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45节

  直接在要与清军决战前,将所有士绅、地主都推到了对立面。

  这种行为虽然和李闯队伍发展太快,缺乏底蕴有关。却也和他们习惯了通过抄缴获取钱粮,脱不开关系。

  最重要的是,直接将抄缴所得和治下产出、税入混为一体,让他们根本察觉不到治理的漏洞和财政上的危机。

  等到发现财政危机时,往往已经晚了。

  所以抄缴所得与治理所得必须分开——可以抄缴的钱粮补充治理地方所需,但必须要有明确的账目往来。

  白太微发现刘升一番话中有不少新词,但大概意思她还是听懂了,当即应了声“是”。

  刘升又道:“白姑娘既然暂代我华部医务局局正,须得优先治疗我华部伤病将士。

  另外,寒冬降临,城外饥民又多,我担心会有疫病传播,这点白姑娘也要当做重点来抓。”

  白太微再次点头,“贫道明白。”

  随即,刘升看了看手表,便一笑道:“白姑娘若不需要休息,可愿随我到西菜市口看一场好戏?”

  西菜市口?

  白太微听了心中一动,想起几天前的经历。

  心道:也不知首领是要斩谁,别冤枉了好人才是。

  于是应道:“贫道愿往。”

  刘升起身,笑着道:“白姑娘并非有度牒的正式坤道吧?如今既当了我华部医务局局正,便不要以贫道自称了。”

  白太微对道士身份倒并没有特别的坚持,闻言再次应“是”。

  西菜市口挺远,刘升见白太微纤弱,又刚出牢狱,担心她受不得寒风吹袭,便叫来一辆马车。

  不过他自己倒是骑马去的。

  刘升感到西菜市口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不过处于对义军的敬畏,都是远远围观,没敢里三层、外三层的紧围着。

  依旧还是那日傅汝为让人临时搭建的木台子。

  然而傅汝为却不再是主审之人,而是和文师颐等一票被俘官员,成了待审之人。

  见刘升过来,负责准备此事的成诵便迎上来。

  “首领。”

  刘升微微点头,直问:“可准备好了?”

  成诵道:“府、县等衙门被俘官员都在,另有虎贲营和两个常备军营的义军将士,足以维持秩序。”

  “那便开始吧。”

  说完,刘升便带着成诵、白太微等人登上木台,在审理席位坐下。

  随即成诵拿着一叠文册来到木台边缘——今日这场审理由他主持,算是刘升对他的一种锻炼。

  “汝阳的父老乡亲们,我们义军入城后,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到了,可以说与民秋毫无犯。

  大明官府的一些官员,却在此前将我等污蔑为妖魔,实在可恨。

  即便如此,我们义军俘虏了这些官员,也没准备不问青红皂白的尽数杀了。

  他们中有恶官,有庸官,但也有好官。我们义军已经大抵查清了他们的底细,今日便是要当众审判。

  如果冤枉了好官,漏判了恶官,在场的父老乡亲可以指出来。只要查明证据,我们便会更改判决。”

  听见这番话,被义军将士拦在木台十步之外围观的百姓们忍不住议论起来——

  “义军要审判那些狗官?这可是真是太好了!”

  “还审啥,要俺说,这些狗官全砍了也没一个冤枉的!”

  “话不能这么说,文知县还算是个好官,之前从崇王那里求来了不少粮食赈济难民呢。”

  “俺觉得最该杀的就是那傅汝为,上任两三年,除了加征税赋捞银子,没给俺们老百姓做过一件好事···”

