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66节

  不过红娘子却也没真把各大户往死角逼——她只让各大户出人到县衙任吏员,却没要求非要是嫡系。

  于是,各大户便都从旁支中选些家庭力量寡弱、好欺负的年轻后生去。

  后来,蔡文鼎挑了个比较私下的时间,用这事奉承红娘子,这才得知都是刘升给支的招儿。

  从那之后,蔡文鼎对刘升这个草莽英雄的敬佩便油然而生。

  甚至觉得,这人天生就是要当皇帝的。

  蔡文鼎正想着这些呢,忽然听见前方有马蹄声传来。

  随即就瞧见两队身披红色遮风大氅、盔甲精良的骑兵沿街走来。

  在两队骑兵之间被拥簇着的,赫然就是刘升!

  他赶紧带着众官吏让到街边,深揖道:“参见大帅!”

  “参见大帅!”其他官吏跟着高呼。

  不少百姓看了也纷纷跑出来,跟着高呼。

  刘升没想到确山县城百姓待他竟如此热情,当即爽朗笑着,跟蔡文鼎及街边的百姓们打招呼。

  刘升进县城弄出这么大声势,红娘子自然是知道了。

  她并没有因为婚约已定对刘升避而不见。

  而是大大方方地带领军中将官迎接刘升。

  见面后两人先谈公事,谈完才说起婚事。

  正如刘升所料,红娘子对简略操办婚事也是同意的。

  至于大婚地点,则选在确山。

  跟红娘子商定了婚事操办流程后,刘升在确山又待了三日。

  其一是检阅红娘子在这边编练的常备军第四团。

  其二则是察访民情。

  他进城当日百姓高呼欢迎的表现,让他明白,确山这座义军最早占据的城池,除了一些士绅、大户、地主外,平民大众之心已然归附。

  所以,确山百姓的心态、反应以及生活变化,对他这位领导者来讲,具有很多值得考察、参悟的地方。

  作为后世来的穿越客,又看了不少网络历史小说,他是拥有远超明末所有人的见识。

  但统治一地的实际经验,他却是刚开始积累。

  刘升很早就明白,理论和实际往往是有差距的。理论的好,不一定能实际操作好。

  因此,考察确山县城内外民情于他而言很有必要。

  考察完后,刘升发现确山县城百姓日常生活变化不大,但精神面貌却有明显的改变。

  很多人都有着不错的精气神,眼里有光——那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因为确山还没像汝阳那样改制,一切都沿用的是明代制度,只不过吏治变得很清明,如蔡文鼎等少数官员也或被动或主动地开始为百姓做实事。

  若想确山百姓生活有更大的改变,还得改制,提升生产力,让百姓能赚到钱养活家口,甚至富裕起来。

  考察完的当天晚上,刘升便就确山发展之事,跟红娘子商议许久——

  “大帅这两三日都了解些什么?”有了婚约在身,红娘子面对刘升时不仅没拘束,反而更自然了。

  此时房中只两人在,虽然房门大开着,可她一双大而水灵的月牙眸却落在刘升脸上,挪也不挪。

  刘升以前经常被美女这么盯着看,并没有觉得不自在。

  他笑道:“在这个时代,确山想要发展起来并不难。经过察访询问,我觉得确山至少能快速搞起两个经济支柱型产业。”

  “什么叫做经济支柱型产业?”红娘子不懂就问。

  “就是能让咱们崋部的确山官府大把赚钱,也能让百姓跟着富裕起来的大生意。”

  红娘子听了眸子一亮,惊喜道:“还有这种好事?”

