,所以,我已下令将那三万明军俘虏调到南阳城来服劳役。”

  刘焕受命任南阳知府后,面对南阳城的情况,最头痛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粮食,二是人口。

  听了刘升的话,他不禁大喜,“那可太好了!不过,这些人服劳役的期限已不足三个月,大帅可否再延长几月?”

第231章 俘虏归心,扩军设师!

  刘升摇头,“这些明军俘虏劳役三月,已经是流寇俘虏的三倍,不能再延长了。

  刘先生若担心人力不足,可以只在不易干旱的地方种田,其他地方田地可让百姓粗种,总能有些收成。”

  明军俘虏中的中高级将官都已经被崋部挑选出来,将送到北美服劳役,期限至少一年。

  大明基层军官和底层的士卒,或许有些兵油子,但大多数和流寇俘虏其实没多大区别,因此三个月的劳役期便够了。

  若是定的时间太长,一是不利于崋部吸收这些俘虏,二则容易形成隔阂、对立态势。

  最后刘升又道:“这些俘虏就算劳役期满,也不会都被吸收入军中,其中应该是有一部分人留下来落户成为南阳百姓。”

  听了这话,刘焕才没再多说。

  其实在他看来,即便是带着四万老弱妇孺,南阳(县)治理起来也比过去容易。

  过去他在邓州,治下人口也有好几万,但朝廷、上司、地方豪绅、下面的贪官污吏,处处掣肘。想去落实一项好政策,得先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摆平各方面关系。

  如今南阳虽然几乎被战乱摧毁,可士绅、地主、豪商也被清扫一空,贪官污吏即便还有活着的,在崋部统治下也不敢冒头。

  刘升又在民政事务上给了他很大权利,以及不少支持,让他感觉比做邓州知州时顺心多了。

  他提议延长明军俘虏劳役期,纯粹是希望手底下多一些青壮劳力。

  聊完明军俘虏的事,刘升又跟刘焕讨论起农事。

  李自成是五月中旬来南阳府的,六月中旬才与罗汝才一起攻陷南阳城,因此,南阳府多数地方的小麦收获并没有收到兵祸太大干扰。

  另外,今年河南是入夏后才开始干旱,对小麦影响没去年那么大,所以今年南阳小麦算是有些收获。

  问题是,百姓收的粮食大部分都被李自成、罗汝才抢走了!

  另外,南阳府各地的夏粟也在兵祸前种了下去,但本就遭遇旱灾,又因一个月的兵祸无人照料,如今许多地里野草都长了一尺高!

  “所以,属下认为当下南阳农事最紧要的有两项:一是通沟渠,二是除野草。做好这两件事,才能多保下一些夏粟。”

  粟是最抗旱的主粮不错,却并非完全不需要水,尤其是在幼苗期,所以要通沟渠,方便灌溉、浇水。

  河南夏粟一般在农历四月、五月种植,九月、十月收获,收完正好可以接着种冬小麦。

  也即是说,这中间四五个月的时间,南阳府城的难民都需要崋部供给口粮。

  这就是刘升为什么非要将南阳府城难民再迁徙一部分走的原因。

  至于说在南阳种植红薯、土豆、玉米等北美作物,刘升自然考虑过。

  当下这个时间点,玉米是不用考虑了,土豆也得等入秋才能种。

  红薯倒是能抢种——问题是崋部在北美、汝宁的红薯种都不够用,即便收获,也主要用来留种,作为来年推广之用。

  所以,刘升至多让人送来少量红薯种,让南阳这边种了,当做来年红薯种用于推广。

  也即是说,南阳缺粮问题一时间是没法解决的,只能靠其他地方运粮接济。

  好在四万难民也不算太多。

  想了想,刘升便道:“除了保夏粟,还可让百姓多种些应季节瓜果蔬菜,若有多的,便能顺河运到新野、襄阳等地换取粮食。”

  刘焕点头,“这是自然。”

