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第266节

  苏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什么?当然是资金了。

  因此,现在发展物流的话,也是个时机。

  他能动用的资金,现在已经超过150亿港元了。

  这些钱,总不能一直躺在银行,这样是非常浪费的。

  因此,还不如拿来继续投资。

  买轮船、买货车、买飞机,或许要不少资金,但是对苏城来讲,这点资金不值一提。

  况且,现在环球航运集团想卖船,正好苏城的航运公司可以用最实惠的价格买他们的船。

  油轮嘛,一条船能用几十年时间,苏城一点都不在乎它是不是新的,能用就行了,又不是他自己亲自开。

  如果是自己开的汽车,他当然要买新的。

  甚至连飞机,苏城都觉得买二手的就足够了,货运而已,用不着新机,最好是那种次新的飞机,太旧的机龄超过五年的苏城也不会让买。

  贵的玩意,都买二手的,那这物流公司,也花不了多少钱。

  “老板,没想到你比我想的还多,我最初的目的,不过是方便运输自己的石油,减低运输成本而已。”听到苏城的话,李奕辉倍感惊讶。

  “那你能将它管理好吗?毕竟你还要负责将天问石油公司发展起来,如果没有信心,我还是将它独立出来,另外创建一家物流公司好了。”苏城笑着问道。

  “当然,我非常有信心,对我来讲,这虽然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我有信心处理好!”李奕辉信心十足地说道。

第414章 合适的人选

  “办好物流公司,可不是一个信心就能够搞得定的!”苏城并没有因为李奕辉信心十足的样子而就此答应他。

  李奕辉毕竟是石油化工行业出身,BP石油公司虽然也有航运子公司,而且亚洲这边的业务此前也归李奕辉管理,但BP石油公司的航运子公司规模毕竟不大。

  苏城对于这家即将创立的物流公司,是寄予非常大厚望的。

  物流公司,发展得好的话,在未来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我可以将马士基的亚太地区前总裁丹尼尔·哈里先生邀请过来担任物流公司的总裁,不知道老板有没有了解过马士基公司?”李奕辉问道。

  马士基?苏城当然认识,这可是未来世界十大著名航运公司之首,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

  在苏城穿越前的那个世界,马士基已经是一家集齐与海运、空运、铁路运输等海陆空一体的超大型货运物流公司。

  不过,很显然,在这个时代,马士基尚未达到这个地位,现在,它们的实力,甚至与包船王的环球航运公司都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马士基也是世界航运业发展比较快的一家跨国企业,这些年来,规模在不断稳定快速地进步着。

  因此,能担任马士基亚洲总裁,能力肯定还是有的。

  “马士基我知道,但是这位丹尼尔·哈里先生我就不认识了。”苏城如实说道。

  马士基在香江,也有分公司,不过亚太地区的总部却是在新嘉坡。

  毕竟,新嘉坡依靠着马六甲海峡的优势,可比如今的香江好得多了。

  不过未来华夏开始发展起来之后,香江的优势便会比新嘉坡的更好,因此后面也会将亚太地区总部搬到香江来。

  正是因为如此,李奕辉在新嘉坡的时候,就认识了马士基的丹尼尔·哈里先生,并且还成为很好的朋友。

  “丹尼尔·哈里先生曾担任过马士基主中东区总裁、东南亚区总裁,五年前开始,担任亚太区总裁,属于马士基的封疆大臣,我和丹尼尔·哈里先生很早之前就通过公司业务合作的时候认识了,后面他成了我的朋友。”李奕辉介绍道。

  “既然是马士基的前亚太区总裁,现在怎么不继续在马士基了?”苏城惊讶地问道。

  在苏城看来,在马士基工作的前景,应该挺不错的。

  但既然是前总裁,那么应该就是已经不继续在马士基任职了。

  “两年前他出来创业了,在新嘉坡创立了一家达利物流公司,主要以欧洲与新嘉坡之间来往的业务为主,今年的时候,正当他的公司准备开始融资加快发展,达利物流公司旗下的一艘租用大型集装箱货船连船带货在索马理海域被抢了,导致他们公司损失惨重,可以说两年的努力不仅仅白费了,还将这些年以来他所有的积蓄都耗尽了。”说到丹尼尔·哈里的事情,李奕辉深深地为他感到惋惜。

  “那你和他联系看看,看他愿不愿意来。”苏城决定给他个机会。

  既有在跨国大公司担任封疆大臣的经验,又有创业的经验,这样的人,的确是个人才,能拉过来最好不过了。

  这位丹尼尔·哈里创业失败,不能说他的能力不行,只能说他的时运不行。

  “放心,交给我,丹尼尔·哈里如今还负债着上百万港元,我想他很需要一份既高薪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李奕辉笑着说道。

  “既然有合适的管理人选,那我就将物流公司的事情交给你了,我直接拨2亿港元给你,这些钱,足够将一家物流公司发展成一家大型物流企业了。”苏城直接说道。

  他并不是说就这么相信李奕辉,而是事后他也会让人调查清楚这位丹尼尔·哈里先生的,到时候,李奕辉是否有撒谎,他会知道得一清二楚。

  而且,在三年前,苏城就已经在发展天元投资公司的时候,就已经发展起来一个很成熟的资金监管队伍,对于拨下去的资金使用,苏城并不担心。

  “2亿港元,够了,甚至前期资金不需要这么多。”李奕辉想了想,说道。

  发展物流企业,前期最耗钱的,就是在购置船只、飞机、车辆等上面。

  因此,许多没有资金实力的物流企业,最初的时候,基本都是依靠租赁来发展,这样不仅仅能够减少风险,也不需要太高的投入。

  比如,环球航运集团如今许多没有使用的大型船只,就租用给一些物流企业使用。

  但是,苏城不需要租船、租飞机,钱,他有的是。

  苏城此前就在包船王那里了解过如今的二手船市场。

  1967年,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成了前沿阵地,运河被关闭长达8年之久,以往绕道苏伊士运河的船舶都不得不远走好望角,由此极大地刺激航运业。

