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第643节

7017k

第一零一一章--扬帆起航

辽东的生活很艰苦,很简单,但是也很快乐。每当夕阳西下之后,杨鸿儒都会在自己的小屋前边的空地上给农民们讲故事。

这算是养成习惯了,一天不说就浑身不舒服!

所以农民们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每天停止工作,吃完饱饭、拎着板凳往空地上一坐,然后开开心心地听着杨鸿儒讲着天南海北的故事。

杨鸿儒所在的第三先遣队在他的带领下,认真垦荒、积极屯粮。同时,他还肩负着培训赤脚医生的职责。

他编纂了一本名为《赤脚医生行业指南》的行医手册。上边记录了很多常见病症的常见药方以及民间偏方。

不懂医理不要紧,只要你认识字,对症下药就ok!实际上,在这个年代,感冒发烧都是能威胁生命的疾病。能不能治好就看人品。赤脚医生行业指南这本堪称救死扶伤大全的治病手册能大大减少常见疾病对人口数量的削减。

这些赤脚医生每天都脱产跟杨鸿儒学习医术。杨鸿儒的培训班三个月为一期,毕业之后基本就可以自信地称自己为合格郎中了!

朝廷的目标是每个村屯或者说每个先遣队都要配备一个赤脚医生。村民当中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可以即使得到诊疗。

随着时间的推进,第一批移民已经在辽东扎根下来。木质的屯堡已经建设完毕,下一步就是以木质屯堡为基础,以钢筋混凝土建造更加结实的村落。

在天兵天将们的围追堵截,后金骑兵主力都快被撵到乌拉尔河流域。至少黑吉辽三省是看不见后金的部落了。

背井离乡确实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却是天朝的天兵天将。他们手持着喷火的仙器收割着骑兵的生命,曾经无往不利的后金铁骑竟然成了纸糊的!

在茫茫的深山老林当中,一条笔直地公路自东向西推进。筑路的主要力量是后劲铁骑被抓住的俘虏。修路给活命,不修就洒掉洒掉!

道路主体是用水泥铺就的,技术难度约等于乡村村道。主要步骤为:

一、平整土地;

二、铺设水泥;

三、等水泥晾干···

所有工程以快为主要目标,力争打通各个村屯补给生命线。

路修好了之后,一种名为人力三轮车的玩意悄然盛行起来。一辆小三轮能拉三四百斤的东西还毫不费力!在水泥路上,一辆辆小三轮骑得飞快,成为了村屯间物资运输的主要力量。

小三轮这玩意不仅能载货,而且还能拉人。每一次的大集都会有一辆辆的小三轮从村屯出发,然后在集市上摆摊。每一辆三轮车就是一个小小的摊位,乡民们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着物资。

这种聚落方式虽然很原始,但是却是更加先进的生产模式的必要阶段。

在辽东的行政区划编制极其简陋,五百人为一村,十个村为一镇,三个镇为一县,五个县为一郡--所有的移民们加在一块为辽东行省。

现在的辽东属于地广人稀,小三轮骑个一个多小时才能看见一个聚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移民的到来,这些据点将会逐步扩大成镇、成市,最终完成整个辽东甚至整个辽省的移民工作。

这些移民将会是天朝最忠实的子民,原有的宗族势力将彻底不复存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天朝为先遣队准备了教书先生若干,乡民们自己在晚上的时候都要接受扫盲教育。别担心天黑看不见东西!发电机组已经普及下来,村村通电灯,村村通电话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天机阁的弟子们骑着小三轮不断流窜在各个先遣队之间,他们拿着怪模怪样的东西四处乱晃。

这玩意是电影胶片录影机,只要通过这玩意就可以把图像拍成胶片,然后通过电影放映机把图像放映出来。

如何向关内人士宣传辽东的美好幸福生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光影传递出来的信息绝对能吸引更多人参加辽东乃至更北的大开发。

中原地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就出现了人口饱和的情况。很多农民仅仅依靠几亩薄田艰辛度日,辛勤的汗水换来并不是幸福生活而是更加的贫困。相信换一方天地能让他们更加幸福。

天机阁的弟子们早就被杨鸿儒训练成了合格的电影导演。他们四处取景换来的素材在经过精心的剪接之后,就变成了辽东幸福生活的宣传片。

这些宣传片会被拷贝到各个州县由乡镇办事员进行播放。相信看过这些宣传片的农民心里一定会渐渐活泛起来,成为移民大队当中的一员。

在杨鸿儒们的计划里,开发东北只是第一步。而继续向北扩展才是天朝的计划--此时老毛砸们正在翻越乌拉尔山。东西伯利亚地区至今依然杳无人烟。

在老毛砸没来之前,天朝准备把旗帜插在这里。以海岸线和深水港为依托,不断自东向西扩张。路修到哪,村屯堡垒就建到哪。杨鸿儒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在两个一百年内,把太平洋变成天朝内海!

