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250节
周扬心里一喜,当即说道:“好,后续的事情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我会派人接手这事儿的!”
大型复合肥料成套设备是周扬通过远威公司,向贼鹰采购的,他要在宁市建一个大型复合肥厂。
这个复合肥厂是第十八研究院和塞北省政府去年年中谈妥的四大项目之一,其余三大项目分别是鄂城煤厂、青城火电厂以及青城第五电子厂。
“好!”
接着陆正军再次说道:“另外,大型煤化工设备也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预计一个月后能抵达鹏城。”
“哈哈哈,老闫那边办事儿效率就是高!”周扬由衷的说道。
“那可不!”
随后陆正军继续说道:“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帮国内搞到了三十多套先进的工业设备,包括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火电站成套设备、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三十万吨乙烯成套设备以及19架民用飞机...”
“老周,经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越来越理解你让我和老杨到鹏城赴任的意义了。”
“知道就好,而且我和你说,以后你们那边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守好鹏城门户,不仅仅是我们华国的机会,同时也是你和老杨的机会!”周扬道。
“明白!”
而后,陆正军话音一转,再次问道:“对了老周,你今年准备在哪过年?”
“还没定,你问这个干嘛?”周扬笑着问道。
“要是可以的话,你今年最好是回京城过年比较好!”陆正军道。
“为什么,是因为你和老杨过年期间要回来?”
“那倒不是,我和老杨已经商量好了,过年期间他留守鹏城,我回京城。”
接着陆正军继续说道:“之所以要你回京城过年,主要是因为老闫要回来了!”
“真的,定了吗?”周扬又高兴又惊讶的问道。
“定了!”
“他现在的身份可以回来吗,之前怎么没听他说起过这事儿?”周扬道。
陆正军当即解释道:“是这样的,上面为了体现对港商的重视,也为了感谢港商这几年为国内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所以邀请了一批港商代表参加我们的春晚,老闫就是首要代表之一。”
“再加上我们和约翰牛之间的谈判已经结束了,那边对于这些港商的监视放松了不少,所以他今年可以回家过年了,虽不能公开,但私下里却问题不大。”
“原来是这样,那我横竖都得回去一趟!”周扬笑着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
“好,对了,老闫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腊月二十八的飞机!”
“行,我知道了!”
“老闫让我给你捎句话,回去的时候把文辉带上!”陆正军再次说道。
“行...”
............
第1513章:又见分红!
挂了电话,周扬的心情大好!
本来还在犹豫今年在哪里过年呢,这下好了,不用选了。
想来爸妈知道这个消息后,肯定会特别的高兴的。
想到这事儿,周扬的心里其实挺愧疚的。
头几年自家媳妇儿还没毕业的时候,由于一年到头也就寒暑假能回村里待一段时间,其它时间大多都是在京城。
为了让她过年的时候,多和父母待一段时间,一家人基本上都是在村里过年。
但是等李幼薇毕业后,分配回镇子上工作后,过年的地方就变成了京城,他也想趁着过年期间,好好陪陪父母。
然而最近两年因为工作太忙,再加上小老四还小,大冬天的实在是不宜出门儿,因此一家人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京城过年了。
对于这事儿,爸妈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每次打电话告诉他们过年不回家的时候,周扬还是能感受到他们的失落。
想到这里,周扬随即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准备给京城老宅打个电话。
不过话筒拿起来之后,他拨号码的手却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打电话固然可以让爸妈高兴高兴,但现在整个研究院家大业大,事情也多,周扬也不敢保证会不会突然有别的事情耽误行程。
万一要是有什么突发事件,导致无法回去,那爸妈又要失望了。
再说了,这事儿还没和李幼薇说呢,也不知道她是啥意思。
思之再三,周扬还是决定晚几天再说,反正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二十多天,不着急...