  除此之外,60年代后期世界工业贸易也正处在繁荣期,全球海上贸易量在此期间突飞猛进,从1966年的18.1亿吨飙升到1973年的32.3亿吨,增长78%,七年间的全球船舶需求量比“二战”后近20年的需求总量还要大。

  尽管造船量快速扩大,但运力仍供不应求,市场上“一船难求”,不少已经濒临破产的船东突然发现自己的运费收入已经可以偿还所有债务了,航运业转瞬间成为当时最有希望且最能挣钱的行业,银行纷纷投身航运业。

  因此,60年代后期也被称为全球航运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

  包船王,正是依靠着这个全球航运市场的黄金时代抓住了最好的机会发展起来的,如今更是坐稳了世界船王之首的称号。

  但是,这种极端的上涨也为市场的衰退埋下了隐患,如1970—1971年一艘二手VLCC约2600万美元,但到1972年上涨至6100万~7350万美元,价格几乎上涨3倍,危机不言而喻。

  到了70年代之后,大量投机性投资导致油轮运力严重过剩,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进口量骤减,海运需求萎靡。

  而如今,又正在经历第二次的世界石油危机。

  包船王正是看到了航运业这样的大环境,才有了弃舟登陆的想法。

第415章 只需要1亿港元

  70年代,航运市场进入漫长的衰退萎靡期,尽管其间也有短暂的回升和复苏,但衰退的趋势并未实质缓解。

  运费基本处于运输成本之下,油轮闲置高达1000多万载重吨,二手船交易更是量价齐跌,如1970年建造的20万吨级油轮1973年价格约为5200万美元,但到1977年下跌至500万美元,不到4年跌幅高达90%。

  到如今,1970年建造的20万吨游轮,更是只需要400万美元的价格,便能够买得到!

  苏城此前与包船王聊的时候,包船王甚至愿意以比市场价格还要低的价格出售一部分船只,比如20万吨级油轮市场价400万美元,环球航运集团甚至300万美元,就愿意售卖。

  300万美元,低到什么程度?

  现在,美元兑换港币的汇率,在1比4.9左右,也就是说,仅需要1470万港元,就能拿下一艘8年前产的20万吨级二手油轮。

  而新船在当初购买,起码花一亿多港元的资金,才能让造船船给你造一艘20万吨级油轮。

  因此,现在买二手油轮,是真的很便宜很划算。

  不管是VLCC超大型油轮还是万吨集装箱货船,苏城都打算要。

  这可是低成本拿下这些船的好机会。

  “油轮自用,并不需要买多少,买几艘5万吨级油轮,几艘10万吨级油轮,再来一艘20万吨级油轮,基本就够天问石油公司使用了,这样算下来,5000万港元以内,绰绰有余。

  至于二手飞机,我们暂时也只需要买下几艘二手远洋大型飞机,就足够了,这里最多只花个两三千万港元。

  剩下的,招人才、搞物流园等等。

  因此,算下来1亿港元的起步资金,就已经绰绰有余了。”李奕辉笑着说道

  李奕辉很明显比苏城更了解二手市场的情况,笑着给苏城计算起来。

  他也深知,现在的航运业,并不景气,自然没必要花钱买太多,如今最主要的是,够苏城旗下的产业使用。

  至于对外发展业务,不需要这么着急,起码等稳定好自家的业务,到时候外面的业务自然就能够开始发展了。

  “嗯,说得也是,等物流公司建立起来,仅依靠自家的内部业务,就足够航运公司获得非常滋润了,的确不需要投太多的资金,等未来物流企业发展起来,自然也能赚钱,到时候赚到的钱再继续投入发展就是了。”苏城想了想,点头说道。

  李奕辉心中摇了摇头,有些羡慕起来。

  1亿港元,可不少了,仅香江股市上的企业,能达到上亿港元市值的,数都数得过来,但是在苏城眼里,1亿港元却不过是个小数目罢了。

  不过想想,自己如今可是为这位世界首富打工,而且还是他旗下的几名重要大将之一,未来可期。

  想到这里,李奕辉心情也好了起来。

  “我建议可以将丹尼尔·哈里的达利物流公司收购,他如今的公司,虽然濒临破产,还欠着上百万港元的外债,但是大力物流公司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了,以达利物流公司的基础开始发展,可以顺利很多,我们如今收购达利物流公司,代价不大,只需要承担这百万外债,就足够了。”李奕辉提议道。

  “这事情,你来决定吧。”苏城无所谓地说道。

  上亿港元他都不看在眼里,更不用说百万港元了。

  而且,苏城觉得,如果这次的收购,让这位丹尼尔·哈里先生不再受外债的影响,从而一心一意为他发展物流公司的话,那么这百万港元,就花得非常值。

  更何况,他们已经发展了两年,已经拥有了很完善的业务,而苏城未来在新嘉坡,也是需要布局不少的产业的。

  “如此,我更有信心说服丹尼尔·哈里先生加入我们了。”听到苏城的话,李奕辉笑道。

  等物流航运公司建立起来,对天问石油公司的发展能够提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好了,这事就这么办吧,接下来交由你来处理,等你说服丹尼尔·哈里先生之后,我会跟包先生那边说声,让他们与你联系,商议购买二手船只的事宜,二手飞机,我到时候也找人给你找渠道。”苏城站了起来,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66/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时尚设计师

下一篇:人在公寓:弹一闪离奇怀孕,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