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第290节

  “吴律师,要不我们现在一起去工商注册署更改股权信息吧,资金的事情我现在马上打电话叫银行那边给马先生转,如果吴律师不放心的话,我可以等马先生那边收到钱之后,再和你过去更改。”苏城笑着对吴律师说道。

  “两亿港元对苏先生来讲,不过是个小钱,别说我了,我们老板都不相信苏先生会赖账,我们可以随时过去更改股权信息。”吴律师连忙说道。

  苏城会赖账?别说他了,问香江任何一个人,估计都不相信。

  谁不知道,如今苏城的钱那是多得几乎花不完!

  “既然如此,陈总,我现在要用一下电话,你带我过去一下吧。”苏城便跟陈知白说道。

  “好的老板!”陈知白点了点头。

  两人一同来到了隔壁的办公室里,这里正是陈知白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有一部固定电话机。

  虽然苏城有移动电话机,不过目前湾仔这边的移动信号覆盖得还不是很好,因此他今天并没有带移动电话出来。

  拿起电话筒,苏城给嘉利银行那边他的专属财务打了个电话,让那边马上给马西如的账上转两亿港元过去。

  至于这钱他们两兄弟怎么分,那是他们的事情,如今马西如全权处理马家的资产。

  挂了电话之后,苏城与陈知白再次回到会议室中。

  “吴律师,我已经让人转账给马先生了,不出所料的话,再过几分钟,马先生的账上就会多出这笔钱,吴律师现在可以跟马先生那边通电话告知这件事情,让他查一下账,等到账之后咱们再去工商注册署。”苏城对吴律师说道。

  嘉利银行是苏城自己的银行,转账自然是最快的。

  多等几分钟而已,苏城倒也不急着去工商注册署,反正,股权转让合同签了,《东方日报》也跑不掉了。

  “好的苏先生,我马上给我老板打电话。”既然苏城说已经转了,哪怕他很信任苏城,也还是要跟自家老板说声好些。

第452章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东方日报》

  等苏城与吴律师等人搞定企业工商注册更名的事情之后,时间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了。

  这一刻,《东方日报》已经姓苏,而不再姓马。

  苏城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这个时间,正是中午饭的时间,于是四人便在外面的饭店一起吃了一顿饭。

  饭后,苏城便与吴律师道别了,接下来,剩下的事情,吴律师只需要和张启正交接。

  “老板,我还有其它事情要做,就先去忙了。”见过户已经搞定,张启正也向苏城道别。

  “好,张叔你忙去吧,辛苦你了,接下来与马家的交易,也要你多多操心了。”苏城点了点头,说道。

  “这是我的本分工作,我不会让老板失望的。”张启正微笑道。

  “老板,时间还早,要不咱们回公司聊聊?”看着吴律师与张启正相继离开,陈知白笑着对苏城说道。

  “行,那就回去吧。”苏城答应了。

  两人今天,可算是第一次见面。

  此前,苏城也只是通过武哥的情报来了解陈知白这个为人,并没有亲自见过面。

  现在的时间,是下午的两点多。

  两人再次回到东方报业公司的总部,再次看到苏城进来,员工们依然还是有些惊讶。

  这位香江最有钱的人,今天已经是第二次来他们公司了吧?

  到底谈什么合作,要这位超级大富豪亲自来谈呢?

  不少员工都非常好奇,私底下讨论了一下,都无果,只能将心思放回工作上。

  作为香江第一大新闻报刊传媒公司,东方报业公司每天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

  编辑部、排版设计部、策划部、广告部、印刷部、评论部、文化部、发行部、通联部等等,公司的人员架构非常齐全。

  这些,是那些小报社比不了的。

  毕竟,仅仅是广告费,东方报业公司每天的收入就能达到上百万港元,这个成绩,在整个香江除了侠义传媒公司那边之外,没有任何传媒报业公司能比得了。

  收入只是其次,说实话一年几千万收入苏城还真看不上,《东方日报》的影响力才是苏城费那么多力气拿下它的原因。

  在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网络新闻、短视频新闻这些,大部分人对外界的了解,还是要通过报刊杂志和电视机、收音机这三种。

