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生于1984

生于1984 第863节

  “马上,”许辉看了眼冯晓刚:“剧本现成的,主演演员都选好了,等奥斯卡之后,我就开拍!”

  “奥斯卡……”

  “许辉,你有多大把握?”

  “……五成吧!其实也是误打误撞,一开始是奔着戛纳去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戛纳没戏,反倒是美国还挺受欢迎!”

  这是实话。

  按照许辉原本的计划,根本没准备指望《天堂电影院》在颁奖季有所斩获。

  还有,工会奖马上开始,许辉还得飞回美国准备。

  “这要是拿了奥斯卡,你可就是大导演了!还拍喜剧?”

  “……什么大导演,我就是一电影人。”许辉很客气的摆了摆手:“喜剧,当然要接着拍,我的拍片计划都订好了。”

  “喜剧电影,尤其是都市喜剧还是挺有搞头的,现在的市场摆在这,你们看啊,每年的票房这么高,但是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都是喜剧电影!”

  冯晓刚很喜欢聊票房,说到这,似乎想到了什么:“你们公司那部《夏洛特烦恼》马上就15亿了吧?好家伙,直接把我的《私人订制》挤得没了排片!”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表情。

  《夏洛特》的导演是麻花的两个话剧导演,毫无名气可言,即使有着辉文的加持,上映前三天的平均排片量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八,排片量比不上《私人订制》……

  当然之后的排片量一路飞涨,最高峰是百分四十六的排片量……

  属于典型的口碑赢得市场!

  “我说句心里话,冯导,您别生气……”许辉认真看了眼冯晓刚:“开心麻花那帮人做电影针对的就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好是主流的观影群体,《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没有情怀,不谈政治,但就是抓住了观众的笑点!”

  “那你觉得《私人订制》怎么样?”

  《私人订制》怎么样?

  从导演的角度,冯晓刚试探了关于审查对现实的批判性的底线。

  之后的《我不是潘金莲》更是讽刺了官场!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导演的冯晓刚功劳无限。

  他自己也说了:‘我尽了一个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责任,无论创作还是市场……’

  然并卵,《私人订制》确实很烂,最起码的故事没有讲通顺!

  三段小品一点连贯性也没有……

  说句实话,如果《私人订制》的导演不是冯晓刚,估摸着票房连2亿都没有……

  想了想,许辉给了一个中肯的评价:“作为实验性的作品来说,《私人订制》勇气可嘉!”

  生活归生活,电影是电影!

  第一百四十二章 黄文

  所谓实验性质的电影指的就是瞎姬霸拍的。

  导演心情好到爆棚,嗨翻了……

  “草!你小子真会捧人!”

  汪朔笑骂了一句。

  “……”

  许辉笑了笑,没说话。

  并没有因为汪朔爆了句粗口觉得有什么不妥,事实上,京城人聊天,经常会用丫这个词。

  汪朔算是整个京圈的团宠,典型的文人,嬉笑怒骂皆写在脸上……

  许辉跟这帮人能聊到一块,最主要的,他也是靠嘴走遍天下的人!

  冯晓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当中写过一段小故事,他跟汪朔年轻时候,经常琢磨着比赛夸人……

  有点像许辉忽悠吴景……

  ……

  许辉算是冯晓刚的粉丝,但绝对算不上铁粉,他的作品许辉也不是都很欣赏。

  例如《夜宴》、《非诚勿扰2》就觉得毫无诚意,《私人订制》更觉得粗糙,但就他过往的作品总体质量,以及他在电影行业中的奋斗历程来说,他值得所有电影人尊敬——谁能保证自己的作品永远都往上走呢,总有起伏。不能因为暂时的低谷而全盘否定他。

  他的几部正剧,虽然不算完美,但都值得人记忆,令人深思,证明了他内心的情怀。

  原时空,许辉是个小导演,自进入影视行业以来,深深感觉到其中的艰难,编写剧本,寻找资源,打通渠道,都极耗心力,远远不是站在一边批评、吐槽那么简单。

  和所有五十年代出生的文艺工作者一样,冯晓刚身上有一种天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风花雪月不是他们的理想,针砭时弊才是。

  问题来了,

  当你想做一个“有情怀”的导演时,并不是因为你对什么总放不下,有心结就可以做到,能说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种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的话,这才是情怀的体现。

  什么叫情怀?

