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开局打断易中海的腿

四合院:开局打断易中海的腿 第330节

  一时间,实验室里热闹非凡。

  大家欢声笑语,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镌刻在心里。

  李望亭环视四周,难掩嘴角的笑容。是的,这一刻,他等待已久。

  成功制造光刻机只是第一步,李望亭清楚,真正挑战还在后头。

  “同志们,先祝贺我们研制成功!”李望亭对全体员工说,“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现在我们要马上投入芯片生产,争取尽快获得高成品率和良好质量!”

  “是!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所有技工响亮地回答。

  李望亭立即安排技术员进入24小时轮班制,昼夜不停地操作光刻机加工芯片。

  起初成品率并不高,约有三成片子出现各种缺陷。

  李望亭让工程师仔细分析原因,发现主要在曝光控制和化学药水配方上还需精益求精。

  于是他们开始调整光源系统的精度,修改曝光时间曲线。

  同时配制更稳定均匀的显影液。

  经过连日来的试验调试,成品率开始明显提升,达到了六成以上。

  现在芯片上电路图案已经可以清晰成像。

  “虽然只有几微米大小,但这已经是国内之最!”李望亭不无自豪地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成品率,他让技术人员修改光学系统,加强对激光束的聚焦控制,减少散射对成像的影响。

  同时,他们还改进了光刻胶的配方,使其更加符合国产硅片材质。

  经过一个月的夜以继日的努力,芯片成品率终于稳步上升到了八成以上,质量也越来越好。

  “这已经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了。”李望亭欣慰地说。

  虽然目前的工艺只能制造微米级芯片,但李望亭相信,经过持续改进,他们一定能够达到纳米级。

  “前面还有漫长的道路,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进军世界先进行列!”李望亭对全体员工充满信心地说。

  大家无不振奋鼓舞、士气高涨。他们知道,未来的胜利就握在自己手中。

第319章 新的计算机方案

  李望亭看着一排排井井有条运转的芯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些都是他日以继夜、精心打造的成果。

  工程师们戴着口罩,认真地操纵着机器,一个个芯片从传送带上缓缓驶过。

  轻轻拾起一个芯片,放在手心端详。

  芯片上精密的电路在白色的灯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泽,每一条线路都无比清晰平整,直径才几微米,却蕴藏了巨大的能量。

  这些小小的芯片,将会改变这个时代,李望亭深知其中的奥秘。

  “同志们,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李望亭将芯片放回原位,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我们要把芯片应用到计算机上,让国产计算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说完,李望亭来到了办公室,拨通了一个重要的电话。

  “喂,周老,我是李望亭。”电话那头,传来一位老者和蔼的声音。

  “哎呀,望亭啊,有什么事吗?”周老笑呵呵地说。

  “周老,芯片产量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我这里已经成功制造出微米级的芯片,请您立即带人过来取样,我们一起研制新型计算机!”李望亭开门见山地说。

  “什么?!成功了?”周老激动得站了起来,“太好了,我立刻带人过去!”

  说完,周老兴奋得眼冒光芒,三步并作两步冲出办公室,召集几个学生前往轧钢厂。

  一个小时后,周老气喘吁吁地来到轧钢厂,跟着李望亭直奔微电子工艺车间。

  “让我看看!”周老颤抖着手接过李望亭递来的芯片样品,戴上放大镜仔细检查。

  “我的天呐!”周老只看一眼就激动得眼泪直流,“这工艺细节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

  周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意味着国产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望亭,您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周老抱住李望亭连声称赞。

  “周老您过奖了,这全靠我们共同努力。”李望亭谦虚地说。

  “来,我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光刻工艺车间。” 李望亭带领周老参观工艺过程,周老看得目不转睛,时不时发出赞叹。

  参观结束后,李望亭带周老来到自己办公室,取出一个文件袋。

  “周老,这是我根据新工艺绘制的第三代计算机核心CPU设计图,请您拿去参考。”李望亭拿出设计图交给周老。

  “好!有这设计图,我们研制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周老小心翼翼地收好设计图。

  “还有,周老你安排一下,让一部分学生过来学最新的光刻机技术。”李望亭说。

  “好!!”

  周老激动的答应道。

  作为一名半导体研究学者,他十分清楚这个光刻机和这个芯片将会带来怎样的技术革命。

  原本,周老在研制第三代计算机时,遇到了巨大困难:

  一是工艺设备落后,无法制作精密的集成电路板;

  二是集成电路设计复杂,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设计方案。

  这导致计算机核心器件无法实现微型化,严重制约了研发进程。

  但是,李望亭研发的光刻机和微米级芯片为周老解决了燃眉之急。

  先进的光刻技术可以制造更精密的集成电路板;

  其次,李望亭提供的设计图,指明了集成电路的详细布局方案。

  有了这两项关键支撑,第三代计算机的研制难题将迎刃而解。

  周老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第三代计算机的重点在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使得运算部件实现微型化。

  与此前的计算机相比,第三代计算机的集成电路有以下几点独特之处:

  一是极大缩小了电路板的体积。

  采用光刻技术能制作出微米级或纳米级的芯片,一个芯片上就可集成数万个电子元件。

  这大大减小了计算机的整体体积。

  二是提高了运算速度。

  芯片内部各电子元件之间距离极近,信号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使得计算机运算速度能达到每秒数百万次。

  三是降低了功耗。

  芯片封装方式使其耗电大大减少,降低了计算机的总体能源消耗。

  四是提高了可靠性。

  芯片内的电子元件被精密集成,健壮性明显提高,提升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李望亭他们生产的微米级芯片,将为第三代计算机带来质的飞跃。

  多达数万个电子元件被集成在一颗芯片上,使计算机运算单元积聚强大的计算能力,运算速度将再上一个台阶。

  新的芯片制造工艺将使芯片更加精密稳定,大幅减少故障率,提升计算机的可靠性。

  再者,芯片的超小体积将使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更易于普及。

  可以预见,这将推动国产计算机迈入高速、稳定、小型化的新时代,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所以周老才这么激动。

  清水大学学子到位后,李望亭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光刻机。

  他首先让学生们适应车间的环境,认真学习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

  学生们个个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损坏这些精密仪器。

  李望亭笑呵呵地说:"同学们不需要太过拘谨,车间里的设备我都检查过了,非常稳定可靠。你们要学会熟练地操作它们,才能发挥光刻机的最大效用。"

  学生们这才放开了手脚,开始在李望亭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各种操作步骤。

  李望亭边讲解边示范,强调每一步的细节要点。

  他的手法极为娴熟,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一周后,李望亭让学生们开始操作真正的光刻工艺流程。

  他们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失败。

  "同学们,放松点,你们已经练习过无数次了,照着步骤来就可以了。" 李望亭鼓励道。

  在他的注视下,学生们逐步完成了光刻工艺的每个细节。

  时不时提点一两句,最后,精美的电路图案出现在芯片上,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做得很好!你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光刻机的使用。" 李望亭满意地说。

  接下来,李望亭开始指导他们学习维护光刻机。

首节 上一节 330/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林府崛起

下一篇:你穿婚纱追星,我分手你哭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