  假如有涉及到苏城的新闻时,新闻的内容舆论只要偏向于苏城的这一方,让民众支持他,那么《东方日报》的实际价值就远远大于收益上的价值。

  “老板,这间办公室是之前马成坤先生的办公室。”陈知白指着一间房门紧闭的办公室。

  只见办公室上面,有一个铭牌,铭牌上写着总经理办公室。

  如今,马家已经退出东方报业公司了,那这间办公室自然也就空出来了。

  苏城点了点头,说道:“走,咱们进去聊聊。”

  陈知白主动拧开办公室的房门,两人走了进去。

  “马成坤先生那天中午回去的路上受到袭击,后面他都没有再来过东方报业公司这边,所以这里的摆设还是他那天离开时的摆设。”陈知白指着办公室里的办公桌说道。

  苏城在后面,将办公室的门关上,说道:“咱们坐下来聊聊。”

  见到两人居然进了马成坤的办公室,在大厅办公的员工更是惊讶。

  他们也知道,马成坤被袭击了,暂时没法来公司。

  但是,即使他暂时没法来公司,陈副总经理应该也没有权力随意进总经理办公室吧?

  直到现在,这些普通员工依然还不知道,他们公司,已经变天了。

  东方报业公司的高层在保密性这块,做得还是不错的。

  作为传媒报刊公司,想要在销量上领先其它传媒公司,除了经常要有非常吸引力的热点新闻之外,保密性这块也要做得很好。

  否则的话,这边刚拿到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新闻题材,转眼就被传出去,让其它同行也知道了这个新闻,那就没有优势了。

  因此,不管是高层,还是编辑部、排版设计部等,在入职的时候都需要签署很严格的保密协议,以保证公司对这个新闻题材的独家性。

  苏城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间办公室,面积比苏城此前进去过的陈知白那间办公室要大一些,不过布置也不算豪华,非常普通。

  墙上,挂着马西珍与马西如等人在创立《东方日报》时的大合照。

  “陈总,晚点喊人帮我把这张照片拿下来去处理掉。”苏城指着照片对陈知白说道。

  如今,公司已经姓苏了,再留着马氏兄弟的照片在这里,看着都闹心。

  “好的老板,我会处理掉。”陈知白直接应了下来。

  虽然马氏兄弟是陈知白的前老板,但如今公司已经改朝换代了,自然不宜再如以前那样了。

  陈知白是个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根据武哥提供的资料,他在1970年开始入职《东方日报》之后,不久《东方日报》便长期占据着香江报纸销量第一的位置。

  武哥提供的资料,是非常详细的,因此陈知白的能力,苏城非常了解,也非常认可。

  能一手将《东方日报》从一份销量不佳的报纸经营成为“香江第一报”,这样的能力,谁能不认可?

  “你对于我收购《东方日报》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苏城翘着二郎腿,笑着问道。

  “老板,我觉得你收购《东方日报》,对《东方日报》来讲,倒是个发展的好机会!”陈知白笑着说道。

  “噢?为什么这么说?”苏城惊讶地问道。

  “在老板你收购《东方日报》之前,咱们的报纸虽然依然还是处于香江一线报刊的位置,甚至在新闻类也还能保持着第一,但是自从老板你的《侠义文学报》崛起之后,我们《东方日报》就失去了香江第一报的称号,在销量上,已经落后于《侠义文学报》,在新闻类这块,《侠义新闻报》也开始崛起,如果没有更好策略的情况下,说不定哪天我们《东方日报》的新闻第一报也被《侠义新闻报》抢去。

  我从1970年入职《东方日报》,到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在我入职《东方日报》的时候,它还只是一家销路不佳的报纸,整个报社工作人员才10余人,出纸对开1张,登刊内容极其少,我研究过香江的报业情况,知道想改变《东方日报》的处境,也不难,因此我聘请名家写狗经,销路上升,报纸增至1张半,1年半后销逾8万份,1972年秋,净化副刊内容后,突破11万份,翌年销路继续扩大,日销超过30万份,成为“销量第一”的香江报。