而就在周扬沉思之际,外面突然响起了急促的电铃声,是研究所下班了。
今天的公务已经处理完了,周扬随即将秘书叫了进来,简单的交代了几句,随后便带着梁小山等人离开了单位。
几人先是驱车赶往后面的雷达研究院,将李幼薇接上,这才向着家里驶去。
回到家里后,李海燕已经将小老四接了回来,大宝和小宝也放学了,正在隔壁屋做作业。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其他学校而言,八宝梁镇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卷”。
没错,就是卷!
由于八宝梁镇高中从恢复高考后,高考录取率就稳居全省前列,创造了高考奇迹,而八宝梁高中也像十几年后的“衡水中学”“黄冈中学”“北京四中”“曲靖一中”一样,成为了塞北省学子心目中的“圣地”。
优异的高考成绩,再加上这里各方面条件也都非常不错,因此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尖子生前往这里学习。
而一旦优秀的人才扎堆,就容易引起内卷,这是必然的。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高中越来越卷,连带着镇子上的初中乃至于小学也跟着卷了起来。
总而言之,在八宝梁镇读书远比其他地方要忙碌、辛苦的多。
即便是大宝、小宝这两个皮猴子,每天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写作业。
从李海燕手里接过小老四,周扬便在屋里陪着小儿子玩了起来,而李幼薇则是开始张罗着做饭。
不一会儿,堂屋就传来了诱人的香味儿。
就在这时,大门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车铃声。
周扬顺着窗户向外望去,透过玻璃,他看到两个高大的人影推着自行车走进了自家院子。
虽然由于天色已经晚了,看不清来人的面孔,但周扬还是根据那高大威猛的身形判断出,来人应该是自家那几个大舅哥。
果然,没一会儿堂屋就传来了李幼薇高兴的问询声。
接着,里屋的房门就被人推开了。
随后,周扬就看到大哥李建国和三哥李建军戴着狗皮帽子走了进来,三哥手里还提着一个大大的帆布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
“大哥,三哥,你们咋来了,赶紧上炕!”
在周扬招呼两个舅哥的时候,小老四则是迈着小短腿儿走向李建国,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舅舅...抱抱...”
李建国也特别喜欢这个小外甥,一边上炕,一边将小老四抱了过来。
这时周扬也看到了李建军手上的帆布兜子,虽然心里有了些猜测,但还是问道:“三哥,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了?”
“钱!”
说话的同时,李建军直接将帆布兜子放到了炕上,并直接拉开了拉链儿。
当拉链儿拉开的瞬间,周扬看到布兜子里面装了满满一兜子钱,目测应该有六七十万。
“火腿肠厂的分红下来了?”周扬问道。
“嗯,上午从县里领回来的,下午我们就给社员们发了下去,你家这份儿我和大哥代你们领了!”
“今年厂子里的收益如何?”周扬再次问道。
大舅哥李建国立即回答道:“非常好,两个厂子的营收达到了8.2亿元,纯利润4.8亿,咱们村里分到了1.44亿,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是117551元。”
三哥李建军随即补充道:“妹夫,你们家6口人,一共70万零五千块钱。”
周扬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年火腿肠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是逐年攀升。
虽然村里只占了火腿肠厂30%的股份,但是每年都能分到几千万上亿的分红。
当年那50万的投资,现在已经得到了上千倍的收益了,这投资回报率真是太值了。
让三哥把帆布兜子放到大红柜上后,周扬再次问道:“前段时间听爹说要搞火腿肠三厂,不知道后面怎么样了?”
“项目已经审批下来了,不过最后建厂的地方没定在咱们云山县!”李建国道。
“那定在了啥地方?”
“宁市!”
“怎么定在了宁市?”周扬惊讶的问道。
“听爹说是李书记的意思,想让咱们带动一下宁市这边的就业,再就是宁市有铁路,方便将我们的火腿肠运往全国各地!”李建国道。
“嗯...”
“对了妹夫,我们今天过来除了给你送钱外,还有两件事儿想和你说一下!”李建国道。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