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28节

  说着,刘升起身一拱手。

  “不敢当首领的谢。”

  两人连忙避开,都有点紧张。

  随即李富昌便道:“俺们都是义军的人了,帮义军做些事是应该的。”

  “对对对,俺们给义军做事是应该的。”马贵在后面跟着道。

  刘升听了笑道:“原本有件事,我还想着怎么开口。两位既已真心从了义军,那我就好说了。

  如今天目山周边的村寨庄堡,可以说都受我们义军庇护。我义军又取了确山、遂平两县,还将攻打其他地方。

  既然攻占了地方,那就要治理。

  原本我用带兵将领管民事,虽是当时需要,可过了总有些不方便。

  所以,便想从大水瓶寨这边开始,设立官员专管民政事务。

  两位也知道,天目山以及这大水瓶寨与我义军而言十分重要。

  因此我准备设立一个镇子,管辖大水瓶寨东北顺向到西南这十里半圆内的所有村寨庄堡。”

  说话间,刘升起身,拔刀在地面上画了一幅十分简单的地图作说明。

  李富昌、马贵其实也听闻义军攻占了两座县城的事,不然不会如此殷勤地帮义军做事。

  但此时听刘升亲口说出来,又提及设立民政官员之事,两人都隐隐兴奋起来。

  于是上前看图。

  两人对天目山周边的地形及村寨分布很熟悉,虽然刘升就画了几个点和线条,可两人还是一看就明白了。

  方圆十里的半圆听着不大,又大部分都属于天目山去,可囊括的村寨却也有十几个了。

  这时刘升又道:“大水瓶寨昔日又叫陈平寨,我便取谐音,称这此镇为承平镇吧,取天下承平之意。

  李员外就暂任承平镇的镇长,马贵担任副镇长,专管镇里的民政事务,两位意下如何?”

  虽然听着只是类似大明里长、保长一样非官非吏的职位,可想到这里是义军的老巢,又是刘升设立的第一个民政单位,两人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对视了眼,两人竟一起向刘升跪拜。

  “属下领命!定不负首领信任!”

  刘升一手一个,强行将两人扶起,笑着道:“两位愿意任职就好——记住,在咱们华部,不论是下级对上级,还是面对我这位首领,都无需行跪拜礼,揖礼即可。”

  “是!”

  两人应了声,又向刘升躬身一揖。

  接着,刘升直接吩咐任务。

  “确山那边又迁徙来了一万余难民,已到了山脚下。我上山时,已经向下令让他们先在山脚宿营,明日再上山。

  不过大水瓶寨这边的难民,还是得早日转移去北美。

  你们协助张指挥,让寨城外的难民做好准备,午饭之后,便让他们排队去刘家寨。”

  李富昌、马贵早就听闻,刘升在刘家寨后山上寻到一洞天福地。

  只是先前听到的消息太模糊,说什么的都有,因此两人也不知那福地具体叫什么,又是什么样。

  只是确定有这么个地方——不然义军转运那么多难民到刘家寨后,都送去哪儿了?

  此时听了刘升的话,才知道那福地叫做“北美”。虽然觉得名字奇怪,与形象中的洞天福地不搭配,却也没说什么。

  当即又一起应了声“是”。

  刘升在大水瓶寨布置下准备移民的任务后,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便回往刘家寨。

  一穿过破旧的木门,刘升便感觉明显暖和了不少。

  说起来,亚欧大陆属于受小冰期影响最严重的大陆,而美洲,尤其是加州中央谷地这种近乎全封闭式的盆地地区,受到影响则小得多。

  如今大明那边虽然还是冬月(十一月),可刘升估摸着温度只有几度,至多正中午大太阳时会超过10度。

  而此时北美营地这边的气温,给刘升的感觉绝对有十几度。

  抬头看,天空有不少云,空气也很湿润,脚下则是泥地。

  很显然,不久前才下过一场雨。

  不过华初营这边排水沟渠挖了很多,设计的也不算差,营地里倒没什么大片积水。

  随即刘升直接前往政事堂,向李长文了解各大营地的情况。

  李长文正在处理公文。

  见了刘升后,先是起身一揖,随即就说起刘升关心的事来。

  “从十月下旬,这里降雨就比之前多了,进入十一月份以来,则显著增多。

  但倒还在我等接受范围之内,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目前来看,也就三五天会下一次雨,都不算小——之前甚至还下过一次暴雨。