  ···

  次日一早。

  刘升亲自送迁徙队伍出发。

  除了一万两千多的失身妇女及她们的孩子外,还有七千多难民。

  这两万人将先到唐县,再到泌阳,最后前往天目山脚下。

  全程三百多里,以这些老弱妇孺的速度,估计要走一二十天。

  所以刘升并没有跟着起程回汝宁,而是率领亲卫军以及两个团的常备军来到新野,主持新一轮的扩军事务。

  南阳这边的军队,除了南阳警备团外,还有黄敢所领的一个团(隶属第四旅)。

  黄敢这一团,一个营驻守镇平县城,另外四个营驻守南阳府城,足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至于为什么在新野进行扩军,是因为新野更方便粮草物资及兵力的调运。

  七月初四。

  刘升至新野。

  他先与文宥、王大路(旅军政员临时兼任新野知县)交谈了一番,了解军队、俘虏以及民政方面的最新情况。

  随后便召见了吴汝义、辛思忠、刘汝魁、牛万才四人。

  这四位都是刘升在汲滩大战中俘虏的李自成部将,被关了近一个月,一个个才想通,愿意归降崋部。

  刘升与这四人聊了几句,便让他们前往亲卫军营地——崋部将官进修班便设在亲卫军中,随军而行,方便刘升随时随地给将官们授课。

  次日上午。

  近三万流寇俘虏聚集他们营地外的空地上,一个个神色兴奋,眼中带着期盼。

  因为今日刘升将亲自宣布他们劳役期满,正式解除俘虏身份!

  也不是所有流寇俘虏都能解除俘虏身份,有一小部分人因为犯了各种错误,还要继续以俘虏的身份服劳役。

  不过这类人并不多,只有一千人左右。

  所以今日绝大多数俘虏都兴高采烈的。

  吴汝义、辛思忠四人,跟着其他将官进修班学员,随亲卫军一起来到会场,看着刘升登上提前搭建好的木台。

  一番并不长却颇具鼓动性的激情演讲后,刘升高声道:“我宣布,即日起,在场诸位正式解除俘虏身份,成为我崋部百姓,拥有我崋部百姓应有之权利义务!”

  在场的两万多俘虏,早就通过崋部军政员的一次次思想工作,对崋部有了诸多了解,对成为崋部百姓充满了向往。

  如今听刘升宣布此事,顿时一个个激动地呼喊起来,便很快汇聚成一个声音——

  “万岁!”

  “万岁!”

  “万岁!!”

  这兴奋地呼喊声震彻云霄,又如巨浪般一波波冲击着吴汝义等闯军降将的耳膜,令四人露出骇然神色,随即又一阵恍惚。

  他们四人中,追随李自成时间最久的已近十年,即便是去年李自成拥众数十万时,也不曾获得将士如此拥戴,闯军中也从未拥有如此高的士气。

  由此可见,刘升比李自成高了不止一筹。

  等回过神来,四人心中都浮现同一想法:

  ‘闯王输得真不冤!’

  大会之后,刘升便让义军军政员当场开展招兵工作——这些流寇俘虏,将成为崋部此番扩军的一大兵源!

  此番扩军,在刘升的计划中主要有以下几项:

  其一,扩大亲卫军、常备军、警备军数量,以常备军为例,旅级建制预备增加到十几个!

  其二,设立师级建制,三旅为一师,以其中一个旅作为师部。

  也即是说,这次扩军后,崋部一个师将约有36000人。

  另外,常备军暂时只给四个师的编制,四师之外的其他旅都算作独立旅。

  其三,撤销营、团、旅指挥之称,与师级将官一般,皆称“长”,即营长、团长、旅长、师长。

  并在师、旅二级建制中正式设立参谋一职,参赞军事。

  其四,亲卫军虎贲卫、胜捷卫、骁骑卫、讯风卫都扩编至一个旅!

首节 上一节 255/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