  在百姓们原来越大的议论声中,傅汝为、文师颐等人被带上了木台。

第139章 杀一批、罚一批,焦头烂额的巡抚

  傅汝为过去几天并没遭受特别的虐待,可还是明显瘦了一圈,顶着两个大眼袋,好像老了十岁。

  被义军压着上了木台,虽然只是戴着镣铐,并未让他们跪下,可傅汝为仍觉羞辱。

  比羞辱感更重的却是害怕——虽然他最初寻死,可过去几日,反倒是不想死了。

  可听到周围百姓的议论声,想想就任汝宁知府以来的作为,他又心知必死无疑。

  再看到坐在审判席位的白太微,想起几日前他便是在此审判对方,还曾想过,将来抓了刘升,也是在这菜市口一刀了账的事。

  不曾想,仅过了几日,在这菜市口挨刀的竟成了他。

  心里便先挨了几刀。

  不禁泪流不止。

  旁边的文师颐同样感到有些羞辱,却只是冷着脸,并不惧怕。

  除了府、县两位主官,其他被俘的汝宁城官员尚有九个。

  汝宁城内的官员并不止这些,还有两个在义军破城后就自尽了,剩下的藏入民间,一时无法查找。

  在西菜市口成千上万百姓的围观下,成诵一一宣读了义军对这些官员的调查和审判。

  傅汝为因就任知府两年多来,因巧立名目,增收各种苛捐杂税,逼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自身却贪污受贿七八万两之巨。

  再加上并未有什么利于百姓的善政,反而包养名妓、宴请成风,累加税赋使得百姓怨声载道,被义军判处绞刑,当场执行。

  剩余官员中,被判处绞刑的还有两个,被判处斩首的则有三个。

  文师颐等五人,则因并非巨贪,也不曾迫害百姓,又或是行过善政,属于百姓心中的好官。

  只因对抗义军,又不愿归顺,被判了个劳动改造···

  次日,义军又在西菜市口判处府衙、县衙中大奸大恶的吏员、差役。

  这些是直接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贪污受贿个个都有,更害死了不少无辜良善,极少数在汝阳城中甚至恶名昭著!

  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累世传家的吏目,对义军管理汝阳城帮助不小。

  但刘升了解了他们的累累罪行后,还是让主持这次审判的段雷,将他们当街处决。

  当这些人恶吏以及他们的帮凶或被斩首,或被腰斩之后,围观百姓皆拍手称快,高声欢呼,气氛比之昨日处置官员时明显热烈许多。

  第三日,义军没有再搞审判,但刘升却让讯风营暗中查探汝阳城中大户产业、口碑及阴私。

  对士绅、豪商、大地主等大户,杀一批、罚一批、“褒奖”一批,可是义军对新占城池用熟了的策略,在这汝阳城中自然也要施展一遍的···

  开封府。

  府城原名汴梁。

  但有明两百多年,百姓已改习惯称之为开封。

  河南省布政使司、河南巡抚、巡按、按察使司等一省之重要衙门,大都在此城中。

  又有周王之藩开封。

  因此开封可以说此时河南数一数二的大城,唯有洛阳勉强可与之相比,南阳、汝阳、商丘、安阳等府城比之都要逊色不少。

  这一日,巡抚李仙风带着三千多抚标营兵从城外归来,风尘仆仆。

  他是西安高陵人,出生自乡绅之家,乃崇祯元年进士。

  他兄长李仙品,比他大了近两轮,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父母早亡,他算是在兄长教养下长大的。

  他兄长为官时,以酷烈手段惩治贪官污吏、革除弊端、缉拿贼匪迅速升官。

  后来又在平奢崇明之乱中任监军,身先士卒,捣毁敌穴,因功擢升为湖广偏沅巡抚,可惜不久因疾归乡退养。

  李仙风自知资质不如兄长,但仍事事向兄长学习。

  历任以来,也多惩治贪官污吏,且尤善剿除匪寇,也因此升至巡抚之位。

  按理说,傅汝为那样的知府日子都过得很舒坦,他这个巡抚应该过得不错。

  可事实上,自从去年继任以来,他便一直处于焦头烂额的状态。

  尤其是今年。

  前几年流寇肆虐河南的兵灾才过,今年旱灾、蝗灾却远比之前几年要大!

  河南各地有上报灾情的,或言颗粒无收,或言减产严重。

  他曾想过上报朝廷,减免税赋、请求赈济。

  可考虑到上任巡抚便是因为税赋征缴不利、肆虐而罢官,他便忍住了,只说河南灾情一如去年,请求减免部分税赋。

  这事朝廷倒是准了。

  可事实上,自崇祯十年加征剿饷(全国计收280两)、崇祯十二年加征练饷(全国计收730多万两)。

  再加上从每亩九厘增至一分二厘的辽响(全国计收650万两),百姓在原本税赋上,三饷负担已高达一千六百多万两!

首节 上一节 145/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