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第691节

加钱居士能步战对骑兵,绝对是当世的武力天花板了!

前线战场,杨鸿儒骑着熊猫出现在最前方。

大战之前,主将都会朝对面放几句狠话,或者干脆派出将领在阵前死磕几次来激发己方斗志。

好歹是两国大战,杨鸿儒也得守规矩不是?

于是双方大佬在两军阵前会面了,大辽那边出来的是个大将军--貌似还是个王爷啥的。而宋军这边站出来的肯定是杨鸿儒啊!

“来将听着!我不管你是谁,今天你们都得在这给我躺好喽!这里青山绿水正适合给你们当坟!我三十万大军就是你们的挖坟人!”杨鸿儒骑着熊猫在阵前叫嚣道。

辽国的武将一看杨鸿儒胯下的坐骑就知道这家伙不是一般人!在大家都骑着战马的时候,你丫骑着一头熊猫是不是有些过分?

“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土地!借给你们一段时间你们就领情吧!现在地主来了,你们这些租户赶紧滚蛋!”

辽国的大将军哪有杨鸿儒这么能侃?于是他派一名先锋策马上前,准备给杨鸿儒一个教训。

斗将这种传统习俗流传于隋唐时期--那个时候武将人才济济。但是宋代以后就变成了文人领兵了,范仲淹、辛弃疾这样地都成了大将军...

你让他们指挥打仗没毛病,但是让他们去斗将属实有点难为人!

但是辽国尚武啊!你能阵前斩下敌人说明你骁勇,赏赐那是大大的有啊!

你说以前的大宋武将实力不行情有可原,但是杨鸿儒在插手军务之后,大宋的军事实力蹭蹭上升。

尤其是武将的培养上边,杨鸿儒花了很大的心思。尤其是在梁山一伙人的改造上边,杨鸿儒确实花了很多心思。

所谓官逼民反,但是朝廷当中有杨鸿儒这一股子清流,宋徽宗这一朝就没烂透心。于是在杨鸿儒的招安令下,梁山一伙人最后还是投靠了官府。

和原著当中悲惨结局不同,杨鸿儒对他们还是很看重的!

这一百零八天罡地煞还是人才济济的,有文官有武将有军医有斥候有铁匠有驯马师...这帮人简直就是中层军官的绝佳选择。

这一次投降,宋江还真就给兄弟们带来一个锦绣前程。

不过在收编之前,梁山的将领们都被杨鸿儒踢进军校学习去了!他们的武艺没啥问题,重要的思想不正...在经过重新回炉之后,梁山好汉成了杨鸿儒管辖的新军的骨干力量。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就是因为江南地区被杨鸿儒管理的太好,方腊那伙农民最后不造反了!

这都是命啊!

7017k

第一零八四章--杨家后人·鸿儒!

这边辽国的先锋刚冲出来,杨鸿儒漫不经心地甩了一斧头过去--辽国先锋...卒!

杨鸿儒这一手百米飞斧真是惊呆了不少人--太师不是文官吗?这一手是文官能耍出来的?

难怪太师和蔡京童贯斗了这么多年依然稳如老狗!

人家自己就是个武林高手!

杨鸿儒在汴京这么些年一直是以文人的姿态出现的。江湖中早就没有了东海剑魔的传说了。

连开办军校的时候,杨鸿儒都没露过武学底子。不过军校的武阁里边的很多神功都是杨鸿儒扔里边的。

什么还施水阁,什么琅嬛福地...在军校武阁面前都是渣渣!绍林七十二绝技,武阁里边都有!甚至你想练葵花宝典...武阁也有!

为了打造军校武阁,杨鸿儒还特意把宫里边的武学藏书都复制了一遍放在武阁里边。

这么说吧,天下最全的武学宝库就在军校的武阁里边!

能从军校毕业的武将放在江湖都是一流高手。也就是杨鸿儒对江湖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这么多年的军校毕业生组织起来真能推平江湖中的各个门派。

不过江湖该有还是要有...江湖是杨鸿儒给自己留下的最后一条退路。

杨鸿儒这一斧头带来的是己方战士的极大振奋--太师威武!太师牛哔!太师天下无敌!

“呵...你们这些辣鸡,连我一个文官都打不过...呸!”杨鸿儒在阵前啐了一口唾沫之后拍拍胖胖的大屁屁,然后胖胖缓缓掉头就往回走。

这时,辽军的神箭手不讲武德地偷袭。冷箭唰唰唰地向杨鸿儒射来。这时,宋军阵营当中有个帅气的先锋官也开弓射箭。

嗖嗖嗖...

一支支羽箭跟开了导航似的撞向了向杨鸿儒射来的冷箭。两边的箭矢在空中碰撞,然后失去动能跌落在地,杨鸿儒就在箭雨当中凯旋而归。

“呦呵?射箭?传我命令!弩手覆盖式射击!”杨鸿儒挥手喊道。

传令兵开始击鼓,阵型当中的弩手开始咔咔咔咔咔咔地上弦,然后一支支弩箭冲天而起,对着辽军所在的战场激射而去。

宋军的弩箭射程已经达到四百五十米--这还是受材料所限,不然杨鸿儒刚搞出来射八百米的弩箭来!

四百五十米对于古战场来讲也是很不容易的距离了。当然--这个距离的弩箭是不存在准头可研的!这个距离只是抛射出去的弩箭有杀伤力的最大距离,想要精确的瞄准打击--也就能准个二百七十米吧!

但是在战场上,谁还管个准头啊!集群作战玩得就是密集射击!

