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开局打断易中海的腿

四合院:开局打断易中海的腿 第395节

  “还是需要加快军工建设,提高应对全面战争的能力。”李望亭决定道。

  尤其是要发展一些专门用于山地作战的装备。这对应对边境冲突至关重要。

  李望亭坐在静悄悄的书房里,面前摊开着各种资料和地形图。

  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超轻型铝合金制导式迫击炮”几个大字,然后开始细致地描绘设计草图。

  这种超轻迫击炮由炮管、炮架、瞄准装置三大部分组成。

  为了降低重量,全部采用高强度的航空级铝合金材料制造。

  炮管长度2米,口径82毫米。

  李望亭仔细计算着口径和炮管长度的匹配,这直接关系到射程和杀伤力。滑膛结构,便于快速拆装和人力搬运。

  炮架部分采用牵引式,安装两粒大型车轮,可以像拖拉手推车一样由几名士兵直接拖拽。车轮下还有防震减震器,可以抵消后坐力对炮身的冲击。

  炮的总重量控制在50公斤以内,几名士兵就可以通过人力快速运输。

  这种超轻炮放在山地作战中可发挥巨大作用。

  李望亭脑海中已经出现了士兵们拉着这种超轻炮迅速登上陡峭山路的场景。

  他们可以快速部署,对敌方进行突然打击。

  这门炮最关键的创新之处,是加入了制导功能,实现了精确打击能力。

  炮弹采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内置微型制导装置。

  它可以接收地面指令终端发出的制导信号,在飞行过程中进行路径矫正,精确打击目标。

  为此,炮管内部要加工精密的膛线,使炮弹旋转稳定,有利于制导装置的正常工作。

  炮弹打出后,作破空气动力学控制,按接收的指令信号实时调整弹道,终端制导精确命中敌方目标。

  这种制导炮弹的命中精度远超过传统非制导炮弹。

  它让这门看似简陋的轻炮,获得了强大的精确打击能力。

  瞄准装置也要升级,增加自动追踪敌方目标的功能。

  只要扫描锁定目标,炮管和制导系统就会自动跟踪对准。

  这样,火力手只要持续盯梢目标,就可以实现精确打击,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瞄准计算。

  李望亭相信,这样一门既便携又精确的新型迫击炮,将为我军以轻装备应对敌人重火力提供重要选项,对保卫边疆和山地战场将发挥极大作用。

  接着,李望亭又在本子上写下“200毫米便携式火箭筒”,开始设计这种重型单兵武器。

  它发射口径达200毫米的大威力火箭弹。

  李望亭根据弹道计算,2-3公里的有效射程完全可以覆盖关键山头和街道。

  键是要控制重量,他决定采用轻型复合材料和炮管节段化设计。

  全重控制在15公斤,正好是单兵携行的重量下限。

  火箭筒由发射管、护木、后托三部分组成。发射管为精密制造的钢制管体,内部带膛线。

  护木和后托则用轻量化材料制作。

  划分为三节可拆卸模块,大大方便了携行和使用。

  瞄准采用简易机械瞄具,无需电力供电。

  他们可以对敌方阵地进行突然打击,创造震撼的火力优势。

  两种装备设计初步完成,李望亭心里暗自得意。

  有了这些专门用于山地作战的轻型武器,我军战斗力将获得质的飞跃。

  接下来就是要考虑生产制造问题。李望亭决定亲自去一趟航空工业部。

第399章 你确定这是火箭炮不是导弹?

