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26节

  每个矿场的炼铁大师傅少则一人,多则四五人而已。

  他们才是真正的技术人才。

  为了方便看管,七连庄、庙街的缴获都被送到了铁山集这边。

  炼铁工匠同样被送过来集中看管。

  五千多被解救的矿工则被分成九个营临时看管。

  为了尽快将这些矿工转变为自己人,解放人手,刘升在矿工们集中到铁山集的次日,便仿造之前的样子,进行了一次演讲。

  虽然他连台词都没怎么改变,但效果依旧十分显著。

  演讲之后,矿工的整编工作火速进行。

  也是这一日,几骑快马从遂平方向送来了红娘子的一封信。

  信中,红娘子除了汇报过去近半个月确山、天目山两处的各项工作外,主要就是告知一件事——

  确山县城以及天目山的粮食告急了!

第124章 转进!义军又升级了!

  根据红娘子信中所讲,自十月二十一,刘升带义军主力离开确山后,每日来确山县城寻求赈济的难民并未见少。

  每日新增难民人数,或小一千,或一千多。

  红娘子派人暗中调查,得知府城来的难民虽然少了,可从汝宁其他各县来的难民却变多了。

  不仅汝水流域的遂平、西平、上蔡、新蔡有难民来,便连南边真阳乃至息县、罗山、信阳州,都有难民闻讯而来!

  至红娘子十一月初四写这封信时,确山县城外新增的有家口难民已近两万!

  被留在县城外当做民夫、民勇编练的独身青壮,也达到了八千多!

  之前,在九月二十四刘升离开确山县城时,留下了六万多石粮食。

  但后来红娘子负责转运难民和粮食,每次都转运了一万多石粮食到天目山。

  再加上义军本身消耗及赈济难民的消耗,之前义军所征缴的粮食迅速减少。

  到了十月下旬,刘升从确山发兵攻打遂平时,确山县城内义军所掌握的粮食已不足两万石。

  也亏得之前红娘子等人曾派人到乡下各庄堡村寨“借粮”,否则义军在确山县城内剩余的粮食将更少。

  而刘升走后的这小半个月内,确山县城这边,义军加上难民人数,最高时一度超过三万人。

  每天都需要消耗四五百石粮食。

  红娘子为了减轻确山这边的粮食压力,以及方便刘升回来移民去北美,便将一万左右的难民迁去了天目山。

  即便如此,经过小半个月,义军在确山的粮食也只剩下一万余石。

  (运送粮食、迁徙移民的途中也会消耗粮食,还不少。)

  即便不再有难民来确山县城外,剩下的这些粮食省着用,赈济难民的用粮减半,最多也只够坚持两个月。

  问题是,随着寒冬降临,难民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况且,义军可是要坚持到明年夏收的。

  虽然刘升计划攻破汝阳以获取粮食,但究竟能从汝阳获得多少粮食终究是未卜之事。

  红娘子写信过来,便是告知粮食告急之事。

  她希望刘升早些行动,以免攻打汝阳失利,或是破城后从汝阳获取的粮食不够多,让义军陷入真正的粮食危急中···

  后续还有这么多难民来确山,确实出乎刘升的预料。

  他稍稍一想,便猜到,多半是汝宁府衙那边,让下面的各县衙也引诱难民来确山,好让义军赈济难民的负担更大。

  虽然在刘升的计划中,要到十一月下旬攻打汝阳,最为合适。

  可红娘子在信中的担忧不无道理。

  他不能将获取粮食的希望都寄托在攻破汝阳上。

  虽然即便攻打汝阳失利,又或者是没能从汝阳获得足够粮食,他把难民都弄去北美并不至于饿死。

  可在粮食等物资保证不足的情况下,移民在北美垦荒的效率必然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在冬季死不少人。