一轮齐射之后,辽军少说减员五、六千人。大辽这个国家...咋说呢...工业属实不咋地。他们的士兵大部分着布甲和皮甲...穿锁甲和重甲的不是没有...但是加一块不超过二十!

所以辽军这种覆甲厚度是挡不住锋利的弩矢的,尤其是经过抛射之后携带重力加速度掉下来的弩矢...

没等辽军反应过来,精锐的宋军已经在进行第二次装填了。只听一阵咔咔咔咔咔咔的声音之后,宋军的弩手便装填完毕。

宋军的弩使用了滑轮和杠杆,在给弩弓上弦的时候比较省力。至少比用手拉、用脚踹的上弦方式省力多了!

“第二轮齐射!放!”发令官一挥令旗,发令鼓砰砰敲起,弩手们便发起了第二轮齐射。

这时候,被打懵的辽军骑兵也回过味来,连忙向宋军发动集团冲锋。

训练有素的宋军盾兵不慌不慌地把厚重地铁盾支起来,铁盾和地面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职称结构,同时工程兵又在大盾之后填充支撑物--这样筑起来的盾墙非常结实。

与此同时,长矛兵把七、八米的长矛插进大盾之间的缝隙,这样只要辽军的战马和骑兵冲过来就会被串成糖葫芦。

骑兵在正面战场上带来的压迫力是无与伦比的,也就日后的钢铁洪流能够在声势上碾压骑兵冲锋。

三十万宋军在指挥的协调下开始变阵--他们在战场当中变成了一个个由铁盾围城的方格子。

整个战场变得支离破碎,而且每个方格子都特别坚硬。哪怕骑兵冲锋也只能推倒几个方格子...

而骑兵的速度一旦减缓,那就是灭顶之灾、取死之道。猫在方阵里的掷弹兵会暗戳戳的点火投弹。

霹雳弹这么好的东西怎能不出现战场上?在骑兵速度减缓且阵型密集的时候,霹雳弹就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当然,也有方格子外围的大盾会被骑兵冲垮。携着排山倒海的声势的辽军骑兵袭杀而来,这时候就只能看谁更勇了!

在杨鸿儒堪称丧心病狂的投入下,宋军人皆披着三十公斤的重甲。这重甲的保护性极好,只要不是被高速的骑枪刺穿,普通的流矢和砍刀都伤不到他们!

叠最厚的甲,挨最结实的打!

在一身厚实的盔甲的保护之下,哪怕是方阵碎掉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性命之危。不过吧...被战马踩踏之后容易形成内伤,还是要看看大夫的。

战场上直接挂球的士兵还是在少数,大部分伤亡一般都是在战后伤口发炎引起的。宋军已经普及了战场急救的知识。

军校的军医转业有正副两位院长,一位是来自梁山的安道全,另一位是来自逍遥派的薛慕华。

战场这玩意打着打着就乱了,杨鸿儒在亲卫的保护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身边的战士们无不备受鼓舞。

杨鸿儒的武器是一把亮银长枪,杨家将不用枪用什么?

忘了说了--杨鸿儒他家还真就有杨家将的血统!而且还是杨延昭那一支血脉!梁山上的杨志细算起来还是他的某代祖宗...

苏虽然杨鸿儒小的时候一直觉得老爹是在逗他玩,非要给自家祖宗脸上贴金。但是直到杨鸿儒看到自己老家的祖坟之后他才相信这个事实。

正经人家谁不立碑啊!

老杨家就不立!

杨鸿儒他老爹领着杨鸿儒挨个认人--这是你太爷,这是你二太爷,这是你...

以杨鸿儒他们家的家底,别说立碑了,专门整个山头供奉老祖宗都不过分!但是...杨鸿儒他们家的祖坟就是简简单单的土包...离谱不?

谁让杨老令公--杨业是撞死在碑上的?也不知道杨家别的分支立不立碑,反正杨鸿儒他们家代代下来是从来没有墓碑的!

所以作为杨家将的血脉,杨鸿儒用枪简直就有血脉加成啊!

没毛病!

第一零八五章--推土机式高歌猛进

所以杨鸿儒抗击辽国也算是“祖业”,这血海深仇还是得用敌人的命来填补。

三十万人打十万人本来就是赋予仗,再加上战术的碾压、装备的碾压以及训练的碾压···宋军展现出了极强的战场统治力和战斗力。

辽军一开战就被打蒙了--这特喵的是宋军?这特喵的是一打就垮的宋军?

最离奇的还是宋军将领的战斗力!

宋庭不是文官指挥嘛?问题来了--这帮杀人如麻的将领是从哪钻出来的?

辽军发现,自己这边越打人越少,而宋军那边被打倒的家伙竟然拍拍屁股爬了起来。

杨鸿儒带领着自己的亲卫营猛凿辽军主镇。别看他的亲卫营都是步兵,但他们都是武林高手!

这些亲卫的实力放在一些门派里边不是掌门也得是长老。这么牛哔的选手,杨鸿儒硬生生凑了五百号人!

这五百亲卫练得都是龙象般若功,境界都是杨鸿儒帮着手把手的提升的。每个亲卫都有九龙九象之力,穿上重甲上战场--那就是活生生的小推土机啊!

战马冲过来了!被亲卫一拳连马带人给揍趴下了!

杨鸿儒要不是拿出灭国的架势,他带着五百亲卫都能灭了大辽!

成建制、经过军阵训练且武功大成的五百亲卫在正面战场当中发挥的作用无与伦比。他们就想一把锋利的尖刀切开了黄油一般的敌人军阵。

骑兵的方针本身就比较散,被五百亲卫这么一充就更零散了。

首节 上一节 691/13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揍了何雨柱我成了四合院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