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生于1984

生于1984 第594节

  张伟品从一开始就说了‘10亿票房’,完全一副商人嘴脸!

  这个屎盆子他是背定了。

  12月17号、18号两天,正好是周末,辉文天下的攻势悄然启动。

  其实他们也没做什么,只是把国外影迷一些反应‘忠实’记录下来,然后放到国内的门户网站上,当然,肯定会有些夸大……

  ‘《情色化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广告招贴,展示贝尔穿着神父服,斜眼偷瞄酥胸半露的妮妮;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允许观众和**的“十三钗”合影;妮妮的花絮文章,《我和贝尔演床戏》。这些营销策略,明摆着是要靠着情色赚钱,做大屠杀的生意。’

  ‘“TAKE ME HOME NOW”,实在不敢想象一部反应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居然有这样的台词!(带我到高*潮),恶俗至此!’

  ‘《电影》杂志发表评论,认为《金陵十三钗》影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一谋制造的一个杂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是张一谋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好莱坞报告》的评论文章称,如果在1942年导演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今天它扮演的只不过是低级噱头而已。’

  2011年,整个文艺界是浮躁和崇洋的,上行下效,民众对国产电影也不是那般看重,大部分观众提到国产电影,轻描淡写一句:烂片,滚!

  老谋子被称为国师,更多是因为前几部电影的累计还有国外媒体的热捧。

  这些来自海外的声音被曝光之后,算是彻底踩到了张一谋的痛处。

  老张自己说过‘奥斯卡很喜欢把奖项颁给反映犹太大屠杀的电影,特别是儿童题材的电影,其他题材的估计没戏’这把,估计他是准备用日本侵华题材的电影争取过去混个奖,给他人生简历上再加上一笔。

  结果唻,《金陵十三钗》的国外口碑低到吓人!

  第五代导演大概都有一个奥斯卡梦想,他们管这个叫‘冲奥’,也可能是咱们媒体的自我宣导。

  不过你宣导的次数多了,毫无疑问导演本身还是会计较的。

  张一谋跟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近的一次是《菊豆》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两部都入围了最佳外片,但是败给了《希望之旅》还有《地中海乐园》……

  差点忘了,还有《英雄》!

  那几年的国内电影观众也特别关注‘冲奥’。

  还是心里没底,要是像现在似的,谁特么在乎什么奥斯卡,我们的电影50亿票房呢,我们的市场不弱于北美,逼急了,老子自己玩!

  辉文天下的水军很有节操,他们在讽刺张一谋的同时,也会把话题引向张伟品,给人一种正是因为张伟品的介入,我们的大导演才会变得辣鸡……

  他们举例证明,二张合作之后,老谋子的水准直线下降,顺便还控诉了张伟品三宗罪。

  对电影指手画脚,当初《满城尽带黄金甲》,把周杰轮打包塞进剧组;

  《三枪拍案惊奇》找了小沈羊;

  《十三钗》的床戏……

  看上去像是在帮张一谋洗白……

  虽然恶评不断,但是,上映第二天,《金陵十三钗》票房却非常不错——毕竟是张一谋!

  第一百八十七章 暗讽

  《金陵十三钗》和《新龙门客栈》上映前的宣传工作做的太充分了。

  只要是稍微对电影感兴趣的都知道有这两部电影即将在贺岁档展开对决,很多好事的观众还将之冠以新王加冕的决定性一战……

  似乎在这些人看来,许辉只有正面击败张一谋,才能正式登基为票房王者!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提到中国电影,最先想到的导演就是张一谋!

  《金陵十三钗》再怎么被攻击,宣传的时候再怎么偏向情*色,依然有不少观众为之买单。

  院线也是如此!

  上映第二天,也就是12月16号,《金陵十三钗》以百分之四十一的排片量单日拿下4000万的票房,创下了张一谋电影单日票房之最!

  当然,他的最大对手,《新龙门客栈》则以百分之四十七的排片量轻松拿下7200万的票房。

  舆论哗然……

  ……

  《金陵十三钗》和《新龙门客栈》上映前都有专门举行专家研讨会。

  也就是影评人推介会,这类会在CCTV6《中国电影报道》登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贺岁档这么激烈的档期,你不送红包,就会有别的出品公司送,这帮专家再怎么辣鸡,好歹挂着头衔,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张红老师等等。

  其实研讨会,就是个表扬专场,毕竟拿了钱。

  也有不懂事的,比方说《乡村爱情故事》,结果传媒大学教授曾庆锐用力过度,认真批评起了赵本杉,认为赵“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给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赵本杉当场勃然大怒,反斥“所有专家都是混饭吃的……就是靠质疑吃饭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曾庆锐同志为他的‘不懂事’付出了代价,再也没有类似的研讨会请过他……

  当然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是国人的惯性!