在医疗条件逐渐升级的天朝,儿童夭折率急剧下降。以前生孩子相当于走一回鬼门关,但是随着赤脚医生的普及以及医疗环境的改善,新生儿的存活率急剧提升。

天朝鼓励生育,农村人民生孩子奖励土地,城市人民生孩子奖励银两...现在的天朝人口才三亿多,距离占领北边和米州还差着数以十亿记的数量。

不过在粮食不缺、意料条件过硬的时代,人口爆炸式攀升是可以预见的。在若干年后,天朝必将迎来一个人口爆发期。

人口数量上来了,人口质量也得提升上去。光读书是不够的地,必须要文武两开花!在武学还没衰退到极致的大明朝,依然有江湖门派存在。

虽然现在天朝了,但是天朝并没有下达任何禁武令。朝廷最多严厉打压以武犯禁的游侠儿,像白展堂这样安分守己的朝廷据对不会动他一丝一毫--以前的过错也都既往不咎。

相反,朝廷是在大力推广武学普及的。朝廷在各地建设文苑和武院。适龄儿童必须要接受相关教育--上午习武,下午学文,晚上自由活动。

不经过文物义务教育的青年无法获得天朝下发的新世界开拓证明--这就意味着你只能在安定的中原地区度过终生,外边广阔的世界与你无缘。

一桩桩计划在稳步推进,一点点的改革在坚定向前。天朝给华夏带来的变化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甚至有一些民众直接把大总统像供在家里祈求平安。

从土地走向深蓝是一个帝国的必由之路。西方国度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无数航海家扬帆起航寻找新世界和传说中的东方古国。当年马可波罗那个土鳖来到明朝的时候错把琉璃瓦认成了黄金,于是那家伙回欧洲一胡咧咧,搞得整个欧洲都觉得华夏是个黄金之国。

就特么离谱!

据江湖传闻,披萨饼是马可波罗在东方吃了炊饼之后带回欧洲之后仿制失败的产物...当然这只是传说,未经任何人证实,只是说出来图个乐呵而已!

天朝当然不能在深蓝领域被甩在身后。天朝建立以后,各种战舰、商船就跟下饺子似的被生产出来。天朝的海洋战略的第一步是重开丝绸之路,第二步是挖开苏伊士地峡--在苏伊士运河没开通之前,那地方还是个地峡!

但是一旦挖开苏伊士地峡,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洋就彻底被连通起来。那时候,东西方的海上竞争将彻底打响。

商战,天朝不虚任何人--茶叶、瓷器、丝绸这老三样放在什么时候都是硬通货!想要?拿资源换!

天朝的商人非常聪明--他们发明了一种用次等茶叶填充包装箱运输瓷器的方法来减轻瓷器运输当中的损耗。这种方法非常好用,而且除了能带瓷器之外,那些次等茶叶也能卖个好价钱!

重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舰队共有一百零八艘--战舰七十二艘,商船三十六艘。战舰将会护卫在商船的侧翼,一旦有海盗出现,战舰将会冲上前接战。

这年头其他国家的大炮准头是各种一言难尽,一轮齐射基本就是炸鱼...海上的战斗最主要其实是接弦跳帮战。天朝的水手都是有武功底子的,而且练得都是战阵搏杀术。

更重要的是,天朝的战舰上边装备有107火箭弹。这玩意造价便宜、好用不贵,有支架能发射,没有支架也能发射,发射器弄丢了,踹一脚都能发射。

这玩意打得贼远--优秀的射手能在无发射架条件下四公里之内指哪打哪,有发射架的话,精确制导距离还能增加一倍!

在一四几几年这玩意出现在海战当中简直就是敌军的噩梦!哪怕是飞翔的荷南人号从海里钻出来也得被打出烩面来!

杨鸿儒在先遣队的工作完成得差不多了,把工作丢给接替自己的天机阁弟子之后,他又溜到了天朝的第一支远航舰队上边。

而这舰队上边还有个未来的主角--陆鑫陆三金少爷!