  不过,这边冬天明显要比大明那边暖和一些,怕是下雪不多,可能会影响小麦收成。”

  刘升点点头,“一两年内,这里都难以靠种田收获足够的粮食,这点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

  想要减少移民带来的粮食压力,还是得多狩猎捕鱼,尤其是捕鱼。

  龙首湾盐厂应该已经生产出盐了吧?不缺盐了,我们就可以制作咸鱼、熏鱼,作为过冬的辅粮。”

  “那首领这次迁进来的移民可得多送一些去龙首湾,那里不管是海湾,还是内河,鱼群都比这边多多了。”

  刘升听了哈哈一笑,“我正有此意。”

第126章 喜知煤矿!李三说,再等等

  “还有一件喜事要禀报首领。”李长文面带笑意地道:“前几日,探险队在华西营西边十余里的地方发现一座煤矿,虽不知储量如何,却可露天开采。”

  “是吗?”刘升听了大喜,“我先前还在担心冬天各营地燃料不够呢,没想到居然就在附近发现一座煤矿!探险队当记一大功!”

  在北美这边人多了之后,探险队的人员配置也有所增加和变化。

  不论是刘升,还是李长文等民政管理者,都知道矿产的重要性。

  因此让几个懂得探矿的人员也加入了探险队。

  刘升更是从硬盘中寻找到古法探察金银铜铁煤这五类主要矿物的知识,打印出来,编纂成小册子,让探险队队员们自学。

  他原本只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毕竟他也不知道后世加州各种已知的矿都在哪里。

  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探到了一个煤矿。

  当真是令人惊喜。

  李长文没想到刘升这么高兴,忍不住道:“煤炭确实是不错的燃料,听说炼焦之后用来炼铁、炼铜皆可。

  不过仅是取暖的话,到底还是不如木柴好用。烟大不说,百姓若不知通风换气,还很容易中毒。”

  这下轮到刘升惊讶了。

  “此时已经掌握煤炭炼焦技术了?”

  李长文倒是没深想刘升话语中为何用“此时”,点头道:“属下也只是听人说过,并未见过,更不懂此道。

  不过,首领既然从舞阳搜罗了许多炼铁工匠,里面兴许有懂得炼焦之法的人。”

  刘升回过神来,知道他还是低估明清时期的民间各类技术发展程度了。

  说到底,明末清初距离后世也才四百年而已,并不是很久远。

  后世二十世纪末农村的许多生产技术、生活用品,说起来都和明清时没太大改变。

  所以,还真不能小瞧了古人。

  他笑着道:“那些炼铁工匠中有懂煤炭炼焦技术的人固然好,即便没有,我也可以传授给他们。

  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个蜂窝煤和煤炉制造技术,可以让煤炭变成比木柴更好的燃料。

  可以让煤炭燃烧时不再有较大烟气和毒气,配合煤炉还可控制火力,让煤炭长久耐烧。”

  李长文听了很是惊喜。

  “首领竟有此妙法?”随即又担忧道,“不知那蜂窝煤和煤炉制造起来是否困难,费用如何?”

  刘升笑道:“先生放心,蜂窝煤和煤炉造起来都很简单,费用也低,绝对可以让所有百姓都用得起。

  一会儿我就将相关技术拿出来,先生去匠作营找人照办,最多几日就能造出来。”

  李长文听了先是一喜,随即又尴尬道:“首领,此前各大营地都忙着伐木储存柴火,挖掘沟渠池塘,煤矿尚未安排人开采。”

  “无妨,下午我就转运难民进来,到时候先生就不缺干活儿的人手了。”

  随后,刘升与李长文商量将迁徙到这边的两万难民如何安排。

  最终决定,将其中会水、会捕鱼的青壮及其家人,送往龙首湾盐厂附近,建立第六个营地。

  该营地将以渔业为主,农业、伐木业为辅,刘升便给取名渔场营。

  另外,再分派几千人去煤矿附近建立第七营地,以开采煤矿为主,农业为辅,取名煤场营。

  李长文听了都忍不住吐槽,“首领取名未免太过朴实。”

首节 上一节 128/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