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2节

  你们将家给我看好了——若真遇到不能力敌的,就先跑路保住性命,等我回来再说。”

  听见这话,柳大川觉得他必须要劝谏了。

  “东家,如今瞧着山里的溪水也要干涸了,没水就没法种粮食。若是靠买粮食支撑,招来的人越多,消耗越大,东家便是有再多钱,怕也撑不了多久啊。”

  邹润娘也出声道:“如今粮价已接近往年的十倍,老天这样旱下去,今年整个河南怕是都收不到多少粮食。

  到那时,便是有钱也买不到粮,抢同样未必能抢到足够的口粮。因此,招人之事还请东家三思!”

  刘升见其他人也是一副担忧、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道:“大家的担忧我都明白,但招人的事我自有考量。还是当初那句话,只要有我刘升在的一日,就不会让大家饿死。”

  次日天蒙蒙亮,准备充足的刘升到小李村骑上一头寄养在李富昌家的骡子,前往毛家集。

  骡子虽然不是马,可赶路速度却也比刘升步行快些,因此一个多小时后,他就赶到了毛家集。

  难民潮带来的畸形繁荣,让毛家集的早上比十几天前更热闹。

  逃难的流民也更多,模样更凄惨。

  刘升看见,有的人没卖出自己,就倒地上死了。镇子上富户组织的收尸队没及时赶来,尸体就被一群红了眼睛的男人抢走,拖到离镇子并不算远的小山谷中。

  那里炊烟袅袅,隐约传来的怪味儿令人作呕。

  刘升紧皱着眉头,看着各色各样的流民,再次改变主意,准备尽可能的多挑些人走。

  当然,为了基业的稳定,他不会滥发善心。那些眼底发红的,他绝对不要。且尽量挑拖家带口的,有一技之长的。

  最终,刘升挑了足足二十户。

  约定好让这些人跟他走后,他先从镇子里买来一大锅粥,分给这些人喝,然后便让他们在镇子外面等着,他去买粮食。

  到镇子上粮店一看,打好的糙米灰面竟然从十几日前的八钱银子一斗,上涨到了三两一斗!翻了四倍有余,是崇祯初年正常粮价的二十倍!

  ————分割线————

  【本文明末粮食计量设定:1石=10斗=100升=1000合,特别说明,普通市民买粮一般都按升买,粮店一般也是按升标价。】

  【本文明末钱币默认设定:1000文=1两,1两=16钱银子】

  【特别说明!】【这里粮价是特殊时期特殊地点(受饥荒影响,还有奸商囤粮虚抬粮价)下的特殊粮价,不是正常粮价。(因为少数读者看到这里粮价就没头脑开喷,不得不说明下——觉得不合理的,可以参考中学课本上牛奶商人宁愿倒掉牛奶也不降价卖的情况)。不要用我们太平盛世人的思维去思考乱世、末世。文中粮价也不是作者瞎想的,是历史资料上记载的。】

  【数据参考:崇祯中后期大多数地方正常时期的正常粮价是2两一石。】

  【最后,后文如果看到粮价觉得数额大难接受的,如几十两一石,请自动兑换成多少钱一升或一斗去看。一石粮食足够一个青壮吃两个月,每天吃饱那种,普通百姓买粮食根本不按石算。文中主角是大批量购买,这才按石算粮价,让粮价看起来高得吓人。(唉,解释的心累)】

  【这里是免费章节,后面不会在正文中做这种大段说明的。】

第12章 半道遭劫,官匪一家

  粮店外还站了七八个手持棍棒的打手,明显是为了防止有人闹事、抢粮。

  刘升虽然对粮价暴涨有所预料,却没想到涨这么快、这么狠。

  他此行只带了两百两银子,考虑到需要买些别的,如工具、被褥、衣服、食盐等,他此次最多只能买五石粮食。

  “掌柜的,我买的粮食多,贵店能帮着送一程吗?”

  中年掌柜掐着嘴角的一撇胡须,反问:“不知阁下要买多少粮,想让俺们送到多远?”

  “五石糙米,送到大水瓶寨可以吗?”

  “那不行,”掌柜直摇头,“毛家集到大水瓶寨二十几里地呢,远不说,路上还不知会遇到什么危险。就卖你五石粮,不值。”

  “那你们能送出毛家集多远?”

  “最多三里地。”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粮店同意帮刘升送出集市五里,但不负责保护粮食和刘升的安全。