  不怪她如此反应。

  实在是在她的见识中,官府若要聚敛钱粮,必然是通过搜刮百姓来达成。

  若非说出让官府、百姓都能赚到钱的人是刘升,她是绝不肯信的。

  刘升道:“第一个支柱型产业其实你已经开了个头,就是刘店的煤矿产业。

  煤不仅能制作蜂窝煤替代柴火,还能炼制成焦煤用于炼铁,是不愁卖不出的。

  所以明年可以继续扩大产量,同时规范矿工作业,承诺给正式矿工允进行事故赔偿,让平民百姓能放心地做矿工。”

  蜂窝煤多么好用、好卖,红娘子在这个冬天已经见识到了。

  此时听了刘升的话,一边竭力理解,一边点头。

  随即问,“第二个支柱型产业是什么?”

  刘升笑道:“其实也是利用确山的矿产资源,并且是确山原本就发展不错的一个行业——石料产业。”

第156章 水泥厂设想,大婚与扩军

  “石料?”

  红娘子听了再次感到惊讶。

  她在确山镇守三个月,对此地已经有不少了解。

  回想某些见闻,发现确山确实有不少石匠,甚至有专门卖石雕的铺面。

  她不解道:“确山西部确实颇多采石场,盛产大理石、花岗石。但采石艰难,而且百姓需求有限,怎么能成为大生意?”

  刘升点了点桌面,道:“仅靠大理石、花岗石自然卖不了多少钱,但石灰石却是可以卖出不少钱的。”

  “石灰石?烧石灰卖吗?”红娘子柳眉微蹙,“可石灰石很多地方都有,凭什么确山的石灰就能多赚钱?”

  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石灰。

  古希腊是公元前八世纪,我国是在公元前七世纪。

  到了明代,石灰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

  石灰石又比较常见,民间烧石灰的工坊(石灰窑)并不少。

  同行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就那么大,自然难以通过烧石灰赚到大钱。

  刘升笑着道,“石灰确实难赚大钱,但水泥却可以。”

  “水泥是啥?”

  “水泥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

  刘升当即将水泥的一些知识跟红娘子说了。

  各种类型的水泥中,最常见的是硅酸盐类水泥,其主要原材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黏土确山不说很多吧,却也不缺。

  这两者经破碎、配料、磨细成生料,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加入适量石膏重新磨细就成了。

  若是想让石灰具备一些别的特性,可以在与石膏混合这一步再添加些别的混合材料、添加剂。

  此外,水泥生产分为干法、半干法、湿法、半湿法。

  刘升反正有相关资料,准备都拿出来交给工匠去试验,看那种合适,就用哪种方法生产。

  此前,刘升主要地盘在天目山中,没烧制水泥一方面原因是没发现好开采的石灰石矿,二便是怕水泥生产方法因保密不严太早泄露出去。

  须知,他既然要改天换地,义军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必然是以攻城战为主。

  若是明廷得到了水泥生产方法,他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至于说放在北美生产,然后运输到这边来用——这种过程太复杂,刘升也不想别墅一楼客厅整天都在运输物资。

  况且,北美那边目前还没发现大的石灰石矿呢。

  不过随着华部势力范围扩大,小型石灰石矿应该不难找到。

  他既然预备在确山这边建立水泥厂,北美那边肯定也要建立的。

  有了水泥、砖石,不论是建房还是修路,又或者是修建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速度都会提升一大截,建筑物也会更坚固。

  当然,为了保密,确山这边的水泥厂,崋部肯定是要派兵把守的。

  生产流程也会尽量细化、分开,不让太多人知道水泥的完整配方和生产技术。

  另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水泥只会由崋部官卖——类似于汉代的盐铁专营,只不过是依靠技术就能垄断买卖。

  水泥官卖时间长了固然会产生不少弊端,但在崋部势力扩张的前期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红娘子听完大为振奋。

  有了煤矿、蜂窝煤厂、焦煤厂、石灰厂、水泥厂等一系列产业,确山想要发展起来确实不难。

  也许明年平民大众的生活就会有明显改善,不再像现在这么贫困穷苦···

  十二月二十九,刘升回到了北美,与北美移民们一起过大年。

  大明崇祯十四年,西元1641年,正月初五。

首节 上一节 166/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