  不是嘴上说老子就是情怀!

  得拿作品来证明,观众认可才是真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冯晓刚其实处在一个挺尴尬的地位,他的年纪、身份、商业定位、辅助团队以及个人能力,都不允许他做太多的转型努力了,但他还想试试,像黑泽明那样随心所欲不逾矩,拍出《九个梦》那么绚丽而有哲理的电影,只是他一个人真的托不住这个巨大的梦想。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电影人还是值得尊敬的!

  冯晓刚可以过得更好,更轻松,一路拍群众喜闻乐见的喜剧,不求票房纪录,只要能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可他不,顶着累出来的白癜风,顶着华艺股票的涨跌压力,顶着各种“装逼”的骂名,他做自己想要的电影。

  为了中国电影分级制度和审查制度在公开场合大声疾呼,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他毫不犹豫的做了,已经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了,但还是敢出头。换成你,你敢么?

  单只说题材和尺度上,从近年的《1942》《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他不断拓宽了题材的审查尺度,好多题材都是他拍了之后,这个类型才有人慢慢的敢拍。基本上属于一己之力刷新了很多尺度的上限。

  明知能力有限,但为了中国电影能走多远是多远,拼死拨动每一个可能转动的齿轮,找一条出路。对于敢这样尝试,有担当的人,我们可以批评他的作品,也可以说说他的人品,但是,论及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他绝对有资格排进大导演的行列!

  估计丫心底肯定是很羡慕姜闻,凭什么他拍了那么多赔钱货,然后一拍片,还是一堆人把钱送到跟前儿,然后说:爸爸,您玩的开心点。

  当然,冯晓刚有一堆的臭毛病:电影的价值观表达有问题;特别喜欢总把自己太当回事;就算做好事,还老是用俯瞰大家的态度;

  尤其是碰瓷宣传,这个最让人无语。

  ……

  跟几个老男人告辞,许辉跟黄文坐上了出租车。

  “咱两下去走走?”

  “好啊!”

  黄文一整晚都没说话,看的出他有心事。

  出租车停在酒店附近的一条马路上。

  两人沿着京城的深夜慢慢往前走。

  京城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夜生活自然丰富多彩,附近内的酒吧到处都是,里面坐满了白天因为工作而焦头烂额,晚上来买醉的普通上班族。

  夜店里则充斥着年轻男女,相互摩擦,相互索取。

  那种地方许辉年轻时候可能喜欢,现在玩不动了!

  而且那种地方也不适合聊天,还好,附近有一个公园。

  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夹杂着来自PM2.5,中国特色!

  天气不错,这个公园里的人并不多,黄文掏出一根烟,站在路边,看着夜色下被风吹动的树林发出一阵哗哗的声音。

  “文哥?”

  许辉有点好奇的看了他一眼。

  怎么?这是要变身吗?

  “我准备离开辉文!”

  开口就是暴击!

  摆了摆手,黄文接着道:“成立一家经纪公司,我还是适合做经纪人!”

  “……为什么?”

  许辉沉默了几秒钟,问道。

  “辉文现在也不需要我了……”黄文自嘲的笑了笑:“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我又是闲不住的人!”

  “想好了?”

  “嗯,想好了。”黄文点了点头:“两个月前,我遇到小爽了,突然觉得挺对不起人家的,我准备再把她签到手下,再找几个有前途的新人,慢慢培养……”

  “小爽?她现在怎么样?”

  有点恍惚,差不多两年了……

  黄文点了点头:“蛮不错的,她跟芒果台关系不差,出演的电视剧都能在芒果台播出!”

  “不错就好……”

  毕竟是炮辉来到国内之后炮的第一个明日之星。

  午夜梦回,依稀还能感觉到那股清晰的处女幽香……

首节 上一节 863/8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1979

下一篇:拜师九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