  《东方日报》创刊时间短,战绩的确非常辉煌,但是这些年来,早已经遇到了瓶颈,虽然一直能够保持第一的位置,但是销量却基本只稳定在一个范围内,终归原因还是受香江人口的限制,这些年,我一直以为,《东方日报》可能就这样了,无法再前进一步,直到我看到《侠义文学报》的销量一次又一次地创新高,我才发现,其实《东方日报》之所以无法突破瓶颈,还是因为内容的问题。

  自从侠义传媒公司发展起来之后,我特意研究过侠义传媒公司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因,我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老板你的出现,如果没有老板你,侠义传媒公司不过是一家常年亏损濒临倒闭的传媒企业罢了,你也知道,像《东方日报》这种报纸,肯定要养很多狗仔队,来查探各种情报消息,调查发现,基本上《侠义文学报》的内容,都是老板提供的,而另一份报纸《侠义新闻报》之所以也能够崛起,除了投入资金不小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你的一些独家消息都通过《侠义新闻报》来独家报道。

  老板你也知道,你在香江可是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人,《侠义新闻报》时常能拿下你的独家消息,以及和记黄埔集团、苏氏集团等旗下企业的独家消息,还抱着你这位世界首富的大腿,报纸销量不高才怪呢!

  如今,《东方日报》已经属于老板你的私人企业了,那么《侠义新闻报》和《侠义文学报》应有的资源,《东方日报》也该有吧?这点老板你可得要公平才行,所以我说这正是《东方日报》的一次发展好机会!”

  陈知白一口气说了很多,直接来了个长篇大论。

  “当然,我对下面的公司一向秉着公平的态度去发展,这点你放心,不过陈总,我觉得你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香江,香江毕竟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世界这么大,在香江的外面,还有更广阔的市场。”苏城想了想,说道。

  “老板,你说的这点,我当然明白,这些年我也向马先生提过这些发展方略,但是马先生觉得,《东方日报》能够在香江维持着统治的地位,就已经不错了,对其它市场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在我的力争下,如今《东方日报》已经在菲国、大马、新嘉坡和印尼等地成立了分公司,如果老板你赞成的话,我未来想要将《东方日报》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我希望,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东方日报》!”陈知白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野心。

第453章 我们公司不需要这种员工

  马家创建《东方日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洗白,为了操控香江人对他们马家的舆论。

  因此,马西珍、马西如两兄弟并不需要《东方日报》在海外发展得有多厉害,他们需要的是《东方日报》在香江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毕竟,马家可不缺钱,他们缺的是好名声,而报刊恰恰可以控制舆论。

  而且,《东方日报》还能间接性地宣传他们的其它生意,弄到最新的情报。

  这也是为什么报业这类企业并不是很赚钱,他们马家依然花那么大的精力,费那么多心思去整出一个《东方日报》。

  相比《东方日报》,他们手中的赌档、面粉生意等,那可都是日进斗金,《东方日报》那点利润,算个屁。

  “陈总,你想开拓海外市场,我完全支持,而且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支持,你们需要什么资源,我能提供的都可以提供,你的这个愿望很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东方日报》,我希望这个目标不是吹牛逼,而是在未来真的能够实现,“香江第一报”这个称号还不够强,我们要当就当“华人第一报”!”苏城对于陈知白的野心,自然是大力支持。

  “有老板你的支持,我相信这个梦想不会很远!”陈知白哈哈笑道。

  香江市场还是太小了,在这个小市场中,也就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展望全世界,那才是大市场。

  “陈总,你也知道,我手中有很多的产业,我不可能顾及得来,你的能力我已经了解,至于你的野心,也非常满足我对《东方日报》的期望,因此,我决定升你为东方报业公司的总经理,让你全权掌舵东方报业公司的一切经营事项,薪资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50%,我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这时候,苏城突然严肃地对陈知白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90/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时尚设计师

下一篇:人在公寓:弹一闪离奇怀孕,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