  提到许辉,很多前辈级别的电影人私下里喜欢用一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提到他的电影,则更多是‘娱乐性太强,一点也没有作为导演的社会责任感……’,然后连连摇头,似乎觉得中国电影要是系在此人身上,那绝对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老一代的电影人,一些专门研究中国电影的专家教授,都是一群站在民族、世界、影史角度上看待导演还有作品的人。

  在他们口中,张一谋自甘堕落,拍起了商业片,另外,在其他场合,他们也会说‘中国电影的未来,肯定要重视商业片,我们不能让好莱坞彻底占领我们的市场……’

  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也不是,有一位旷世奇才的第一部作品上映前被一众业内砖家各种吹捧!

  “这个电影给2016年的电影荧幕带来了新气象,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部电影具有艺术生命!”

  听这感觉像是在说《驴得水》?

  不是,是在夸奖一部号称十二年磨一剑的大作!

  没错,这部电影叫《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评价《新龙门客栈》的。

  ‘3D概念是《阿凡达》成功后带给全世界的浪潮。《阿凡达》我当然很喜欢,了不起的视觉奇观。但是在中国,3D还是过客,牵涉到方方面面,涉及影院放映终端技术等。导演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应该拍个好故事。’

  《新龙门客栈》凭借3D和IMAX格式的高票价支持最后平均票价达到了44元!

  这也是上映前两天,《新龙门》能够一直保持绝对领先的最主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含量才是提高电影单片利润产出能力的最有力保证。

  怎么在这帮叫兽看来,3D好像是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新龙门》的看片会没有邀请他们,辉文天下针对的主要是影评人……

  十多年前,我们有北影文学系教授张先民、北影导演系教授章名、有北师大的影评人张娅璇、有中戏表演系教书的郝容……他们是七君子!

  他们是为了中国电影、中国独立电影发展而奋斗,扎实搞学术,甚至怀揣勇气为中国电影求生存谋发展的人。

  今天的中国电影界,只有这么一群站台的叫兽。

  ……

  虽然票房上,《新龙门客栈》要领先对手,但是话题度或者说媒体的报道方面,则远远落后于《十三钗》。

  毕竟《十三钗》的争议性太大了。

  一堆人在网上讨论《十三钗》到底算不算好电影,水军、带节奏的、恶意抹黑的,数不甚数!

  大家都在讨论张一谋,讨论南京大屠杀,讨论奥斯卡,讨论性,讨论女人,或者吐糟一下电影的情节是怎么不符合逻辑。单单从电影的角度去分析这部作品的,没有……

  这就是那几年中国电影的现状!

  但是,提到《新龙门客栈》的媒体稿子,很少,最多也就‘观众反响热烈,票房再创新高……’

  这实在没有办法,《十月围城》的票房超过了《三枪拍案惊奇》,但是话题度也是远远落后于后者。

  在中国,大导演的电影代表民族气节,你再不喜欢,也渴望国际扬名,给国人挣回脸面。

  尽管不太想承认,但是张一谋的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还是要超过许辉的……

  好在,票房上面,《新龙门》一直保持着绝对的领先!

  17号,沪上宣传路演,记者在恭喜《新龙门》票房节节攀高的同时,提问道:“《新龙门》的故事更像是纯粹的江湖,而不是《黄飞鸿》的那种带着历史厚度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之后的创作方向会有这方面的调整?”

  呃,这个算是《新龙门》遭遇的比较多的质疑,很多观众说许辉的电影变了,虽然依旧好看,但值得深思的地方没有了……

  “……这个我还真没怎么考虑过,其实,这么多年,我拍电影都很随性的,也不是非要有什么目的,拿什么奖。讲好一个故事最重要,我觉得一个导演,如果太功利,带着某种目的拍摄一部作品,这样很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失自己对作品的判断力,不自觉就会偏向评委的价值取向!”

  这是在针对《金陵十三钗》?

  管他是不是,在场的记者已经想好了该怎么解读。

  “那您想过要拍历史题材的电影吗?比方说类似南京大屠杀之类的?”

  第一百八十八章 酒店日常

  战争题材、反应民族灾难的题材,这两样是大导演们的最爱。

  商人,尤其是做电影的商人,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

  最近几年开始兴起的‘大屠杀热潮’,很明显就是冲着圈钱的目的,当然,也不缺乏有真诚实意的,比如2007年的纪录片《南京》,就是美国在线公司副总裁TED LIONSIS 在看了张纯如的悼文后决定无偿资助拍摄的。

  为什么一定要拍成商业片,不能直接更深刻的解析一下?

  不太可能,首先中国因为审查制度的存在,太深刻的东西甚至太具体的史实都没办法放映;

  其次,除了商业片模式也没法筹集足够的资金,上映回本也是导演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目标。

  这也就解释了张一谋为什么允许张伟品插手他的创作。

  就算没有6亿,那也实实在在掏了一大笔钱,光是贝尔的片酬就是一千万美元!

首节 上一节 594/8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1979

下一篇:拜师九叔

推荐阅读