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71节

  之后,刘升让义军利用沿路搜集来的船只,伪装成商船队,由唐白河入汉水。

  好在义军人数不多,不过五千余人。

  沿途搜集的本就是各种民船,再加上从泌阳、唐县抄缴的一些粮食等物资,伪装成商船还是很容易的。

  刘升为了实现奇袭襄阳的想法,去年便让讯风营往这一路上派遣谍探,搜集各种有用情报。

  这一路上固然有大明官府设立的关卡,但大多是为了征收关税厘金的。

  负责办理这类肥差的,几乎都是贪官污吏。

  只要多交钱贿赂,根本不会仔细搜查船只。

  甚至连公然贩卖违禁商品的商船,都可以靠着贿赂肆意航行。

  就这样,义军伪装成多个商船队,由唐白河进入汉水后,向东南轻易过了襄阳附近的江面。

  刘升这么做其实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实际上襄阳城在樊城关对面,汉水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儿,又因唐白河汇入,冲击出了一个半月形的洲岛(鱼梁洲)。

  义军船队入汉水后,走的是东边,离襄阳城最近时直线距离也有十几里。

  若是襄阳守军知道北边可能出现敌人,有意防范的情况下,应该会在江边设立观察哨乃至烽火台。

  然而并没有。

  乍看不可思议,细想却理所当然。

  因为湖广官军大部分也都掉入四川围剿张献忠、罗汝才等流寇了。

  且此时在襄阳守军的认知中,至多知道李自成在河洛、汝宁府出了个“刘贼”、张献忠等流寇主力在四川。

  兵力不足,又不知道被敌人盯上了,自然没什么防备。

  所以,义军就这样伪装成商船队悄然过了襄阳东边的江面,在下游后世的余家湖一带渡过汉水。

  随后刘升也没打出“豫楚兴华大元帅”的旗帜,而是伪装成官军。

  后续路程中并无明军驻守的关隘,刘升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误导一路上的百姓,避免多有管闲事的向襄阳那边通风报信。

  以百姓的见识,崋部义军超高的披甲率以及较为严整的行军队伍,便是官军的最好证明。

  并且还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官军。

  因为义军他不像其他官军那样劫掠沿途村落。

  不过,再纪律严明的官军,百姓们也是不敢靠近观望的。

  于是义军就这样大摇大摆地绕过了扁山南段,过了尹集。

  刘升原本是想在官道(后世卧龙路)两边山中寻个山谷,扎营暂且隐蔽的。

  却不想居然在扁山与虎头山之间,寻着一个匪寨。

  这里离襄阳城不过十几里地,居然有个不小的匪寨,也是稀奇。

  但想想这是明末,刘升又释然了。

  明末可不止河南土寇四起,其他地方贼匪同样猖獗。

  真的是匪如发,剿之不尽!

  义军不客气地占据了这个位置相当不错的山寨,将里面的贼匪或抓或杀,没放跑一个。

  攻占这个山寨的当天晚上,马金水就带着三名讯风营谍探过来见他。

  这三人都是提早潜入襄阳城中探查明军守备虚实的。

  “参见大帅!”

  刘升点点头,便直问:“襄阳城中如今有多少兵马?防备如何?”

  三人中为首的一个抱拳道:“大概有营兵三千余,乡兵两千多。

  大多数营兵应该都是新募不久,战斗力甚至不如乡兵。

  至于城防,并不严密,甚至可以说松弛得很。

  城门每日都会照常开放,百姓进城要交门税,并不会搜身。

  只有用担子、车辆等装了货物的,才需要接受盘查。但若能贿赂守门卒,盘查便只做个样子。”

  听见这话,刘升露出笑容,对奇袭襄阳的事算是心里有底了。

  次日,他先将骁骑营撒出去当探马。

  然后便让胜捷营伪装成商旅、行人等,尝试潜入襄阳城。

  他这是在做两手准备。

  明末,一个绕不开的名将就是李定国。

  而李定国早期成名战,就是伪装成官军信差,以二十几骑潜入襄阳城中,为内应配合张献忠部主力攻破了襄阳。

  因为喜欢看明末小说,刘升恰好记得这个事。

  所以,他就想看看,能不能学李定国截杀官军信差。

  若能伪装成信差,便可让十几二十人携带兵器、盔甲、马匹进城。

  不像胜捷营亲卫,除了带上两个伪装好的手榴弹,只能赤手空拳地进城。

  便是进城后买兵刃,也得小心,且至多买短刀。

  长兵刃即便大明官府不禁止买卖,买了后也会招惹怀疑。

  况且胜捷营亲卫可不是潜入一二十人,而是尽可能的多潜入。若是上百人都买兵刃,遭到怀疑的可能就更大了。

  一般来讲,至多只有作为前锋的几十人购买兵刃。

  这种情况下,若能多出十几精骑,内应攻城便更加容易。

  当然,若城内情况不利于义军,刘升也允许胜捷营亲卫们通过放火的方式制造内乱,以此为义军攻破襄阳创造机会。

  ···

  襄阳府,南漳县境内。

  一座上千人的村寨在夜色里化作一片火光。

  火光边缘男子的痛嚎、女子的惨叫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张定国皱着眉头看了那边一眼,却没说什么。

  他带着几个亲随,经过好几道盘查,才进入张献忠的中军大帐。

  张献忠并非是防备他这个养子,而是习惯于防范所有人,尤其是手下带兵将领。

  中军大帐颇大,分前后两部分。

  张定国进来后,并没有瞧见张献忠人,却听见后帐传来女人断断续续的哭叫声。

  他了解张献忠习惯,便耐心等待着。

  不多时,女人的哭声终于停了。

  张献忠这才披着袍子、敞着胸怀走出来。

第160章 张献忠遣李定国,义军攻襄阳

  “天冷得很,父帅小心着凉了。”张定国提醒了句,将帐内挂着的一件大棉袄递了过去。

  张献忠随手将裤带重新系好,大马金刀地坐在太师椅上,捋了把络腮长须,笑道:“老子现在心里热得很,帐里又有好炭火,冻不着!”

  不过他并没有拒绝张定国的好意,又顺手把棉袄胡乱披上。

  “父帅叫我来作甚?”

  张定国与张可望、张文秀、张能奇四人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后(都改姓张),十余年来随他走南闯北,在河南、湖广、四川绕了不止一两圈。

  再加上张献忠老营中陕西人不像李自成营中那么多,张定国平日里说话陕西口音并不重,反而更接近北京官话。

  便连张献忠也是如此。

  闻言,张献忠拿起旁边一块冷了的烤肉,边嚼边道:“探马在宜城西边截住了几个官军信差,恰好是杨嗣昌那老倌儿派去襄阳的信使。

  令牌、文书皆在,上面还盖了他的关防大印。

  老子一寻思,诶?这岂不是贼老天送给咱们破襄阳的大好机会嘛!”

  张定国听了眼睛一亮,立马猜到了张献忠的想法。

  “父帅是想让人假扮信差,进入襄阳为内应?”

  “不错!”张献忠差点噎着,又喝了口温在炭炉边的酒,“老子就是这么想的!

  不过这事儿得寻个机灵果敢又能打的去干,老子麾下就你最合适。

  你回去挑十几个骑兵亲随,准备一番,明早大军拔营后,你们就装成官军信差的样子先一步混进襄阳。

  待老子的大军赶到,你们就在城内放火,引起混乱,这城破起来就容易了。事成后,老子算你首功!”

  “孩儿领命!”

  张定国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171/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