  五石糙米其实并不多,一石约有后世的180斤左右,五石加起来也就900斤。

  在刘升的要求下,粮店将其分装到二十个小麻袋内,放在一辆平板车上。上面用软草席盖着,勉强做个遮掩。

  刘升又拿五两银子去租了一辆骡马平板车,来堆放他采买的其他物资。

  两辆车在镇之外汇合了他招的二十户难民,便一起向天目山走去。

  走了五里地后,粮店派来的一个车夫、两个伙计就要回。

  刘升并没有为难他们,只是让他们帮着将粮食卸下车。

  等车夫、伙计走后,刘升环顾他招来的二十户整整五十人的难民,很清楚的辨别出,他们都在看着那二十小包粮食,目光热切,也蕴藏着贪婪。

  被刘升用三两银子租来的另一驾平板车的车夫,也注意到了这些难民的神色,吓得缩在骡子侧面,满脸后悔。

  早知这刘老爷要带着几石粮食和一堆难民一起走,他说啥也不会接这单生意。

  刘升对眼前的一幕却并不意外。

  这些难民长期受饥饿之困,在这荒野里见到几石粮食,生出贪婪之心很正常。

  他从平板车上拿出了折叠弩,又抽出一把砍刀,站在粮食堆上,大声道:“我知道,有的人或许动了抢粮的心思。但你们首先得想想,能不能过得了我这一关。

  另外,即便你们抢到了粮食,能吃多少顿?且一旦抢粮,怕是你们彼此也会打起来,最后又能活下来几个?

  相反,只要你们老老实实地过来扛粮跟我走,进天目山,我保证你们没一个会饿死。”

  刘升这番话说得很平淡,却让那些动了抢粮心思的人都恢复了理智,乃至生出愧疚之心。

  一个国字脸的中年汉子走出来,向刘升作揖道:“刘东家于俺们有活命之恩,俺们若是抢了粮食走,岂不是忘恩负义,连禽兽都不如?”

  说完,中年汉子就过来从刘升刀下,扛起一包粮食在旁边站定了。

  刘升道:“我记得你是叫彭有义对吧?接下来你就是临时伍长了,管着你一家和另外四家人。”

  之前选人的时候,刘升就给这二十户难民都做了登记,故而大概记得各家男主人姓名。

  彭有义听了很高兴,当即放下粮包,躬身作揖,“谢东家!”

  见先表态的彭有义转眼就成了小头目,其他各家男人也纷纷上前来表态、扛粮包。

  刘升又选了三个临时伍长,便让众人扛着粮包跟他一起走。

  车夫这时才松口气,对刘升竖起大拇指,赞道:“刘老爷厉害啊,二十户人家,好几十人,轻轻松松就管住了。”

  这车夫见识不算少,可是知道,不是谁都能管住几十人的,更别提之前这几十人还有不少起了抢粮的心思。

  刘升笑了笑,道:“几十人而已,不算什么。”

  一个粮包大约有后世45斤重,男人们虽然之前饿了不少天,但扛这点重量赶路还是没问题的。真要累了,还可以让家里人接手一会儿,稍歇一歇。

  因此,队伍倒是走的不算慢。

  一个小时便走了三里多地。

  刘升为了照顾队伍,则骑着他那匹骡子,沿着队伍来回巡视,避免有蠢货背着粮食逃走。

  走到一个类山谷地形时,一边山坡上忽然冲下来十个汉子,四人拿腰刀、四人手持长枪,还有两个是弓箭手。

  为首的汉子大咧咧站到土路上,用腰刀指着这边道:“俺们是劫道的,要想活命,就留下车马货物,赶紧滚!”

  原本,难民们瞧见这些手持兵刃疑似土匪的人冲下山,就想跑。得亏他们都拖家带口,先前又被约束了一阵,这才没立即逃散。

  可听了匪首的话,还是有两人忍不住扔了粮包,拉着家人就跑。

  刘升皱了下眉,没管这两人,驾着骡子跑了十几步,抬手就用折叠弩射倒一个弓箭手。

  另一个弓箭手反应过来,想要射刘升,却因为骡子在动,一箭射空,反过来被刘升第二支弩箭射死。

  “干恁娘的!”

  匪首见己方呼吸间就折了两个弓箭手,就持刀朝刘升扑来。

  其余几个土匪也都持着兵器冲来。

  难民顿时大乱。

  有人扔了粮包想要帮刘升的忙。

  也有人第一时间去照顾家人。

  还有人又生出了背着粮包跑路的心思。

  见此,刘升知道必须得立即震慑众人,不然难民们散了就难再找回来。

  他跳下骡马的瞬间,先用砍刀格挡了匪首的腰刀,随即一脚将其踹飞出一丈远!

  另一只手已经扔了折叠弩,从腰间摸出一把左轮,抬手就朝冲近的一名长枪手打发。

  嘭!

  清脆的枪响中,长枪手胸口中弹当场倒下。

  最重要的是,不论是难民还是匪徒,都被枪声给暂时镇住。

  刘升当即爆喝道:“彭有义,你们四个伍长看好了大伙儿,谁跑杀谁!几个土匪而已,老子转眼就给杀了,都怕什么?!”

  话音未落,他就将手中砍刀扔出去,正中刚爬起来的匪首胸口。

  这一下,难民和匪众被彻底镇住了。

  刘升正待将其余土匪或杀或俘,收拾残局,却突然听见马蹄声。扭头一看,就见那草木稀疏的小山上冲下来五个骑手。

  最让刘升惊讶的是,这五个骑手都身着土红色衣衫,头戴范阳笠,其中一人更是背插一杆竖长旗帜,上书“毛店巡检司”几个大字!

  毛店就是毛家集,里面却是有座挂着“巡检司”牌子的院子,只是外面看着很破旧,门口也没有兵丁看守,很容易让人忽视。

首节 上一节 12/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