  所以,还是早些攻打汝阳,在时间上留些余地比较好。

  至于说攻破汝阳后,可能会引起大明朝廷重视,派重兵来剿,却是明年的事了。

  大不了到时候义军退出汝阳乃至确山,退守天目山。

  估计那时候他手底下怎么也得有个小十万人了,又有北美作为基地,不再惧怕明军的包围和封锁。

  况且,等李自成先破洛阳,再打开封,明军多半是顾不得汝宁这边的。

  于是,在收到红娘子信件的当日,刘升就派快马去舞阳县城,通知杨和庆、彭有义等人撤离。

  在过去三日,他们已经将军器局和在县里强行收编的数百工匠及其家属,送到了铁山集来。

  在县城抄缴的钱粮物资也送了一批过来。

  后面只需将剩余的物资都送过来便可以了。

  他则在铁山集组织运送钱粮、铁料等物资。

  有一万一千多矿工整编的19个民勇营作为民夫,再加上此前来舞阳的路上,他便带着义军向沿路的庄寨借粮、借骡马车辆,根本不愁铁山集的物资运不走。

  且这么大的队伍,民夫都是当过矿工的青壮,完全不用考虑路上的山贼土匪。

  只要山贼土匪眼睛没瞎,就不会打义军押运队伍的主意。

  押送的目的地也不远,就是八九十里外的遂平县城···

  仅用了三天的时间,义军在铁山集、舞阳县城等地缴获的钱粮物资,收编的工匠等,便全部押送至遂平县城外。

  十一月初十。

  刘升在他的大帐中召开军事会议。

  亲卫军三个营、常备军五个营的营指挥、营副、军政员,皆尽与会。

  其中,沈兆先是今日才带着第六营的三个哨赶到的——在铁山集,刘升给红娘子写了一封回信,让快马送往确山。

  在信中,他提到了再次扩军之事。

  沈兆先带第六营三个哨来,便是配合扩军的。

  会议开始后。

  刘升与众将官一样站着。

  他开门见山地道:“此次会议主要宣布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紧急扩军。

  我准备将常备军扩充到十二个营,另外在营级编制上组建团级军事编制。”

  军、师、旅、团、营的军事编制,虽然是二十世纪时模仿外国先进军队出现的,可名称其实是从传统文化中选取的古称。

  刘升现在拿来用并不突兀。

  须知,营大明这边就有,团宋朝时有。

  义军的将领们文化都不算高,或者说没什么文化,即便是童生出身的文宥,之前也只读过四书五经。

  至于说读过兵书的,一个都没有。

  所以他们对刘升提出的新军事单位就更没意见了,只感到兴奋。

  因为,扩军加设立更高的军事单位,无疑意味着又有一批人要升职!

  接着,刘升直接宣布他所研究的扩充方案,以及新增五个营的高级将官名单。

  常备军第八营营指挥为柳二河,营副张鑫,军政员许庾。

  第九营营指挥郑二砫,营副林战飞,军政员封云。

  第十营营指挥张遨,营副张世杰,军政员谈亚军。

  第十一营指挥黄敢,营副马鸣风,军政员白风源。

  第十二营指挥时金辉(原第三营营副),营副李兆祥,军政员宋一。

  新增的五个营指挥原来都是营副。

  营副则都是从原常备军哨长中提拔的功劳卓著者。

  军政员同样是从哨级军政员中选拔的优秀者。

  其中,第十一营、第十二营将由红娘子在确山县城组建,以吸收最早训练的一千民勇为主。

  最早训练的那批民勇原是两千人,从九月下旬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半月了,中间也曾配合常备军执行各种任务,算是基本练成。

  刘升攻打遂平时带走了一千,确山就只剩下一千。

  这一千人将全部编入常备军第十一、第十二营中。

  此外,红娘子还将受命在确山编练出五个新的民勇营——老民勇多出的一百人正好当新民勇营教官及将官。

  如此一来,确山将有两个半常备军营、五个民勇营,足以承担起确山的防守任务,乃至确山至天目山的运输险维护任务。

  至于民夫营,则是独身青壮有多少,便收纳多少。

首节 上一节 126/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