  李望亭回到研究所,便找来几名可靠的研究员,吩咐他们帮忙制作一些简单的零件。

  这些零件看似普通,但实际上是他设计的新型武器的关键部件。

  他没有告诉研究员这些零件的用途,只说是某项专案需要。

  研究员们对所长言听计从,加班加点地制作起来。

  李望亭则开始了新武器的详细设计。

  他躲在一个实验室里吹焊割铝合金,进行精密加工。很快,超轻型迫击炮的炮管、炮架逐渐成型。

  为了保密,李望亭亲自动手完成所有装配工作。

  首先是超轻型迫击炮,这门炮由炮管、炮架、瞄准装置等部件组成。

  为保证迫击炮的轻便性,炮管选用航空级铝合金打造,内部进行精密数控车削,保证内部膛线的精度。

  外部经过抛光处理,减少空气阻力。

  炮架采用钛合金材料,通过计算确保其强度完全可以承受后坐力冲击。

  同时,它的重量被控制在10公斤以内。

  瞄准装置则采用简易光学瞄准镜,安装在轻巧的支架上。

  为了追踪敌方目标,李望亭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小型自动追踪系统,可以锁定目标。

  在取得所需零部件后,李望亭便亲自动手开始组装。

  他小心翼翼地将精致的炮管与炮架拼接在一起,用扳手拧紧连接螺栓。

  然后他安装上精密的瞄准镜支架,调试着瞄准镜的各个轴向自由度,确保其灵活度完全满足需要。

  接着就是精密的射控系统安装和调试。

  连接好所有电路,反复进行射控测试,修正目标追踪偏差,将精度调到极致。

  经过一个星期的密集工作,第一门超轻型迫击炮终于组装完成。

  与此同时,200毫米单兵火箭筒的制造也在进行。

  李望亭使用航空级复合材料,按照结构设计图制作出轻便发射管和后托。

  他对着设计图纸仔细组装,确保每个部件严丝合缝。

  为了保证发射时的稳定性,他还细心调整了内部膛线的凸度。

  经过反复验证,这款单兵火箭筒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标。

  在成功制造出新型武器后,李望亭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军工研究院,着手设计相匹配的弹药。

  对于超轻型迫击炮,他设计了一种82毫米精确制导炮弹。

  这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内置微型制导系统,可以接收指令进行飞行轨迹修正,实现高精度打击。

  李望亭计算出该炮弹的最佳重量、弹头外形、制导装置安装位置等关键参数。

  然后他来到弹药实验室,亲自动手进行制造。

  他使用精密数控机床进行炮弹弹体的加工。

  为降低重量,选用了轻质金属材料。

  他还小心翼翼地组装了制导装置,进行反复测试保证其性能稳定。

  经过连日紧张的工作,第一批精确制导迫击炮弹终于制造成功。

  然后李望亭开始为大威力的200毫米单兵火箭筒设计匹配的火箭弹。

  这种火箭弹装填了强效炸药,能产生足以摧毁具体防御工事的破坏力。

  李望亭根据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参数计算出最佳的弹头重量比例。

  他选用了具有大碎片杀伤效应的预制碎片弹头,并计算出最优的碎片形状大小。

  与此同时,他还设计了火箭发动机的喷管及导向器结构,精心调节喷射参数,使火箭获得极高的飞行稳定性。

  通过一段孤独而又辛苦的作业,李望亭终于为他设计的两种特种武器配套出了性能完美的弹药。

  这将成为武器发挥战斗力的有力保障。

  这段时间李望亭经常神神秘秘的,引起了陈老的注意。

  这天陈老正好碰见李望亭来院里,便上前搭话:“望亭,你这段时间在忙什么重要项目呢?”

  李望亭笑笑说:“院长您猜对了,我确实在研制一些新武器。它们刚刚完成,您有兴趣看看吗?”

  陈老自然雀跃不已,连忙点头:“有新设计是好事啊,赶紧拿出来让我们瞧瞧!”

  李望亭便让研究员和工程师们聚集在靶场,准备进行武器试射实验。

  首先,他拿出包装简陋的200毫米火箭筒,装上弹药。

  研究员们看到巨大的筒身都暗自吃惊,不知所长究竟设计了什么新武器。

  测试开始,李望亭将200毫米火箭筒架在地面,瞄准远处的靶标。

  “3,2,1,发射!”他喊道。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火箭从筒内喷射而出,划出一条完美的直线,如同导弹般冲向天空。

  “这是火箭弹吗?怎么像导弹!”一个研究员惊呼。

首节 上一节 395/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林府崛起

下一篇:你穿婚纱追星,我分手你哭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