这位少爷今年才六岁,就被他狠心的爹送上了船去西洋见世面。杨鸿儒也是很佩服平安票号的老东家,能有如此教子决心,也算是豪杰了!

小三金就生活在平安票号下属的商行包下来的商船上,每天就这么凝望着大海。然后每天都会有各路先生教他习文练武--只可惜陆三金不是个练武的苗子,再练下去只能五劳七伤。

实际上,天朝当中有很多少年是没有习武天赋的。朝廷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身强体壮,能承担相应的农活即可。

陆三金不能习武也没啥,反正他以后是平安票号的继承人,有的是钱--雇人当打手就ok啦!

7017k

第一零一二章--简单的友谊

舰队的航向是自北向南,由泉州出发一路沿着大陆架近海航行。这个年代的远航一般都以近海航行为主,不以大陆为参照物乱飘很容易迷路。

小三金一路见到了天朝之外的各种风土人情,见识得到了极大的开阔。而商队也在远航当中赚到很多利润。

商队在赚到钱之后一般会选择返航继续备货继续赚钱,而战舰则会分出一半护送商船返航,另一半则继续远洋开拓航线。

马六甲海峡是海上群雄逐鹿的主要竞技场,东南垭的海盜主要盘踞在这里对来往的商船进行攻击。强大的海盜团伙的人数能上万,其猖狂可见一斑。

不过天朝的铁甲战舰是真的不给这些海盜任何面子。见面先招呼一发107以示礼貌,如果对方退却则相安无事,如果对方执意要冲上来,那就送他们去见妈祖娘娘!

东南垭的船员很多都信奉妈祖娘娘,实际上很多东南垭的人都是打天朝逃过来的难民,在此生根发芽之后就长留在这了。

这里至少饿不死人,热带气候带来的是植物资源的极度丰富。

东南垭也是天朝要占领的地区之一,东南垭的海岛是天然橡胶的绝佳产区。早些年很多东南垭土豪都是靠着橡胶园起家的。华夏要进入工业化大发展阶段,橡胶是必不可少地工业原材料。

杨鸿儒们的想法是--举天下之力而供养天朝上国。东南垭这地方以后就是天朝的后花园了!

这里将成为华夏和欧罗巴贸易的中转站,华夏的产品在这里集散,而欧罗巴的客商也可以来这里进货。

现在东南垭海岛的山林里边生活的基本都是未开化的土著。这些猴子随便处理一下就好了,省得留着以后恶心人。

舰队一路西行,终于绕过印度进入红海。中冬那嘎达也是天朝即将收入囊中的飞地,那块地方下边埋得东西实在是太香了!石油啊!黑色黄金哎!

而且那个地方是三洲五海之地,交通位置实在是太便利了。华夏总自称中国实际上有点高看自己,中冬那块地方才称得上是欧亚非泛大陆的中央之地!

控制住了这个地方,以后天朝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不管欧亚非哪闹事儿都可以去平事。

天朝的铁甲战舰航速极快,来往红海与泉州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足够天朝控制中冬地区的任何局势了。

三十六艘铁甲战舰在埃及扎了营,他们是带着任务去的--挖开苏伊士地峡!

现代的苏伊士运河足足一百六十多公里长,天朝想要开挖也得需要挖开这么长的航道。

实际上,一百多公里的运河对于华夏儿女来说不是个事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征发民夫挖了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全长一百七十公里的邗沟。

那可是两千年前的施工条件啊!壮哉我华夏儿女啊!

三十六艘战舰总共带了上万士兵。他们的船上载满了资源、武器和设备用来在此地开挖运河。以后他们就是苏伊士运河管理办的工作人员--但凡从苏伊士运河通过的船只都要收费!

不给钱?107的问候了解一下呗!

天朝挖运河的方式和吴王夫差的挖掘方式肯定不一样。天朝的开挖主要靠艺术--艺术就是大炸哔!

能给舰队配发107,天朝实际已经能够自产炸药。在炸药的配合下,一百多公里的运河其实不算太难挖...而且学挖掘机哪家强?...咳咳!

天朝为远航舰队配备了挖掘机,这玩意在疏浚运河的时候简直就是神器!

而且挖掘机在不用的时候可以焊上钢板当坦克用,反正这年头的骆驼骑兵肯定是干不过焊了铁板的挖掘机!

首节 上一节 643/13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揍了何雨柱我成了四合院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